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8)
2023(13231)
2022(11656)
2021(11059)
2020(9324)
2019(21602)
2018(21612)
2017(41645)
2016(22865)
2015(25912)
2014(25820)
2013(24795)
2012(22349)
2011(19888)
2010(19650)
2009(17726)
2008(16939)
2007(14556)
2006(12448)
2005(10454)
作者
(62189)
(51557)
(51043)
(48843)
(32758)
(24697)
(23377)
(20363)
(19650)
(18234)
(17717)
(17139)
(16138)
(16009)
(15954)
(15638)
(15426)
(15387)
(14781)
(14672)
(12644)
(12517)
(12365)
(11806)
(11539)
(11512)
(11386)
(11280)
(10289)
(10262)
学科
(85149)
经济(85048)
管理(65565)
(59921)
(50390)
企业(50390)
方法(43419)
数学(38261)
数学方法(37697)
(22671)
(22022)
中国(21909)
业经(18774)
(17926)
地方(17214)
理论(15410)
农业(15160)
(14711)
(14480)
贸易(14471)
(14438)
财务(14363)
财务管理(14331)
(14037)
(13912)
技术(13833)
企业财务(13576)
环境(13390)
教育(13166)
(12046)
机构
大学(310086)
学院(306689)
管理(126086)
(116708)
经济(114046)
理学(110278)
理学院(109145)
管理学(106960)
管理学院(106420)
研究(94091)
中国(69304)
(64473)
科学(59347)
(53383)
业大(46429)
(45880)
中心(45068)
(44747)
(44146)
财经(43537)
(41863)
师范(41501)
研究所(41065)
北京(40028)
(39659)
(36395)
农业(35778)
(34843)
经济学(34297)
师范大学(33178)
基金
项目(218543)
科学(172059)
研究(161687)
基金(157880)
(136029)
国家(134888)
科学基金(117610)
社会(100147)
社会科(94857)
社会科学(94833)
(86181)
基金项目(84555)
自然(77536)
教育(76248)
自然科(75764)
自然科学(75746)
自然科学基金(74338)
(71953)
编号(67290)
资助(65063)
成果(54074)
重点(48189)
(48081)
课题(45645)
(45641)
(45456)
创新(42425)
科研(42222)
大学(42048)
项目编号(41930)
期刊
(120557)
经济(120557)
研究(87524)
中国(55296)
学报(47109)
管理(44937)
科学(42668)
教育(40972)
(40613)
(40373)
大学(36892)
学学(33754)
技术(28329)
农业(28244)
(22871)
金融(22871)
图书(20839)
业经(20629)
财经(20291)
经济研究(18613)
(17226)
问题(15811)
理论(15443)
科技(14851)
技术经济(14636)
实践(14453)
(14453)
书馆(14114)
图书馆(14114)
(14087)
共检索到432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宏利  边帅  孙全亮  吕震宇  
准确预测高校高考录取分数对高考志愿填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线上百分位作为录取测度,构建了用于预测高校高考录取分数的长短时记忆网络,使用前4年的平均录取百分位和最低录取百分位作为输入,预测得到第5年最低录取分数。在河北本科一批理科2010至2017年各高校录取分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LSTM方法的预测结果大幅优于传统平均排位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立峰  
本文分析了恢复高考以来各省分数线演化的基本走势,并从高校招生数、高等教育资源和基础教育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原因,认为"倾斜的高考分数线"的形成与各地非均衡发展的经济、人口、文化、就业和教育资源配置及地理位置等息息相关,考试公平是一种理想方向,区域公平则是根据国情做出的现实选择。对于入学机会的分配,要区分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和非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既要采取有效措施调控政府宏观政策带来的区域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也要尊重和保护地理位置等非社会因素提供的教育机会不平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宇川   丁延庆  
本轮高考录取机制改革,主要表现为投档方式从院校平行志愿改革为专业组平行志愿或专业平行志愿。基于2019、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重庆、河南五省(直辖市)高考录取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专业组和专业平行志愿改革的平均效应均是提升考生与本科高校之间的录取匹配质量;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更有利于考生与“双一流”建设高校之间的匹配,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更有利于考生与双非高校之间的匹配;大多数情况下,专业组平行志愿改革对录取匹配质量的影响程度小于专业平行志愿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宇川  丁延庆  许锐  
高校的更名行为缘于对资源的竞争,尤其是对优质生源的竞争,然而更名并非没有代价,因此有必要检验、评估更名对高校生源质量的提升作用。以河南省2015—2022年的高考录取数据为基础,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虽然更名的平均政策效应表现为显著提升本科高校的生源质量,但生源质量提升效果的出现具有滞后性,且无法持续稳定存在。与生源省份信息联系越是紧密,该省高校更名对生源质量的影响效果越小。此外,不同类型高校更名对生源质量的影响差异较大。除独立学院更名外,其他类型的更名非但没有提升高校的生源质量,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红昊  张文杰  
志愿填报与招生录取机制是高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赋予学生更广泛的升学选择空间,新高考改革从投档单位、科目要求、志愿数量、专业分配等多维度重塑了志愿填报与招生录取机制,这一制度调整对高校各专业的录取情况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基于2016—2018年浙江省高考录取数据,探究新高考改革对各专业生源质量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发现,由于高考改革释放并满足了学生对于专业的偏好,经济学类、计算机类以及医学类专业的招生位次在高考改革后有所上升。值得担忧的是,土木工程类、材料工程类、电气工程类、能源工程类以及机械工程类等工科专业的招生位次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此外,基于院校选拔性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各专业生源质量的波动集中体现于非"双一流"建设高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鑫桥  
本文关注高考分数线对于高校毕业生薪酬的影响。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中"首都大学生追踪调查"的数据,首先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研究发现,较高的高考分数对高校毕业生薪酬存在显著促进作用",211工程"重点大学的学生相对于普通大学的学生在就业薪酬上存在显著优势;其次,运用清晰断点回归的方法研究发现,高考分数在一本线两侧的学生在本科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薪酬存在明显的跳跃;最后,运用模糊断点回归的方法研究发现,"211工程"重点大学相对于普通大学的高校毕业生在薪酬上不存在明显的跳跃。通过对多元线性回归、清晰断点回归、模糊断点回归的结果综合对比,提出关于分数线效应的假说:特定而明确的分数线存在某种效应,能够促使在该分数线两侧附近的个体在未来的就业薪酬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效应并非分数线两侧个体能力或各类资本的外显,而应将特定分数线当作一种地位性商品,但是模糊的分数线不具备这种效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凤  甘犁  杨小玲  
关于填报志愿的时间,从考生总录取率考虑,知分填报优于估分填报,估分填报优于考前填报,但知分填报和估分填报的"高分低录"或"高分落榜"现象比考前填报更严重。从高校招生质量来说,考前填报优于知分填报,知分填报优于估分填报。随着分数信息的增多,考生总体录取率在不同录取机制下的差异愈加明显,完全平行志愿优于不完全平行志愿,不完全平行志愿优于梯度志愿,并且"高分低录"或"高分落榜"现象会随着平行志愿的引入有所改善。但在完全平行志愿录取机制下,考生的第一志愿录取率比不完全平行志愿和梯度志愿更低。考生被第一志愿院校录取的概率在知分填报时最高,在考前填报时最低。改变志愿填报时间比改变录取机制的政策效果更明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丛斌  王天骄  
基于2016-2020年全国高考录取数据和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披露信息,采用高维固定效应模型和自然实验设计下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参与并取得评估结果的学科的本科生源质量显著更高;学科评估结果披露能够显著提高相应本科生源的录取最低分,但对录取平均分的影响不显著;学科评估结果披露对高层次、综合性大学以及非STEM学科本科生源录取最低分的提升作用显著更强。为改进和完善学科评价,提升评估结果价值,应关注并完善学科评估标准体系中本科培养质量相关指标,进一步增强高校各学科参与学科评估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拓宽学科展示渠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光华  吴维维  
通过对2017年浙江省新高考录取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一些选考科目组合选考人数偏少,学生选考较少考虑大学专业科目要求,1/4的学生并非出于兴趣选择选考科目,新高考在让学生进入理想专业方面仍不尽人意,没有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学习基础。建议高校根据大类招生要求对选考适当限制科目的任意选择性;继续扩大三位一体招生规模;在报考方面采取大类专业报考,给予学生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玲  李凤  甘犁  
本文利用X省2004-2007年一本上线考生的数据,包括高考成绩、填报志愿和录取情况,构建了一个估计考生录取概率的计量模型,从文理考生录取率的角度分析取消分科对考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取消分科之后,上线文科考生的录取概率将有所增加,可以提高高分文科考生比例,消除文理考生录取率差异较大的现象,对维护考生利益、推进教育公平具有深刻的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段继红  苏华山  吕文慧  
高考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受关注程度最高的大型考试,其录取规则的制定与改革所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高考录取模式改革目标是制定一个兼顾效率与公平、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促进高校良好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录取模式。从效率的角度讲,最佳的规则是实现考生与高校之间的稳定匹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标准。当前,我国不同省份在高考录取模式方面既有一定的趋同性,又存在一些差异。本文深入比较不同录取模式的综合效果,并与改革的最终目标相比较,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边帅  王宏利  吕震宇  孙全亮  
平均排位法是近年使用较多的一种高校高考录取分数预测方法,具有计算简便、预测结果好的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因部分高校点招或补录会造成最低录取分偏低,背离了录取主体分数,进而影响平均排位法录取分预测的精度。文章使用方差分析找出高校潜在的录取分异常值,并在平均排位计算时予以剔除。通过对在河北招生的298所院校近5年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异常剔除平均排位法相对传统平均排位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东茅  
"唯分数论"是当前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基本特征。"唯分数论"导致高中教育异化,抹杀学生个性,同时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出分类考试、自选科目、综合评价、双向选择和多元录取等措施,使对人才的评价更具多样性和综合性,实现了对"唯分数论"的超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瑛  
通过分析上海、浙江的高考综合改革对高校招生录取带来的考试环节、选拔模式和录取机制层面的重大变化,以及新的招生录取制度在政策实施运行中面临的实践困境,包括高校重构人才培养体系的意识和能力不强、选考政策陷入非理性选择的困境和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录取环节无法真正使用等。在新高考背景下,高校要顺应新高考带来的生源结构和育人生态的变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招生体制机制的变革;建立政府、高校和社会等多元利益主体协同治理的选考引导平衡机制;探索实现招考分离,为综合素质评价的真正使用创设体制基础和机制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