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8)
2023(15830)
2022(13833)
2021(12754)
2020(10726)
2019(24781)
2018(24313)
2017(46660)
2016(25392)
2015(28357)
2014(27917)
2013(27346)
2012(24998)
2011(22271)
2010(21939)
2009(19733)
2008(18793)
2007(15967)
2006(13991)
2005(11643)
作者
(73186)
(60763)
(60256)
(57486)
(38970)
(29388)
(27413)
(23988)
(23423)
(21414)
(21168)
(20590)
(19461)
(19028)
(18975)
(18674)
(18344)
(18218)
(17648)
(17635)
(15062)
(14720)
(14705)
(14187)
(13687)
(13435)
(13425)
(13321)
(12189)
(12044)
学科
(99652)
经济(99541)
管理(68719)
(63425)
(52350)
企业(52350)
方法(47932)
数学(41526)
数学方法(40945)
中国(26444)
(25382)
(23980)
(23380)
地方(22452)
业经(21804)
农业(17399)
理论(16727)
环境(16253)
(16119)
贸易(16112)
(15546)
(15449)
(15023)
(14882)
技术(14874)
财务(14814)
财务管理(14783)
企业财务(14013)
(13278)
(12495)
机构
大学(350769)
学院(349469)
管理(138925)
(131919)
经济(128917)
理学(121539)
理学院(120109)
研究(118132)
管理学(117606)
管理学院(117011)
中国(84839)
科学(78417)
(75272)
(59520)
(58777)
(58268)
业大(56160)
研究所(54530)
中心(54096)
(53672)
财经(47978)
(47889)
师范(47295)
农业(47012)
北京(46170)
(44367)
(43816)
(40909)
经济学(39142)
师范大学(38690)
基金
项目(255293)
科学(200684)
基金(186019)
研究(179937)
(164651)
国家(163398)
科学基金(140321)
社会(112543)
社会科(106657)
社会科学(106624)
(100328)
基金项目(99979)
自然(95038)
自然科(92823)
自然科学(92795)
自然科学基金(91081)
(85147)
教育(82114)
资助(76501)
编号(72330)
重点(57809)
成果(56256)
(54890)
(54420)
(52549)
科研(49833)
课题(49489)
创新(49118)
计划(48097)
大学(46587)
期刊
(136640)
经济(136640)
研究(95989)
学报(60630)
中国(60206)
科学(55347)
(51726)
管理(48326)
大学(45048)
学学(42618)
(42284)
农业(36255)
教育(35196)
技术(29615)
(23632)
金融(23632)
业经(23050)
财经(21915)
经济研究(21426)
问题(19193)
图书(18887)
(18696)
(18666)
资源(17867)
科技(17432)
(16613)
理论(15937)
业大(15758)
技术经济(15651)
现代(15217)
共检索到488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婕  卢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婕  卢孟  
本文基于MODIS遥感影像和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以及Landsat TM/ETH影像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通过计算标准城市用地复合指数NUACI,提取2000、2005和2010年三个节点年份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建成区范围,分析长江中游环鄂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建成区空间分布和演变特征。从总体来看,2000—2010年之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速度不断加快,其中武汉城市圈城市建成区面积空间分布最广且城市建成区分布单中心圈层空间格局显著,但随着扩散效应的加强,逐步形成以"鄂州—黄石—黄冈"三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副中心:环长株潭城市群由单城市星状空间分布向多中心网络状空间分布格局发展,"长沙—株洲—湘潭"三城市集群发展更为显著;环鄱阳湖城市群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展速度最快,空间分布格局放射轴向特征显著,城市建成区的空间扩展与交通要素关系密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慧娟  兰宗敏  金浩  张超  
在明确界定"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范围的基础上,选择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数据确定城市样本,利用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加权标准差椭圆及空间引力模型等分析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体系规模分布及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呈现以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核心"的C-P结构。现状城市规模体系的地理集中度较低,并呈现逐步"集聚增长"的演化特征,城市集中度持续增强且城镇体系"数量增长"特征显著。城市群规模增长空间演化呈现明显的先收缩后扩张、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再向东南方向移动的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慧娟  兰宗敏  金浩  张超  
在明确界定"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范围的基础上,选择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数据确定城市样本,利用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加权标准差椭圆及空间引力模型等分析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体系规模分布及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呈现以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核心"的C-P结构。现状城市规模体系的地理集中度较低,并呈现逐步"集聚增长"的演化特征,城市集中度持续增强且城镇体系"数量增长"特征显著。城市群规模增长空间演化呈现明显的先收缩后扩张、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再向东南方向移动的特征,西南部环鄱阳湖地区城市规模增长明显快于其他区域。在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周边50-100公里左右区域已初步形成一批发展潜力巨大的"边缘城镇群"。从经济空间联系强度格局演化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组团"多极化、碎片化"特征显著,武汉都市圈组团、长株潭组团和南昌-九江组团扩张显著,从而严重挤压了宜昌组团和萍乡-宜春-新余组团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彦开  赵渺希  荣丽华  
为了揭示呼包鄂城市群时空演化特征和主导因素并明确其所处发展阶段,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市群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5个时期建成区轮廓,运用规模扩张指数、重心偏移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对其扩张过程、扩张方向和空间格局特征进行量化描述,在此基础上构建驱动力模型,探究其时空扩张驱动力。结果表明:(1)呼包鄂城市群呈现"先快后慢、先强后弱"的中心圈层式扩张的空间形态演变特征;(2)扩张方向上呈现"顺势转移、逐心而动"和"大幅东进、加速南移"的空间重心迁移特征;(3)空间格局上呈现核心-边缘分布以及"由极化转向集聚"的组织结构特征;(4)动力机制上以行政力和内源力平行驱动为主,市场力和外向力对城市群空间扩张影响作用依次递减。区域城镇化进程较快,总体处于快速发展的低级一体化阶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春杨  吴国誉  张超  
基于1992-2012年城市夜间灯光数据,运用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加权标准差椭圆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变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城市体系呈现明显的双核首位特征,规模分布随时间逐渐由非均衡向均衡状态演变;考察期间,重庆市域城市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四川省域城市重心向西北方向偏移,整个成渝城市体系的重心向北偏移;城市增长在长轴方向上有所收敛,而在短轴方向上有所发散,即城市体系沿西北——东南方向的增长更为显著;整个城市体系空间展布的范围有所增加,城市分布密集程度呈现下降趋势。成渝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经历了从都市区到都市圈再到城市群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在优化城市群要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明斗  曲峻熙  
本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28座地级及以上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结构特征和形成原因展开全方位的分析。结果显示:第一,28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0座出现收缩,主要集中于湖北境内;18座处于非收缩状态,重点分布于湖南和江西两省;15个市辖区和64个市辖县出现收缩。第二,城市收缩总体划分为全域型收缩、边缘型收缩和交错型收缩三种,其中全域型收缩主要包含黄冈、荆州、咸宁和襄阳,均位于湖北境内,呈现连绵不断的发展趋势;边缘型收缩主要包含荆门、宜昌和孝感;交错型收缩主要包含常德、黄石和益阳,呈现出收缩与非收缩交叉分布的条状交错状态。第三,城市收缩的出现伴随着青少年人口大幅减少和老龄人口急剧增加,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同时,在就业比例中,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增长最快。第四,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引发的区域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承载力不足、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社会压力增加以及生态环境污染和政策的导向作用成为城市收缩的主要成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磊  董捷  李璐  张俊峰  
基于系统科学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功能理论,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识别城市群国土空间功能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系统聚类及GIS技术等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探索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路径。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三生"功能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中心城市与重要节点城市生产功能显著,生活功能高值区集中于长江、汉江流域和"长株潭"地区,生态功能较优城市分布在幕阜山、罗霄山脉以及环鄱阳湖和洞庭湖区域;(2)优化方案将国土空间重构为6种类型区,分析每种类型区的功能特征,以空间均衡利用为导向,定位不同城市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磊  董捷  李璐  张俊峰  
基于系统科学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功能理论,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识别城市群国土空间功能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系统聚类及GIS技术等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探索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路径。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三生"功能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中心城市与重要节点城市生产功能显著,生活功能高值区集中于长江、汉江流域和"长株潭"地区,生态功能较优城市分布在幕阜山、罗霄山脉以及环鄱阳湖和洞庭湖区域;(2)优化方案将国土空间重构为6种类型区,分析每种类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劳昕  张远  沈体雁  王敏  
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新兴城市群,城市间缺乏密切的职能分工协作,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尚未形成完善的功能网络,亟需对其城市职能结构特征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促进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本研究先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基本职能特征,然后用区位商测度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各个城市进行职能定位,最后采用职能分类方法来分析其城市职能体系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职能与全国相比,只有湖北省部分城市存在优势,其中宜昌较为突出;生产性服务业职能在全国处于劣势,只有武汉和长沙超过平均水平;生活性服务业职能在全国层面上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大亮  孙烨  任航  陈影影  张振克  
随着地理研究迈入大数据时代,运用互联网展开城市网络结构研究逐渐成为经理地理研究的新思路。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借助百度指数,获取2011年~2014年百度用户关注度,构建百度指数城市信息流网络,从大城市群视角和所辖三大子城市群视角,分别探讨城市网络格局的时空变化。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一体化进程中城市等级日益明晰,差距拉大。三大子城市群表现出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并存,区域非均衡性突显;互联网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和改造着城市群,但非完全颠覆传统城市网络格局,地理区位对城市网络格局和城市影响力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盈  张津  刘转花  林爱文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长江中游地区被列入我国城市化21个主要地区之一,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将使其成为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平台。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区域,采用引力模型和城市流强度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经济联系进行了量化测度。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呈现明显的层级关系,武汉是城市群的发展核心,长株潭、南昌则为城市群的次级中心;组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次级城市群内部空间联系具有差异性,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内部城市经济联系紧密,并且两个城市群之间经济联系强度较高,环鄱阳湖城市群内部联系松散且相对边缘化;长江中游城市群需要发展中级城市以增强外向功能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超  王春杨  吕永强  沈体雁  
基于1996~2010年城市夜间灯光数据,运用城市位序规模法则、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加权标准差椭圆等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变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总体呈现东部相对密集、中西部相对稀疏的条形核心—边缘结构,1996~2010年间,城市体系集中度始终较高且经历了由"数量增长"向"规模扩张"转变的演化过程;城市体系空间增长表现为明显的先扩张后收缩、先向西南方向移动再向东北方向移动、沿海、沿江、沿沪昆线及南北交通通道轴线的动态演进特征;受地理条件、空间距离和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长江经济带城市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非连续性和片段化特征,区域内各城市群空间演化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强  张俪璇  彭鹏  黄军林  
利用百度地图春节人口迁徙大数据,采取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主要从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三个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较低,仅为0.4315,城市间联系度不高;(2)长沙、武汉、南昌三个城市中心性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3)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较明显的核心—边缘趋势,呈现"金字塔"结构。长沙、南昌对周边城市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武汉强"核心"城市的阴影效应明显;(4)城市核心度与城市中心职能强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强  张俪璇  彭鹏  黄军林  
利用百度地图春节人口迁徙大数据,采取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主要从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三个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较低,仅为0.4315,城市间联系度不高;(2)长沙、武汉、南昌三个城市中心性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3)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较明显的核心—边缘趋势,呈现"金字塔"结构。长沙、南昌对周边城市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武汉强"核心"城市的阴影效应明显;(4)城市核心度与城市中心职能强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