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73)
2023(16914)
2022(14730)
2021(13763)
2020(11460)
2019(26339)
2018(26147)
2017(51221)
2016(27749)
2015(31028)
2014(30928)
2013(30185)
2012(27601)
2011(24706)
2010(24837)
2009(22359)
2008(21313)
2007(18521)
2006(16053)
2005(13647)
作者
(77088)
(64412)
(63778)
(60860)
(40936)
(30754)
(29046)
(25269)
(24416)
(23032)
(21831)
(21397)
(20338)
(20229)
(19968)
(19674)
(19153)
(19094)
(18353)
(18301)
(15820)
(15732)
(15599)
(14755)
(14414)
(14208)
(14146)
(14096)
(12851)
(12665)
学科
(110633)
经济(110521)
管理(81217)
(76540)
(63589)
企业(63589)
方法(52305)
数学(45886)
数学方法(45108)
(30859)
中国(27481)
(27363)
业经(25284)
(22705)
地方(22528)
农业(20381)
(19851)
贸易(19844)
环境(19553)
(19285)
理论(19177)
(18681)
技术(17992)
(17608)
(17496)
财务(17410)
财务管理(17372)
企业财务(16433)
(16239)
(15737)
机构
学院(385329)
大学(381727)
管理(156054)
(153478)
经济(150206)
理学(136111)
理学院(134697)
管理学(132034)
管理学院(131355)
研究(124000)
中国(90849)
(79943)
科学(76896)
(68908)
(60449)
(59511)
业大(57554)
中心(57109)
财经(55699)
(55406)
研究所(55261)
(50705)
(50291)
北京(49905)
师范(49844)
农业(46494)
(46028)
经济学(45362)
(44892)
财经大学(41460)
基金
项目(269073)
科学(212474)
研究(198111)
基金(194587)
(168725)
国家(167346)
科学基金(145166)
社会(123424)
社会科(117063)
社会科学(117034)
(106191)
基金项目(102961)
自然(95424)
自然科(93191)
自然科学(93171)
教育(92177)
自然科学基金(91440)
(88933)
编号(81955)
资助(80856)
成果(64917)
重点(60032)
(58985)
(58005)
(56340)
课题(56153)
创新(52422)
科研(51354)
教育部(50870)
大学(50289)
期刊
(162502)
经济(162502)
研究(108563)
中国(67395)
学报(57138)
管理(56850)
科学(53854)
(53610)
(51389)
大学(44282)
教育(44167)
学学(41839)
农业(37621)
技术(36405)
(30596)
金融(30596)
业经(28707)
经济研究(26326)
财经(25851)
(22150)
问题(20995)
(19258)
技术经济(19031)
图书(18613)
科技(18612)
统计(18203)
理论(17644)
商业(17429)
现代(17176)
(17108)
共检索到545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武群丽  祖红莲  
电力产业碳排放具有典型的外部性特征,减排必需依靠政策的积极引导和约束。本文首先依托LEAP软件构建了LEAP-Power模型对中国电力产业节能减排政策进行模拟,该模型设置了四种减排政策情景:基准情景、节能政策情景、气候政策情景以及综合政策情景,在分别对四种情景下中国2010~2050年电力产业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不同减排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论显示,根据碳减排效果从高到低对四种政策情景依次进行排序的结果是:综合政策情景>节能政策情景>气候政策情景>基准情景,其中清洁能源替代燃煤发电、提高燃煤机组技术效率及实施CCS技术的相关政策减排效果最为明显,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
[期刊] 预测  [作者] 武群丽  祖红莲  
电力产业碳排放具有典型的外部性特征,减排必需依靠政策的积极引导和约束。本文首先依托LEAP软件构建了LEAP-PowEr模型对中国电力产业节能减排政策进行模拟,该模型设置了四种减排政策情景:基准情景、节能政策情景、气候政策情景以及综合政策情景,在分别对四种情景下中国2010~2050年电力产业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不同减排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论显示,根据碳减排效果从高到低对四种政策情景依次进行排序的结果是:综合政策情景>节能政策情景>气候政策情景>基准情景,其中清洁能源替代燃煤发电、提高燃煤机组技术效率及实施CCS技术的相关政策减排效果最为明显,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立祥  汤静  
在对客运交通碳减排技术政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北京市客运交通碳减排核算模型。采用带有情景分析的核算模型分析车辆和燃料改善的技术政策对于北京市客运交通碳减排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更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执行更加严格的燃油消耗限值标准这两种技术政策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O2排放量。虽然提高燃油消耗限值标准政策在短期具有很好的减排效果,但长期来看不如更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减排作用明显。最后,对北京公交集团实现有效的碳减排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枫  徐晓宁  王学艳  魏文耀  
文章借助长期能源规划软件LEAP软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四种基本情景下我国钢铁产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模拟结果表明,第一,在影响碳排放的诸因素中,粗钢产量的增加是导致CO2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而能源效率的提高是CO2排放强度降低的重要因素;第二,中长期来看,我国钢铁产业仍然有相当的碳减排潜力,且实现钢铁产业减排的主要途径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这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我国钢铁产业未来节能减排的方向,同时可以为我国相关政策部门制定钢铁产业的相关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翱  刘纪显  吴兴弈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增加,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国内很少有文献系统地研究碳排放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比较了相同减排目标下,没有碳排放政策、碳排放强度、碳排放上限和碳税四种不同碳排放政策的优劣,分别分析了在20%和40%的减排目标下,这四种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稳态值的影响,并利用1980年到2012年的我国碳排放量和GDP数据模拟了正向的技术冲击和污染中间产品效率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相同的碳减排目标下,碳排放强度政策较其他政策更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达到稳态值损失的社会福...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赵黎明  殷建立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碳交易和碳税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碳减排市场激励手段,实施碳交易和碳税并存的复合型政策比只实施两者之一的单一型政策更易被接受、减排效果更好,该观点已在学术界达成共识。在复合型碳减排政策框架下,政府和企业如何决策以平衡减排与低碳效益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成为碳减排政策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更是实践复合型碳减排政策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发现,复合型政策情景下,碳减排决策过程表现为一个二层决策机制,即政府作为负责碳减排总体计划和控制的上层决策者,企业作为享有碳减排自主决策权的下层决策者。同时,政府拥有碳排放权配额和碳税水平两个决策变量,目标是实现碳减排社会总福利最大化;企业拥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顺顺  
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分区域碳排放LEAP模型,核算了现状排放量,并对2015—2030年碳排放变化进行了情景分析。结果表明:(1)2015年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总量为41.61亿吨CO_2,空间上东部区域排放占比最高,贡献源上以终端能耗碳排放为主。2030年左右碳排放将达到峰值,基准情景峰值约为57亿吨CO_2,碳排放强度较2015年累计下降46.83%,中部区域将成为碳排放最高板块。(2)终端能耗部门中工业、第三产业,能源加工转换部门中火力发电,涉工业过程排放的水泥和钢铁产业是碳减排的关键部门。(3)随着发电结构的变化,能源加工转换碳排放有可能在2025年前达到峰值,工业过程碳排放控制将逐渐成为碳减排面临的新挑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顺顺  
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分区域碳排放LEAP模型,核算了现状排放量,并对2015—2030年碳排放变化进行了情景分析。结果表明:(1)2015年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总量为41.61亿吨CO_2,空间上东部区域排放占比最高,贡献源上以终端能耗碳排放为主。2030年左右碳排放将达到峰值,基准情景峰值约为57亿吨CO_2,碳排放强度较2015年累计下降46.83%,中部区域将成为碳排放最高板块。(2)终端能耗部门中工业、第三产业,能源加工转换部门中火力发电,涉工业过程排放的水泥和钢铁产业是碳减排的关键部门。(3)随着发电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樊星  马树才  朱连洲  
通过构建中国能源CGE模型,在模型中引入碳税和碳排放变量,细化出能源部门,并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主要能源作为生产要素,设定节能减排基准情景,针对碳减排、碳税和能源结构调整这三个不同的能源政策对经济发展以及碳排放的冲击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单一的能源政策总有不足之处,要么减排效果欠佳,要么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因此国家应该将减排政策系统化,构造一个适应现实需要的低碳经济政策体系。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马明娟  李强  韩强  
研究电力行业碳排放交易有利于解决电力市场交易的协调和模拟问题,有助于完善和指导我国碳排放交易(CET)制度。分析了CET制度对电力企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定义了电力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交易商Agent的角色和功能,并构建了基于Agent的CET模型,从发电技术转化、碳排放权交易和相关市场模拟3方面开展了CET模型的实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gent的CET模型比传统的建模方法更具优势,通过综合考量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期望、参与时间等要素,能够将单一的电力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联系起来形成多市场、多代理模拟,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科学评估电力市场各主体策略的动态调整和碳交易状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迟春洁  于渤  张弛  
应用情景分析方法和LEAP模型的计算 ,对中国可供选择的能源供需前景进行探讨。根据未来20多年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结合中国的发展现状 ,设计了三种方案四种情景。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方案下各时期的能源需求量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结果表明 ,到2020年中国终端能源需求在21—30亿吨标煤之间。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及实现经济目标的相对更加有效保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灵芝  孙奎立  
本文利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单一碳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复合政策(碳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等三类碳减排政策对碳减排率和总产出影响,发现碳税对碳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有中长期效应;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影响在短期内波动性较强;复合制度影响介于二者之间。在不同减排目标下,单一碳税制更适合持久性碳减排,而单一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则适合局部和快速化目标实现。因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在高碳排放生产行业应推行单一碳税政策;通过采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促进企业发展模式转变;整体上,政府应积极推进实施复合制度,确保减排的政策效果和经济的正常运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洪友  张悦童  许文立  
碳减排已成为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利用1993-2014年中国季度宏观经济与碳排放数据,分析财政政策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财政政策变动在短期对生产型二氧化碳作用更为明显,而在中长期对消费型二氧化碳作用显著;(2)政府环保税收能够有效缓解二氧化碳排放,政府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越高,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程度越大。因此,未来政府应增大环保支出比重,利用"绿色"采购调节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资源消费偏好,减少碳排放。同时,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可以适当调整环保税种的征税环节,将征税范围逐步从生产者扩大到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降低需求来调节供给,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肖红叶  程郁泰  
经济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机制具有复杂的动态不确定性,因此基于历史数据提出的环境政策存在社会试错成本,需要政策效应的事前检验。文章基于国外经典模型的改进,引入环境因素处理技术,构建相应E-DSGE模型框架;通过环境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形成数据模拟平台,给出我国碳减排政策效应的仿真测度。发现环境政策对我国经济系统稳定性没有产生特别强烈的负面冲击,但目前经济基本面尚难以承受高减排目标,以及不同减排政策存在较大区分度等信息;进而得到通过逐步加快碳减排,并以相应政策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具,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碳减排推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肖红叶  程郁泰  
经济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机制具有复杂的动态不确定性,因此基于历史数据提出的环境政策存在社会试错成本,需要政策效应的事前检验。文章基于国外经典模型的改进,引入环境因素处理技术,构建相应E-DSGE模型框架;通过环境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形成数据模拟平台,给出我国碳减排政策效应的仿真测度。发现环境政策对我国经济系统稳定性没有产生特别强烈的负面冲击,但目前经济基本面尚难以承受高减排目标,以及不同减排政策存在较大区分度等信息;进而得到通过逐步加快碳减排,并以相应政策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具,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碳减排推进互动的政策空间。该研究也可为我国DSGE模型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