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17)
- 2023(16535)
- 2022(13708)
- 2021(12476)
- 2020(10364)
- 2019(23784)
- 2018(23187)
- 2017(44677)
- 2016(23890)
- 2015(26423)
- 2014(26039)
- 2013(25882)
- 2012(23960)
- 2011(21467)
- 2010(21498)
- 2009(19604)
- 2008(19281)
- 2007(17157)
- 2006(15224)
- 2005(13723)
- 学科
- 济(111157)
- 经济(111042)
- 业(90200)
- 企(79247)
- 企业(79247)
- 管理(79246)
- 方法(45322)
- 数学(36559)
- 数学方法(36078)
- 农(32639)
- 业经(32184)
- 中国(31085)
- 财(30066)
- 地方(27562)
- 农业(23551)
- 务(21353)
- 财务(21303)
- 财务管理(21267)
- 技术(20641)
- 企业财务(20175)
- 制(19277)
- 和(18636)
- 理论(17847)
- 贸(17730)
- 贸易(17715)
- 学(17528)
- 易(17105)
- 环境(17082)
- 划(16712)
- 策(16391)
- 机构
- 学院(341734)
- 大学(336192)
- 济(143770)
- 经济(140896)
- 管理(136231)
- 理学(116839)
- 理学院(115574)
- 研究(115472)
- 管理学(113724)
- 管理学院(113100)
- 中国(88815)
- 京(72096)
- 科学(70665)
- 财(64728)
- 农(59937)
- 所(57741)
- 中心(53305)
- 江(52650)
- 研究所(52203)
- 财经(51337)
- 业大(51158)
- 农业(46998)
- 经(46698)
- 北京(45115)
- 范(43282)
- 经济学(43072)
- 师范(42778)
- 院(42694)
- 州(41901)
- 经济学院(38862)
- 基金
- 项目(230975)
- 科学(183842)
- 基金(168075)
- 研究(167463)
- 家(147001)
- 国家(145713)
- 科学基金(126639)
- 社会(108209)
- 社会科(102716)
- 社会科学(102687)
- 省(92082)
- 基金项目(89182)
- 自然(82462)
- 自然科(80626)
- 自然科学(80605)
- 自然科学基金(79173)
- 划(76733)
- 教育(75873)
- 资助(67891)
- 编号(66231)
- 发(54424)
- 重点(52268)
- 成果(51385)
- 创(50671)
- 部(50434)
- 创新(46752)
- 课题(46342)
- 业(45478)
- 国家社会(44925)
- 科研(44240)
- 期刊
- 济(163748)
- 经济(163748)
- 研究(99598)
- 中国(68582)
- 管理(55383)
- 农(55080)
- 财(52175)
- 学报(49832)
- 科学(49536)
- 大学(38735)
- 农业(38164)
- 学学(36910)
- 技术(33337)
- 教育(33235)
- 融(30692)
- 金融(30692)
- 业经(29001)
- 财经(25440)
- 经济研究(25021)
- 问题(22737)
- 业(22504)
- 经(22064)
- 技术经济(19345)
- 现代(16993)
- 资源(16271)
- 科技(16204)
- 商业(16032)
- 统计(15768)
- 世界(15676)
- 贸(15526)
共检索到514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仇方道 李博 佟连军
本文应用MFA和DEA模型,以14个典型矿业城市为案例,对1995年~2006年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①东北地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平均水平较高,且整体呈提升趋势;②从资源类型看,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迅速提升,而石油、冶金、综合3类城市则在降低;从发展阶段看,老年阶段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中、幼年阶段呈下降趋势,尤以幼年阶段显著;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型和中等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下降之势,而大型矿业城市则显著提升;从地区分布看,辽宁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比较平稳,吉林省呈下降趋势,而黑龙江省则呈较大幅度提高之势;③纯技术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镭 程静
矿业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本文简要地划分出了中国99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业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5。作者认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矿区向城市演变过程的突发性;②城市化水平低层次性;③城市经济发展高工业化的虚假性;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⑤工矿企业与城市机制的约束性;⑥城市发展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容量有限的两难境地。文章重点探讨了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理与对策,指出矿业城市应把握矿业生命周期,实现城市经济的资源接续和产业接替;抓好城市经济从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的转换;强化城市职能从简单工矿城市到区域中心城市的转换,提...
关键词: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机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公正
发展非主业经营 ,进行产业替代 ,实现二次创业是矿业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 ,与矿业经济密切联系的城市经济通过结构调整 ,实施产业结构多元化和城市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持久繁荣的普遍规律。本文通过对山东省矿业城市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
关键词:
矿业城市 可持续发展 结构调整 山东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万会 沈镭
矿业城市是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的发展和其它类型的城市一样,受推动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推动和阻碍矿业城市发展的各种动力和阻力形成了合力,这个合力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宰作用,决定着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矿业城市依托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而发展,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必然会面临衰退的危险。只有在城市衰退之前尽早进行经济转型,才能实现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文章深刻分析了矿业城市发展的各种动力及阻力因素,从增强动力和削弱阻力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认为应该寻找城市发展动力与阻力的最佳结合点,以实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沈镭 程静
大同市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型矿业城市。40余年因煤炭资源开发和外输,形成了该市畸重的工业结构。在优质煤炭资源日趋枯竭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大同煤炭资源在全国的作用、资源赋存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论证了大同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最后提出了优化配置资源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煤炭主导产业结构以及治理改良生态环境等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同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祥 孟浩
在介绍创新集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 ,结合矿业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从矿业城市这一巨系统出发 ,通过创新集成来重整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 ,才能实现矿业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凤敏
矿业城市是指由于矿业资源的开采而形成的城市。长期以来,矿业城市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矿产资源的耗减和体制改革的深化,矿业城市在目前发展中普遍存在资源衰竭、污染严重、管理体制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矿业城市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确保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文章对矿业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目前出现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矿业城市摆脱困境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鹤
矿业城市面临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和难点。基于矿业城市脆弱性分析框架,分析了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的脆弱性及调控对策,认为矿业城市具有典型的脆弱性特征,突出表现在面临的扰动因素多、强度大,城市结构敏感性较高,自身缺乏应对扰动影响的能力,并且外部援助机制和途径不健全。指出应积极促进矿业城市转型,减少或规避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扰动因素,优化城市人地关系及其内部结构,充分利用城市内外各种应对资源,有效调控矿业城市脆弱性以实现其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矿业城市 脆弱性 人地系统 东北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樊杰 孙威 傅小锋
着眼于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论文对我国矿业城市问题产生的内外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矿业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结合对矿业城市持续发展规律的理论思考和国内不同类型矿业城市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战略与对策。研究认为:①长期以来,没有处理好“矿”与“城”的关系是造成矿业城市问题的主要原因,而来自国内外的竞争更加剧了其与非矿业城市的发展差距;②矿业城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矿业城市经济效益存在规模收益递增,油气、钢铁城市发展状况相对较好;③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实现资本优势的转换,推动非矿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矿业城市 持续发展 城市竞争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群元 宋玉祥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方法原则为指导 ,针对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人口以及资源环境状况特征 ,建立了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 (IAHP)确定指标权重 ,以 1990年为基准年 ,2 0 0 0年为目标年 ,跨越十年的数据为支撑 ,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和评价标准 ,对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纵向评价。评价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 10年来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状态 ,并分析了评价结果及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可持续发展 三标度层次分析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齐殿伟 尹豪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是党中央继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之后,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人口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东阳 周学仁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系统地研究了FDI对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结论认为,FDI对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各系统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阶段性;FDI对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关系存在较大差异;要利用FDI促进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发挥好辽宁省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
FDI 东北地区 可持续发展 作用机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叶青 张平宇
分析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优势条件及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战略重点和主要对策。指出地区农业发展必须走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农业之路,通过农业结构升级与布局优化、生态环境建设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联合开发与整体布局、农村制度创新及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态势 对策 东北地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秀丽 张平宇 程叶青
基于东北地区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区域特点,本文选取25项相关指标、以40个地市(盟)为评价单元,建立了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从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以及综合发展能力4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分异特征,并探讨了其形成原因。研究表明,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效率、潜力以及综合发展能力均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大多是各省的主要城市区域,发展效率较高地区主要是一些中等城市,发展潜力表现出以大连为中心、向北和向西依次降低的扇形空间格局,综合能力上中部平原地区及南部沿海地市明显高于北部地区、东部林区和西部农牧区,经济基础、发展效率、...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地域分异 东北地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平军 修春亮
基于对脆弱性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构建脆弱性评估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方法对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经济系统的脆弱性进行评价,找出其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评价结果表明:经济系统脆弱性高的矿业城市主要集中分布于黑龙江省;不同矿产资源类型的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数平均值具有煤炭类>综合类>冶金类>油气类的趋势;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随着其生命周期的推进逐渐增大;经济系统面对资源枯竭、国有企业改革等扰动的敏感性对决定其脆弱性程度作用更为显著。最后从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规模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区位条件等方面的优化和调整来降低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