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2)
- 2023(15349)
- 2022(13406)
- 2021(12744)
- 2020(10760)
- 2019(24973)
- 2018(24776)
- 2017(48747)
- 2016(25968)
- 2015(29417)
- 2014(29337)
- 2013(28762)
- 2012(26039)
- 2011(23193)
- 2010(23119)
- 2009(21233)
- 2008(20475)
- 2007(17776)
- 2006(15303)
- 2005(13271)
- 学科
- 济(99243)
- 经济(99134)
- 管理(74127)
- 业(72819)
- 企(59784)
- 企业(59784)
- 方法(52229)
- 数学(46152)
- 数学方法(45389)
- 中国(26587)
- 财(25976)
- 农(25363)
- 银(24153)
- 银行(24006)
- 制(23426)
- 行(22547)
- 业经(21817)
- 学(19967)
- 理论(18463)
- 融(18442)
- 金融(18440)
- 地方(18268)
- 贸(17725)
- 贸易(17710)
- 务(17270)
- 财务(17187)
- 财务管理(17150)
- 农业(17131)
- 易(17093)
- 企业财务(16221)
- 机构
- 大学(358758)
- 学院(358512)
- 管理(147518)
- 济(140417)
- 经济(137352)
- 理学(128137)
- 理学院(126832)
- 管理学(124201)
- 管理学院(123573)
- 研究(110901)
- 中国(92542)
- 京(75008)
- 科学(68763)
- 财(66413)
- 农(56116)
- 财经(54024)
- 所(53736)
- 中心(53712)
- 业大(53048)
- 江(51328)
- 研究所(49238)
- 经(49230)
- 北京(47040)
- 范(45000)
- 师范(44563)
- 农业(44131)
- 州(42625)
- 经济学(42477)
- 财经大学(40727)
- 院(40627)
- 基金
- 项目(250911)
- 科学(197926)
- 基金(183298)
- 研究(182070)
- 家(158955)
- 国家(157666)
- 科学基金(137240)
- 社会(113984)
- 社会科(108030)
- 社会科学(108002)
- 省(97636)
- 基金项目(97087)
- 自然(91378)
- 自然科(89337)
- 自然科学(89318)
- 自然科学基金(87664)
- 教育(84951)
- 划(82088)
- 资助(77131)
- 编号(74915)
- 成果(58528)
- 重点(55361)
- 部(55228)
- 创(52267)
- 发(51766)
- 课题(50308)
- 创新(48654)
- 科研(48556)
- 教育部(47875)
- 大学(47358)
- 期刊
- 济(144373)
- 经济(144373)
- 研究(106328)
- 中国(63471)
- 学报(53952)
- 管理(52398)
- 科学(50292)
- 财(49754)
- 农(49055)
- 融(46496)
- 金融(46496)
- 大学(41739)
- 学学(39473)
- 教育(37740)
- 技术(32890)
- 农业(32207)
- 财经(25436)
- 业经(24458)
- 经济研究(23646)
- 经(21467)
- 理论(18673)
- 问题(17960)
- 统计(17708)
- 技术经济(17469)
- 实践(17342)
- 践(17342)
- 图书(17112)
- 商业(16792)
- 业(16639)
- 科技(16509)
共检索到514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国政 陈维煌 刘呈辉
在消费者"贷款消费"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伴随而来的风险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特别是个人信用风险首当其冲。基于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实际操作数据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构建个人信用评分模型。通过实证,测得借款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六项指标是影响个人信用风险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防范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的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磊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居民消费热情不断升温,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隐患。本文分析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信贷 风险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绚 李兴绪
由于我国没有建立完整的个人信贷信用评分制度,用传统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评估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在预测是否还款的二分性结果上,Logistic是一种准确性较高的技术。文章依据银行授信5P原则及其他因素,利用Logistic模型,对各个因素与违约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了评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胡延平
2005年,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风云变幻,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大幅下降,导致个人消费贷款增幅减缓,加之前两年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萎缩,作为银行资产安全重要指标的个人消费贷款的不良率也在悄悄上升。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发展方向如何?目前个人消费信贷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个人消费信贷 个人信用 风险防范
[期刊] 征信
[作者]
唐波
通过VAR模型选择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广义货币发行量增长率等变量的一阶滞后项与二阶滞后项作为输入变量,分别建立BP神经网络与GRNN模型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进行拟合与预测验证,并对两种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效果与验证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GRNN神经网络的拟合精度较高但预测精度较低,而BP神经网络拟合精度较低但预测精度较高。此外,随着验证期限的延长,两种模型的预测精度均下降。BP神经网络预测2015年第四季度不良率仍将小幅上升。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信贷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志娟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灰色自校正SAGM(1,1)模型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该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预警过程中的运用,尝试着构建一套符合我国银行业发展需要的信贷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以期完善当前我国不太健全的风险评估管控体系,尽力把握并有效评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走势,力争将风险规避在最小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钰炜
本文基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者的角度,选取银行关注的财务指标建立Logistic模型,利用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以此研究Logistic模型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
信贷风险 财务预警 Logistic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超群 丁玉 张虹
文章首先对信贷风险的概念和性质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信贷风险的度量方法、模型进行研究,指出各自的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信贷风险度量方法和模型的应用或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度量模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及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需求,提升服务效率,进一步方便市民,广州市商业银行近日成立了“个人消费信贷中心”并投入运营。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华 刘妙华 韩彦峰
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较高、评估体系不完善的实际现状,从偿债能力、抵押担保和商业诚信三个方面设计信贷风险评估指标,应用分段功效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实现指标的量化并确定权重所构建的信贷风险评估体系,以期能为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钱艺平 林祥 陈治亚
住房消费信贷的迅猛发展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对该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本文结合住房消费信贷资产未来预期价值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的特征,研究贷款资产的意愿违约率及其影响因素,采用KMV模型计量住房消费信贷资产的损失,通过实例计算,得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能反映真实的违约水平,住房消费信贷实际发生的损失要比预期损失多,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增加风险准备金,以应对住房消费贷款的损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窦玉丹 袁永博 刘妍
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越来越被国际国内金融界关注。信贷风险预警是银行管理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及早识别并分析信贷风险的来源及危害,为管理层在投资决策阶段就获得一定程度的主动优势,从而降低或者直接杜绝不良贷款的发生,减少银行的信贷损失,而且建立运作良好的信贷风险预警理论和方法,可以从信贷风险发生的内外部环境中获取信息,实现对其进行适时相应的风险监控。本文首先由信贷风险的模糊性引出工程可变模糊集的理论介绍,继而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提出运用基于AHP的可变模糊模型进一步完善信贷风险预警及评价,
关键词:
AHP 可变模糊评价 信贷风险 风险预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蔡文学 罗永豪 张冠湘 钟慧玲
随着个人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如何评估个人信贷风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通过GBDT模型从原始数据中提取组合特征,再使用Logistic回归构建个人信贷风险评估模型,最后对个人的信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知GBDT与Logistic回归融合模型在与其他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信贷风险预测准确性,"信贷情况良好"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87.6%,"信贷情况不良"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81.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