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3)
- 2023(11393)
- 2022(9734)
- 2021(8947)
- 2020(7841)
- 2019(18354)
- 2018(18204)
- 2017(35613)
- 2016(19195)
- 2015(21653)
- 2014(21632)
- 2013(21482)
- 2012(19859)
- 2011(17553)
- 2010(17200)
- 2009(15824)
- 2008(15331)
- 2007(13531)
- 2006(11296)
- 2005(9637)
- 学科
- 济(85220)
- 经济(85140)
- 管理(54020)
- 业(52821)
- 方法(43945)
- 企(41389)
- 企业(41389)
- 数学(40095)
- 数学方法(39666)
- 农(23308)
- 财(21648)
- 地方(19464)
- 中国(19012)
- 业经(16242)
- 农业(16049)
- 学(15643)
- 贸(15527)
- 贸易(15523)
- 易(15046)
- 务(13232)
- 财务(13191)
- 财务管理(13161)
- 环境(12889)
- 制(12701)
- 企业财务(12449)
- 和(11491)
- 技术(11297)
- 融(11011)
- 金融(11008)
- 银(10791)
- 机构
- 学院(270710)
- 大学(268604)
- 济(116637)
- 经济(114525)
- 管理(109208)
- 理学(95742)
- 理学院(94747)
- 管理学(93144)
- 管理学院(92639)
- 研究(85607)
- 中国(63645)
- 京(54024)
- 科学(53026)
- 财(51259)
- 农(45577)
- 江(42775)
- 所(42269)
- 财经(41992)
- 中心(41729)
- 业大(41619)
- 研究所(38843)
- 经(38165)
- 经济学(36650)
- 农业(35960)
- 范(33601)
- 经济学院(33577)
- 师范(33226)
- 北京(32102)
- 财经大学(31333)
- 州(31078)
- 基金
- 项目(190723)
- 科学(151525)
- 基金(140767)
- 研究(135881)
- 家(122258)
- 国家(121300)
- 科学基金(105726)
- 社会(88373)
- 社会科(83930)
- 社会科学(83905)
- 省(76960)
- 基金项目(75409)
- 自然(69862)
- 自然科(68287)
- 自然科学(68267)
- 自然科学基金(67038)
- 教育(62860)
- 划(62745)
- 资助(57805)
- 编号(53973)
- 重点(42949)
- 部(42809)
- 发(41178)
- 成果(41175)
- 创(39664)
- 科研(37478)
- 创新(37204)
- 教育部(36833)
- 国家社会(36703)
- 课题(36436)
- 期刊
- 济(119192)
- 经济(119192)
- 研究(71475)
- 中国(44150)
- 学报(41424)
- 财(40407)
- 农(39382)
- 科学(38158)
- 管理(37321)
- 大学(31383)
- 学学(30031)
- 农业(26836)
- 技术(24494)
- 融(21400)
- 金融(21400)
- 教育(20544)
- 业经(20502)
- 财经(20085)
- 经济研究(19937)
- 经(17208)
- 问题(16004)
- 统计(15096)
- 业(14531)
- 技术经济(14279)
- 商业(13691)
- 策(13594)
- 资源(13594)
- 理论(12656)
- 版(12584)
- 决策(12414)
共检索到376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岳婷 龙如银
2002年以来,随着江苏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逐步加快,而省内能源供给远远小于需求,能源保障势必影响江苏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全面分析江苏省能源消费增长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六大行业的能源消费入手,采用LMDI模型把江苏省1996年-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的效应分解为生产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效应分解与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效应是促进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而强度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是江苏省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结构调整带来的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还未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工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生产效应的增长是江苏省能源消费强度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子清 周德群
利用目前较为成熟的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将江苏省1995年~2005年能源消费变化分解为产出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结果表明,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是促进江苏省能源消费和能源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的影响则较小,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江苏省在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提高产业能源利用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春华 路正南
本文基于LMDI指数分解方法,建立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分析模型,并以江苏省工业企业为例,实证分析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首先,分析生产要素流动对部门资本利用效率、部门资本深化以及部门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其次,分析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最后分析各类型企业的资本利用效应、资本深化效应以及劳动力转移效应对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表明,加快生产要素转移,既有利于提高各类型企业的资本利用效应与资本深化效应,又有利于提高劳动力转移效应,从而有利于加快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远 周婧 王义琛 陆根法
资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而未有对区域资源总体消费与经济产出二者关系开展实证研究。本文以江苏省为例,运用协整理论和物质流分析方法首次尝试对江苏省1990-2007年资源消费和实际GDP二者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表现为资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期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同时还对江苏省经济增长和资源保护战略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了当前资源是江苏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江苏在经济增长和资源利用战略等方面应当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对策。此外,研究提出的将基于...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玉平 李晓文
迄今为止,国内许多学者从全国角度出发,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引致效应做出了估算分析,但缺少对某一区域的具体研究。本文对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对其短期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斌 李宗植 谢力
结构主义认为,部门间的要素流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江苏省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的投入、产出的变动状况展开,并利用资源总配置效应分析方法分析要素在三次产业间的变动对江苏省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三次产业 经济增长 资源配置效应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记红
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关心的热点,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而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分析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经济有效增长、增加经济对就业的溢出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详实的数据,运用就业弹性系数指标,从总量上和三大产业结构发展上对南通市的经济增长和从业人员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从关键点、动力源、新渠道、新手段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增长 就业弹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海霞 曲福田 诸培新
工业化快速进程中,工业污染作为工业生产在所难免的附属产物,占全国总污染负荷的70%,对资源环境构成巨大压力。经济发达地区工业产值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使得工业结构与布局成为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本文首先以江苏省为例,分析重污染行业结构与工业布局变动对环境效应的实际效果,得出重要结论:自1990年以来工业结构与布局调整不利于环境污染控制。从生产效应和社会效应两个方面,分析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效应影响机理,通过对江苏省的实证分析,结果证实工业结构与布局是现阶段影响环境污染的重要变量,重污染行业结构是环境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着力于从工业结构调整和...
关键词:
工业化 工业结构 工业布局 环境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国锋 王家新
本文使用1980—2006年江苏省数据分析了消费、投资、净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发现:消费对GDP的贡献及贡献率呈下降趋势,而投资对GDP的贡献及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投资的贡献率波动较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变动很稳定,且略有上升,而投资在经济增长上升时期拉动率上升较快,在经济增长下降时期拉动率下降也较快,表明投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消费增加1个百分点使GDP增加0.47个百分点,投资增加1个百分点使GDP增加0.44个百分点,净出口增加1个百分点使GDP增加0.07个百分点。研究还发现江苏省消费增长潜力较大,而投资增长空间有限。
关键词:
投资 最终消费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拉动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远 陈洁 周婧 王义琛 陆根法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2005年的年度数据,运用"脱钩"和"复钩"理论,协整分析技术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辨识和分析了的能源消费总量、电力消费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耦合关系,实证研究表明,1990~2000年,江苏能源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处于弱"脱钩"状态,进入2000年后,二者呈现出扩张性"复钩"趋势。研究同时还发现江苏的能源消费总量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表现出能源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了当前能源是影响江苏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江苏在经济增长和能源利用战略等方面应当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志刚 李美佳 王晨
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估是近年来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基于2013年和2015年针对江苏省"扶贫到户"政策影响的农户跟踪调查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对精准扶贫的脱贫效应,对贫困户经济活动、收入和消费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精准扶贫显著降低了贫困发生率,可并无证据表明明显促进贫困户收入和消费增长。但分组分析发现,精准扶贫对收入低于贫困标准的真正贫困人群有一定的收入消费增长效应。精准扶贫脱贫效应明显,但提高贫困户收入消费水平和改善其生活状况的作用需要强化,瞄准性偏差、帮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也亟需解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迪 聂锐 李强
综合考虑江苏省经济增长、能源节约与CO2、SO2减排的目标,运用改善的GADS优化算法对江苏省能耗结构进行优化,并对比江苏省低碳发展的情景,测算了江苏省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节能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能耗结构优化主要表现为高碳能源低度化,低碳能源高度化的演变过程。煤炭仍占主导地位,且呈倒"U"型的发展趋势,2020峰值1.822×108tce,而天然气与低碳能源在总量与结构上均呈上升趋势;②能源结构优化具有正负双向效应,一方面节能减排效应显著,2020年将节能2.244×108tce,CO2减排1.275×108t,但难以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还需其它方面的努力。另一方面由于能源成本等因素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兰 刘友兆 郑华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是江苏省面对外部减排压力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为此,本文分析了2002年-2008年江苏省土地承载碳排放的变化情况,采用LMDI分解法探讨了土地承载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因素分解结果建立"脱钩"努力指标来考察政府减排努力取得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效果。研究发现,2002年-2008年江苏省土地承载碳排放总体持续增加,只有能源强度因素对土地承载碳排放表现为负效应,其他几种正效应因素对碳排放增加的贡献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土地产出>产业结构>能源碳排放强度>土地规模>能源结构,且能源强度效应抑...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洁
通过从经济发展性、社会稳定性、生活便利性、环境适宜性四个维度构建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宜居水平,并且基于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莫兰指数和LISA聚类分析,探讨江苏省宜居度的空间差异和空间依赖性,同时还分析了江苏省宜居城市建设的联动程度。结果表明:(1)江苏省各地级市宜居度表现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宜居水平差异呈现“M”型波动下降;(2)宜居度在空间上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表现为“增强-减弱-增强”的集聚变化趋势,而局部空间依赖性则相对稳定;(3)江苏省及苏南、苏北宜居城市联动度均呈“N”型结构,苏中地区联动度波动下降趋势明显,而三大区域之间的宜居联动水平持续上升。因此可以通过都市圈宜居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内部城市的发展,同时保持苏南地区宜居水平较高的优势,并发挥徐州市对苏北地区其他城市的带动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单培
经济增长因素研究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方法对江苏省经济增长源泉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资本因素、劳动力因素和广义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江苏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江苏经济增长属于资本和技术双推动型。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江苏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