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5)
2023(11943)
2022(10218)
2021(9126)
2020(7714)
2019(17352)
2018(17015)
2017(32965)
2016(16974)
2015(19245)
2014(18828)
2013(18642)
2012(17084)
2011(15259)
2010(15171)
2009(13579)
2008(12836)
2007(11047)
2006(9585)
2005(8242)
作者
(47986)
(40329)
(39924)
(38045)
(25452)
(18847)
(18252)
(15770)
(15356)
(14122)
(13641)
(13439)
(12651)
(12527)
(12416)
(12158)
(12059)
(11538)
(11464)
(11370)
(9860)
(9710)
(9615)
(9244)
(9137)
(9013)
(8510)
(8382)
(8062)
(7820)
学科
(99119)
经济(99054)
管理(55199)
(51816)
(43680)
企业(43680)
方法(40339)
数学(35937)
数学方法(35382)
地方(21704)
(19096)
业经(18937)
中国(18919)
(16987)
技术(16852)
(15725)
地方经济(14919)
产业(14068)
农业(12986)
环境(12615)
(12366)
贸易(12361)
(11938)
(11909)
(11754)
理论(11718)
(10883)
财务(10833)
财务管理(10805)
(10219)
机构
学院(248584)
大学(245281)
(116874)
经济(114871)
管理(101684)
理学(88627)
理学院(87778)
管理学(86251)
管理学院(85772)
研究(80626)
中国(59335)
(50222)
(46848)
科学(46401)
财经(38668)
(38128)
中心(37559)
经济学(37237)
(35241)
(35101)
研究所(34666)
业大(34155)
(33501)
经济学院(33420)
北京(30880)
(29780)
(28968)
师范(28689)
财经大学(28665)
经济管理(28200)
基金
项目(171471)
科学(137634)
基金(126885)
研究(125235)
(109385)
国家(108590)
科学基金(95910)
社会(83415)
社会科(79622)
社会科学(79606)
(67226)
基金项目(66430)
自然(61044)
自然科(59721)
自然科学(59709)
自然科学基金(58620)
教育(56868)
(55478)
资助(52557)
编号(48572)
(38490)
重点(38198)
(38124)
(36538)
成果(36263)
国家社会(35725)
创新(34309)
教育部(33376)
人文(33079)
课题(32792)
期刊
(125854)
经济(125854)
研究(71007)
中国(42499)
管理(39797)
(36768)
科学(32462)
学报(31758)
(28764)
技术(28656)
大学(25626)
学学(24684)
经济研究(21818)
农业(20275)
财经(19562)
业经(18867)
教育(18772)
(17122)
(17059)
金融(17059)
技术经济(16707)
问题(16153)
统计(15955)
(14287)
决策(12843)
商业(11810)
科技(11764)
(11437)
现代(11424)
世界(11065)
共检索到356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红渠  谢雄军  
借鉴物质流分析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提出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规划方法(LCA-MFA方法),梳理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框架,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典型的循环经济园区规划实践。主要包括:通过生命周期方法对扬州静脉产业园可获取的再生资源进行估算,进而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规划了产业园产业链结构,并模拟出园区近期和中远期物质代谢过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秋蕙  童昕  韩梦瑶  陈天鸣  
快速消费模式已经成为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的主要驱动力,由此带来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问题也日益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文章用服装及附件、旧服装及旧纺织品、纺织原料三类商品的全球贸易数据,刻画了纺织服装业全产业链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空间分布及变动;基于各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分工特点,考察其在服装再使用和材料循环利用两种模式中的路径选择差异;并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论指出,无论再使用,还是再循环,在降低全球纺织服装生产网络中的环境污染挑战方面都有局限性。解决生产和消费末端的废弃物问题必须从全产业链入手,通过延伸生产者责任、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实现生产—消费模式转变,从根本上实现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孔鹏志  杨忠直  
为揭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在发展机制,本文基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特征建立了闭环产业链模型,利用企业间的Stackelberg博弈分析了消费者、企业和政府间的利益关联以及三大主体最优决策对闭环产业链的影响方式。研究结论表明,消费者的环境偏好越低,政府的环境税标准越低,且环境税的制定空间越小,企业收益越难实现从传统产业链到循环产业链的转移,消费者以新产品的消费弥补环境效用的损失;在政府的全局最优税收情况下,传统产业链的企业在横向企业竞争中仍具有先动优势,并不随环境税增加而改变;政府经济最优废弃物循环率能够保证循环产业链的回收资源供给,但只是在消费者容忍的范围内实现了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生产总收益最大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母爱英  王建超  严飞  
本文在对首都圈生态产业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评估基础上,从循环经济视角,就构建首都圈关键种钢铁、制药、石化、煤炭、农业等生态产业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培育首都圈生态产业链的可行性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嘉  张会新  
循环经济可以实现产业链的耦合效应,产业耦合系统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整体,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循环利用和相互作用。生物产业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需结合生物产业结构特性,以低耗、高效、环保为核心,围绕生物资源开发,加强产业链内部各环节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交换和循环利用,强化产业链的耦合力量。陕西的生物产业内和产业间耦合机制构成了生物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生物产业应注重建立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调整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企业集群发展,完善支持服务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宁  鞠美庭  楚春礼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保持经济长远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物质流分析方法为资源、废弃物和环境管理提供了方法学上的决策支持工具,也为区域循环经济的评价与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循环经济建设的发展,文章探讨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依据物质流分析方法,结合现实情况建立了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并对主要指标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文平  周达培  
文章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研究模型。利用极大熵模型,求解条件概率表,通过因果推理预测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稳定性,通过诊断推理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算例对该方法的应用进行具体说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忠直  孙皓辰  
首先给出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动的价值增值定律,物流方向选择的价值梯度公理和确定物流最佳数量的价值最大化定理,以此作为循环经济系统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规划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了循环经济系统物质流动价值增值过程,定义了循环物流价值增值倍数,发现循环经济系统的物流价值增值倍数是循环经济的核心所在。接着在生产者责任延伸的框架下,探讨了企业循环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分配的利润最大化原理和社会循环经济系统物质等价交换原理。最后讨论了政府的行政、政策等职能对循环经济系统的逆向物流市场形成和有效运行的作用。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推进循环经济物流系统和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的建设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文军   郑艳玲   张芳   刘瑜珮  
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变革的经济发展模式。文章在阐明循环经济产业链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循环经济产业链构造过程与构造原理、循环经济协同效应机理。研究认为,循环经济产业链是系统协同的依托载体,产业链条反馈机制促使协同效应形成。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应以立法创新为保障,确立废弃物资源属性核心理念,统筹推动废弃物梯级式循环利用;以政策机制创新为抓手,完善激励与考核机制,定期检视政策执行效果,推动循环经济产业链整合重构布局;以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为支撑,围绕循环经济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等政策建议,促进循环产业链构造,推动经济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协同耦合共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舒畅  乔娟  吴一平  
循环经济的实践,需要在产业链中运行才能得以贯彻。本文拟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对上下游企业与政府是否愿意参与循环经济产业链及选择何种模式参与进行理论探讨。结果表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和稳定具有可能性,而参与循环经济产业链前后的成本收益差距、上下游企业间利润分配以及政府的监管力度是影响企业参与意愿的关键因素;对于政府而言,政府的管制意愿及力度也受企业合作意愿强度的影响。据此,提出应加强企业间合作、完善产业链条、构建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并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等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兆杰  滕立臻  张凯  迟兴运  
为了实现对循环经济稳定性的定量评价,文章对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以某铝电企业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得出了其柔性度和稳定性等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华   朱雪冰   陈鑫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客观上要求对我国数字经济产业链有清楚的判断,以及我国数字经济产业链本身发展要畅通循环。为此,本文编制出中国数字经济产业链投入产出表,测度了中国数字经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规模,分析了产业链内部的互动衔接状态、上中下游产业关联和最终需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数字经济产业链内部结构上,数字经济上中下游产业规模呈现“哑铃式”形状,数字经济中游与下游产业在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方面出现不甚匹配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字经济产业链的循环化。在产业结构系数上,数字经济中游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最大,对国民经济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数字经济下游产业推动力系数最大,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最终需求的敏感度分析上,数字经济上游和下游产业均是投资依赖型产业,数字经济中游产业是消费、投资、净出口复合依赖型产业。本文的发现可以为“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国家战略提供学理支撑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正平  郑小保  江六一  
作为国家循环经济首批试点城市,有必要对铜陵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特色、发展成效及经验加以总结、提炼,为同类型城市转型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新动力,为全国其他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借鉴。本文以铜陵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为研究对象,在铜、硫、石灰石等产业链物质流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循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研究了以资源产业链为特征的循环经济"铜陵模式"。概括地说,企业减量化,行业的耦合,能量的梯级利用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体现了"铜陵模式"的核心思想。循环经济"铜陵模式"的研究,既立足于现有产业,又高于现有产业,紧紧围绕现有产业优势,以循环经济新的生产模式、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融入到铜陵市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德存  
产业链的经济绩效就是产业链形成后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收益,它包括单个企业的经济绩效和产业链总体的经济绩效两个部分。文章仅研究产业链总体的经济绩效的计量。给出了产业链的增加值链、成本链、利润链的计量公式,推导出了产业链剩余利润的计算公式,最后提出了产业链经济绩效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