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2)
- 2023(7993)
- 2022(6828)
- 2021(6434)
- 2020(5592)
- 2019(12738)
- 2018(12527)
- 2017(23787)
- 2016(12646)
- 2015(13829)
- 2014(13331)
- 2013(12801)
- 2012(11400)
- 2011(9815)
- 2010(9267)
- 2009(7783)
- 2008(7096)
- 2007(5567)
- 2006(4255)
- 2005(3167)
- 学科
- 济(46006)
- 经济(45967)
- 管理(34003)
- 业(32072)
- 方法(27018)
- 企(26618)
- 企业(26618)
- 数学(24835)
- 数学方法(24455)
- 财(12687)
- 农(11200)
- 中国(10490)
- 学(10068)
- 业经(9922)
- 制(8870)
- 贸(8629)
- 贸易(8627)
- 务(8598)
- 财务(8566)
- 财务管理(8539)
- 银(8488)
- 银行(8458)
- 易(8456)
- 融(8280)
- 金融(8278)
- 企业财务(8155)
- 行(8061)
- 技术(7597)
- 农业(7565)
- 地方(7286)
- 机构
- 大学(160139)
- 学院(159862)
- 管理(65597)
- 济(63514)
- 经济(62450)
- 理学(58173)
- 理学院(57625)
- 管理学(56477)
- 管理学院(56195)
- 研究(49997)
- 中国(38554)
- 科学(33284)
- 京(31792)
- 农(29822)
- 财(28199)
- 业大(28077)
- 中心(25673)
- 所(23920)
- 农业(23854)
- 财经(23715)
- 研究所(22594)
- 经(22031)
- 江(21608)
- 经济学(20260)
- 院(19396)
- 经济学院(18577)
- 北京(18512)
- 财经大学(18362)
- 范(17800)
- 技术(17613)
- 基金
- 项目(127084)
- 科学(100065)
- 基金(94460)
- 研究(86937)
- 家(85139)
- 国家(84521)
- 科学基金(72617)
- 社会(55812)
- 社会科(53170)
- 社会科学(53158)
- 基金项目(50604)
- 自然(49717)
- 省(49155)
- 自然科(48630)
- 自然科学(48617)
- 自然科学基金(47706)
- 划(42395)
- 教育(39864)
- 资助(38269)
- 编号(33366)
- 重点(29068)
- 部(27961)
- 创(27271)
- 发(26498)
- 科研(26065)
- 创新(25624)
- 计划(25525)
- 成果(24399)
- 国家社会(24363)
- 教育部(23834)
共检索到210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卓文 张连蓬 李行 王永香 王胜利
宁夏自2000年后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探求近15来年宁夏地区植被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本文以MOD13Q1为数据源,结合DEM数据、土地利用分类图,采用Sen+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和Hurst模型,分析了宁夏不同行政区、不同海拔、不同坡度、不同坡向及不同植被类型生长季NDVI的空间变化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并利用重心迁移模型和转移矩阵分析宁夏2000-2014年间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看,宁夏南部六盘山、北部贺兰山及引黄灌溉区植被长势较好,中部干旱地区植被长势较差;且植被NDVI与海拔高程和坡度呈显著正相关。(2)从植被覆盖的转移矩阵看,较高植被覆盖的面积占比从2000年的17.29%增长到2014年的31.55%,主要是由较低植被覆盖转化而来的。(3)从重心迁移方向看,中度植被覆盖和较高植被覆盖的重心迁移最为明显,分别向东北方向偏移了129.49 km和向东南方向偏移了89.49km。(4)从变化趋势看,生长季植被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明显改善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9.63%,轻微改善区域占31.72%;林地和水田显著改善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71.50%和70.80%;显著改善的面积比例随海拔高程和坡度的增加均先增加后减少,且南部各行政区植被改善的面积均高于北部。(5)从可持续性看,植被恢复的持续性较强,89.24%的植被NDVI呈现持续改善的趋势;南部地区的持续改善的面积大于北部地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卓文 张连蓬 李行 王永香 王胜利
宁夏自2000年后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探求近15来年宁夏地区植被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本文以MOD13Q1为数据源,结合DEM数据、土地利用分类图,采用Sen+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和Hurst模型,分析了宁夏不同行政区、不同海拔、不同坡度、不同坡向及不同植被类型生长季NDVI的空间变化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并利用重心迁移模型和转移矩阵分析宁夏2000-2014年间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看,宁夏南部六盘山、北部贺兰山及引黄灌溉区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欣平 邵凤娈 毛志红 张莎 张志勇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区域环境质量与水土保持情况的重要因子。以济南市MODIS数据为数据源,应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获得济南市不同年份最大植被覆盖度。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通过数据统计,分析2001—2013年间济南市最大植被覆盖变化状况,并分析了主要变化驱动因子。结果表明:2001—2013年济南市最大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大部分地区以稳定为主,局部地区变化较大;济南市植被覆盖度变化与降水的相关性较小,与气温的相关性较高,受人为影响大;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受地形影响:地势平缓地带,植被覆盖度与坡度负相关,在地势较高地区,植被覆盖度与坡度正相关。根据植被...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玲玲 刘良云 胡勇
植被物候是环境条件季节和年际变化最直观、最敏感的生物指示器,物候变化可以反映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快速响应。论文基于1982-2006年连续25年的GIMMS AVHRR NDVI数据,采用动态阈值法、延迟滑动平均法,双Logistic和Savitzky-Golay方法提取欧亚大陆植被的生长季开始时间,并对不同方法的提取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然后以动态阈值法的物候提取结果,研究了1982-2006年期间植被物候变化趋势以及物候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动态阈值法在欧亚大陆地区生长季开始时间提取率高,在纬度上的变化趋势稳定;北方森林/针叶林和苔原地区的生长季开始时间提取结果最稳定,低纬度区域的变率最大。1982-2006年,大部分植被类型的生长季开始时间表现出提早趋势,其中森林覆盖区域提早趋势明显,变化幅度为11.45~15.61 d/25a;除了郁闭式至开放式(>15%)灌木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昌广 周志翔 肖文发 王鹏程 汪涛 黄子杰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三峡库区2000—2009年的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并在像元尺度上分析库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大部分区域处于高植被覆盖度,并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大于60%的区域占92.35%;近10年来,库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总体呈微弱上升趋势,其中呈显著增加或降低趋势的像元数仅占7.16%,在20个区县中石柱、江津和丰都的植被覆盖度存在退化风险;降水是影响库区植被覆盖度年际波动的主导因子,当年5—8月降水量与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最高,但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其中呈显著正相关区域主要分布于库区西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炼
【目的】探索植被时空演化规律和机理,为揭示区域环境变化奠定基础。【方法】利用SPOT/VEGETATION 数据,辅以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回归分析以及残差分析等方法,探索2000—2018 年四川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并揭示其影响因素。【结果】近二十年四川省植被覆盖呈显著增加趋势,增速为6.4%/10a,其中2006—2012年植被覆盖呈波动趋势;植被覆盖空间格局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城镇化进程和高海拔地区气候对植被覆盖有剧烈干扰;四川省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的面积比例为72.45%,呈减少趋势的面积占比27.55%,植被状况改善较显著。四川省18个地级市中,雅安市、乐山市、攀枝花市、达州市、宜宾市、巴中市和广元市的植被改善状态较好。四川省海拔0~1000、1000~3000 m是植被恢复最显著的区域。【结论】通过剥离自然、人类活动因素发现,人类活动是导致四川省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气候因素是影响四川省植被覆盖变化的次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四川省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科学布局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卫亚星 王莉雯
利用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卫星上搭载的AVHRR(甚高分辨率辐射计)对地观测的时间尺度长达20年的遥感数据,研究了辽宁省植被的动态变化和空间异质性。通过分析辽宁省20年来每月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变化系数、标准化不规则值、动态平均值等指标,揭示了辽宁省植被的时空变化模式并发现异常现象。20年的数据表明,辽宁省NDVI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或8月,植被生长季的变化系数达到6%-14%的幅度,1984-1990年间植被绿度一致向上,1991-1998年间植被绿度趋势向下,植被绿度的摆动周期存在7到8年的规律,干旱季节NDVI的峰值在1991-1999年间比19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灵通 李国旗
为评价宁夏盐池县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该文利用最新的10 d合成SPOT-VGTNDVI数据,合成最大化植被指数(MNDVI)和年平均植被指数(YMNDVI),并结合盐池县的降水数据,分析了1999—2006年间MNDVI和YMNDVI的变化。同时,还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模拟了这8年来每个像元MNDVI和YMNDVI的变化趋势。MNDVI的变化趋势显示,在1999—2006年盐池县植被出现改善的面积为6345 km2,占总土地面积的73.27%,而出现退化的面积为1449 km2,只占总土地面积的16.72%;YMNDVI的变化趋势也显示,植被出现改善的土地面积大于植被出现退化的土地面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巧 陈永富
利用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运用三波段法、NDVI像元二分法、综合法估算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并对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估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关性均较高(均达到了0.84以上),其中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相对误差不大,精度能达到92%以上。经系统性检验,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拟合精度较高,模型的整体性较好,可用于QuickBird数据估算植被覆盖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琳 冯文兰 郭兵
基于MODIS-NDVI和SPOT-VGT遥感数据探讨了雅鲁藏布江流域1998、2004、2010年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规律,并从空间上利用重心模型、从时间上利用相关系数模型分析了降雨因子对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上升趋势,表现为低等和中低等覆盖度面积减少,而高等和中高等级有所增大;(2)从变化强度来看,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植被覆盖相对较稳定,3个时期的植被盖度变化都以稳定和轻微变化为主,此类变化强度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上游和下游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区域且其面积比例在3个时期都达到了70%以上;(3)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NDVI年际变化、月际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巧 陈永富 鞠洪波
以甘肃省清水县天然林保护区植被时空变化为研究对象,以2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以植被面积和植被覆盖度为监测指标,采用最大似然方法进行监督分类获得土地利用分类图和植被面积,采用NDVI像元二分法获得植被覆盖度图。利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将土地利用分类图和植被覆盖度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揭示研究区1996—2004年间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并对天保区与非天保区以及不同天保区内部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2004年间甘肃省清水县天然林保护区森林面积和植被覆盖度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天保区优于非天保区;不同类型天保区植被变化状况有差异,3种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黎良财 邓利 曹颖 肖万娟 陈翠玉 李宏志
运用泗顶铅锌矿区TM/ETM1991年、1999年、2005年和2010年时间序列影像提取NDVI值,以像元二分模型由NDVI值反演出各时相植被覆盖度,在E NVI软件下进行植被覆盖度分级并计算各级覆盖度转移概率矩阵,进而监测矿区地表覆被变化过程。结果表明:2 0年间矿区植被覆盖度整体处于较高覆被,且呈现先快速后缓慢增加的趋势,其中:大部分中低覆被类型向较高覆被类型转移,较高覆被类型向高覆被类型转移。该方法可以快速、定量地反映矿区植被覆盖及变化情况,为矿区生态环境评价和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兵 陶和平 姜琳 孔博 刘斌涛 史展 宋春风
基于MODIS数据利用垂直干旱指数模型和重心模型分析了2011年4月~2012年4月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干旱动态变化,并就干旱对植被的胁迫作用做了进一步探讨。研究发现:(1)干旱强度减弱区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中部,而干旱强度增强区则主要集中于该流域的上游及下游地区;(2)2012年4月份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总体干旱强度相比2011年4月有所加重,轻度干旱、重度干旱区均有所增长,而湿润区则有一定减小。干旱强度加重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拉萨河流域及>3 000~4 000m、>4 000~5 000m高度带;(3)雅鲁藏布江流域的NDVI与PDI的重心迁移具有很好的负相关性,说明其干旱动态变化对植被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啸
基于1998~2011年7、8月份SPOT VEGETATION NDVI数据,求取两月份NDVI平均值,构建14a间的NDVI时序文件,通过对NDVI时序文件进行信息提取、分析,反映湖北省植被生长情况,从而监测、研究湖北省植被生长高峰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趋势。具体为:利用植被覆盖分区法,将研究区分为弱植被覆盖区、稀疏植被覆盖区、低植被覆盖区、中植被覆盖区、高植被覆盖区和密集植被覆盖区等区域,监测各区域14a间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上植被覆盖变化不大;利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呈现无明显变化趋势,16.55%的区域...
关键词:
时序NDVI 植被覆盖 监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长明 李均力 沈占锋 沈谦
针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绩效评估和环境效益问题,本文采用2000—2017年的16天合成的MOD13Q1密集时序NDVI数据,辅助以GF-2数据,反演和监测塔里木河下游植被覆盖度(FVC)变化;进而通过最大和平均植被覆盖度指标,探讨了塔里木河下游植被在生态输水条件下的生长和恢复情况。结果表明:总体上,近20年来随着塔河的综合治理工程和人工生态调水工程的推进,塔河下游植被恢复明显,最大植被覆盖度和平均植被覆盖度均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P0.05)。结合下游生态输水数据分析表明,塔河下游植被恢复与输水量之间存在强依赖关系,且对生态输水的响应存在时间滞后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