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6)
2023(10907)
2022(9216)
2021(8970)
2020(7557)
2019(17686)
2018(17432)
2017(33236)
2016(17558)
2015(20108)
2014(19521)
2013(19031)
2012(17041)
2011(15170)
2010(14805)
2009(13397)
2008(12694)
2007(10344)
2006(8602)
2005(7270)
作者
(46807)
(39332)
(38982)
(37059)
(24808)
(18646)
(17682)
(15558)
(14928)
(13643)
(13305)
(13178)
(12317)
(12198)
(12071)
(11884)
(11685)
(11207)
(11192)
(11172)
(9466)
(9433)
(9378)
(8904)
(8850)
(8815)
(8421)
(8230)
(7747)
(7666)
学科
(74512)
经济(74444)
管理(48191)
(45976)
方法(39986)
(37738)
企业(37738)
数学(36751)
数学方法(36126)
中国(20936)
(18040)
(16919)
(15577)
贸易(15565)
(15291)
业经(14163)
农业(11714)
(11647)
(11529)
理论(10978)
技术(10852)
(10731)
财务(10678)
财务管理(10655)
环境(10620)
地方(10587)
(10401)
企业财务(10087)
(10031)
银行(10023)
机构
大学(240819)
学院(240338)
(106722)
经济(105083)
管理(97594)
理学(85941)
理学院(85108)
管理学(83429)
管理学院(82992)
研究(79029)
中国(60507)
(49546)
科学(46226)
(44580)
(37527)
财经(37215)
中心(36824)
(36146)
业大(34710)
研究所(34684)
(34450)
经济学(34071)
(31136)
北京(30997)
经济学院(30864)
(28808)
(28705)
农业(28586)
师范(28514)
财经大学(28274)
基金
项目(172721)
科学(138386)
基金(129779)
研究(124704)
(113976)
国家(113147)
科学基金(98281)
社会(81742)
社会科(77785)
社会科学(77766)
基金项目(67769)
(64510)
自然(64155)
自然科(62821)
自然科学(62805)
自然科学基金(61689)
教育(58640)
(55620)
资助(54314)
编号(48475)
(39822)
重点(39120)
成果(37340)
(36927)
(36753)
国家社会(35472)
教育部(34760)
创新(34597)
科研(33685)
大学(33194)
期刊
(101964)
经济(101964)
研究(66094)
中国(41553)
管理(36023)
学报(34796)
科学(34133)
(33725)
(31572)
大学(27541)
学学(26133)
技术(23820)
教育(22977)
农业(22380)
经济研究(18515)
财经(18160)
(17905)
金融(17905)
(15702)
业经(15303)
统计(14133)
问题(13600)
(13577)
(12685)
技术经济(12613)
(12522)
世界(12006)
决策(11302)
国际(10993)
资源(10547)
共检索到332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涂闯  穆献中  胡广文  陈健  
Logistic预测模型在能源预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Logistic原模型的能源产量、储量等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差异较大。其原因是在大多研究中将Logistic原模型中的“环境容量”和“种群内禀增长率”两个参数假设为常量,而实际上这两个参数是随时间变化的。本文通过将这两个常量参数函数化以改进模型。基于奇异摄动相关理论,使用匹配展开法设计了模型参数求解方法。以中国天然气历年的可采储量和产量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与几种常用预测模型对比,验证改进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相较于Logistic原模型,改进后的模型明显地提高了预测精确度。最后运用改进的Logistic模型预测了我国2019—2036年的天然气产量,在2028年天然气产量达到峰值为3311.3亿立方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东武  朱帮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闫倩倩  孙家庆  
针对中国天然气物流需求量预测问题,改变传统使用单一数学方法的预测方式,在使用自适应过滤法的基础上,利用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关系构建马尔科夫矩阵修正结果。并与使用三次指数平滑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准确性。最后根据此方法预测2015-2020年中国天然气物流需求量,为规划建设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雪  张金锁  邹绍辉  包乌云毕力格  
结合数据特征,文章以RBF神经网络作为非线性集成工具,建立了我国天然气需求预测模型。研究发现:(1)非线性集成模型对我国天然气需求预测精度最高,稳定性最强。相较而言,非线性集成模型的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最小(2.81%),明显低于单一的ARIMA模型(3.55%)、RBF残差修正后的组合模型(6.78%)和单一的RBF模型(9.00%);(2)非线性集成模型预测2013~2015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以年均12.45%的比例增长,这种增速有利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丁黎黎   赵忠超   王垒  
随着天然气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需求波动也显著加剧,导致部分地区天然气供需出现季节性和阶段性的失衡。本文基于混频采样框架、分位数回归模型和核密度估计的天然气需求混频概率预测模型,构建了包括天气状况、能源市场、资本市场和投资关注4个方面的综合性混频动态因子系统,以期更精确地预测我国的天然气需求。研究发现,天气状况、能源市场和投资关注对天然气需求的预测能力优于资本市场。在天气状况方面,每日温度是月度天然气需求的最佳指标;在能源市场方面,月度天然气需求呈现出显著的自相关特征,持续时间为3~5个月,石油现货价格和煤炭现货价格的影响持续天数较短,分别为11天和10天;在预测表现方面,样本外的月度天然气需求实际值大部分出现在概率密度曲线的最高点附近。本文所提出的模型不仅能够直接使用混频动态因子的前瞻性信息,还能够获得平滑的天然气需求概率密度曲线,预测精确度相较现有模型提升14.13%~29.15%。研究结论为保障我国天然气市场安全,完善“双碳”政策设计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志远  王立杰  
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天然气价格的变化会对我国经济和下游产业链产生重要的影响。论文利用CGE模型研究了我国天然气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居民福利和微观产业部门的影响,对不同的天然气价格冲击进行了情景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天然气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变量和21个产业有很大的影响;在相同的价格波动下对不同产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与天然气产业关联度越大,其影响也就越大。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天然气价格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创荣  张阳东  吴宗法  
本文通过建立预测天然气期货价格走势的Markov模型,对纽约商业交易所天然气期货价格走势预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市场价格对比后可以确定符合期货市场的模型参数,并且模拟数量越大,价格产生的波动率越小,风险中性概率下期货价格具有鞅性质。通过修正的Markov模型可以预测天然气期货价格的长期走势,预测结果具有可靠参考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莹  肖建忠  王小林  戴胜  
资源定价改革是今后改革的重点突破领域。天然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其定价方式变革将推动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路径和走向,是整个天然气市场改革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在经典的古诺模型基础上,通过变分不等式转换揭示了生产商、销售商与消费者这三个市场主体在天然气网络市场中的相互作用机制,并由此建立了天然气市场均衡模型;进而探讨了在成本异质性、多气源竞争以及政府限价三种不同情景下均衡价格与社会福利水平的变化;最后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看,中国天然气均衡价格受到上游竞争程度、管输成本、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推动上游企业降低成本并不能有利于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改善,政府限价的长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强  陈乔  杨锐  
在"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成正比"假设的基础上,对中国30个省区2011~2020年碳排放进行了预测。首先对中国30个省区1987~2010年的历史累计排放量和人均累计排放量进行计算,依据历史累计排放量和人均累计排放量两个指标,运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将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分成了5类。分别绘出5类区域中各省的历年碳排放量曲线,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以2002年为界线,2002年前后两个时段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变化差异很大。这一现象说明2002年以前的各省碳排放趋势并不能表征未来年份各省的碳排放。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碳排放量增长的Logistic预测模型,并以2002~2010年碳排放数据为样本数据,对2...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宏勋  张玉洁  许寒  
从资源、经济、外部、运输四方面构建中国天然气进口安全预测指标体系,通过加速平移转换、加权均值生成以及曲线估计方法对2021—2035年中国天然气进口安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中国天然气进口安全水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呈下降趋势,形势不容乐观;对外依存度、进口来源集中度、主要天然气进口来源国出口潜力、国家风险和外部冲突指数,天然气进口价格及运输距离各指标水平在未来不断向劣势方向发展。因此,为保障中国天然气进口安全,应加大技术研发投资,增强勘探开发力度;分散进口来源,动态调整进口量;监测天然气进口来源国稳定性;联合议价,提高定价话语权;完善外交,促进运输路线多元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郇嘉嘉   罗澍忻   刘正超   何春庚   韩晓宇  
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对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出了巨大需求,气电机组具有响应速度快、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电力系统中优质的灵活性资源。近年来,全国新能源装机占比逐年提升的同时,天然气发电也得到快速发展。合理的天然气发电价格机制有利于调动气电机组参与系统调节,并保障其合理收益。本文以广东省为例,首先对气电机组类型及成本主要影响指标进行分析,并构建气电机组成本核算模型;最后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基于改进的LCOE算法,构建两部制电价机制下单位电量电价和容量电价测算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天然气发电价格机制能够针对不同类型气电机组,合理测算其发电实际成本,并随着天然气市场价格的变化滚动调整,从而为完善现阶段天然气发电价格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江  秦霞  肖爽  
围绕达州天然气开发的实际,从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开发的现状及挑战,应用供应链管理、协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气协同开发的Shapley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天然气开发中政府、企业及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协调机制,以实现协同和参与各方共赢的目标。在理论方面,研究了产业内外的协同机制和实施策略;在实践方面,为达州的产业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对于川东北地区的天然气产业规划、工业布局以及达州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有效的措施,从而实现以天然气产业为龙头,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又快又好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柴建  林婕  梁婷  
油气互为替代品的特征使得二者间表现出一定关联性。北美作为全球最大的油气消费市场,其油气价格的变动及联动将影响全球的能源发展格局及投资策略。文章首先基于贝叶斯DCC-GARCH(动态条件相关多变量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对北美市场原油和天然气收益率之间的整体相关性进行研究。在油气收益率整体相关性较不显著的情况下,通过STL分解研究了二者在趋势、季节和随机项上的动态关联性特征。随后进一步运用LSTAR (Logistic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原油和天然气趋势走向上的动态关联性的非线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北美市场油气收益率的动态关联性始终为正向,关联区间为[0.137,0.216],中位数为0.181,较CCC-GARCH模型(常数条件自相关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的结果更能反映油气间联动的时变性特征,但其关联区间变动幅度较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STL分解结果显示,油气收益率在趋势走向上存在显著的关联性,LSTAR模型较AR模型能够更好地刻画油气趋势联动性的波动特征,具有更高的拟合程度。油气趋势关联性在数值2.026处发生平滑转换,从低区制向高区制转换的速度很快。该研究结果对投资者提高收益、生产者控制成本、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能源策略等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凤  黄圣明  
天然气价格改革是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天然气价格的变动会对我国经济及相关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我国天然气价格波动与原油价格、国家经济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工业产品相关价格、天然气发电消耗相关(电价)等相关指标之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气价格与国内生产总值、电价、工业产品相关价格有着交互的正向影响,原油对天然气价格产生正向影响等结论。本文从定量的角度为天然气价格改革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俊  张倩菲  郝成磊  张腾飞  
通过引入产品替代因子,构建非常规与常规天然气市场供给动态博弈模型,并运用补贴乘数刻画政府补贴对不同厂商最优生产策略空间选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政府补贴有利于增加国内天然气供给量,减小对外依存度;相比于产量补贴,投入补贴更有利于提高国内天然气供给量;非常规对常规天然气替代性的增大有利于提高总产量,但由于技术瓶颈,开采初期成本偏高,政府补贴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大替代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