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9)
- 2023(9677)
- 2022(8399)
- 2021(7837)
- 2020(6965)
- 2019(16299)
- 2018(16269)
- 2017(31639)
- 2016(17099)
- 2015(19460)
- 2014(19568)
- 2013(19361)
- 2012(17883)
- 2011(15917)
- 2010(15493)
- 2009(14299)
- 2008(14051)
- 2007(12435)
- 2006(10191)
- 2005(8707)
- 学科
- 济(73429)
- 经济(73359)
- 管理(48747)
- 业(47587)
- 方法(39957)
- 企(38356)
- 企业(38356)
- 数学(36045)
- 数学方法(35548)
- 农(20121)
- 财(19201)
- 中国(15795)
- 地方(15280)
- 学(14564)
- 业经(14218)
- 农业(13618)
- 贸(12907)
- 贸易(12904)
- 务(12639)
- 财务(12594)
- 财务管理(12561)
- 易(12525)
- 企业财务(11905)
- 制(11300)
- 环境(11300)
- 和(10842)
- 技术(10284)
- 理论(10248)
- 划(9400)
- 银(9190)
- 机构
- 学院(243043)
- 大学(242480)
- 济(99582)
- 管理(98158)
- 经济(97512)
- 理学(85895)
- 理学院(85012)
- 管理学(83379)
- 管理学院(82935)
- 研究(75469)
- 中国(56131)
- 京(49244)
- 科学(48226)
- 财(43971)
- 农(42812)
- 业大(39337)
- 所(37505)
- 中心(37343)
- 财经(36051)
- 江(35760)
- 研究所(34483)
- 农业(33898)
- 经(32680)
- 经济学(30656)
- 范(30319)
- 师范(29989)
- 北京(29784)
- 州(28057)
- 经济学院(28014)
- 经济管理(27203)
- 基金
- 项目(170790)
- 科学(134661)
- 基金(124683)
- 研究(121315)
- 家(108504)
- 国家(107641)
- 科学基金(93434)
- 社会(76729)
- 社会科(72804)
- 社会科学(72780)
- 省(69562)
- 基金项目(66705)
- 自然(62531)
- 自然科(61110)
- 自然科学(61091)
- 自然科学基金(59957)
- 划(57123)
- 教育(56570)
- 资助(51758)
- 编号(49070)
- 重点(38358)
- 成果(37997)
- 部(37935)
- 发(36452)
- 创(35499)
- 科研(33883)
- 创新(33287)
- 课题(32994)
- 教育部(32389)
- 计划(32265)
共检索到334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思锋 雷娟
运用MFA方法,依据欧盟统计局推荐的MFA基本指标和Schmidt-Bleek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设计了5类9个指标及7种可以直接采集数据的变量;在分析陕西省1996年~2003年生产、消费领域的物质输入、输出量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推导并描述了陕西省当前发展阶段的物质输入、输出相关变量的函数关系;预测了陕西省物质输入、输出的发展态势。进一步证明了下述结论:①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出典型的粗放型特征;②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弱可持续性趋势明显;③陕西省物质减量的潜力巨大。认为如果陕西省不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经济增长方式,物质生产力将面临持续下降趋势。因此,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源头控制,以...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物质减量化 循环经济 陕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开亚 刘晓薇 张浩
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构建了表征环境压力总量的环境载荷指标,对1990年-2007年安徽省环境载荷变化趋势及其减量化状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全省环境荷载输出占环境总荷载的比重较小,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主要依靠省内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效率提高产生的减量效应明显,全省环境载荷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相对减量化,但经济增长引起的反弹效应强于环境效率提高产生的减量效应,省内环境总载荷增加,尚未实现环境载荷绝对减量化;全省环境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实现环境载荷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仍需要实现环境效率的倍数革命;按照2020年GDP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初步预测2020年环境载荷要在2007年基础上实现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柳楷玲 段宁 武春友
本文以欧盟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中的物质输入核心指标——直接物质投入为基础,追踪和考察了1990—2005年中国经济系统直接物质投入的历史发展轨迹与结构变化,并利用物质减量分解模型对直接物质投入进行了经济增长的反弹效应和物质使用强度的减量效应分解,最后指出了该研究指标的不足之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亚菲 余玥
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瓶颈,"物质减量化"是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以欧盟物质流核算指标为基础,对中国1981-2008年的物质投入量与经济增长水平的关联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拟合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表明,在1981-2008年间,中国单位经济增长所需的物质量在减少,实现了相对物质减量化,且减量化的速度于2005年后开始逐年加快。但中国的物质消耗总量仍在逐年增加,并没有出现绝对物质减量的趋势,中国经济仍然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最后,本文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应制定输入方政策,直接预防污染的发生,给予人们自发提高物质利用效率的激励;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设定需着眼于整个...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卫涛 张俊飚 李树明 周万柳
实现农业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基于农户经济学的视角,以山东、山西、湖北三省的农户化肥投入为例,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循环农业中的农户减量化投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只有"增量使用"和"减量使用"化肥两种选择下,大部分农户倾向于减量使用化肥;此外,农业生产决策者性别、家庭耕地面积、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政府技术支持力度等因素对农户的施肥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激励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减量使用生产资料,提出了重视对农业生产大户和妇女引导、提高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加强政府技术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循环农业 减量化 二元逻辑回归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谷晓坤 周小平 刘博研 张思露 刘瑞
探索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治理对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格局、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低效工业用地治理复杂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建构“情境—结构—行为—结果”分析框架,以超大城市上海市为例,采用扎根分析方法,揭示减量化过程和运行机理。结果显示:(1)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具有规划限制性、公共利益性和乡村嵌入性特征,由外部环境、用地效益、主体角色和减量化治理共同构成“外缘—内核”式的复杂适应系统。(2)建设用地“天花板”刚性约束下的宏观资源—环境—发展压力与微观用地效益是减量化的外部情境;内源性主体治理能力不足与外源性主体基于公共利益主动介入共同构成基于价值共享的治理结构;刚性政策、激励政策和支持政策形成了“三元互补”系统推动了集体行动;结果则呈现出城市高质量发展与资源再配置的协调,而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解决减量化短期压力将成为持续开展减量化的重点与难点。研究结果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开展低效工业用地治理提供经验和案例的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丽君 刘应宗
本文在对城市生活垃圾居民源头分类回收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居民可支配收入最大化为原则,对垃圾按量收费的减量化作用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推导出了实行按量收费后居民用于分类的最优时间及垃圾最优回收量,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按量收费 分类回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忠直 孙皓辰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使用和资源化为准则的经济运行模式。本文以经济学思想为指导建立了循环经济系统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减量化经济学模型,导出了减量化最优资源投入和产品消费的求解方程。利用边际产量和边际效用,根据求解方程分别对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利用效率进行了影响分析,可以说循环经济系统的减量化运行机制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科学规律之一。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减量化 利用效率 经济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成龙 周宏
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业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农业组织化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组织能否以及如何促进农业减量增效是亟待回答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基于江苏省水稻种植户的微观数据,利用ologit模型和PSM方法,分析了组织嵌入与农户农药减量化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病虫害防治服务外包所发挥的中介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基本可以做到规范化施药,但超过30%的农户农药使用成本多于1 500元/hm~2,仍然处于高位。实证结果表明,合作社组织的嵌入可以显著促进农药的减量化。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发现,组织嵌入可以提升农户病虫害防治服务外包水平,并且服务外包在组织嵌入影响农户农药减量化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中介影响。据此,本文认为,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促进农药减量化,要重视并发挥农业组织的重要作用,在强化专业化服务组织管理的同时可以通过农业的组织化带动农户病虫害防治外包水平的提升,另外,加快推进绿色防控与生态化治理也是促进农药减量增效的重要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梦瑶 张正峰 谷晓坤 刘静 卢照地 邱莎莎
研究目的:以上海市青浦区、浦东新区和金山区为例,剖析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效果及机理,探索减量化实施对乡村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收集原始资料,经过三级编码过程,提炼总结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资源配置是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核心影响,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是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直接影响,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和文化传承是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间接影响。研究结论:注重减量化的规划引导,依托减量化政策大力推动产业升级、转移和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完善落实减量化配套政策,构建合理的减量化指标使用方和供给方之间的增值收益补偿机制,以及合理保障村民和村集体的基本权益是实现减量化推进乡村转型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露 罗必良
本文旨在阐明农业减量化从技术逻辑、行为逻辑向交易逻辑转换的内在机理。农户是农业减量化的核心主体,其减量意愿及潜在技术需求具有重要的行为发生学意义。已有研究通常将农户视为同质化主体,未能厘清农户需求偏好影响减量技术采纳行为的内在机理。本文以化肥减量为例,通过构建“农户分化—要素匹配—技术策略”的分析线索,揭示不同农户减量的目标偏好及其行为差异。分析表明,农户减量具有差异性,并与其要素禀赋特性和要素匹配度紧密关联。其中,生存型农户偏好以家庭生态圈内部要素替代外部要素来弱化毒性成分以保护土壤;生活型农户偏好以节省劳动力的施肥措施改进来降低肥料损耗;生产型农户偏好以改善化肥养分元素配比来增加作物吸收率;功能型农户则偏好通过危害度更低的外部要素替代来弱化毒性成分。此外,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供应商偏好以施用工具的改进来降低化肥损耗。本文进一步强调,通过鼓励小农户的连片种植,能够突破其要素禀赋局限,诱导农业减量服务的社会化与专业化,进而促进农业减量的市场化。
关键词:
化肥减量 要素匹配 连片种植 减量市场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老屋
【新闻提要】据《人民日报》报道,发改委、住建部日前发布《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明确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必须符合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要求,从严控制用地规模,严格土地审批,严禁超标准占地、低效利用土地,不得占用耕地。【编者点评】新的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对机关办公用地提出了明确要求:严禁超标准占地,不得占用耕地。实现这一目标,应
关键词:
机关办公用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高歌 帅萍 黄培清
资源消耗减量化的实现,必须以改变传统的“越多越好”的消费模式为前提,产品服务化为这种改变提供了可能。本文比较了产品服务化实施中常见的几种转移定价机制及其减量化激励,并在此基础上说明转移定价机制的选择原则。
关键词:
资源消耗减量化 产品服务化 节约共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晓临 赵娟 白红英 王涛
【目的】分析2000-2009年陕西省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为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和生态建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对2000-2009年MODIS NDVI数据进行时序重建的基础上,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差值法获取NDVI时空变化信息,并结合DEM分级数据提取不同高程地区的NDVI变化信息,分析陕西省植被覆盖情况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1)陕西省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表现为NDVI值陕南秦巴山区>关中平原区>陕北黄土高原区。2000-2009年陕西省植被覆盖呈现改善趋势,植被覆盖变化速率表现为陕北黄土高原区高于关中平原区,关中平原区高于陕南秦巴山区。2)陕北黄土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毛慧 刘树文 彭澎 杨焯月
化肥减量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数字推广能以较低成本、较快速度为农户提供个性化技术推广服务。然而,关于数字推广对农户化肥减量影响的经验证据仍然很少。本文基于陕西省苹果主产区622户苹果种植户调查数据,分析数字推广对农户化肥减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推广对农户化肥施用费用和施用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仍然成立。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推广可以通过促进农户采用能替代化肥的绿色施肥技术降低其化肥施用费用和施用量;数字推广可以通过提高农户对化肥减量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认知降低其化肥施用费用和施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低数字素养农户,数字推广对高数字素养农户的化肥减量作用更大;相较于小农户,数字推广对规模户化肥施用费用的负向影响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