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9)
2023(13249)
2022(11380)
2021(10614)
2020(9304)
2019(21649)
2018(21738)
2017(42797)
2016(22945)
2015(26385)
2014(26541)
2013(26229)
2012(24356)
2011(22181)
2010(22586)
2009(21287)
2008(20745)
2007(18481)
2006(16248)
2005(14530)
作者
(66943)
(56148)
(56001)
(53361)
(35671)
(26852)
(25696)
(22005)
(21048)
(20023)
(18919)
(18787)
(17759)
(17745)
(17458)
(17139)
(16752)
(16595)
(16228)
(16055)
(14033)
(13771)
(13743)
(12824)
(12719)
(12576)
(12355)
(12244)
(11466)
(10990)
学科
(115134)
经济(115033)
管理(65910)
(62103)
方法(50753)
(50516)
企业(50516)
数学(45688)
数学方法(45003)
中国(27271)
(26080)
(24627)
地方(23012)
业经(21388)
(20574)
(19137)
(18716)
贸易(18704)
(18138)
农业(17050)
(15851)
银行(15825)
理论(15689)
(15343)
(15111)
(15098)
财务(15034)
(15032)
金融(15029)
财务管理(14994)
机构
学院(341187)
大学(339714)
(149799)
经济(146817)
管理(132714)
理学(114492)
理学院(113291)
研究(111452)
管理学(111137)
管理学院(110500)
中国(84929)
(70412)
(67343)
科学(66415)
(56131)
财经(54157)
(52197)
中心(51425)
研究所(50760)
(50215)
(48890)
业大(48354)
经济学(46948)
北京(44417)
(42216)
经济学院(42173)
师范(41801)
农业(41097)
财经大学(39998)
(39806)
基金
项目(220954)
科学(173983)
研究(160879)
基金(160431)
(138855)
国家(137737)
科学基金(118604)
社会(102203)
社会科(96959)
社会科学(96931)
(86829)
基金项目(84276)
自然(76682)
教育(75507)
自然科(74905)
自然科学(74885)
自然科学基金(73514)
(72632)
资助(67654)
编号(65942)
成果(53035)
重点(49841)
(49452)
(47991)
(45802)
课题(45045)
创新(42861)
教育部(42739)
科研(42553)
国家社会(42060)
期刊
(165385)
经济(165385)
研究(99244)
中国(59508)
(52256)
管理(49448)
学报(48610)
(46463)
科学(45681)
大学(37346)
学学(35442)
技术(33290)
教育(31721)
农业(31377)
(30302)
金融(30302)
经济研究(27819)
财经(27414)
业经(25829)
(23590)
问题(22034)
统计(20518)
技术经济(19372)
(18035)
(17514)
商业(16673)
决策(16649)
理论(16559)
(16405)
现代(15017)
共检索到498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贵军  王航  刘燕  
未观测经济是影响GDP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采用多指标多原因单一潜变量模型(MIMIC)模型,结合近年我国经济数据,估计1978~2010年的未观测经济相对规模。模型受小样本影响的随机模拟显示了所估计的MIMIC模型的适用性。依据估计的MIMIC模型,并结合我国经济实际,尝试测算未观测经济的相对规模、绝对规模、修正GDP及其增长率,总结了变化规律,并进行原因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蔼婷  李金昌  
未被观测经济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然而中国的未被观测经济规模究竟有多大,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方法给出了不同的估计。本文从未被观测经济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逻辑地位入手,根据结构方程原理,构建了中国的MIMIC模型,刻画了1985年以来未被观测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态势,并以经济普查的实际数据为依据估算了历年未被观测经济规模NOE与GDP之比率,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结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军  
自本世纪初未观测经济范畴被OECD等国际机构提出以来,理论界对未观测经济规模测算的探索不断深入。中国经济普查的开展也为认识未观测经济总量提供了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在外部失衡和资本进出管制的背景下,中国未观测规模扩张是必然趋势,也对经济运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国民账户均衡关系入手,采用储蓄、信贷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均衡关系模型,测算未观测经济规模。结果显示,两种口径的未观测经济规模占GDP比重介于10%-49%之间,2005年未观测经济相对规模因为普查数据调整GDP而有所下降,2006年又出现迅速扩张的态势,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非常必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玉伦  
当前未观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本文采用货币需求模型并依据我国国情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重新界定,据此对中国未观测经济的规模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未观测经济占国民经济规模的比重已变得越来越大,最高达到了12.78%。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牟晓云  石柱鲜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日本经济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日本MIMIC模型的建立发现了影响日本"危机强度"的国内信贷/GDP和政府债务/GDP两个国内主要影响因素,对各种传染渠道进行检验后发现了这次引起日本金融危机的主要是贸易传染渠道,对上述国内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的一系列扩张性政策,在金融市场中并没有转化为有效的投资和需求反而大大增加了政府债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蔼婷  
随着未被观测经济在我国的不断发展,这部分经济规模的测算也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由于国内对未被观测经济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故在测算时多采用国外的方法,泰兹模型就是被经常借鉴的估算模型。由于原始模型的解释变量和方程形式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导致直接使用泰兹模型的测算结果与专家们的预期偏离很大。本文通过对泰兹模型的重新解读,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重新诠释了模型中解释变量,选择了相对科学的模型方程形式,并做了测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闫海波  孟媛  陈敬良  
作为尚未被国民经济核算监测和计量的经济活动,"未观测经济"范畴自2002年被正式提出以来,理论界对其规模测算的研究不断深入;未观测经济本身亦对中国的经济运行产生了可感知的实际影响。本文构建了基于修正货币需求法的未观测经济估测模型,并首次将状态空间模型引入了未观测经济规模的测算。研究结果反映了过去20年间中国未观测经济的规模,而建立的模型本身亦可对未观测经济规模进行动态监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金华  吴凤平  
长期以来,不规范化和隐藏操作的地下金融发展势头迅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政府管束的难度。文章利用MIMIC模型,通过分析面板数据估算了中国地下金融的发展规模,结果发现,从全国范围看,我国东部沿海、华北中部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地下金融发展较快,从而验证了地下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文章结合地下金融治理与水治理的契合性,分别探究了地下金融在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创新性地把治水方略中"堵""疏"结合的理念引入到对地下金融的监管。对地下金融采取简单粗暴的打击方式是不可取的,应该通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建军  
未观测货币是民间借贷、非正规金融与未观测经济活动吸收或释放的货币量,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具有一定的影响。掌握未观测货币的规模,能够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未观测因素产生的干扰程度做出大致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政策,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基于货币吸收分析方法和最新GDP修正数据,对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的未观测货币规模进行估算。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侧重于分解货币吸收的非经济增长因素及其货币规模。实证结果显示,未观测货币总量呈现周期性特征,在经济周期高点,未观测货币释放规模较大,而在此时点前后,吸收规模较大;它的政策意义在于,将未观测货币纳入货币供给统计分析框架体系,可以判断经济运行周期的时点边界,增强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群力  陈海林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多指标多原因(MIMIC)模型,对我国各省(区、市)营商环境的决定因素和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构建并测算了各省1995-2016年间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数。研究发现,政府规模、法治水平、政府分权、劳动力素质、融资环境、创新活力、基础设施以及对外开放水平是提高营商环境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而税收负担、劳动力成本、政府腐败和犯罪是导致营商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优化营商环境可以显著地提高地区FDI水平和新增就业规模,且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营商环境评价指数的测算结果表明,全国各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数的平均值从1995年的26.48上升到2016年的62.86,我国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显著,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但不同地区营商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营商环境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群力  李永海  
财政幻觉是世界各国(地区)普遍存在的一个经济现象。本文在对财政幻觉内涵重新界定的基础上,首次分析了我国地区财政幻觉的影响因素,采用MIMIC模型测算了我国30个地区2006-2013年的财政幻觉指数,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财政幻觉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西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低,各地区财政幻觉指数与人均GDP显著负相关。研究还发现,地方财政负担水平、间接税占比、税收HHI指数、自我就业率、教育水平和CPI指数是影响地区财政幻觉的主要因素,而较高的财政幻觉则不利于财政透明度的提升。因此,政府应降低财政负担,优化政府支出结构,改革完善税制结构,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提高居民受教育...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立甫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多指标多原因(MIMIC)模型,测算了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EMP)指数。在构建MIMIC模型时,以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作为不可观测变量,选取代表宏观经济、金融体系、国外冲击三方面的10个指标作为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外生原因变量,选取汇率变化率和外汇储备变化率作为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结果变量。从实证结果来看,基于MIMIC模型的结构方程测算的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我国外汇市场压力的变化;汇率预期、中美利差、贸易顺差/工业增加值和通货膨胀率是影响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敬学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1996-2004年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国内已有研究不同的是,在实证过程中,我们对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Cobb-Douglas成本函数设定进行了假设检验;同时,在商业银行产出中,考虑了投资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均表现出规模不经济,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上都表现出规模经济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村璞  赵守国  何静  
本文以财政支出比为基础定义了三种不同的政府规模,建立了三个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研究了1979年-2008年的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政府规模1(政府财政支出比)和政府规模3(政府投资性支出占GDP的比率)的负增长率超过4.7%和7.4%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增长率如果分别超过3.6%和6.16%,政府规模存在过度扩张;政府规模2(政府消费性支出占GDP的比率)的增长率不能低于2.9%,否则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超阳  李远华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收敛假设的基础上,引进了巴罗模型分析政府生产性支出规模的变化的经济效应,并根据VAR模型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果及作用,在实证理论基础下,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