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0)
2023(11955)
2022(10378)
2021(9871)
2020(8765)
2019(20407)
2018(20391)
2017(39849)
2016(21662)
2015(24596)
2014(24560)
2013(23979)
2012(22097)
2011(19614)
2010(19697)
2009(18343)
2008(18157)
2007(16306)
2006(13565)
2005(11943)
作者
(60437)
(50485)
(50379)
(48156)
(32189)
(24294)
(23320)
(19984)
(19111)
(18116)
(17283)
(16979)
(15864)
(15844)
(15761)
(15700)
(15370)
(15077)
(14684)
(14401)
(12626)
(12348)
(12201)
(11547)
(11435)
(11404)
(11197)
(11148)
(10214)
(9972)
学科
(86184)
经济(86094)
管理(64301)
(62596)
(51157)
企业(51157)
方法(47049)
数学(42418)
数学方法(41736)
(26490)
中国(22395)
(21697)
业经(16953)
(16662)
(16661)
财务(16599)
财务管理(16558)
企业财务(15721)
(15690)
地方(15655)
(15568)
贸易(15562)
(15151)
(14799)
银行(14775)
理论(14755)
农业(14114)
(13842)
金融(13839)
(13838)
机构
学院(303225)
大学(302496)
(122874)
管理(122486)
经济(120355)
理学(106129)
理学院(105081)
管理学(102987)
管理学院(102423)
研究(92261)
中国(74207)
(61867)
(60348)
科学(56373)
财经(47927)
(47396)
(45686)
中心(45312)
业大(44586)
(44402)
(43573)
研究所(41380)
北京(38371)
经济学(38177)
农业(37512)
(36169)
财经大学(35952)
师范(35775)
(35440)
经济学院(34777)
基金
项目(205628)
科学(162321)
基金(150539)
研究(148146)
(130390)
国家(129345)
科学基金(112463)
社会(93421)
社会科(88635)
社会科学(88610)
(80862)
基金项目(79543)
自然(74804)
自然科(73132)
自然科学(73112)
自然科学基金(71788)
教育(70335)
(67913)
资助(63691)
编号(60555)
成果(48249)
(46098)
重点(46039)
(43100)
(42495)
课题(40900)
科研(40359)
创新(40260)
教育部(40002)
大学(39213)
期刊
(124579)
经济(124579)
研究(84103)
中国(54188)
(49174)
学报(44642)
管理(42893)
科学(41255)
(41062)
大学(34390)
学学(32675)
(31283)
金融(31283)
技术(28970)
教育(28758)
农业(27518)
财经(23542)
经济研究(20509)
业经(20075)
(19942)
统计(17452)
问题(16424)
技术经济(15744)
(15728)
(15267)
理论(14856)
财会(14451)
决策(14409)
(14066)
商业(13589)
共检索到430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曹萍  
本文通过KMV模型实证研究各省、直辖市的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建立了对各省市的地方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的评估体系。以理论违约临界值0.4%为依据,计算得出在偿债高峰年有4个省市的违约风险相对较大,只有削减自发性财政支出,才能缓解风险;另有7个省的违约风险次之,提高债券担保的比例,可缓解违约风险。其他省市基本不存在违约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胜威  孟翠莲  
本文基于KMV模型,同时考虑财政实力与债务负担两端测算东北三省的地方债务违约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地方政府性债务违约概率总体不大,其中预期违约概率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在财政收入可偿债比例降为35%时,辽宁省出现14.48%的较高违约概率。财政收入增速偏低且波动性较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了东北三省地方政府财政的不确定性,进而加剧了信用风险。为防范和化解东北三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建议稳定财源,降低可偿债财政收入波动性;加强债务基础信息建设,提高政府债务透明度;严控债务增量,化解债务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洪源  胡争荣  
本文基于流量和存量双重维度的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框架,建立KMV修正模型来开展债务管理新政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研究。研究发现:如果不考虑地方政府债务存量置换问题,2015年和2016年各省(市、区)在偿债能力保守的情形下取值时,债务违约风险较高,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的债务违约风险要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并且相比一般债务,各省(市、区)专项债务的违约概率要更低;如果考虑地方政府债务存量置换问题,从短期来看,债务置换的确能够大幅降低各省(市、区)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置换并不会从根本上消除各省(市、区)债务的偿还责任和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2017—2022年期间,不同偿债能力增长率变化对于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有着不同的动态影响,可流动国有资产变现和财政可担保收入的影响较大,基金可偿债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基于政府预算计划的既定偿债能力增长情景下,相对于债务平均偿还期限为3年的情况,债务平均偿还期限为6年时,现有政府偿债能力能够大致覆盖当期预算设定的实际债务余额限额,由此测算的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安全规模有较明显提升,债务偏离率与违约风险则显著降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学凯  黄瑞玲  
该文根据公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告数据,利用GM(1,1)模型预测地方财政收入,由此计算出可担保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和波动率,并将其代入KMV模型,评价长三角地区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违约风险,结论是:(1)长三角地区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违约风险仅为1.24%,总体而言风险可控;(2)地方政府性债务违约风险存在地区差异,上海的违约风险最小,江苏次之,浙江的违约风险最大;(3)在结构合理的情况下,江苏和浙江应适当缩减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上海则可少量增加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构建可持续税收体系,稳健地提高财政收入;(2)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量,分类管理地方债存量;(3)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朱洁  李齐云  
我国地方政府自2009年始,通过各种方式频频举债,虽未引起债务危机,但由于地方债缺乏市场化约束,其具体规模、真实性难以准确测算。本文以S省为例,运用改进后的KMV模型对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信用风险进行测算,得到不同期限内地方政府债券的安全发行规模与违约概率,进一步说明目前S省债券发行规模尚在零违约安全范围之内。最后从规范地方政府债券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及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岳秀敏  刘娅  
当前我国地方债的发行规模在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并正在逐步向自主发行转变。本文选取19952015年度的四川省财政收入、居民储蓄等数据作为样本,基于KMV模型与考虑了债务转移后的KMV模型,通过对未来年度财政收入和居民储蓄增量的估算,从而计算出增长率以及波动率等指标,测算出在两种模型下样本的违约距离和违约率,并分析两种模型对比出现悖论的原因,最后提出建立完善的发债制度和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体系,以有效监控地方债的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岳秀敏  刘娅  
当前我国地方债的发行规模在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并正在逐步向自主发行转变。本文选取1995~2015年度的四川省财政收入、居民储蓄等数据作为样本,基于KMV模型与考虑了债务转移后的KMV模型,通过对未来年度财政收入和居民储蓄增量的估算,从而计算出增长率以及波动率等指标,测算出在两种模型下样本的违约距离和违约率,并分析两种模型对比出现悖论的原因,最后提出建立完善的发债制度和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体系,以有效监控地方债的风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海赟  王晓芳  
基于改进的KMV模型构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价差影响因素模型,考察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并从债券的发行规模出发,计算地方政府债券的安全发债规模,进而提出在需求方面对地方政府的发债规模进行控制等观点,防范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产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会玲  刘锦虹  
就地方政府债券而言,在地方政府和居民之间涉及两类委托代理问题:债权债务的代理问题和公共政策的代理问题。地方政府依凭中央政府的"父爱心理",具有向上转移债务的动机,导致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人为扩大;地方政府"经济人"特性促使其有意识地运用公共债务追求自身利益而罔顾公共财政风险。这些都隐藏着潜在风险无限增加的可能性。可以从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居民退出机制、地方政府内在约束机制、事前制约机制、事后监督机制以及深化政务公开制度来防范信用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海星  靳伟凤  
实行规模控制是世界各国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较为普遍的手段。本文基于地方政府依法独立发债的背景,以2014年试点自发自还地方债的十省市为样本,尝试构建了具有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地方政府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并提出了测算地方政府债券安全发行规模的计量方法。本文从确定十省市政府信用等级所对应的违约概率临界值入手,分析和预测了2015—2019年十省市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可担保财政收入及其增长率和波动值,进而找出预测时段十省市不同期限的地方政府债券的安全发债规模。最后,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如何降低地方政府信用风险和防控债务危机提出了一揽子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慧婷  刘海龙  
本文将可支配比例与地方政府评级联系起来,对不同省市赋予不同的可支配比例。文章运用KMV模型分析了中国30个省市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并依据违约风险大小进行排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局部地区违约风险较大,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事实上破产,需要高度警惕可能发生债务违约的省份。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夏诗园  
本文基于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财政数据,分别从1998-2016年和2009-2016年两个样本空间提取参数,对采用KMV模型得到的2019年的债务风险进行了观察。对比基于不同时期数据得到的结果,我们发现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各地区的财政收入平均增速普遍下降,增加了债务偿付的潜在压力,但部分地区财政收入的波动性在新时期也显著下降,使得其总体债务风险较前期有所下降。不过也有一些地区同时面临收入下降和波动性上升的双重压力,导致其债务风险有较大幅度上升。本文基于实证结果给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学彬  武靖  徐明东  
中国债券市场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风险,并自2017年起债券违约事件频发且增速居高,如何利用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方法分析预测债券违约风险对中国债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基于混合治疗分析范式和多任务机器学习框架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综合违约风险分析方法,首先基于混合治疗分析方法构建由违约状态判别和违约时间估计两个模块构成综合违约模型,违约状态判别模块设定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违约时间估计模块设定为多任务长短期神经网络模型,以改进标准混合治疗分析对数据非线性分析能力不足以及违约时间估计部分违约风险等比变化等不合理假设。通过实验结果发现综合违约模型在预测区分性和时间预测性方面优于对照模型,能够以较高的时效性预测揭示风险并且较好地体现债券违约风险演变的个体差异性。同时发现市场、行业、地域以及宏观因素是影响本文信用债违约风险样本外预测能力的主要因素,财务因素能够较好地解释样本内数据表现,但其样本外的预测能力相对市场、行业、地域以及宏观因素较弱。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涛  张亮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出台后,中国地方政府获得了自行发行地方债权利。由于多数省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较大,地方债蕴含的信用违约风险不可忽视。基于各省份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历史数据,以及2015—2016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的发行规模,通过精确计算各省份财政担保比例,利用改进的信用风险评估KMV模型,评估了各省份地方债的预期违约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债的信用违约风险随时间推移将逐渐显性化。地方债的信用违约风险呈现区域差异化分布状态,中西部地区违约的省份数量会逐渐增多。地方债的预期违约率与其发行规模以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并不直接相关,与其财政担保比例高度相关;地方债的预期违约率与其期限关联性较强,与其发行利率相关性较弱。因此,监管部门应制定针对各省份债务情况的差异性地方债监管政策;应通过发行久期较长的地方债,对地方债违约风险进行分散化处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蕾  刘小川  
该文利用改进后的KMV模型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未来五年(2017-2021)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违约风险进行测度,并进行可持续性判断。主要结论有:(1)总体来看,以地方财政收入作为唯一的偿债资金来源不能实现所有地方政府的债务可持续;(2)从区域上看,中部地区的债务可持续状况最好;(3)违约风险的判断标准越严格,债务不可持续的省份越多;(4)债务增长速度越快,债务可持续状况越差;(5)部分债务不可持续省份未来的可持续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在此基础上,该文从减少地方政府性债务额和增加地方政府性债务偿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