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9)
- 2023(16885)
- 2022(14681)
- 2021(13613)
- 2020(11327)
- 2019(26330)
- 2018(25923)
- 2017(50113)
- 2016(27283)
- 2015(30731)
- 2014(30391)
- 2013(29827)
- 2012(27344)
- 2011(24465)
- 2010(24312)
- 2009(21971)
- 2008(21131)
- 2007(18269)
- 2006(15833)
- 2005(13525)
- 学科
- 济(107291)
- 经济(107169)
- 管理(77587)
- 业(72212)
- 企(59900)
- 企业(59900)
- 方法(52459)
- 数学(46132)
- 数学方法(45357)
- 中国(28687)
- 农(28142)
- 财(26103)
- 学(25482)
- 业经(23194)
- 地方(21635)
- 农业(18946)
- 理论(18892)
- 环境(18840)
- 贸(18313)
- 贸易(18305)
- 易(17730)
- 制(17214)
- 和(16909)
- 技术(16906)
- 务(16700)
- 财务(16616)
- 财务管理(16581)
- 企业财务(15698)
- 划(15639)
- 银(14396)
- 机构
- 大学(382001)
- 学院(381924)
- 管理(150975)
- 济(146562)
- 经济(143236)
- 理学(132114)
- 理学院(130621)
- 研究(128051)
- 管理学(127745)
- 管理学院(127091)
- 中国(92297)
- 科学(84032)
- 京(81374)
- 农(67680)
- 所(64664)
- 财(64422)
- 业大(62488)
- 研究所(59773)
- 中心(58145)
- 江(54598)
- 农业(53613)
- 财经(52824)
- 北京(50618)
- 范(49987)
- 师范(49380)
- 经(48266)
- 院(47573)
- 州(44236)
- 经济学(43957)
- 技术(42052)
- 基金
- 项目(274662)
- 科学(215312)
- 基金(199108)
- 研究(193743)
- 家(176588)
- 国家(175182)
- 科学基金(150041)
- 社会(120509)
- 社会科(114155)
- 社会科学(114119)
- 省(108213)
- 基金项目(105708)
- 自然(101587)
- 自然科(99279)
- 自然科学(99251)
- 自然科学基金(97428)
- 划(91896)
- 教育(89828)
- 资助(82908)
- 编号(78025)
- 重点(62188)
- 成果(60996)
- 部(59474)
- 发(58417)
- 创(57211)
- 课题(54136)
- 创新(53424)
- 科研(53278)
- 计划(52023)
- 大学(50426)
- 期刊
- 济(151028)
- 经济(151028)
- 研究(105126)
- 中国(69167)
- 学报(66840)
- 科学(60126)
- 农(59844)
- 管理(53979)
- 大学(49951)
- 财(47919)
- 学学(47351)
- 农业(41855)
- 教育(41756)
- 技术(34550)
- 融(27156)
- 金融(27156)
- 业经(25367)
- 财经(24665)
- 经济研究(24541)
- 业(22250)
- 经(21086)
- 问题(20779)
- 科技(19113)
- 图书(18976)
- 版(18688)
- 技术经济(18067)
- 业大(18024)
- 资源(17843)
- 统计(17735)
- 理论(16868)
共检索到536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伊湄 朱春阳
为探究城市带状绿地降减空气颗粒物的作用机制和效应,选取武汉市罗家港带状公园绿地及其周边建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冬季天气晴朗无风且气象条件相似的3天进行重复观测,采用LUR模型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冬季城市带状绿地对空气PM10和PM2.5浓度的降减效应,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基于LUR模型得出城市带状绿地对空气PM10和PM2.5的降减作用存在宽度效应,宽度30~40 m的绿地在冬季对空气PM10的降减效率最显著。同时,研究发现冬季城市带状绿地内部的空气PM2.5和PM10浓度会出现高于邻近道路位置的现象,空气PM10和PM2.5在城市带状绿地内存在明显的积聚效应。结果表明,城市带状绿地对空气PM10和PM2.5的降减作用会受到周边交通污染排放的干扰,不同宽度带状绿地创造的微气象条件也会对空气PM10和PM2.5的浓度产生一定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窦旺胜 秦波
文章基于2000—2020年黄河流域9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变差函数分析PM2.5污染的空间演进特征,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PM2.5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黄河流域PM2.5年均浓度呈现“M”型变化趋势;东南-西北向是PM2.5空间演进的主要方向;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黄河流域内邻近地区PM2.5的浓度每升高1%将导致本地PM2.5浓度升高0.6%以上;年均气温、工业化水平、城镇化率、能源消费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口密度、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对本地PM2.5浓度产生正向影响,年降水量、植被覆盖度对本地PM2.5浓度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敬琰 胡彦钧 叶招莲 赵竹子
常州是长三角中部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是长三角地区25个监测城市点中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为研究常州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于2020~2021年春(2020年5月)、夏(2020年7月)、秋(2020年9月)以及冬(2021年1月),于常州城区进行了为期4个月PM2.5样品的采集,获得PM2.5的质量浓度及主要水溶性离子的质量浓度,结合相关性分析、后向轨迹模型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不同季节、不同污染阶段水溶性离子组分的变化特征及主要来源。结果显示,采样期间,常州市PM2.5的年均浓度51.88±20.47μg/m3,是GB3095-2012中规定的PM2.5年均二级浓度限值的1.5倍,其季节特征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水溶性离子年均总质量浓度为24.37±11.54μg/m3,在污染最严重的冬季,离子对PM2.5的贡献率高达56.24%,显著高于其他季节,NH4+、NO3-和Cl-在冬季显著升高,反映出燃烧排放源、机动车排放及其二次生成源的重要影响。硫氧化速率(SOR)和氮氧化速率(NOR)分析结果表明,NOR(0.14±0.07)小于SOR(0.40±0.10),表明相同大气背景下,SO2的二次转化率更高;两者季节变化趋势不同,SOR和NOR的差异分别受相对湿度的影响和NH4+浓度及周边交通源的影响。进一步对不同污染阶段的离子特征展开分析,从洁净阶段到污染阶段,SOR和NOR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表明污染阶段SO2和NOx的转化率更高;比较不同污染阶段下离子的百分占比发现,在相对洁净时期,PM2.5中的离子组分表现为以硫酸盐和钙离子为主的类型;而在相对污染较重时期,硝酸根和铵根的大幅度提升是导致污染产生的重要因素。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常州主要受到燃烧排放源(32.23%)、机动车、二次气溶胶(29.97%)以及土壤源(22.63%)的影响;夏季则主要受到二次气溶胶和燃烧排放混合源(44.20%)、土壤源和海盐源(23.51%)、以及工业或燃烧排放源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龙泳学 陈庆轩 赵梓旭 赵昊民 赵洪刚 李庆增
【目的】分析激光切削水曲柳的技术参数与切削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切削效果最优回归模型,为满足切削效果提供合适的技术参数组合。【方法】以激光机镜头高、进给速度和光强为影响因素,以缝深和缝宽为切削效果指标,利用SPSS 27.0对激光切削水曲柳的技术参数与切削效果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采用MATLAB R2020a编程进行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镜头高与缝深和缝宽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7和0.962;进给速度与缝深呈极显著相关、与缝宽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19和-0.090;光强与缝深和缝宽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16和0.057。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缝深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为0.771 54(P<0.01),缝宽回归模型的R2为0.904 58(P<0.01);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缝深回归模型的R2为0.936 69(P<0.01),缝宽回归模型的R2为0.942 41(P<0.01);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均拟合较好,相对来说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准确度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多元回归模型系数对比和图像变化幅值显示,镜头高对缝深和缝宽的影响大于进给速度和光强。4)在激光切削水曲柳生产实际中,如果只是粗略、快速计算缝深和缝宽,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如果需精确计算缝深和缝宽,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估计效果更好。【结论】1)缝深和缝宽随激光机技术参数组合总体上呈周期性变化规律。2)在激光切削水曲柳生产实际中,需要先调整镜头高。3)激光机技术参数组合对缝深与缝宽的影响展现出更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
关键词:
激光切削 水曲柳 相关性 回归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柳林 汪恒生 李万武 王晓霞 朱燕煌
为实现空气质量的有效监控,从复杂网络的视角研究PM2.5的相互作用,在传统复杂网络的基础上,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确定京津冀晋鲁豫地区城市间PM2.5作用关系,引入生物学中的营养一致性理论,探索PM2.5网络层次特征,从经济社会因素和气象因素两种视角,对京津冀晋鲁豫地区PM2.5复杂网络特征进行归因分析。结果发现:京津冀晋鲁豫地区PM2.5具有显著的空间网络特征,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传输关系复杂,不同季节之间PM2.5网络的稳定性不同;相比于高中介中心性节点,城市春秋两季网络的效率对度中心性高的节点更敏感,冬季则对二者的敏感程度相近;北京、郑州、济南、太原4个代表城市的PM2.5浓度与经济社会因素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与气象因素之间则存在不同强度的长程正相关性特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彭兴韵
在货币总量非常充裕的背景下,应当关注货币结构变动背后的因素。短期而言,单纯调整统计口径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M1与M2之间的剪刀差,持续下降的活期存款占比,实际上反映了居民和企业家对未来的弱预期,根本措施应当是通过改革切实稳定人们的预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绪堪 谭丹 李一铭 高伟
[目的/意义]随着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不断推进,传统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已无法适应师生科研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嵌入式学科服务开展质效评价的问题日益凸显,探讨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质量评价尤为迫切。[方法/过程]引入SUB- SERVQUAL模型,基于用户感知价值,构建信息特征、技术功能、服务效果、嵌入过程、用户控制的感知维度指标体系。融合乘积标度法和加权质量差距分析,借助IPA象限分析图,评价用户对各项指标实际感知与期望感知的差距。[结果/结论]以河海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构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具有操作的可行性,能有效引导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从而推动高校双一流学科的建设。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小春 揭红东 许妍 许岳军 揭雨成
为研究喷施植物激素赤霉素(Gibberellin A3, GA3)对不同苎麻(Boehmeria nivea L. Gaudich.)种质农艺性状和不同器官绿原酸、黄酮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筛选在激素调控下,木质素含量降低、纤用品质提高及功能成分含量増加的纤用苎麻种质资源。本试验以10个苎麻种质为试验材料,以同期喷施蒸馏水为对照组,在成熟期喷施50 mg·L-1 GA3为处理组。结果表明:1.喷施50 mg·L-1 GA3后孙新品种、中苎一号和周博不育系鲜重总产量分别提高12.19%、26.85%、10.42%,干重总产量分别提高40.00%、6.31%、31.56%。2.喷施50 mg·L-1 GA3的苎麻种质厚皮种一号的麻叶、苎麻种质B的麻骨的绿原酸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5.79%和44.82%,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22.56%和32.23%。10个供试苎麻种质中的9个苎麻种质的麻骨的绿原酸含量均较对照提高,提高幅度在5.90%~74.36%。供试苎麻种质B、厚皮种一号、中苎一号的麻骨木质素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0.55%、2.54%和1.67%,供试苎麻种质红皮小麻、昆池一号、湘饲纤兼用苎麻一号、周博不育系的麻叶木质素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4.04%、1.87%、4.25%和1.01%。不同的苎麻种质对GA3调控的响应并不相同,在选用苎麻种质时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调控方法。50 mg·L-1 GA3处理比较适合孙新品种、中苎一号和周博不育系增产,有助于苎麻种质B累积次生代谢物。
关键词:
苎麻 GA3 绿原酸 黄酮 木质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婉莹 刘艳芳 刘耀林 安子豪 银超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中国最主要城市问题之一,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当前微观尺度下空气监测点周围景观格局对PM2.5浓度影响的研究较少,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选取地形、污染源、人口、道路交通、土地利用与城市景观格局6大类预测变量,其中城市景观格局选取边缘密度、连续度、形状指数、斑块平均面积、蔓延度、均匀度指数7个景观指数,运用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城市景观格局对PM2.5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所选取的土地景观格局指数可以解释研究区PM2.5浓度的73.2%的变异,模型拟合较好;(2)影响PM2.5浓度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建设用地、林地、草地与水体。微观尺度下城市各类型景观格局中连续度和形状指数对PM2.5影响显著,建设用地连续度越高,分布越集聚,PM2.5浓度越高;水体形状指数越小,形状越简单规则,越易降低PM2.5浓度;(3)城市整体景观格局中,景观聚集程度与景观多样性等因素对PM2.5浓度产生重要影响。减少景观内各类型斑块的离散分布,使各景观类型均匀分布于整体景观内,有助于降低PM2.5浓度。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大气防治与城市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贾寒 谢秋宇 李传錡 孙涵 齐宁
制备了一种两亲SiO2纳米颗粒,借助红外光谱及接触角测量证实了相关基团在SiO2纳米颗粒表面的成功接枝,探究了其界面活性和界面扩张流变行为。通过动态界面张力测量及小幅正弦振荡实验发现,两亲SiO2纳米颗粒相比亲水和疏水SiO2纳米颗粒能够更稳定地吸附在界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降低界面张力,同时由于其扩散交换速度较慢,界面扩张模量大于亲水和疏水SiO2纳米颗粒。进一步的大幅线性压缩实验发现两亲SiO2纳米颗粒在表面比为0.35时其界面吸附量会发生激增,扩张模量迅速增大,其形成的界面膜具有抵抗较大程度形变的能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肖玉 王硕 李娜 谢高地 鲁春霞 张彪 张昌顺
PM2.5导致的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城市绿地对削减大气PM2.5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基于NDVI数据模拟北京城市绿地叶面积指数,再利用干沉降模型模拟区域绿地PM2.5削减量,最后根据大气PM2.5存量计算了绿地对大气PM2.5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北京城市绿地PM2.5削减总量分别为1 861t、2 987t和3 852t,单位面积削减量分别为22.71kg/hm2、24.64kg/hm2和33.36kg/hm2,可分别将研究区内PM2.5削减0.07%、0.12%和0.19%。苗圃与果园、社区林和路旁林的PM2.5削减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罗海健 苏闯建 魏熙宇 柯丁宁 孙飞云
压电催化是由压电晶体的应力诱导电效应驱动的催化过程。为进一步提高压电材料的压电催化性能,对制备铁酸铋压电材料Bi2Fe4O9的传统水热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并探索了其压电催化降解性能及相关机理。利用XRD、SEM、XP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Bi2Fe4O9样品的形貌尺寸和元素分布,利用FPM、压电瞬间电流等测试了其压电性能,以罗丹明B模拟废水考察了基于Bi2Fe4O9压电催化的高级氧化体系。结果表明,通过改进水热法制备的Bi2Fe4O9样品是具有光滑表面、单分散性、平均尺寸为910 nm×82 nm的薄片状形态纳米片结构。XRD及XPS结果表明,Bi2Fe4O9样品纯度高,且Bi、Fe、O元素均匀分布。PFM及压电电流测试发现,Bi2Fe4O9纳米片具有很好的压电催化性能。超声波空化诱导Bi2Fe4O9纳米片压电催化S2O82–体系(US/Bi2Fe4O9/S2O82–)的罗丹明B(Rh B)去除率达97.8%,表明超声活化压电和压电催化多场耦合系统具有显著的协同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松敏 吕复兵 姜潇 王顺顺 肖文芳 李佐 蔡文杰 朱根发 陈和明 彭东辉
为探究火焰蝶兰群体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花色表型多样性,以蝴蝶兰‘聚宝红玫瑰’与云南火焰兰属间杂交F1代其中的117个单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性状离散特征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类平均聚类分析统计学等方法,对35个表型性状及花色表型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5个表型数量性状变异范围为7.6%~239.1%,变异程度大;性状值分布于双亲的性状之间,且都呈现明显的单峰分布,整体呈现较好的连续正态分布趋势;中亲优势率为-94.54%~1 336.98%,其中叶片长度等15个性状表现为正向中亲优势,株高等20个性状中亲优势值为负值。2)35个性状中分别有281对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有74对达到显著水平(P<0.05);系统聚类将117个单株在遗传距离16.10处分为Ⅰ、Ⅱ、Ⅲ这3大类群,聚类结果反映出各类群的性状特征。3)结合RHSCC和CIELab参数值将F1代花色分为浅紫色、紫红色、橙红色、橙色、橙黄色和黄色6色系,各色系参数与CIELab表色空间的明度(L*)、红度(a*)和黄度(b*)均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综上,本研究为后续开展重要观赏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等研究奠定基础,为兰科植物杂交亲本的选配以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蝴蝶兰 火焰兰 属间杂交 表型分析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万营 杨振 王平平 丁启燕 李星明
大气细颗粒物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该文以湖北省为例,采用LUR(土地利用回归)模型对各监测站点的PM_(2.5)浓度进行空间化模拟,并考察污染暴露强度的空间分异特征,为PM_(2.5)污染分区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湖北省各站点PM_(2.5)浓度差异较大,平均浓度高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浓度大小受到站点风速、气温、海拔与3 km缓冲区内绿地面积等因子的显著影响,风速升高会加重污染,后3个因子增加则有利于降低污染.2)基于LUR模型的空间化结果显示,PM_(2.5)浓度在省域尺度上呈现出明显的"中部高、东部低、西部最低"的梯度差序特征,其中武汉城市圈、江汉平原与襄阳部分地区污染较重,鄂西地区普遍较低.3)构建顾及人口分布疏密的PM_(2.5)暴露强度指数,发现PM_(2.5)暴露强度与人口密度大小存在较高的空间相关性.全省超过90%的人口和面积处于中等及以下暴露强度,总体健康风险较低.暴露高值区相对分散,主要集中在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的中东部地区.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伟灿 蒋晓华 柴国林 李烨
青铜法Nb3Sn导线热处理后的尺寸膨胀对高场强超导磁体,特别是14 T及以上的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磁体的设计和制作提出了挑战。针对一个14 T动物MRI磁体,为获得其中NbTi-CuNi加强型青铜法Nb3Sn导线热处理后的尺寸变化规律,该文根据NbTi-CuNi加强型青铜法Nb3Sn导线在热处理升降温阶段的膨胀率差异计算其热处理后的长度变化率,并基于热处理过程中Nb3Sn导线相变膨胀的机理预测了其热处理后的导线横截面积变化范围。计算结果表明,热处理后Nb3Sn导线的长度变化率为0.5%,横截面积变化范围为0~4.7%。设计并制作了测量Nb3Sn单层螺线管线圈周长变化率的实验装置,测量了NbTi-CuNi加强型青铜法Nb3Sn导线绕制的单层螺线管线圈和直导线在热处理后的尺寸变化率。测量结果表明,单层线圈和直导线热处理后的长度变化率分别为0.55%和0.52%,导线的横截面积变化率分别为1.98%和2.22%。平均之后得到NbTi-CuNi加强型青铜法Nb3Sn导线热处理后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变化率,并据此讨论了14 T动物MRI磁体中Nb3Sn线圈热处理后尺寸膨胀对磁体电磁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