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8)
- 2023(11035)
- 2022(9416)
- 2021(8503)
- 2020(7431)
- 2019(17230)
- 2018(17175)
- 2017(33786)
- 2016(18112)
- 2015(20778)
- 2014(20947)
- 2013(20777)
- 2012(19223)
- 2011(17245)
- 2010(16951)
- 2009(15273)
- 2008(14814)
- 2007(13073)
- 2006(10714)
- 2005(9175)
- 学科
- 济(81363)
- 经济(81285)
- 管理(56610)
- 业(52538)
- 方法(45864)
- 企(43046)
- 企业(43046)
- 数学(41952)
- 数学方法(41526)
- 财(21448)
- 农(19721)
- 中国(17599)
- 环境(15460)
- 贸(15412)
- 贸易(15410)
- 业经(15036)
- 学(14987)
- 易(14938)
- 地方(14544)
- 务(14283)
- 财务(14242)
- 财务管理(14207)
- 企业财务(13528)
- 农业(13221)
- 和(12229)
- 制(12179)
- 划(11303)
- 融(11282)
- 金融(11279)
- 技术(10966)
- 机构
- 大学(262450)
- 学院(262213)
- 济(112311)
- 经济(110244)
- 管理(108236)
- 理学(95202)
- 理学院(94319)
- 管理学(92821)
- 管理学院(92343)
- 研究(79297)
- 中国(59385)
- 京(51859)
- 财(49756)
- 科学(47742)
- 财经(41407)
- 农(40753)
- 业大(39120)
- 中心(38933)
- 所(38239)
- 经(37744)
- 江(36423)
- 经济学(35275)
- 研究所(34955)
- 农业(32379)
- 经济学院(32310)
- 范(31596)
- 北京(31558)
- 师范(31246)
- 财经大学(31077)
- 经济管理(29876)
- 基金
- 项目(183716)
- 科学(146310)
- 基金(136894)
- 研究(131406)
- 家(118326)
- 国家(117434)
- 科学基金(102822)
- 社会(85271)
- 社会科(81120)
- 社会科学(81098)
- 基金项目(72926)
- 省(71155)
- 自然(68041)
- 自然科(66515)
- 自然科学(66498)
- 自然科学基金(65310)
- 教育(61525)
- 划(60129)
- 资助(56729)
- 编号(52382)
- 部(41902)
- 重点(41163)
- 成果(39966)
- 发(38730)
- 创(38437)
- 教育部(36534)
- 科研(36393)
- 创新(36014)
- 国家社会(35686)
- 人文(35480)
共检索到356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宏韬
能源利用不仅为经济活动提供动力还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本文建立上海能源消费碳排放的LMDI分解模型,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产业碳排放系数四个影响因素着手,实证研究了1995-2005上海分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机理。研究表明:经济快速增长是上海碳排放增加的主导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有利于控制碳排放,而重工业化、能源结构高碳化会增加碳排放。基于实证结果和上海市情,本文最后就上海未来控制碳排放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二氧化碳排放 LMDI 上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开亚 郭旭 王文秀 张浩
居民消费碳排放是国内外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的重要问题。利用1997~2010年上海市统计数据,分别采用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法、碳排放系数法核算了上海市居民间接和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分析了上海市居民消费的碳排放变化、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城乡差异、各部门对居民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贡献。结果表明:(1)1997~2010年上海市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呈逐年上升趋势,间接能源消费是居民消费的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居民消费碳排放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2)1997~2010年上海市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呈逐年上升,农村居民消费碳排放呈下降趋势,居民消费碳排放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3)14个部门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的贡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开亚 何彩虹 王桂新 张浩
依据IPCC清单指南报告,以能源消耗为对象,测算2000—2010年上海市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以及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以2000年为基年,采用LMDI分解方法,对上海市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消费碳排量的变化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①交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能源强度的下降起主要作用。能源结构对促进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作用较弱,但有增强趋势。②交通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其中人口数量和人均GDP始终表现为正效应,起促进作用;能源强度除2004年外均表现为负效应,起抑制作用;能源结构始终表现为负效应,对减少碳排放有重要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史安娜 李淼
工业经济的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研究城市工业经济能耗碳排放的特征和影响城市工业经济能耗碳排放的因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以南京市为例,首先从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等指标分析了2000年-2009年南京市工业经济碳排放现状和特征,然后运用LMDI方法构建了南京市工业经济能耗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年-2009年间产业规模、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能源排放强度四个影响因素对南京市工业经济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规模效益是南京市工业经济碳排放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能源强度效应是南京市工业经济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抑制因素,能源结构效应和能源排放强度效应对南京市工业能源结构效应没有明显...
关键词:
碳排放 LMDI 能源消费 南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美辰 叶慈南
本文利用上海近10年城市居民消费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居民消费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实际收入之间的量化关系,建立了两个数学模型,并对前一个模型进行了拟合。
关键词:
人均GDP 消费结构 回归分析 拟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彩明 李健
基于IPCC碳排放恒等式,采用LMDI分解法建立河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实证分析河北省2005—2014年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强度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能源消费结构是促进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能源利用效率次之;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对碳排放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力较弱;产业结构抑制了碳排放增长。并提出加强碳排放管理及碳减排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LMDI模型 河北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国志 李宗植
本文对中国农业1981—2007年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LMDI模型对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农业碳排放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技术进步对农业碳减排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具有一定随机性,能源消费结构的不断恶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碳排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开亚 王文秀 张浩 王桂新
文章利用政府宏观统计数据,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上海居民消费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并利用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使用结构分解分析法分析了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7-2010年,上海市石油加工炼焦及燃烧加工业、金属加工制品、交通运输仓储及信息服务3个部门的碳排放强度、碳排放乘数因子均处于各部门前列,是能源消耗高度密集型部门;上海市居民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城镇居民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结构分解结果显示,上海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
关键词:
居民消费 间接碳排放 投入产出 上海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芳 江可申 卢愿清 吴优
基于2000—2010年上海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数据,分析了上海市能源消费现状,并根据IPCC碳排放系数计算了上海市能源消费及其导致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各产业的排放情况。采用情景分析方法,预测了2015年和2020年上海市分别在基准情景和低碳情景之下的能源消费暨碳排放情况,预测结果显示,基准情景之下上海市2015年和2020年的能源消费分别为14031.7742和16133.664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达到3.19和3.88亿吨;低碳情景下上海市2015年和2020年的能源消费分别为10834.2021和1044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需求 碳排放 情景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运功 汪冬冬 林逢春
能源利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对其碳足迹及生态压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碳排放足迹的相关含义及研究方法,计算得出1995-2006年上海市能源利用的总碳足迹、各能源类型和产业类型的碳足迹、碳足迹的产值和生态压力值。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岭回归函数进行STIRPAT模型拟合,进一步研究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足迹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适应性的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总碳足迹从1995年的1.05 hm2/人上升到2006年的1.36 hm2/人,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②1995-2006年各能源利用的碳足迹及其分配率均以煤炭最大,石油次之,天然气最小,且煤炭利用的碳足迹分配率逐年下降,石油与天然气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莉叶 陈兴鹏 庞家幸 段建军
论文将工业部门基于产值分为高、中、低产值行业,测算了兰州市2007—2016年9种主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运用LMDI法(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将碳排放增量分解成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与能源强度4种效应。结果表明,2007—2016年碳排放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的累积效应为负,经济增长和能源结构的累积效应为正,能源结构是碳排放增加的最大拉动因素,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通过情景设置,发现综合减排模式效果显著,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婷
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及收入分配状况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21世纪,人民的消费方式与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运用经济管理与统计知识,剖析了上海市民的收入及消费状况,概括了目前上海居民的消费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并且找出了现象背后起重要作用的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如何刺激消费来促进上海经济发展的途径,有政策的改善、心理的预期及新的消费观念的灌输。希望通过上海的一些情况,对中国大中城市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消费支出 促进消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蕊 朱永彬 王铮
本文针对上海2050年前的碳排放做了模拟,同时探讨了城市碳排放趋势的研究方法。针对城市问题,本文提出用逻辑斯蒂曲线逼近城市人口增长率,同时用经济动力学模型预测了上海市2050年前的经济增长率,进而采用朱永彬、王铮(2009)的最优增长率模型,对上海市未来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技术进步速率下,在产业结构稳定进步的条件下,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下降速率为-0.057。上海市人均碳排放呈现倒"U"曲线增长,高峰出现在2035年。上海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总量呈倒"U"曲线增长,碳排放高峰出现在2035年,能源消费高峰出现在2036年,达到高峰时间比同等条件下的全国高峰略早,但上海市...
关键词:
能源消费量 碳排放 能源结构 产业结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燕妮 陈红敏 陆淼菁
近年来,居民交通需求的扩大导致交通领域的碳排放量不断增加。而通勤作为交通出行的刚性需求,对碳排放有重要影响。基于2013年"上海居民生活碳消费状况调查"中的交通出行数据,本文测算并深入分析了上海市常住居民的日通勤碳排放量及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上海市常住居民人均通勤碳排放量为1 213.9g/日,个体间差异巨大,20%的通勤群体碳排放量占总通勤碳排放的80.6%。本文结合发达国家的交通碳排放情况和调研的实际情况,将人均通勤碳排放量3 000g/日及以上的个人定义为显著高碳排放者,此类人群约占总样本量的11.5%;而将目前碳排放量低于3 000g/日,但选择高碳出行方式的个人定义为潜在高碳排放者。...
关键词:
通勤 高碳排放者 有序多项回归 上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梁朝晖
本文推导了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式——即单位能耗碳排放系数的表达式,利用上海市1978年~2007年的历史数据,构建了上海市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总量、人口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按照对2010年、2020年上海经济增长速度的估计预测能源消费总量,模拟出不同情景下的能源结构,从而测算上海市各主要年份的碳排放总量,分析上海市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的演变趋势。
关键词:
碳排放 能源消费 能源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