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9)
2023(9256)
2022(7924)
2021(7461)
2020(6255)
2019(14544)
2018(14143)
2017(27481)
2016(14501)
2015(16047)
2014(15546)
2013(14999)
2012(13532)
2011(11893)
2010(11469)
2009(10003)
2008(9270)
2007(7585)
2006(6210)
2005(4897)
作者
(38834)
(32394)
(31981)
(30764)
(20567)
(15381)
(14652)
(12742)
(12511)
(11170)
(11064)
(10966)
(10274)
(10075)
(9844)
(9774)
(9467)
(9449)
(9415)
(9034)
(7753)
(7709)
(7615)
(7459)
(7360)
(7111)
(6903)
(6757)
(6517)
(6314)
学科
(61605)
经济(61549)
管理(38543)
(34601)
方法(31356)
数学(28652)
数学方法(28261)
(27788)
企业(27788)
中国(16818)
地方(14952)
(13840)
(13335)
(12093)
业经(11585)
(10077)
(9900)
贸易(9894)
环境(9680)
(9609)
(9519)
银行(9500)
(9404)
金融(9402)
农业(9287)
(9073)
(8696)
财务(8666)
财务管理(8638)
企业财务(8242)
机构
大学(190499)
学院(189934)
(79573)
经济(78043)
管理(77875)
理学(68305)
理学院(67584)
管理学(66289)
管理学院(65930)
研究(61571)
中国(46400)
(39365)
科学(38796)
(33880)
中心(30331)
业大(30108)
(29203)
(28631)
财经(28439)
研究所(26641)
(26210)
(25927)
经济学(25451)
(24102)
北京(23760)
(23360)
经济学院(23259)
师范(23118)
农业(22544)
财经大学(21720)
基金
项目(145710)
科学(116071)
基金(108618)
研究(102295)
(96156)
国家(95473)
科学基金(83094)
社会(67227)
社会科(63987)
社会科学(63973)
基金项目(58355)
自然(55461)
(55282)
自然科(54202)
自然科学(54189)
自然科学基金(53163)
(47460)
教育(46328)
资助(43910)
编号(39369)
重点(32916)
(31852)
(30905)
(30181)
国家社会(29129)
成果(28938)
科研(28733)
创新(28418)
教育部(27591)
计划(27009)
期刊
(74656)
经济(74656)
研究(49297)
学报(30333)
中国(28804)
科学(28691)
管理(26536)
(25442)
大学(23853)
(23474)
学学(23028)
技术(16824)
农业(15756)
(15516)
金融(15516)
财经(13366)
教育(12679)
业经(12457)
问题(12408)
经济研究(12155)
(11557)
统计(9954)
资源(9648)
林业(9446)
科技(9300)
理论(8974)
(8966)
技术经济(8825)
(8772)
(8732)
共检索到257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天飞   蒋馥根   王霞   龙依   孙华  
【目的】为了快速准确地监测城市群核心区内的森林扰动,研究利用Landsat时间序列数据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运用LandTrendr算法进行森林扰动监测研究。【方法】基于2000—2020年植被生长季的Landsat时序数据,分别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归一化燃烧率指数(Normalized Burn Ratio,NBR)、缨帽变换角(Tasseled Cap Arctangent,TCA)三种指数作为阈值限制下,采用LandTrendr算法对时间序列轨迹进行处理,以获取长株潭核心区森林扰动的发生区域及规模大小的信息。运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和Google Earth历史影像分别对3种不同指数的森林扰动监测结果进行精度评估和验证,并利用研究区内土地利用数据中的森林覆盖数据对扰动信息进行分析。【结果】2000—2020年长株潭核心区森林扰动总面积为264.35 km2,平均每年的扰动面积为13.22 km2,其中2002年扰动最少,为1.91 km2,扰动面积最大的为2011年,为25.52 km2。运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对三种指数阈值限制下的森林扰动信息结果验证的精度分别为90.91%、81.72%和65.08%;在谷歌地球历史影像中随机布点下精度分别为86.00%、77.88%和78.36%。2009年和2011—2013年间森林扰动较为严重。对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可知,森林面积在20年间随时间增长而缓慢减少,所占总面积的百分比由原来的27.10%减少到22.00%。【结论】NBR是最适合长株潭核心区的森林扰动指数,森林扰动检测结果与实地调查和谷歌地球历史影像目视解译的结果一致。森林扰动斑块的分布边界可被完整提取,扰动面积大小变化趋势与全国区域内土地利用数据森林面积变化趋势相同,主要由城市化进程、森林火灾和人工砍伐引起。2000—2020年研究区森林扰动面积呈现波动式缓慢增加的趋势,其中2001年、2011年和2013年存在扰动面积浮动较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钟莉  陈芸芝  汪小钦  
【目的】针对我国森林干扰频繁、干扰类型复杂多样的特点,采用时间序列轨迹分析方法进行森林干扰监测,为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以及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建省长汀县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6年15期Landsat时序数据,采用时间序列轨迹分析(Land Trendr)方法,对时序轨迹进行适当分段和线性拟合以识别干扰变化,获取长汀县森林干扰信息。结合Google影像和全球30 m分辨率GDEM数字高程产品等辅助信息分析监测结果,并基于实地调查和像元2种方法进行精度评估和验证。【结果】2000—2016年长汀县森林干扰总面积192. 49 km~2,平均每年受扰动森林12. 83 km~2; 2001年干扰量最小,不足1 km~2; 2004、2008和2009年森林受干扰较为严重,均在30 km~2以上,约占当年森林面积的1. 3%,共占干扰总面积的50%,其中2004年干扰面积高达32. 85 km~2; 2003、2006、2007和2010—2011年干扰面积略大于10 km~2,但均小于当年森林面积的0. 6%,其余各年干扰面积远小于10 km~2。森林干扰面积在个别年份波动较大,总体上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森林干扰持续时间主要为1~3年,发生在1年的干扰面积比例最大,达82%;森林干扰主要集中在长汀县东部非森林区域附近,随海拔升高干扰呈明显下降趋势,超过60%的干扰发生在中低海拔地区。结合Google影像目视解译,长汀县森林干扰主要是由森林火灾和人工砍伐造成的急剧干扰事件,且主要发生在非森林区域附近的低海拔地区。【结论】基于目视解译和实地调查结果与研究得到的干扰监测结果一致,干扰斑块可被完整提出,且边界准确清晰,细小干扰也能逐一识别。基于像元尺度精度验证的总体精度达96. 26%,Kappa系数为0. 92,各年份用户精度均在80%以上,除个别年份外,生产者精度均在75%以上,具有较高的监测精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毅  卢庆沙  赵强  麻战洪  周盼  
区域环境容量评价与分析是区域合理开发和布局的重要依据。在ARCGIS技术的支持下,首先对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大气、水和土壤环境容量分别进行评价与分析,形成等级图,然后,进行各因素空间叠加,经综合分析与评价,将核心区划分为5个区域:优良区、合理区、饱和区、超饱和区、过度饱和区,并且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其主旨是为促进该区域空间科学开发与布局、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对规范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理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毅  杨仁斌  伍格致  毕军平  易敏  胡文敏  
以2000年Landsat5、2013年Landsat8两个时相遥感影像,利用像元二分法模型反演获得2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并通过研究区域内2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近13年的区域植被覆盖度转移矩阵、植被改善/退化状况及驱动力,定量分析了长株潭核心区13年植被覆盖度的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核心区近13年植被覆盖度保持总体稳定并有所改善,平均覆盖度由2000年的0.573 9上升到2013年的0.601 5,植被退化区主要集中在长沙、株洲、湘潭3市城区及周边区域,另外长株潭绿心区植被覆盖度也有小幅下降;长株潭核心区植被覆盖与气候变化有一定关联,但人口增长、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伟娜  胡佰林  卢庆沙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原理,以乡镇为评价单元,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对公路网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区位优势度各单因素评价的基础上,对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各评价单元的交通优势度做出评价。结果表明:长株潭核心区交通优势度呈现长沙市区"一主核",株洲和湘潭"两次核",并向外圈层依次递减的格局,且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呈正相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召艳  黎红梅  魏晓  唐月亮  殷章馨  尹鹏  
文章从科技创新产业要素、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科技创新环境要素3个维度26个指标,构建科技创新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多因子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域科技创新潜力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科技创新潜力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科技创新潜力“核心─边缘”的空间分异特征显著。(2)城市群核心区内部“创新圈”逐渐凸显,目前已形成以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为策源、高新区孵化、多点应用的创新圈格局。(3)交通枢纽和环境优美地带是创新潜力高值地区,形成了两大创新潜力发展轴,呈南北两带集聚。(4)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科技创新潜力的空间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解释力最大的是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率,其次是代表创新人才中每10万人拥有大学以上人口数量,代表产业结构的第二产业占比比第三产业占比的重要性突出,代表创新投入的人均公共预算支出的解释力最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丽娟  庞勇  Svein Solberg  范文义  李增元  李明泽  
利用遥感技术,基于时间序列的MODIS数据对2004—2006年东北三省的林区进行森林生长异常监测。首先利用MODIS数据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采用Savitzky-Golay滤波函数平滑8天合成的EVI,计算生长季面积和年EVI曲线熵值,两指标联合得到3年间变化量大的像素点,定义为森林生长异常点;然后抽取异常点的时间序列曲线进行分析,并结合森林灾害事件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异常点曲线的熵值明显大于正常年,生长季峰值低,并且在生长旺季会出现峰值突然持续下降或双峰等异常现象,这与该区域森林生长异常发生时的植被反射率表征一致,说明用该法对森林生长异常进行监测是基本可行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卫亚星  王莉雯  
利用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卫星上搭载的AVHRR(甚高分辨率辐射计)对地观测的时间尺度长达20年的遥感数据,研究了辽宁省植被的动态变化和空间异质性。通过分析辽宁省20年来每月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变化系数、标准化不规则值、动态平均值等指标,揭示了辽宁省植被的时空变化模式并发现异常现象。20年的数据表明,辽宁省NDVI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或8月,植被生长季的变化系数达到6%-14%的幅度,1984-1990年间植被绿度一致向上,1991-1998年间植被绿度趋势向下,植被绿度的摆动周期存在7到8年的规律,干旱季节NDVI的峰值在1991-1999年间比19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韶瑶  向正君  张群艳  
从分析定义城市群文化及文化结构入手,提出了城市群文化结构及城市群文化竞争力模型.提出了定量评价城市群文化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及原则,给出城市群文化竞争力层次结构体系模型.通过SWOT分析、AHP法确定长株潭城市群文化指标分布的相对权重,以量化的方法确定长株潭城市群文化核心竞争力构成,以此为基础提出长株潭城市群文化结构整合重构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葛大兵  邹冬生  徐艳  
本文对地处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示范区进行了初步研究,天心区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创立了生态城区建设两种模式,建立了以生态产业、生态环境与生态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经济-社会”城市复合生态体系,初步走上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轨道,为长株潭城市化与经济一体化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范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毛学刚  姚瑶  范文义  
【目的】研究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扰动信息定量提取及其对树高估算的影响,为遥感反演森林参数(树高、生物量)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以1984—2006年33期Landsat TM/ETM+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其进行缨帽变换提取缨帽角(TCA)和缨帽距离(TCD)2个扰动监测指数,采用时间轨迹分析方法(LandTrendr)对TCA与TCD指数进行时间序列重构,分别提取扰动发生的前一年(DBYEA)、扰动发生前的光谱值(DBVAL)、扰动持续时间(DDUR)、扰动量级(DMAG)、扰动后开始修复的时间(RBYEAR)、扰动后开始修复的光谱值(RBVAL)、修复量级(RMAG)和修复持续时间(RDUR)8个时间序列扰动参数。基于单时相Landsat影像光谱信息与单时相Landsat影像光谱信息+森林扰动参数2组变量分别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估算树高。【结果】采用单时相Landsat影像光谱信息结合基于TCA和TCD提取的16个时间序列扰动参数建立的树高反演模型预估精度比采用单时相Landsat影像光谱信息建立的树高反演模型预估精度提高6.34%,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0.50 m。树高反演模型中基于TCA提取的时间序列扰动参数变量重要性高于基于TCD提取的时间序列扰动参数变量重要性。【结论】基于LandTrendr提取的森林时间序列扰动参数能够增强反射率与树高之间的相关性,提高遥感树高模型的反演精度,基于TCA提取的森林时间序列扰动参数对树高的解释能力高于基于TCD提取的森林时间序列扰动参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永利  田国珍  
利用FY3-3A/MERSI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数据合成得到假彩色卫星数字图像,结合区域土地利用、植被类型及森林资源分布等数字化图件,在对图像进行目视解译及多波段数据非监督分类基础上,将地物覆盖划分为林地、冬小麦、水体和裸地4种类型;采用4种监督分类方法(最大似然分类法、平行算法、最小距离法和马氏距离法)进行地物分类;在分析分类结果可行基础上,依据区域森林覆盖数字化图件对林地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估,确定研究区域林地空间分布结果。结果表明:4种监督分类方法中,最大似然分类法分类结果的精度最高,达到85%,其次是最小距离和马氏距离法,平行算法的结果较差。可见,利用MERSI数据采用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信芳  庄大方  
物候是指示气候与自然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遥感技术的发展为物候监测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研究对象是中国东北森林,森林分布范围由Landsat TM影像解译得到的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确定。遥感数据源是2003年500m空间分辨率的MODIS NDVI 8天合成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分析东北主要森林树种的NDVI时间序列特征,表明不同树种的同一遥感参数时间序列基本形状近似,在关键物候期和变化振幅上存在差异,这为根据遥感参数时间序列曲线监测森林物候期奠定了理论基础。将MODIS NDVI 8天合成时间序列数据应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NTS)重构成每天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影像。基于每天的NDVI...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常春   陈珈琪   谢昀霏   唐嘉璐   周楚来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综合采用珞珈一号夜间灯光、POI和OSM路网等多源大数据对城市群城镇建成区进行集成识别,进而运用地理探测器,从六大方面对建成区密度和效率空间分异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及比较。结果表明:(1)8种组合类型从不同维度刻画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功能空间布局图景,多源数据A1∪B1∪C1集成识别较好实现对建成区信息的完整准确提取,弥补了单一数据识别或两两集成等不足。综合集成识别建成区面积为1890.19km2,占土地总面积比重为6.73%,相对于地表覆盖遥感影像解译,识别空间信息更为全面和契合实际。(2)长株潭城镇建成区呈“一主两副、轴带拓展、多组团多节点”结构,区域差异和空间分异明显。区县尺度密度分异呈现不规则圈层结构,城市群东部、南部和西部山地丘陵区域均为低值区,效率梯度分布呈“同心圆+北高南低”复合模式。(3)长株潭城镇建成区密度和效率空间分异机制复杂,密度分异主要受自然与交通条件、人口与城镇化、经济发展、投资与消费等因素影响,效率分异则主要受城镇化、经济结构与水平、房地产开发投资及民生服务等因素影响,因子交互作用对建成区密度与效率均存在双因子增强与非线性增强效应,对效率分异的增强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承丽  唐凯  周国华  周文丝  
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一直以其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引领湖南省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然而,在传统的"非整合、非合作博弈"的发展模式下,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也出现了诸如"经济效益不高、土地利用不集约、数量较多、空间布局过散"等问题。基于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发展的现状评价,以建立协调的"竞争—合作"关系和最佳的整体综合效益为出发点,提出加快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发展的"等级整合、空间整合、多级管理整合"发展模式及"市场服务、产业关联、创新共享、政府支撑"等四个对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