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23)
- 2023(19565)
- 2022(17015)
- 2021(16187)
- 2020(13472)
- 2019(31317)
- 2018(30835)
- 2017(58578)
- 2016(31911)
- 2015(36339)
- 2014(36175)
- 2013(35448)
- 2012(32739)
- 2011(29461)
- 2010(29685)
- 2009(27272)
- 2008(26411)
- 2007(22991)
- 2006(20260)
- 2005(17929)
- 学科
- 济(125284)
- 经济(125137)
- 管理(89437)
- 业(85543)
- 企(69990)
- 企业(69990)
- 方法(58719)
- 数学(51087)
- 数学方法(50258)
- 中国(35607)
- 农(35083)
- 财(32172)
- 业经(28127)
- 贸(27487)
- 贸易(27471)
- 学(27145)
- 易(26825)
- 地方(24481)
- 制(23491)
- 农业(23422)
- 技术(22457)
- 理论(21674)
- 银(19968)
- 银行(19903)
- 融(19803)
- 金融(19799)
- 和(19691)
- 务(19039)
- 行(19020)
- 财务(18948)
- 机构
- 大学(450345)
- 学院(448327)
- 济(177738)
- 经济(173878)
- 管理(173409)
- 研究(151991)
- 理学(149949)
- 理学院(148261)
- 管理学(145235)
- 管理学院(144432)
- 中国(114797)
- 京(96857)
- 科学(94818)
- 财(82360)
- 所(76636)
- 农(75016)
- 研究所(69817)
- 中心(69630)
- 业大(68518)
- 财经(65650)
- 江(65393)
- 北京(61227)
- 经(59746)
- 范(59524)
- 农业(59115)
- 师范(58859)
- 院(55757)
- 经济学(53493)
- 州(53248)
- 技术(49465)
- 基金
- 项目(305781)
- 科学(239284)
- 研究(222396)
- 基金(220214)
- 家(193397)
- 国家(191804)
- 科学基金(163556)
- 社会(137754)
- 社会科(130451)
- 社会科学(130416)
- 省(119345)
- 基金项目(115773)
- 自然(107373)
- 自然科(104873)
- 自然科学(104846)
- 教育(103576)
- 自然科学基金(102912)
- 划(101318)
- 资助(92073)
- 编号(91690)
- 成果(74429)
- 重点(69028)
- 部(67258)
- 发(65428)
- 创(63693)
- 课题(63476)
- 创新(59457)
- 科研(58760)
- 教育部(57376)
- 大学(56927)
- 期刊
- 济(191784)
- 经济(191784)
- 研究(131895)
- 中国(87417)
- 学报(73610)
- 农(67593)
- 科学(66249)
- 管理(64145)
- 财(61797)
- 大学(55850)
- 教育(54217)
- 学学(52223)
- 农业(47350)
- 技术(42469)
- 融(38812)
- 金融(38812)
- 经济研究(31397)
- 业经(31346)
- 财经(31134)
- 经(26646)
- 问题(25401)
- 业(25342)
- 图书(24969)
- 贸(22960)
- 技术经济(22264)
- 科技(21722)
- 理论(21477)
- 版(21078)
- 统计(20877)
- 国际(20619)
共检索到665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霍忻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国内诸要素,而且还与国外因素有着密切和深远的联系。在当今各国崇尚技术创新进步的大环境下,国际技术溢出作为一种影响世界各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路径在技术全球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借鉴L-P和B-K模型的基础上,以进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外商投资为研究视角,通过推算我国1985~2013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了3种路径的技术溢出效果。结果显示,国内研发、进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外商投资均能够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且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宏 薛斌
本文运用研究外国研发资本存量溢出效应的B-K模型,选取12个研发投入较多的国家作为国外研发主体,对1985—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与国内研发和吸引外资两种渠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国内研发,对外直接投资,吸引外资对于我国技术进步都有一定促进作用,国家应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健全境外投资促进体系,提高企业对外投资便利化程度。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技术进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延 吕慧娴 汪伟
准确合理的定价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开办的难点和关键,利率是影响其准确定价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虑到利率波动的规律性以及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特点,该文构建了B-K利率二叉树模型,然后根据精算学收支平衡的原理,对单、双生命状态下的趸领和终身年金支付进行定价,并对赎回权定价进行了拓展,以期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成功推出有所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建军 崔春梅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江苏、浙江、广东3省是"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三大模式的发祥地。本文以1998-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计量模型对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在粤苏浙3省的外溢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浙江两省的本土制造业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对广东省则产生了正向外溢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3省制造业发展路径的差异,包括产业结构演变、内外资格局、国际分工定位的不同是产生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由此说明,单纯推进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增长不能解决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要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关键在于根据产业发展路径的结构特征在发展战略与政策方面做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制造业 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志浩 卢进勇
随着全球竞争加剧,以巩固和维护本国技术垄断优势为目的的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且采取多种措施限制技术外流。在此背景下,我国获得国际技术溢出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本文首先归纳总结国际贸易、直接投资和人才流动三种获取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路径以及相应溢出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我国面临出口管制、外资审查、人才争夺加剧等获取国际技术溢出的困境;最后,从合作创新、产业链升级、多元化对外直接投资以及长效人才引进机制等多个角度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素昆 杨慧燕
近年来,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从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已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不足之处:对技术获取型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分析不足;验证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性时忽略了滞后效应;对吸收能力影响溢出效应的分析不够深入,研究方法也有待改进。
关键词:
技术获取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霍忻
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一国利用技术外溢效应来实现本国技术进步的有效路径。本文借鉴L-P模型,选取1985-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并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进步衡量指标,具体考察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和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会产生显著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即对外直接投资每增加1%将引致国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0.0163%,影响程度不及国内研发、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此外还受到人力资本水平、研发强度、技术差距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技术进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局面的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内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蓬勃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以博弈论为研究工具,构建包含母国和东道国两厂商的博弈模型,探讨了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行为特征、动机及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技术获取动机,且在这种动机的引导下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地影响了母国及厂商的技术水平和收益,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发展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局面的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内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蓬勃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以博弈论为研究工具,构建包含母国和东道国两厂商的博弈模型,探讨了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行为特征、动机及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技术获取动机,且在这种动机的引导下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地影响了母国及厂商的技术水平和收益,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发展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双 冷祥彪
分析自2010年中德签署《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后,中国企业在德国技术获取型并购的变化趋势及特点。通过构建PEST-SWOT模型,从内外部两个角度分析中企在德国技术并购当前所处的整体环境,并总结出中企在德国技术并购面临的主要风险,投资政策收紧推升的并购审查风险、技术战略重叠引发的技术竞争风险、企业透明度不高以及经营经验不足带来的风险。基于以上分析,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分别提出风险应对建议。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技术获取 并购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云松
P2P网贷利率作为互联网金融市场价格体系核心,其溢出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互联网金融发展演进影响下的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本文在系统回顾P2P网贷利率微观机制与宏观效应文献基础上,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并构建多元DCC-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P2P网贷利率与正规金融市场利率的动态关联关系。研究发现:首先,P2P网贷利率波动具有聚集性特征,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并未明显改善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融资困境;其次,Shibor基准利率对于P2P网贷利率与中债国债利率都具有引导作用,然而与中债国债利率存在双向溢出效应,且动态相关性更强,与P2P网贷利率仅存在单向溢出效应;第三,P2P网贷利率与中债国债利率动态关系不显著,表明我国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之间仍然存在着结构失衡与人为分割;最后,本文从健全外部监管体制、完善内部运营机制两个层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昭 欧阳秋珍
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结合技能溢价理论与国际技术扩散理论,构建了技术溢出视角下的我国技能溢价模型,接着利用我国与主要贸易投资伙伴1990-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和检验了国外技术溢出与技能溢价的变动关系。研究发现:我国自主创新能明显地改善我国技能溢价的现象;通过进口方式获得的国外有效技术溢出明显缩小我国的技能溢价现象;然而,FDI、国外专利申请与信息技术的技术溢出与技能溢价呈现正相关关系;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的增加也会提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提高我国工资不平等。
关键词:
技术溢出 技能溢价 研发存量 工资不平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庆宾 方齐云
在开放经济系统中,一国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研究与开发投入,也取决于国外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本文利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国外研发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效果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贸易渠道和外国直接投资渠道的溢出效应均对我国的技术进步起促进作用,并且贸易渠道的正向溢出效果与外国直接投资相比在逐渐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好地吸收利用国外研发溢出效果的几点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莹 徐福缘
根据专利资源协同管理的总体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的专利资源协同获取模型。依据提出的模型框架,可以方便地实现对企业间专利信息的协同获取和整理,有利于提高专利资源协同管理的效率,最后阐述了多Agent技术在专利资源协同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专利资源 协同管理 本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