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4)
2023(10281)
2022(8735)
2021(8177)
2020(6985)
2019(15801)
2018(15676)
2017(30368)
2016(16071)
2015(17968)
2014(17597)
2013(17143)
2012(15399)
2011(13513)
2010(13176)
2009(11956)
2008(11285)
2007(9438)
2006(7931)
2005(6886)
作者
(43124)
(36174)
(36108)
(34551)
(23256)
(17386)
(16302)
(14103)
(14049)
(12931)
(12468)
(12439)
(11534)
(11359)
(11261)
(11224)
(10714)
(10585)
(10524)
(10494)
(8749)
(8736)
(8606)
(8369)
(8201)
(8088)
(8036)
(7772)
(7257)
(7129)
学科
(61351)
经济(61251)
管理(51910)
(47139)
(40004)
企业(40004)
方法(30998)
数学(27940)
数学方法(27567)
(20393)
(17775)
(16361)
中国(14987)
业经(14089)
(12823)
财务(12779)
财务管理(12741)
(12531)
(12222)
银行(12206)
企业财务(12132)
(11691)
金融(11687)
(11620)
体制(10665)
(10593)
贸易(10589)
农业(10536)
地方(10496)
(10359)
机构
大学(217416)
学院(217069)
(91232)
经济(89560)
管理(88405)
理学(77239)
理学院(76486)
管理学(75172)
管理学院(74763)
研究(67583)
中国(52065)
(45020)
(43158)
科学(39723)
财经(35852)
(34931)
业大(33193)
中心(33139)
(32849)
(32044)
(31809)
经济学(29234)
研究所(29089)
农业(27881)
财经大学(27075)
经济学院(26539)
北京(25419)
(24982)
(24875)
师范(24695)
基金
项目(157581)
科学(126025)
基金(117880)
研究(113539)
(102823)
国家(102061)
科学基金(89298)
社会(74930)
社会科(71272)
社会科学(71256)
基金项目(62965)
(61628)
自然(58290)
自然科(56989)
自然科学(56975)
自然科学基金(55942)
教育(53070)
(51281)
资助(47250)
编号(44292)
(36155)
重点(35656)
(34540)
成果(34205)
(34000)
(32584)
国家社会(32039)
创新(31965)
教育部(31526)
科研(30800)
期刊
(91454)
经济(91454)
研究(58818)
中国(39438)
(36881)
学报(33445)
管理(32834)
(31571)
科学(30344)
大学(26800)
学学(25787)
农业(22149)
(21396)
金融(21396)
技术(19638)
财经(17994)
教育(17645)
(15297)
业经(14641)
经济研究(14293)
问题(12122)
(11319)
理论(10756)
(10679)
财会(10479)
技术经济(9995)
科技(9891)
统计(9887)
实践(9749)
(9749)
共检索到307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影  肖池伟  李鹏  姜鲁光  
鄱阳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华中单/双季稻作带,是基于遥感监测水稻多熟种植的典型区域。动态监测区域水稻熟制时空格局,对评估耕地利用强度、增强粮食供给功能以及保障国家与地区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鄱阳湖平原水稻主产区为例,首先结合水稻物候历、多年月均降水和Landsat影像云量特征,利用Landsat-5/7/8 tM/EtM+/OLI影像数据,在目视解译水田分布的基础上,基于合适时间窗口影像监测了主产区2005年和2013年水稻熟制变化格局;其次,通过农户访谈和调查问卷(677份)收集了主产区水稻种植及熟制变化的相关信息。研究表明:1)9月中旬到10月上旬是判别鄱阳湖平原单/双季...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若珺  于天一  王婧  杨光立  唐海明  逄焕成  
湖南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其水稻熟制选择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该文通过对湘北、湘中、湘南3个湖南水稻主产区熟制选择现状进行调查,并从水稻生产成本、生产效益及栽培技术几个方面对农户水稻种植模式现状和影响其改种意愿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种植单季稻相比,种植双季稻年产量、现金收入较高,但由于其资金投入量、劳动力投入量也较高,其产投比、利润率均低于单季稻。受比较效益的影响,农户由双季稻改种单季稻的熟制选择意愿趋势明显。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稳定双季稻区双季稻种植比例,保障粮食安全的系列政策建议,包括政府应强化耕地保护措施、加强农业补贴力度、政策引导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增加农户种粮收益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高第  张露  
利用江汉平原水稻种植农户调查数据,建立Ordered Probit模型,讨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揭示服务规模经营促进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理论机制和现实逻辑。研究表明:(1)目前农户对修整农田水渠、施用农家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四类典型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采纳比例分别为17.79%、17.31%、7.89%和90.69%;(2)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农业生产性服务能显著促进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经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3)排除秸秆还田这一强制性措施后,生活型农户偏向采纳资本投入型技术,生产型农户则更偏好劳动投入型技术;(4)较之于生产型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生活型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章成  王昕  李宗南  任国业  
关键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叶  姜鲁光  李鹏  
在耕地面积有限、粮食单产水平较高的地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复种指数,加大土地利用强度。鄱阳湖圩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是我国水稻多熟种植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弄清鄱阳湖圩区时间上与空间上的水稻多熟种植变化特征,为兼顾粮食安全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提供现实基础。本文利用较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Landsat-TM/ETM+),选择合适时间窗口,识别了2001年鄱阳湖圩区水稻多熟种植的空间格局,并利用K-means算法对解译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研究表明,2001年圩堤水田面积为34.54万hm2,其中单季稻13.02万hm2,双季稻21.52万hm2,分别占水田面积的37.7%与62.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飚   谢添任   梁志会  
为厘清生态认知、市场规制对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机理,运用两部模型,基于湖北省水稻主产区1 005份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生态认知、市场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多数农户在绿色生产技术上虽然具有采纳行为,但其采纳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2)生态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激励型市场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约束型市场规制的影响不够明显。4)激励型市场规制对农户生态认知-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约束型市场规制则对农户生态认知-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因此,在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过程中,既要提高农户生态认知水平,也要注重市场规制的建立与完善,构建有利于农业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欣  吴绍洪  戴尔阜  张雪艳  康相武  潘韬  
以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和PRECIS模型发展的B2情景数据为驱动,运用分布式VIC水文模型进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情景模拟。通过2001—2030年对照期与1981—2000年基准期水资源量对比表明:水稻主产区整体水资源量呈上升趋势,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呈下降趋势;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水稻主产区的28个二级流域的水资源变化量幅度在-48.5~269.1 mm之间,相对变化率在-6.1%~29.6%之间。沿海的钱塘江流域、瓯江流域、闽江流域、韩江流域、闽东、粤东及台湾沿海诸河流域、东江流域水资源量增多明显;粤桂琼沿海诸河流域、元江—红河流域、黄河上游干流区间、嘉陵江流域和淮河干流水资源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怡  李宗南  李丹丹  任国业  李章成  
【目的】为使用Landsat8 OLI遥感影像准确监测四川丘陵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方法】根据丘谷相对高差分别选定浅丘、深丘水稻样方各4个,通过地面样方调查和同生长季Google Earth影像解译获取的样方水稻种植面积作为验证数据,评价基于OLI融合影像的川中丘陵的水稻种植面积监测精度。OLI影像经正射校正后,使用15 m全色波段影像和30 m多光谱影像融合,得到15 m分辨率的融合影像,使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获取监测结果。【结果】与样方验证数据比较,在样方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基于OLI影像的水稻种植面积监测结果显示,浅丘区的平均精度为93.7%,误差范围为1.0%~8.7%;深丘区的为92.5%,误差范围为1.5%~15.8%。【结论】根据浅丘区、深丘区监测结果的误差范围差异,随着丘谷高差增大,地形趋于复杂、地块趋于狭长与破碎,OLI影像监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精度有下降的趋势。该研究为改进OLI影像监测四川丘陵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精度提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春桂  林晶  吴振海  潘卫华  
以具有较典型丘陵山区特征的福州地区为示范,首先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图、数字高程和海拔高度来提取水稻可能种植区,然后利用2001—2005年的MODIS卫星遥感数据,计算得到水稻可能种植区内的叶面积指数LAI,并分析LAI的年际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水稻种植面积估算模式。结果表明:利用MODIS数据监测丘陵山区双季稻种植面积相对误差可小于13%,双季晚稻种植面积监测的准确率优于双季早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荣  蔡书凯  
利用安徽省水稻主产区农户调查数据,本文在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双重视角下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调查显示,不同生产环节外包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与整地和收获环节相比,育秧、病虫防治和移栽环节外包程度较低,并且育秧和移栽环节外包存在混合治理现象。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和棘轮效应可能是外包农户采取混合治理策略的考量因素;任务复杂性或不确定性高的生产环节,外包程度低;家庭农业劳动力资源对生产环节外包有明显抑制作用;户主年龄、在外务工人数、稻田规模、稻田破碎度和农业合作组织对生产环节外包也有显著影响。本文认为,政府在促进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向更高水平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一是大力推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书凯  李靖  
【目的】研究农民种植水稻的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引导农民合理施用农药提供思路和实证依据。【方法】基于安徽省粮食主产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水稻种植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农户之间农药施用强度差异较大,是否雇工施药、病虫害预防措施、农药施药设备、家庭收入结构、病虫害信息服务、农民的健康意识等是影响农户农药施用强度主要因素。【结论】培育壮大社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健全公益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播体系、加大植保机械研发和补贴力度、发展基于病虫害控制和残留的粮食市场、扩散基于农民社区的病虫害预防措施、同时通过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引导农民合理施药等是降低农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朝静  李谷成  范丽霞  高雪  
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利用1984-2014年15个省份的水稻投入产出及气象数据,探讨了生育期气候变化对水稻单产的影响,并系统考察了气候因素对水稻单产的非线性及区域差异性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一方面,水稻生育期降水增加对水稻单产具有负向影响,但其对不同地区的具体影响有所不同。同时,降水变化的二次项对水稻单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各区域来看,水稻全生育期降水增加对西南地区水稻单产的边际影响为正,而对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以及华南地区水稻单产的边际影响为负。另一方面,水稻全生育期内气温升高对水稻单产具有负向影响,且气温变化与水稻单产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从各区域来看,气温升高对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水稻单产的边际影响为负,而对东北地区水稻单产的边际影响为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冬梅  刘智  唐殊  汪雪梅  
本文以四川省水稻主产区40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选购和使用水稻新品种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水稻产量、出售水稻的数量、农技员推广和亲戚朋友的购种行为对农户选择水稻新品种具有正向影响;目前的种植业收入对农户选种具有负向影响;农户以往的种植习惯、土壤特性、媒体广告宣传、种子公司推荐和农户年龄对其使用新品种的意愿有正向或负向影响,但是不同地区影响程度不一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练军  
[目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经营主体收入的最佳途径,是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选择。明晰粮食主产区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水平,并深入考察其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提高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江西省7县428个水稻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粮食主产区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1)各县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特征存在着一定差异,且它们之间具有较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伟丽  张伟东  王璐  
文章根据下辽河平原多年的水文、气象及工、农业等资料,采用旱涝指数与正负距平、彭曼—蒙斯特公式、最小月平均径流量、恢复地下水位年需水量等方法计算,着重对下辽河平原用水结构的变化特征、水田用水时空的变化特征及生态需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同时提出对下辽河平原水稻布局进行合理的调整。结果表明:下辽河平原用水结构以水田用水为主,在平水年与干旱年水田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最为明显,特别是在干旱年,生态环境用水仅为0.66亿m3,辽阳市、锦州市等生态环境用水为0,无法满足生态需水;下辽河平原生态需水的变化特征为干旱年的生态需水量大于平水年,在不同水文年型中下辽河平原生态需水的恢复量变化特征为干旱年中生态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