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7)
- 2023(15215)
- 2022(13130)
- 2021(12488)
- 2020(10935)
- 2019(25163)
- 2018(25067)
- 2017(48812)
- 2016(26617)
- 2015(29884)
- 2014(29854)
- 2013(29336)
- 2012(27095)
- 2011(24021)
- 2010(24039)
- 2009(22332)
- 2008(22249)
- 2007(19856)
- 2006(16586)
- 2005(14657)
- 学科
- 济(104487)
- 经济(104373)
- 管理(78466)
- 业(76764)
- 企(62560)
- 企业(62560)
- 方法(52424)
- 数学(46809)
- 数学方法(46053)
- 财(33856)
- 农(27924)
- 中国(27142)
- 地方(23205)
- 务(22322)
- 财务(22257)
- 财务管理(22197)
- 业经(21403)
- 企业财务(21089)
- 学(20744)
- 制(20600)
- 农业(18610)
- 贸(18575)
- 贸易(18563)
- 易(18000)
- 理论(17557)
- 银(17451)
- 银行(17422)
- 行(16315)
- 融(16212)
- 金融(16208)
- 机构
- 学院(367914)
- 大学(366516)
- 济(145522)
- 管理(143798)
- 经济(142338)
- 理学(124269)
- 理学院(122889)
- 管理学(120398)
- 管理学院(119707)
- 研究(116965)
- 中国(92374)
- 京(76463)
- 科学(73128)
- 财(71999)
- 农(60761)
- 所(58801)
- 中心(56567)
- 财经(56519)
- 江(55456)
- 业大(55033)
- 研究所(53359)
- 经(51250)
- 农业(47830)
- 北京(47225)
- 范(46565)
- 师范(46054)
- 经济学(44878)
- 州(44519)
- 院(42311)
- 财经大学(42194)
- 基金
- 项目(250251)
- 科学(196655)
- 基金(182055)
- 研究(179916)
- 家(158975)
- 国家(157658)
- 科学基金(135824)
- 社会(112715)
- 社会科(106737)
- 社会科学(106708)
- 省(98554)
- 基金项目(96531)
- 自然(90471)
- 自然科(88399)
- 自然科学(88375)
- 自然科学基金(86773)
- 教育(84638)
- 划(82974)
- 资助(76176)
- 编号(73144)
- 成果(59080)
- 重点(56374)
- 部(55458)
- 发(52599)
- 创(52029)
- 课题(50193)
- 科研(48899)
- 创新(48598)
- 教育部(47696)
- 大学(47139)
- 期刊
- 济(152402)
- 经济(152402)
- 研究(103823)
- 中国(69388)
- 财(60350)
- 学报(57478)
- 农(53434)
- 科学(52519)
- 管理(50563)
- 大学(43668)
- 学学(41335)
- 教育(37129)
- 融(36195)
- 金融(36195)
- 农业(35802)
- 技术(33781)
- 财经(27644)
- 业经(24525)
- 经济研究(24513)
- 经(23578)
- 问题(20206)
- 业(19999)
- 统计(19408)
- 版(18475)
- 财会(18361)
- 技术经济(18052)
- 策(17682)
- 理论(16711)
- 资源(16348)
- 图书(16240)
共检索到533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学凯 黄瑞玲
该文根据公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告数据,利用GM(1,1)模型预测地方财政收入,由此计算出可担保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和波动率,并将其代入KMV模型,评价长三角地区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违约风险,结论是:(1)长三角地区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违约风险仅为1.24%,总体而言风险可控;(2)地方政府性债务违约风险存在地区差异,上海的违约风险最小,江苏次之,浙江的违约风险最大;(3)在结构合理的情况下,江苏和浙江应适当缩减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上海则可少量增加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构建可持续税收体系,稳健地提高财政收入;(2)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量,分类管理地方债存量;(3)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胜威 孟翠莲
本文基于KMV模型,同时考虑财政实力与债务负担两端测算东北三省的地方债务违约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地方政府性债务违约概率总体不大,其中预期违约概率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在财政收入可偿债比例降为35%时,辽宁省出现14.48%的较高违约概率。财政收入增速偏低且波动性较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了东北三省地方政府财政的不确定性,进而加剧了信用风险。为防范和化解东北三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建议稳定财源,降低可偿债财政收入波动性;加强债务基础信息建设,提高政府债务透明度;严控债务增量,化解债务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曹萍
本文通过KMV模型实证研究各省、直辖市的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建立了对各省市的地方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的评估体系。以理论违约临界值0.4%为依据,计算得出在偿债高峰年有4个省市的违约风险相对较大,只有削减自发性财政支出,才能缓解风险;另有7个省的违约风险次之,提高债券担保的比例,可缓解违约风险。其他省市基本不存在违约风险。
关键词:
地方债务 城投债券 政府债券 债务违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洪源 胡争荣
本文基于流量和存量双重维度的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框架,建立KMV修正模型来开展债务管理新政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研究。研究发现:如果不考虑地方政府债务存量置换问题,2015年和2016年各省(市、区)在偿债能力保守的情形下取值时,债务违约风险较高,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的债务违约风险要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并且相比一般债务,各省(市、区)专项债务的违约概率要更低;如果考虑地方政府债务存量置换问题,从短期来看,债务置换的确能够大幅降低各省(市、区)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置换并不会从根本上消除各省(市、区)债务的偿还责任和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2017—2022年期间,不同偿债能力增长率变化对于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有着不同的动态影响,可流动国有资产变现和财政可担保收入的影响较大,基金可偿债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基于政府预算计划的既定偿债能力增长情景下,相对于债务平均偿还期限为3年的情况,债务平均偿还期限为6年时,现有政府偿债能力能够大致覆盖当期预算设定的实际债务余额限额,由此测算的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安全规模有较明显提升,债务偏离率与违约风险则显著降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方 陈凯
基于中间选民理论,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中国长三角地区20个地级政府在城市绿地供给上的策略互动。结果显示:邻近城市的绿地供给对本市的绿地供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中间选民收入和城市绿地价格对本市的绿地供给的影响不显著;虽然样本城市的自然环境禀赋得到有效利用,但是各城市存在参考邻近城市的绿地供给规模来提供本市绿地的标尺竞争行为,这种标尺竞争行为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原则,可能导致城市绿地供给处于非最优水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磊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市县两级政府,长期以来,针对市级政府债务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利用改进后的KMV模型对珠江三角洲9个市级政府在不同违约概率下的债务承受能力进行了测算,得出市级政府在短期及中期内可承受的到期债务规模。最后结合市级政府债务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市级政府债务 KMV模型 债务承受能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祥华 张梦春 丁华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问题。文章在分析2013—2017年黑龙江省地方政府债务状况的基础上,运用KMV模型,通过对黑龙江省地方政府2015—2017年相关债务和财政收支数据实证研究后发现:黑龙江省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可能性较低,债务规模处于适度安全范围。然而,近两年黑龙江省地方政府债务不断增长,财政收入却出现下滑趋势,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通过构建2015—2020年债务余额及安全偿债规模的双指标债务风险预警体系、设立债务风险防控委员会、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和处置债务危机三级响应机制等措施,探索化解黑龙江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风险防控 KMV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杜文瑄 施益军 徐丽华 翟国方 陈伟 陆张维
随着城市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风险扰动对城市的经济韧性发展有着较大的冲击影响,深入研究城市经济韧性对于城市经济良性发展和提升经济抵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取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两次典型的经济风险扰动,以长三角城市为研究对象,以产业相对多样化、产业相对专业化、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和地区经济敏感度的多维综合评价法对长三角城市经济韧性进行了测度,并对其时空格局的演化、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内大部分城市的产业相对多样化指数呈不断下滑趋势,相对专业化整体态势稳定上升,有利于区域产业分工和一体化发展,应对风险扰动的经济韧性能力强,而安徽省内部分城市专业化指数过高且存在产业同构化现象;(2)城市产业相对专业化指数区域差距不断增加,与其主导产业结构有显著关系;(3)核心城市与各城市间的联系总量占比逐年降低,核心城市上海的集聚能力仍较高,致使城市间差距增加,不利于城市经济韧性的整体协同;(4)城市抵抗力和恢复力与其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经济风险扰动对不同城市的经济增长,存在由沿海城市向内部城市的地域先后性影响。论文有助于弥补已有研究在城市群地区尺度经济韧性研究方面的不足,以期为中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和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方法指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慧婷 刘海龙
本文将可支配比例与地方政府评级联系起来,对不同省市赋予不同的可支配比例。文章运用KMV模型分析了中国30个省市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并依据违约风险大小进行排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局部地区违约风险较大,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事实上破产,需要高度警惕可能发生债务违约的省份。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KMV模型 地方政府债务 违约风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夏诗园
本文基于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财政数据,分别从1998-2016年和2009-2016年两个样本空间提取参数,对采用KMV模型得到的2019年的债务风险进行了观察。对比基于不同时期数据得到的结果,我们发现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各地区的财政收入平均增速普遍下降,增加了债务偿付的潜在压力,但部分地区财政收入的波动性在新时期也显著下降,使得其总体债务风险较前期有所下降。不过也有一些地区同时面临收入下降和波动性上升的双重压力,导致其债务风险有较大幅度上升。本文基于实证结果给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KMV 风险预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文杰 史煜瑾 朱青 张文新 丁俊翔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沿途城市将高铁站点作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对高铁站点地区的规划和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基于贝托里尼的"节点—场所"橄榄球模型,通过测算长三角地区26个高铁站点的节点(交通)价值和场所(功能)价值,对高铁站点地区的规划进行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杭州东站、南京南站、宜兴站等8个站点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而大部分高铁站点偏离可持续发展状态。因此规划建设主体应兼顾高铁站点建设存在的潜力与风险,规划中采取有效的方式促进高铁站点地区可持续发展,以带动城市整体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蕾 刘小川
该文利用改进后的KMV模型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未来五年(2017-2021)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违约风险进行测度,并进行可持续性判断。主要结论有:(1)总体来看,以地方财政收入作为唯一的偿债资金来源不能实现所有地方政府的债务可持续;(2)从区域上看,中部地区的债务可持续状况最好;(3)违约风险的判断标准越严格,债务不可持续的省份越多;(4)债务增长速度越快,债务可持续状况越差;(5)部分债务不可持续省份未来的可持续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在此基础上,该文从减少地方政府性债务额和增加地方政府性债务偿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傅为忠 黄小康
从工业绿色转型的角度,基于长三角地区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测算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为促进工业绿色转型,要不断优化工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建立新型工业体系,形成示范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卢亚娟 刘骅
随着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范式逐步向需求、市场、产业和竞争为导向转变,科技金融已不仅仅被视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工具,而已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牛鼻子"。本文在对科技金融概念与特性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投入—产出"两个维度三个方面构建科技金融区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利用引力熵模型,通过对"科技金融区域发展指数"和"经济距离"内涵的界定,建立一个基于空间区域视角下的"科技金融引力"模型;同时,运用该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的科技金融"引力值"进行测度,为该区域科技金融非均衡发展现象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视角,也为我国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清可 段学军 叶磊 张伟
针对已有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忽视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外部负效应这一问题,本文构建了非期望产出模型SBM-undesirable,并选择长三角地区16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投入产出要素进行定量调整。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其进行效率评价,能够避免传统DEA模型径向角度选择所带来的缺陷,提高效率评价的准确性,比传统模型更具有清晰的刻画功能。在研究期内,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偏低,平均效率呈"凹"字形波动趋势,环境污染等非期望产出的存在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