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97)
2023(16028)
2022(13902)
2021(12696)
2020(10726)
2019(24544)
2018(24246)
2017(47082)
2016(24994)
2015(28151)
2014(27815)
2013(27374)
2012(24926)
2011(22384)
2010(22271)
2009(20418)
2008(19559)
2007(16774)
2006(14675)
2005(12686)
作者
(70413)
(58777)
(58070)
(55698)
(37547)
(28188)
(26502)
(23181)
(22401)
(20763)
(20007)
(19864)
(18645)
(18358)
(18307)
(17843)
(17461)
(17199)
(16807)
(16709)
(14382)
(14378)
(14067)
(13490)
(13167)
(13071)
(12778)
(12654)
(11753)
(11439)
学科
(118896)
经济(118791)
管理(74231)
(66717)
(56002)
企业(56002)
方法(50220)
数学(44046)
数学方法(43502)
地方(26743)
(26658)
中国(26080)
(25276)
(24072)
业经(23957)
环境(19461)
农业(18149)
(17156)
(17069)
(17038)
贸易(17031)
理论(16975)
(16444)
(16409)
财务(16372)
财务管理(16338)
地方经济(15631)
企业财务(15535)
技术(15133)
(15074)
机构
大学(354176)
学院(353451)
(148735)
经济(145786)
管理(143131)
理学(124706)
理学院(123340)
管理学(121161)
管理学院(120522)
研究(116632)
中国(85918)
(74306)
科学(71375)
(64816)
(56667)
中心(53121)
财经(53012)
研究所(51858)
(51740)
业大(51341)
(49796)
(48223)
北京(46553)
(46225)
师范(45850)
经济学(45526)
(42868)
经济学院(40750)
(40709)
农业(40068)
基金
项目(247650)
科学(195981)
基金(181085)
研究(181083)
(156742)
国家(155472)
科学基金(135222)
社会(116162)
社会科(110123)
社会科学(110094)
基金项目(96477)
(95820)
自然(87815)
自然科(85699)
自然科学(85680)
自然科学基金(84100)
教育(82847)
(80529)
资助(74139)
编号(73236)
成果(57535)
重点(55003)
(54502)
(53028)
(51258)
课题(49621)
国家社会(47927)
创新(47818)
教育部(47277)
科研(47057)
期刊
(163119)
经济(163119)
研究(103457)
中国(61432)
学报(52514)
管理(52315)
科学(49604)
(49496)
(45719)
大学(40596)
学学(38554)
教育(34500)
技术(32082)
农业(31961)
(27696)
金融(27696)
经济研究(26647)
财经(26005)
业经(25617)
(22263)
问题(21032)
技术经济(18541)
理论(16937)
资源(16564)
图书(16526)
科技(16470)
统计(16319)
(15841)
现代(15775)
商业(15671)
共检索到507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宗之  李亚丽  
生态资产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表征,也是判断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重要依据。论文通过GIS地理空间方法解析南昌市2008年、2013年、2018年的Landsat TM影像获得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相关模型分析南昌市土地利用幅度、速度、强度和生态资产价值的变化情况,并测算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结果表明:南昌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生态资产价值主要源于耕地、林地和水域,但草地质量的下降、林地面积的缩减和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使得生态资产价值下降了2.45%;并且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水平较低,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受了较大压力,从而提出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注重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并建立绿色长远发展的生态保护屏障等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宗之  李亚丽  
生态资产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表征,也是判断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重要依据。论文通过GIS地理空间方法解析南昌市2008年、2013年、2018年的Landsat TM影像获得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相关模型分析南昌市土地利用幅度、速度、强度和生态资产价值的变化情况,并测算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结果表明:南昌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生态资产价值主要源于耕地、林地和水域,但草地质量的下降、林地面积的缩减和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使得生态资产价值下降了2.45%;并且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水平较低,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受了较大压力,从而提出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注重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并建立绿色长远发展的生态保护屏障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小青  卢晓勇  
循环经济以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生态化等科学理论为依据的,并逐渐成为当前各国各地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主要模式。南昌市作为中部地区比较落后的城市,虽然存在诸多的资源优势,但在资源利用方面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将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及模式出发,分析南昌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循环经济的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学龙  叶秀英  赵小敏  聂兵兵  饶继发  
以南昌市新建区为例,总体按照“源地识别—廊道构建—生态网络优化”的主线展开,综合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景观连通指数模型分析、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重力模型等方法进行廊道构建,并对生态网络格局进行布局优化。结果表明:(1)核心区、岛状斑块、孔隙、边缘区、环岛区、桥接区、支线七类景观空间用地中核心区面积最大,为880.62 km~2,占自然景观面积的73.99%;(2)生态源地共18处,总面积为750.60 km~2,占核心区的85.24%,主要分布为北部鄱阳湖区域、中西部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及其周边区域,源地类别上主要分为水域和林岭,生态源地之间连通性较好、生境质量较好;(3)阻力呈现由中部向北部、南部减少的趋势,中部阻力最大,由于城市开发建设人类活动以及山体高程影响,对于生物物种的流动产生一定的阻力作用;(4)构建153条生态廊道,总体分布于中部、西南以及北部区域,其中重要生态廊道为52条,基本串联各重要生态源地;(5)构建“2+7”生态核以及“蓝绿”双带,实现山水环抱、山水共融的生态网络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光宗  吕凯  李峰  
研究目的:基于格网尺度,探究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及其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化,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治理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多样性指数、生态价值评估模型、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结果:(1)近10年南昌市建设用地增加最多,耕地数量减少最大;建设用地呈“一江两岸双中心分布”;耕地主要集中在南昌市北部鄱阳湖平原以及境内河湖平原上;各种地类在快速城市化时期演变较为复杂。(2)在1km×1km格网尺度下,ESV总值先增加后减少,整体从353.91亿元降至351.79亿元,表明南昌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潜力巨大;其中水资源供给占南昌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28.26%。(3)在空间上,各地类ESV表现为正相关性和聚集分布,ESV较低值区范围最广;总体表现为高高、低低集聚,局部呈现高低、低高集聚,自然资源禀赋与人类活动是其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论:在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中应当强调生态溢出价值的“集中连片式”保护模式,“组团式”生态治理模式,“廊道式”集约化开发利用模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超平  刘纪显  赖小东  
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尝试建立一个经济与生态协调性DSGE模型,分析探讨在技术进步、单位产出生态产品需求等冲击下经济与生态之间的最优均衡点。结果表明,生态产品产权不清,容易导致生态产品被肆意滥用,诱发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晓莺  
本文应用耦合模型,对我国1 9个重要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程度继续测度,结果表明,19个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的差异非常明显,这些城市的耦合性发展大致可分为五类,而且有一半左右的城市集中初步耦合型阶段。从区域性角度对比可知,我国北方旅游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承载水平较差,这些城市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燕如  邹自力  张晓平  危小建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扩张导致大量生态景观日益破碎,分析城市扩张类型与生态景观类型的变化及其关联机制能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指导。以南昌市为研究区,采用景观扩张指数(LEI)和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识别南昌市的城市扩张类型和生态用地景观类型,并通过建立缓冲区带分析城市扩张类型与生态景观类型变化的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南昌市城市扩张主要以边缘型扩张为主,生态用地以"核心"形态为主;(2)不同圈层的城市扩张类型和生态景观类型的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差异显著;(3)在城市扩张过程中,总体上生态景观越加破碎,边缘型扩张会加速大型绿色斑块的减小,飞地型扩张促进绿色景观单元的破碎化,填充型扩张则有弱化这一过程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控制城市无序扩张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并为研究区的城市有序扩张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鑫   李广   李杰  
分析祁连山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该区土地高效开发利用,生态恢复与保护机制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撑。基于1980、1990、2000、2010和2020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改进的当量因子定量评估祁连山区域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合空间自相关及GIS空间统计方法,探究研究区不同乡镇的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1980~2020年,研究区主要土地类型为未利用地、草地、林地、耕地,总覆盖率达93%以上。其中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动态度变化最大。(2)在1980~2020年,祁连山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170.8285×10~(8)元。草地、林地和水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占78%。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的生态服务价值占60.14%。(3)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正相关性较明显,空间集聚程度较高。高值聚集区有由增加向减少转变的趋势,低值聚集区逐年增加。(4)在1980~2010年,祁连山区域南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于北部,北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2010年后有增加趋势,但研究区南北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还未达到均衡和稳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瑛  黎明  罗焰  
会展业作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对相关产业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为顺应会展业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渐加大会展业的建设投入,在展馆经营、展会策划、展会招商及展会运作等方面均取得不俗的成绩。本文以南昌市为例,结合近几年南昌市会展业与相关行业发展的数据,将会展业定位为新型服务业。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南昌会展业的发展特征,细致解析会展产业链条中各环节的相互关联性,并对南昌市会展业的盈利模式进行探讨,力求寻找南昌市会展业发展模式的新思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南昌市第一医院是南昌市属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始创于1934年,文革初期曾改名为工农兵医院,1973年12月恢复原名。进入21世纪,医院已发展建设成为一所占地面积达3.5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4万多平方米,科室齐全、设备先进,集医疗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医院,是全省医疗、教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国秋  黄小勇  
基于南昌市高新区构建协同共生创新中心的设想,需要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发现,超过半数科研机构都有进驻协同共生创新中心的意愿。进驻协同共生创新中心的方式主要是租赁场所和购买土地,而且大多数会选择整体入驻。入驻机构在硬件设施方面比较关注地理位置和信息中心,生活配套方面是技术交流中心和人才公寓,政策支持方面是资金和税收优惠。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分阶段推进协同共生创新中心的构建;做好整体规划,打造智慧协同共生创新中心;完善协同共生创新中心的软硬件配套条件;优化协同共生创新中心的环境主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龚立新  
南昌市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占江西全省总量的12%以,在十一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二。调查结果显示,在南昌市的低保户中,初中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最高,三口家庭为数最多,月收入普遍在100元~150元之间,月支出在450元左右的家庭比例最高,42.19%的家庭生活在“温饱以下”,致贫原因以失业为最。因此,政府所要采取的扶贫措施当首先增加就业与提高低保覆盖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