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44)
- 2023(20410)
- 2022(16910)
- 2021(15357)
- 2020(13260)
- 2019(29947)
- 2018(29789)
- 2017(57035)
- 2016(31412)
- 2015(35292)
- 2014(35145)
- 2013(34713)
- 2012(31809)
- 2011(28468)
- 2010(28734)
- 2009(27048)
- 2008(26972)
- 2007(24484)
- 2006(21588)
- 2005(19161)
- 学科
- 济(132895)
- 经济(132730)
- 业(110295)
- 管理(97478)
- 企(91439)
- 企业(91439)
- 方法(63175)
- 数学(53379)
- 数学方法(52612)
- 农(49934)
- 财(37963)
- 业经(36817)
- 中国(33709)
- 农业(32971)
- 务(26160)
- 财务(26089)
- 财务管理(26038)
- 制(25782)
- 学(25555)
- 企业财务(24711)
- 贸(24542)
- 贸易(24529)
- 易(23855)
- 地方(23673)
- 理论(22853)
- 技术(22452)
- 和(20812)
- 策(19994)
- 划(19389)
- 银(19316)
- 机构
- 学院(458063)
- 大学(452870)
- 济(184865)
- 经济(181173)
- 管理(177586)
- 理学(153779)
- 理学院(152147)
- 管理学(149127)
- 研究(149025)
- 管理学院(148330)
- 中国(114853)
- 科学(95177)
- 京(94846)
- 农(94818)
- 财(84138)
- 所(77141)
- 业大(76072)
- 农业(74325)
- 江(70625)
- 研究所(70099)
- 中心(70045)
- 财经(67427)
- 经(61289)
- 北京(58643)
- 经济学(55954)
- 范(55886)
- 州(55341)
- 师范(55124)
- 院(53059)
- 经济学院(50810)
- 基金
- 项目(308477)
- 科学(242347)
- 基金(224347)
- 研究(217234)
- 家(198313)
- 国家(196600)
- 科学基金(168572)
- 社会(138016)
- 社会科(130670)
- 社会科学(130627)
- 省(123138)
- 基金项目(118152)
- 自然(112546)
- 自然科(110052)
- 自然科学(110019)
- 自然科学基金(108093)
- 划(102842)
- 教育(100890)
- 资助(92779)
- 编号(87003)
- 重点(69776)
- 成果(69024)
- 部(67233)
- 发(66037)
- 创(65503)
- 创新(60859)
- 课题(60369)
- 科研(60025)
- 业(58210)
- 计划(58134)
- 期刊
- 济(204356)
- 经济(204356)
- 研究(123978)
- 农(90724)
- 中国(87013)
- 学报(79000)
- 科学(70954)
- 财(67730)
- 管理(67156)
- 农业(61131)
- 大学(59641)
- 学学(56953)
- 教育(43504)
- 融(42049)
- 金融(42049)
- 技术(41799)
- 业经(38265)
- 财经(33523)
- 业(33221)
- 经济研究(31668)
- 经(28813)
- 问题(27599)
- 版(24465)
- 技术经济(24199)
- 统计(23678)
- 策(22034)
- 科技(21257)
- 商业(21191)
- 业大(21087)
- 世界(20667)
共检索到669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永礼 陆刚 武建章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标志。利用2007-2012年31个省(市)面板数据,建立GA-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MIV值,对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农作物种植结构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较大,土地经营规模影响较小;户均人口数、水稻播种面积比重、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山地面积有负向影响,其它因素有正向影响。从区域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是华北、东北、华东和中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户均人口数在华东、中南和东北地区具有负向影响,但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具有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呈现"东部缺地,西部缺人"的现状。从趋势来看,农村劳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林生 黄莎 李贤彬
文章采用2000~2018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短面板数据模型,运用SYS-GMM方法对内生性问题进行处理,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机械化对农民收入及其构成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三种收入类型均产生显著正向作用效果,其中对农民工资性收入产生较大影响;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可支配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产生显著正向作用效果,其中对农民工资性收入产生的作用效果较大.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产生的作用效果不显著;粮食产量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产生显著正向作用效果,其中对家庭经营性收入产生较大影响,对工资性收入影响不显著。中介效应检验模型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通过粮食产量产生"部分中介效应"和劳动力转移产生"遮掩效应"共同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长飞 高峰 尹秀珍
论文使用了19932014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的基础上,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两个维度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都与农业机械化贡献率呈正相关关系,然而现实中农村金融对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作用并不明显。论文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加大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机械化贡献率影响力度。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业机械化贡献率 GMM估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长飞 高峰 尹秀珍
论文使用了1993~2014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的基础上,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两个维度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都与农业机械化贡献率呈正相关关系,然而现实中农村金融对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作用并不明显。论文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加大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机械化贡献率影响力度。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业机械化贡献率 GMM估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江 王雅鹏
一、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生产的基础。"可见,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只有农业发展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欢
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是影响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实地调查数据,通过考察农户的农业机械化微观行为选择现状后发现:收割环节的机械化操作比例最大,播种环节的比例最小;在各种植环节中,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外包作业。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定量解释了导致农户之间机械化行为选择差异的影响因素。同时,从种植环节的农机市场特征及生产特性等角度定性解释了种植环节之间机械化行为选择差异的成因。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差异化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其和 方娜 廖兴红 田姗
农机户处于整个农机化价值链的终端,是实现农机化的主体,其对政策的感受最直接、最深刻、最有发言权。因此,了解农机户对终端政策的评价是农机化政策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法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和等距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1200余农机户进行入户访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满意度线性回归模型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农机用户对终端政策满意比例很高,但满意强度一般。
关键词:
终端政策 满意度 主成分分析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泽田 穆维松
分析了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种植业劳均负担的作业面积、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及农业的集约化程度;建立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农机动力总量分析模型,该模型反应了农机总动力与劳均播种面积、农民的收入水平及粮食单产水平的关系。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机动力总量 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印生 刘佩军 李宁
由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系统内外大量的因素制约,所以如何确定主要的影响因素成为农业机械化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DEMATEL方法从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出发,对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系统辨识,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许广月
利用面板单位根、协整检验方法和面板误差纠正模型,根据中国30个省份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收入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东部地区存在从农民收入到农业机械化的单向因果关系,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不存在任何方向的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农业机械化和农民收入的双向因果关系,而中部地区存在从农业机械化到农民收入的单向因果关系。国家在制定相关的政策时,要从技术进步对农民增收的长期效应入手,并且要综合考虑各个地区农业机械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术
为了弄清财政投入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文章根据2004-2011年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额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建立了财政投入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统计模型,结果表明财政投入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的组成现状和财政投入在众多投入中所处的地位,为提高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的效率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
财政投入 农业机械化 回归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呙小明 张宗益 康继军
利用我国1997~2008年各省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农业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的原因。研究认为:提高种植业的机械作业水平、农业劳均产值、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出以及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对提高农业能源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而单纯地增加农机总动力、农民家庭收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却对提高农业能源效率有消极的作用。研究表明,尽快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由数量增长型转型向质量提升转变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子平 刘富存
本文采用GA-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能源价格、宏观经济发展等七大类共16个因子对我国5个区域市场碳价的影响,并使用MIV方法计算了这16个因子对区域碳价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价格、宏观经济发展、工业发展水平及汇率是我国区域碳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天然气价格、宏观经济发展及汇率对碳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政策和国际碳资产价格对碳价的影响普遍较弱;而气温对碳价几乎没有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为建设全国碳市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印生 陈旭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前提条件。日本的农业机械化大致经过3个发展阶段,即起步、饱和与转型。整个过程中,日本政府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通过土地改良、出台扶持性政策法规、完善农机经营模式等方法,有效提高了日本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日本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机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速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而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银娥 陈薇
本文选取1997—2014年我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业机械化、产业升级与农业碳排放相互关系的联立方程组模型,从全国和东部、中部、西部层面回归分析农业机械化、产业升级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促进产业升级、减少碳排放;产业升级加快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碳排放;农业碳排放与农业机械化呈负相关关系,农业碳排放与产业升级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产业升级 农业机械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内生型农业机械化服务市场的运行逻辑和动力机制——基于华北乡村农业发展案例的分析
农业机械化推进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启示——兼论耕地细碎化经营方式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承包地“三权分置”与农业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分析
借贷利率、购置补贴与农业机械化率的关系研究——基于8省54县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
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分析
地形条件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域不平衡的影响——基于湖北省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政府对农业机械化投资规模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户主粮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