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9)
- 2023(14927)
- 2022(13206)
- 2021(12502)
- 2020(10460)
- 2019(24526)
- 2018(24374)
- 2017(47408)
- 2016(25557)
- 2015(28918)
- 2014(28709)
- 2013(27969)
- 2012(25414)
- 2011(22535)
- 2010(22364)
- 2009(20101)
- 2008(19031)
- 2007(16231)
- 2006(13836)
- 2005(11504)
- 学科
- 济(100584)
- 经济(100471)
- 管理(71872)
- 业(69919)
- 企(56916)
- 企业(56916)
- 方法(49556)
- 数学(43755)
- 数学方法(42997)
- 农(29790)
- 中国(24098)
- 财(23555)
- 业经(22214)
- 地方(20745)
- 学(20309)
- 农业(20302)
- 理论(17674)
- 贸(16888)
- 贸易(16878)
- 易(16333)
- 技术(16157)
- 制(16148)
- 和(15567)
- 务(15507)
- 财务(15424)
- 财务管理(15390)
- 环境(15177)
- 企业财务(14479)
- 划(13650)
- 银(12640)
- 机构
- 学院(348495)
- 大学(347417)
- 管理(142666)
- 济(133830)
- 经济(130859)
- 理学(125448)
- 理学院(124111)
- 管理学(121538)
- 管理学院(120923)
- 研究(109106)
- 中国(79578)
- 京(72509)
- 科学(69287)
- 财(58293)
- 农(56239)
- 业大(54249)
- 所(52661)
- 中心(51029)
- 江(48963)
- 研究所(48523)
- 财经(48093)
- 范(46242)
- 师范(45821)
- 北京(44842)
- 经(43876)
- 农业(43591)
- 院(40407)
- 州(40209)
- 经济学(39223)
- 技术(37831)
- 基金
- 项目(250559)
- 科学(197752)
- 研究(183445)
- 基金(181589)
- 家(157665)
- 国家(156344)
- 科学基金(135793)
- 社会(114002)
- 社会科(107858)
- 社会科学(107829)
- 省(98799)
- 基金项目(97092)
- 自然(90097)
- 自然科(88024)
- 自然科学(88006)
- 自然科学基金(86372)
- 教育(85861)
- 划(82921)
- 编号(76339)
- 资助(74963)
- 成果(59982)
- 重点(55635)
- 部(54889)
- 发(52841)
- 创(52508)
- 课题(51648)
- 创新(48849)
- 科研(48033)
- 教育部(47411)
- 大学(47201)
- 期刊
- 济(138275)
- 经济(138275)
- 研究(94250)
- 中国(61295)
- 学报(53788)
- 农(50828)
- 科学(50064)
- 管理(49960)
- 财(43927)
- 大学(41537)
- 教育(41304)
- 学学(39009)
- 农业(35343)
- 技术(33556)
- 融(25046)
- 金融(25046)
- 业经(24892)
- 财经(21852)
- 经济研究(21429)
- 图书(18840)
- 经(18561)
- 问题(18442)
- 业(17855)
- 科技(17177)
- 技术经济(16702)
- 版(16514)
- 资源(16025)
- 理论(15976)
- 统计(15469)
- 商业(14971)
共检索到48295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伊侬
本文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牧民参与合作社的意愿。研究表明,牧民按照家庭总资源进行决策,而牧民是否需要资金借贷、牧民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牧民受教育年限、牧民畜牧产品的销售渠道以及家庭总收入等因素是影响牧民参与合作社意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牧民 Logit模型 合作社 参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田艳丽 修长柏
以内蒙古自治区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为例证,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牧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及其绩效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其相关程度。结果表明,牧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与绩效高度相关,利益分配机制越完善,越有利于提高合作社绩效;健全的公共积累制度有助于提高合作社的生态绩效;利益分配原则对合作社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组织凝聚力有很大影响,按劳分配有助于提高组织凝聚力和社会绩效,但抑制经济绩效,按资分配有利于提高经济绩效,但抑制组织凝聚力和社会绩效。因此,基于我国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际,应建立和完善公共积累提取制度和分割制度,逐步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并存的利益分配原则,以提高牧民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杰 高芬 乔光华
随着市场化改革和国家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牧民收入结构及其不平等情况发生显著变化。为此,以内蒙古为例,利用定点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牧民收入分配状况,探讨市场化因素和政府生态环境政策对牧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基尼系数与国内居民的差距不大,整体在0.4~0.5之间波动,最高值为0.47,最低值为0.41。畜牧业收入仍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贡献因素,但影响程度在逐渐下降,非牧业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在快速增加,其中畜牧业收入和非牧业收入起着拉大差距作用,转移性收入发挥着缩小差距作用。此外,工资性收入对非牧业收入不平等贡献最大,并呈增加的趋势;草原生态补奖收入对转移性收入不平等程度的贡献最大,有助于缩小差距。牧民收入的区域差异主要贡献来自于区域内差距,表明各盟市内部的收入不平等更为明显。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扩大牧民非牧业就业途径,在增加收入的过程中降低收入不平等;与此同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持续实施和结构调整也需不断加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艳丽 赵益平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内蒙古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现状,总结其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应适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规范合作社产权制度,坚持社员民主控制,规范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提升盈利空间,规范合作社利益分配制度,建立外部审计监督制度,完善扶持政策等对策措施,以促进内蒙古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乌静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生态移民的调查,本文探究了生态移民返迁意愿的群体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牧区生态移民中年轻人的返迁意愿比老年人的高。究其原因,就业与社会交往是造成这种群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政府在制定移民政策及安置移民等工作中对老年人应以生活照顾为主,对年轻人应以促进就业为重心。
关键词:
生态移民 返迁意愿 群体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瑞芬 许宇博 郭瑞玮
为解决农民合作社资金不足和金融产品短缺的难题,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合作社内部社员之间开展资金互助活动。为充分了解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风险现状,以内蒙古为例,在对农民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以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发现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存在资金互助需求膨胀、互助资金规模小以及资金互助畸形化等问题。进一步从资金风险、信用风险和管理风险三个方面实证研究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风险现状,调研分析可知,资金风险主要体现在筹资风险和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农民信用意识淡薄、资金回笼无保障,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内外部监管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资金互助 风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樊胜岳 梁宇程
[目的]文章旨在实证分析农牧交错区农民合作社的基本能力对合作社规范程度的影响,农民合作社大规模发展的同时,合作社中大量不规范现象的存在,致使合作社难以发挥组织农民互助合作的作用,也使国家对合作社的各项扶持惠农政策落空,严重影响了合作社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对于合作社"规范性"问题的特征与成因的分析多以理论思辨和个案探讨为主,并且研究对象多是南方山地丘陵地带的农民合作社。[方法]研究以农民合作社为对象,采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系统抽样得来的77个合作社横截面数据,通过系统收集的各合作社章程、惠顾返还数据及决策权分配情况作为合作社规范程度的考核指标。[结果]合作社的股权结构、理事长身份、信用等级、政府项目支持和销售市场都会显著影响合作社的规范程度而合作社的内部社会关系和股东背景在合作社规范程度方面无显著影响,拥有更好的制度表现和更广的销售市场的合作社更可能是规范合作社。[结论]合作社的基本能力对其规范程度有显著影响,农村能人担任理事长,并且股权结构更加平均分配的合作社更大概率是规范合作社。而外部支持如政府项目、信用等级和销售市场,对合作社规范程度也有显著影响。该研究从基本能力的角度进一步丰富和解释了农民合作社规范程度的影响因素,为农民合作社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参考案例。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邓汉琨 张心灵 范文娟 刘宇晨
草原生态补偿的关键在于界定生态服务的上游供给方和下游受益方,并根据各区域提供的生态服务量建立差异性补偿标准,以提高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文章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0个牧业盟市2010-2020年统计数据,采用能值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内蒙古各区域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草原生态外溢价值,再以草原生态外溢价值为依据,对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补奖财政资金在不同牧业盟市之间进行重新分配,构建跨区域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近10年来草原生态服务价值和草原生态外溢价值稳居前4位的盟市分别为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市,平均每年生态外溢价值依次为7.69×10~(24)太阳能焦耳、3.92×10~(24)太阳能焦耳、2.54×10~(24)太阳能焦耳和2.20×10~(24)太阳能焦耳,其他盟市的草原生态外溢价值的排名不断波动;(2)内蒙古东部地区呼伦贝尔市、中部地区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市以及西部地区鄂尔多斯市长期处于补偿赤字状态,两轮补偿资金总赤字分别为11.33亿元、4.75亿元、2.48亿元和5.24亿元;而东部地区通辽市和赤峰市以及西部地区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长期处于补偿盈余状态,两轮补偿资金总盈余分别为2.99亿元、3.93亿元、1.84亿元和7.27亿元。文章提出在新一轮补偿标准设定时,应适当降低补偿盈余地区的补偿资金,向补偿赤字地区转移,进一步提升赤字地区的补偿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供给量建立区域差异性生态补偿标准,不仅能够有效规避生态补偿标准“一刀切”问题,还可以有效提升补偿资金使用效率及政策激励效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玉新 魏同洋 靳乐山
研究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评价及影响因素可以促进政策的顺利实施与改进。在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一年之后,选取了内蒙古中部典型草原四子王旗,通过入户问卷调查、个人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了牧民对该政策的评价,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人口统计因素、生产条件以及政策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大多数牧民对该政策总体评价为一般和满意,不满意的牧民比例为31%,不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民族满意度水平都有所差异;88%的牧民认为政府草原生态补偿发放及时,但有71%的人认为补偿标准低。通过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牧民总体满意度的显著因素主要有民族、补贴金额、草料支出、对补偿标准以及对发放是否及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薛凤蕊 乔光华 侯安宏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农区、半农半牧区农牧民的土地流转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不同则农牧民土地流转意愿不同。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对土地流转意愿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在农区依次为政策因素、技能培训、农民受教育时间、非农收入;而在半农半牧区为性别、年龄、非农收入。在农区,随着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加,农民流转土地的意愿下降;而在半农半牧区,农牧民流转土地的意愿随着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大,随着人均草地面积的增加而减少。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牧民意愿 比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燕霞 刘学工 顾湘 魏振国
以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个人客户授信限额模型的构建过程及结果为例,阐述了农村信用社个人客户授信限额模型构建的必要性、构建内容、模型验证和监测方法、限额管理建议等。首先对农村信用社构建个人客户授信限额模型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主要从个人客户授信业务发展和个人客户限额模型的重要性方面展开。其次,分析了个人客户授信限额模型构建方法,主要从常用模型和其他同业机构采用的模型入手进行分析。再次,对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个人客户授信限额模型的内容和要素进行了详细描述;另外,对限额模型的验证和监测方法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最后,对农村信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雷霏霏 吴薇 曹文广 刘玉梅
新型牧民合作社是创新牧区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本文总结了美国和日本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分析了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牧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新型牧民合作社发展的启示,旨在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促进新型牧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丁文强 侯向阳 董海宾 李西良 尹燕亭 刘慧慧
本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内蒙古自治区五大草原类型15个旗(县) 848户牧户的调研数据为分析样本,通过熵值法评估不同类型生计资本的权重,然后建立二元Log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牧民生计资本与旱灾应对策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50.12%的牧户认为过去5年发生了旱灾,并有47.52%的牧户采取旱灾应对策略。2)牧民应对旱灾策略主要为购买草料、出售家畜和转场放牧,占比分别为33.02%、15.80%和10.38%。3)牧户的生计资本存量对其采取的旱灾应对措施购买草料、出售家畜、走场放牧、寄养家畜、外出打工存在显著影响。内蒙古自治区牧民由于生计资本存量较低,应对旱灾风险的策略较少,因此,应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发展多元化信贷供给模式,建立专业化牧民协会等措施增强牧民旱灾抵御能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孔德帅 胡振通 靳乐山
牧民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对于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4个嘎查294个牧民的实地调查数据,描述了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现状,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有关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总体较弱,仅有34.0%的牧民明确表示愿意子女继续从事草原畜牧业经营。少数民族、家中有村干部的样本牧民具有较强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年龄越大,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越强。天然草场和劳动力是草原畜牧业的两种主要生产要素,与两者相关的家庭人均草场面积、草场质量状况、家庭人口数和家庭畜牧业从业人数都对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有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隋燕娜 杨海凤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草原退化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生态移民,但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贫困现象。文章以迈克尔(Michael M.Cernea)的贫困风险理论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方面因素对牧区生态移民可能面临的贫困风险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为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贫困风险规避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移民 贫困风险 规避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