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6)
- 2023(14350)
- 2022(12613)
- 2021(11951)
- 2020(9980)
- 2019(23396)
- 2018(23195)
- 2017(45087)
- 2016(24287)
- 2015(27485)
- 2014(27275)
- 2013(26691)
- 2012(24093)
- 2011(21516)
- 2010(21369)
- 2009(19142)
- 2008(18168)
- 2007(15425)
- 2006(13203)
- 2005(10952)
- 学科
- 济(96173)
- 经济(96067)
- 管理(68743)
- 业(65281)
- 企(54985)
- 企业(54985)
- 方法(48794)
- 数学(42958)
- 数学方法(42208)
- 农(24526)
- 中国(23294)
- 财(22830)
- 地方(20930)
- 学(20824)
- 业经(20808)
- 理论(17175)
- 贸(16792)
- 贸易(16782)
- 农业(16616)
- 易(16210)
- 和(15804)
- 技术(15389)
- 务(14980)
- 财务(14898)
- 财务管理(14867)
- 环境(14788)
- 制(14598)
- 企业财务(14049)
- 划(13325)
- 银(12075)
- 机构
- 大学(334910)
- 学院(334571)
- 管理(137319)
- 济(128745)
- 经济(125988)
- 理学(120635)
- 理学院(119291)
- 管理学(116751)
- 管理学院(116137)
- 研究(106221)
- 中国(76393)
- 京(69981)
- 科学(68252)
- 财(56063)
- 农(51913)
- 所(51817)
- 业大(51609)
- 中心(48745)
- 研究所(47845)
- 江(46432)
- 财经(46353)
- 范(44231)
- 师范(43812)
- 北京(43468)
- 经(42349)
- 农业(40714)
- 院(39465)
- 州(38384)
- 经济学(38161)
- 技术(36174)
- 基金
- 项目(241582)
- 科学(190404)
- 基金(175422)
- 研究(174778)
- 家(153284)
- 国家(152064)
- 科学基金(131772)
- 社会(108459)
- 社会科(102824)
- 社会科学(102796)
- 省(94804)
- 基金项目(93665)
- 自然(88254)
- 自然科(86239)
- 自然科学(86216)
- 自然科学基金(84601)
- 教育(81509)
- 划(79987)
- 资助(72902)
- 编号(71790)
- 成果(56143)
- 重点(53849)
- 部(52711)
- 发(50844)
- 创(50546)
- 课题(48657)
- 创新(47081)
- 科研(46692)
- 教育部(45349)
- 大学(45194)
- 期刊
- 济(130861)
- 经济(130861)
- 研究(90833)
- 中国(57093)
- 学报(53234)
- 管理(48967)
- 科学(48904)
- 农(45609)
- 财(41581)
- 大学(40548)
- 教育(38111)
- 学学(37879)
- 农业(32197)
- 技术(31759)
- 融(22633)
- 金融(22633)
- 业经(22313)
- 财经(21135)
- 经济研究(21089)
- 图书(19656)
- 经(17974)
- 业(17017)
- 问题(16927)
- 科技(16586)
- 技术经济(16187)
- 理论(15568)
- 统计(15476)
- 资源(15465)
- 版(15339)
- 商业(14517)
共检索到462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文聪 雷璇 李远辉
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基于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布情况,采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主题模型提取关键词,挖掘出文本隐含的研究主题及重要性程度;结合动态主题模型(DTM),分析不同主题内容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粤港澳相关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经济合作、协同治理、人才培养、环境保护、产业升级、旅游与文化六大方面。其中,经济合作和协同治理是目前研究关注的重点,人才培养和环境保护是今后主要研究趋势,且相关内容呈现不断细化特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谭裕华
以一般双钻石模型(GDDM)为理论框架构建评价城市竞争优势的指标体系,运用显示性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11座城市进行全景深度扫描分析。研究发现,每一座城市都具有独特的核心优势,香港基于全球化的服务网络成为大湾区的国际服务中心,深圳基于科技创新网络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东莞基于丰裕的初级劳动力与全球生产网络成为世界制造名城,惠州基于临近港深、临近海洋的广阔土地成为大湾区东岸的卫星城市,广州基于区域服务网络成为广东的区域服务中心,佛山基于内向度较高的民营制造业成为国家制造名城,肇庆基于广袤土地和矿产资源成为大湾区西岸的制造基地,澳门基于博彩旅游业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珠海基于比邻港澳、陆海通达的交通区位成为大湾区西岸的中心城市,中山基于轻工业生产网络成为大湾区西岸的工业城市,江门基于大湾区唯一可大规模连片开发的土地以及海外华侨资源成为华侨华人“双创”之城;各城市“钻石”彼此相连、协同发展,形成协同发展的大湾区的“钻石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喜军 吴爽爽 张佑 Chan Chee Seng 庞婷
采集2003-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GBA)和旧金山湾区(以下简称SFBA)发明专利转让数据,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维度,分别构建GBA与SFBA的城市间、组织间以及主体间技术转让网络,以探索湾区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发现:(1)GBA的城市间技术转让网络由以“广州”为核心的单核结构向以“深圳-东莞-广州”为核心的多核结构演化,但香港、澳门与内地核心城市间联系松散,在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SFBA的城市间网络由以“Santa Clara-San Mateo”为核心的双核结构向以“Santa Clara-San Francisco-San Mateo”为核心的多核结构演化;(2)企业间转让是GBA组织间网络中最重要的转让模式,产学研间转让呈现衰退趋势,金融机构在网络演化中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转让是SFBA网络中最重要的模式,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3)SFBA和GBA的主体间技术转让网络均具有高频率小群体和低频率大群体两种结构模式,网络演化由少部分关键主体主导,且形成了基于核心主体的星型转让模式;(4)与SFBA主体间网络相比,GBA网络结构稳定性较低,持续参与技术转让的主体规模较小,主体间技术创新能力差距较大,未能形成优势互补、均衡发展的技术转让互惠模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孟霏 鲁志国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粤港澳大湾区由于内部创新要素分布不均,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为促进城市间协同融合发展,采用极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ESDA等方法考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特征及空间关联模式,并通过SPDM模型剖析影响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结合门限面板模型进一步探讨在经济发展水平门限效应下,核心创新要素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后增速加快,各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均衡发展;②城市技术创新能力“中心—外围”特征明显,“中心”城市位于区域东南部沿珠江口东岸地带,空间关联模式主要表现为H-H型和L-L型;③人力资本、研发经费投入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显著为负,研发经费投入的负向溢出效应不明显;④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单一门限效应下,人力资本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先升后降,研发经费投入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过门槛值而不再显著。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婧 周佳
在珠三角九市港口的基础上,首次将澳门港和香港港纳入评价对象范围,采用DEA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港口2016-2020年间的物流效率进行评价分析,指出湾区内总体物流效率不高,主要受规模效率影响,存在港口之间尚未形成整体意识、管理效率低下、港口发展不协调、同质化竞争严重、港口之间缺乏深度合作等问题。运用Tobit模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提升大湾区港口群在全球的综合竞争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莹 郭洪旭 廖翠萍 赵黛青
在掌握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消费状况基础上,构建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模型,通过设置基准情景、能源转型情景和能源深度转型情景,模拟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领域未来的能源消费需求和节能潜力,分别从货运交通、城际客运、市内客运等部门分析其能源转型的方向和路径。研究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领域未来的节能压力巨大,基准情景下的能源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能源转型和能源深度转型情景下通过加大政策措施的实施力度,能源消费需求有望于2025—2030年达到峰值。基于分析结果,提出要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转型,需要大力推进天然气、电力、氢能和生物燃油等清洁能源的应用,大力发展铁路和水路运输以及城市公共交通,并通过强化技术节能和管理水平提升实现交通运输工具的能效提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浚锋 胡阳光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增长极的事实,收集了2015—2020年大湾区内47所院校的校际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分析检验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效应,采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估计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效应对高校的学术活力与科研创新水平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效应通过域内院校学术活力与科研创新水平的空间聚集产生扩散作用,且在局部区域上具有空间异质性特征,分别呈现出"强强联合""带动帮扶""孤立无援"的梯度格局;这种集群效应对域内的院校学术活力与科研创新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展望未来,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应强化优质高等教育空间布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孝明 谢冬敏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3—2018年相关数据,在采用引力模型测算得到各城市金融合作度指数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空间计量模型检验金融合作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和区域创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合作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水平的提高,存在较强的空间效应。空间杜宾模型(SDM)显示本地金融合作每提升1个百分点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创新产出0.716个百分点,但是本地金融合作水平提升对外地创新的作用效果却不显著。进一步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合作主要通过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对区域创新水平产生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湘云 周铚翔
利用SFA随机前沿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6—2017年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技术创新效率的波动原因,进而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如产业结构、金融规模和政府规模等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湾区总体上技术创新效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广州、东莞地区最接近生产前沿面,深圳地区增速最快,珠海、澳门地区显著低于湾区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会降低湾区技术创新效率;金融规模对湾区技术创新效率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政府对湾区技术创新效率贡献度不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学刚 胡灵通
城市群物流网络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综合能力。本文利用2007-2019年城市各项基本数据,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物流网络空间结构演化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大湾区的"物流质量"在演变过程中分为核心枢纽、半边缘城市、边缘城市三个层级,物流网络日益密集,呈现"中心密集,边缘分散"的空间关联格局,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质量效应","轴辐式"层级结构不明显,整体网络小世界效应显著,凝聚子群的总体分布大多具有地理临近特征。最后,提出以下相关建议:强化城市群核心城市辐射能力,构建轴辐式网络格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区域间协同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文辉 李青霞 丘芷君
技术创新协同是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要义。本文以合作申请专利信息为依据,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城市创新协同网络、组织创新协同网络、个体创新协同网络3个维度,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技术创新演化过程及机理。研究发现: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技术创新协同具有地理邻近特征,地理距离较近的城市更利于开展面对面的直接互动与交流,提升了技术创新协同和再创新的速度;②粤港澳大湾区组织间技术创新协同具有组织邻近特征,组织属性相似的协同双方,更易于建立信任关系和业务往来,从而促进技术创新协同;③粤港澳大湾区个体间技术创新协同具有技术邻近特征,具有亲缘关系的集团企业,因技术相近、业务相同而更易于技术创新协同、转移和吸收;④应结合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利用活跃的市场经济优势,从城市、组织和个体角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技术创新协同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文婷 柯昀含
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就必须要有法治保障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成后,生态环保领域的立法进入应用立法时代。我国现有的一般性法律无法解决流域、区域存在的特殊生态环境问题,有必要制定专门法律,对现有体制、制度和机制进行系统集成,探索出适合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模式。“十三五”以来,针对长江、黄河、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青藏高原等区域的生态保护问题所进行的立法尝试,就是对立法模式的集成创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已经通过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在粤港澳大湾区展开法律制定工作的过程中,建议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综合性立法结合特殊问题和协同治理情况,以提升流域性、区域性专门法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璟
粤港澳大湾区治理与合作已进入关键期,本文从合作内容、动因分析、差异化机制分析出发,以"互融共兴"为理论核心,从合作前提、联动机理、执行机理以及监督、评估、反馈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初步的分析范式。建议构建以协调委员会为主的协调管理体制,从法律、市场、政府和社会四个方面创新协调机制,以结构式强制、契约式和互动式三种方式配套相关政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璟
粤港澳大湾区治理与合作已进入关键期,本文从合作内容、动因分析、差异化机制分析出发,以"互融共兴"为理论核心,从合作前提、联动机理、执行机理以及监督、评估、反馈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初步的分析范式。建议构建以协调委员会为主的协调管理体制,从法律、市场、政府和社会四个方面创新协调机制,以结构式强制、契约式和互动式三种方式配套相关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