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4)
- 2023(17272)
- 2022(14758)
- 2021(13595)
- 2020(11609)
- 2019(26660)
- 2018(26324)
- 2017(49720)
- 2016(27432)
- 2015(30654)
- 2014(30457)
- 2013(29689)
- 2012(27148)
- 2011(24420)
- 2010(24392)
- 2009(22409)
- 2008(21849)
- 2007(19186)
- 2006(16311)
- 2005(13942)
- 学科
- 济(112023)
- 经济(111915)
- 管理(75920)
- 业(71230)
- 企(57692)
- 企业(57692)
- 方法(53159)
- 数学(47522)
- 数学方法(46753)
- 农(30432)
- 中国(26723)
- 地方(26614)
- 财(26478)
- 学(24468)
- 业经(23432)
- 农业(20661)
- 贸(20376)
- 贸易(20368)
- 易(19706)
- 环境(19177)
- 理论(17479)
- 制(17396)
- 务(16956)
- 财务(16893)
- 财务管理(16855)
- 和(16749)
- 技术(16432)
- 企业财务(15880)
- 划(15148)
- 融(14579)
- 机构
- 学院(385494)
- 大学(383385)
- 济(150015)
- 管理(147455)
- 经济(146844)
- 理学(129142)
- 研究(127817)
- 理学院(127561)
- 管理学(124787)
- 管理学院(124089)
- 中国(93672)
- 科学(84740)
- 京(81810)
- 农(72863)
- 所(65538)
- 业大(64945)
- 财(64612)
- 研究所(60576)
- 中心(60031)
- 农业(57970)
- 江(56395)
- 财经(52870)
- 范(50813)
- 北京(50519)
- 师范(50150)
- 经(48060)
- 院(46444)
- 经济学(45406)
- 州(45214)
- 技术(42689)
- 基金
- 项目(273980)
- 科学(214439)
- 基金(197943)
- 研究(191003)
- 家(176391)
- 国家(174942)
- 科学基金(149065)
- 社会(119939)
- 社会科(113669)
- 社会科学(113635)
- 省(109124)
- 基金项目(105453)
- 自然(100658)
- 自然科(98281)
- 自然科学(98252)
- 自然科学基金(96474)
- 划(92915)
- 教育(89034)
- 资助(80985)
- 编号(76400)
- 重点(62639)
- 成果(59892)
- 发(59261)
- 部(58720)
- 创(57282)
- 科研(53558)
- 创新(53545)
- 课题(53240)
- 计划(53142)
- 大学(50110)
- 期刊
- 济(154560)
- 经济(154560)
- 研究(99524)
- 中国(70126)
- 学报(69247)
- 农(64381)
- 科学(61135)
- 大学(51192)
- 管理(50517)
- 财(50332)
- 学学(48524)
- 农业(43929)
- 教育(39215)
- 技术(34435)
- 融(27994)
- 金融(27994)
- 业经(26583)
- 经济研究(24835)
- 财经(24741)
- 业(24187)
- 经(21247)
- 问题(20943)
- 版(20549)
- 统计(19826)
- 资源(19597)
- 科技(19023)
- 策(18628)
- 技术经济(18496)
- 业大(18398)
- 图书(17477)
共检索到539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花林
生态用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与条件,保护生态用地,逐步恢复生态破坏严重地带,退还自然生态用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区域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通过建立不同阶段各生态用地类型变化的logistic回归模型,很好地揭示了区域不同阶段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结论如下:①对于林地变化,第一阶段(1980年-2000年)主要的解释变量是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坡度级(I<5°)、到最近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到最近国道的距离和人均GDP,而在第二阶段(2000年-2005年)主要的解释变量是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坡度级I、地貌类型和农业...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若竹
地价是地租的资本化,是土地权利与其预期收益的购买价格,是土地市场运作的重要信息和价值判断标准.地价指数作为地价的量化,能反映一定区域内地价变化趋势及程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地价指数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指标选取不详尽、作用机制不明确和数学模型建立不完善等问题,将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概念引入地理学研究,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平稳协整分析,建立了多元协整滞后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用地类型下影响地价的因素及其滞后性,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地价分别主要
关键词:
地价 指标体系 多元滞后回归 京津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延军 王海川
本文通过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研究2015年以来京津冀13城市金融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空间演变趋势,然后引入Tobit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区域金融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北京的静态金融效率达到前沿面水平,河北各城市金融效率较低且主要是规模效率不足导致;从动态全要素生产率看,北京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高了10%,技术进步起主要作用,天津和河北分别提高了14.4%和13.4%,技术效率的作用更大。影响区域金融效率的因素中,政府干预对效率的提升起到显著作用,而经济开放度对金融效率的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然
绿色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对于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0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选取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Tobit模型对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呈现小幅度波动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城镇化和能源消耗显著抑制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然
绿色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对于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0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选取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Tobit模型对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呈现小幅度波动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城镇化和能源消耗显著抑制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云燕 代建 盛清
为促进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为协调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各方主体利益提供保障,依托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影响区域联防联控策略的各利益参数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探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大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与演化方向,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继而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主要利益参数对博弈系统均衡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补偿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京津冀地方政府联防联控的执行决策,可通过有效分配补偿金额、减轻地方政府联防联控成本、提高监管效率以及加强地方政府执行政策不积极的惩罚力度等措施,促进地方政府采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策略以高效推进治理进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洪扬 王佃利
基于2009~2017年我国10个城市群14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京津冀协同治理对区域污染减排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京津冀协同治理实施显著减少了该区域内城市的污染排放,且对核心城市的减排效应远高于边缘城市,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异质性与动态持续性;京津冀协同治理实施导致区域内工业企业从核心城市转移到边缘城市,从而引发区域污染的内部转移;京津冀协同治理主要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工业企业的平均规模来减少区域污染排放。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治理 双重差分 区域污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莉 葛京凤
研究目的:构建区域城市地价引力模型,探索区域背景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程度,揭示区域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方法:引力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1)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城市地价作用空间效应上表现出强烈的"京津廊指向性";(2)区域修正前后城市地价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致性。研究结论:引力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对城市地价的影响,有助于丰富区域城市地价平衡对比理论与方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成龙 刘慧 张梦天
行政边界如何影响城市用地规模?论文以京津冀为研究案例,基于结构方程构建5个时段(1990、1995、2000、2005、2010年)的城市用地行政边界效应模型,揭示行政边界影响下城市用地的扩张机理和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行政边界对城市用地规模的直接影响效应不显著;行政边界通过对经济、人口等中间要素的影响间接作用于城市用地的扩张过程;1990—2010年的5个时间节点,京津冀城市用地行政边界效应的间接影响要素中,财政支出和非农业人口的主导作用明显,社会固定资产、实际利用外资和职工平均工资也在不同阶段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化和区域一体化滞后的阶段,社会固定资产是行政边...
关键词:
行政边界 城市用地 结构方程模型 京津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戴夏晶
网络联保贷款就是基于团体贷款背景下的一种融资创新方式,它将网络信息平台和贷款担保模式相结合,利用信息共享和信息流通,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本文从网络联保贷款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入手,从信息共享、成本节约及社会惩罚三个方面,分析网络联保贷款成功运行的机制,并针对已申请网络联保贷款企业设计相关问卷调查,通过所获取的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网络联保贷款的相关因素,发现社会惩罚、组内互助等因素能够降低网络联保贷款的违约率,并就此提出相关参考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博
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文章利用调研数据分析了对消费者海外代购意愿及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代购差价以及对代购商品质量放心的消费者心理是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海外代购意愿及行为的营销组合因素,而对假代购产业链的担心则是显著负向影响海外代购意愿的消费者心理因素。对海外代购产品的了解水平、消费者的家庭月收入和消费者的文化程度均是对消费者海外代购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的特征因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仕彬 谢西金 陈长城
校企合作已成为世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道路,但从实践层面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对628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企业规模、产业类型、员工劳动合同时间、用工短缺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影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彪 苑凯
以京津冀地区13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13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效率进行测评,并采用Tobit分析法对影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2010—2017年京津冀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呈"N"型的上升态势,年增长率为1.03%,除北京的生态文明建设效率一直处于效率前沿外,其他城市均有一定的起伏;外部环境因素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测评影响显著,消除外部环境因素后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值更加真实有效;经济、社会、政策因素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影响各有不同,各影响因素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作用机理存在一定差别。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赛茵 刘强 王金伟
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三地间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使用分位数回归,结合BIC准则的聚类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地区13个地市1978至2017年间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三大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唐是京津冀地区发展最快的3个经济单元;京津唐三地总体经济增速差异不大,但北京市的第三产业增速远高于津唐地区,天津市的第二产业增速略高于京唐两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燕
本文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出京津冀地区雾霾产生的原因;其次,运用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原因对京津冀的影响程度;分析得出:建筑粉尘对京津区域雾霾产生影响最大,汽车尾气对河北雾霾产生的影响最大;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京津冀要采取联动措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京津区域可征收建筑扬尘税、推广新型建筑材料等,而河北可增收尾气排放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
关键词:
雾霾成因 生态补偿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