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7)
- 2023(15576)
- 2022(13627)
- 2021(12714)
- 2020(10680)
- 2019(24526)
- 2018(24380)
- 2017(46877)
- 2016(25441)
- 2015(28751)
- 2014(28510)
- 2013(27944)
- 2012(25412)
- 2011(22615)
- 2010(22452)
- 2009(19851)
- 2008(19081)
- 2007(15887)
- 2006(13727)
- 2005(11436)
- 学科
- 济(99274)
- 经济(99169)
- 管理(70443)
- 业(66475)
- 企(54429)
- 企业(54429)
- 方法(46686)
- 数学(41033)
- 数学方法(40419)
- 农(30119)
- 财(25920)
- 中国(25787)
- 业经(23195)
- 地方(22827)
- 学(22082)
- 农业(20563)
- 制(16429)
- 贸(16077)
- 贸易(16068)
- 理论(16063)
- 务(15929)
- 财务(15853)
- 财务管理(15822)
- 易(15506)
- 环境(15296)
- 和(15250)
- 技术(14945)
- 企业财务(14866)
- 划(13414)
- 发(13116)
- 机构
- 大学(346542)
- 学院(345581)
- 管理(138791)
- 济(132162)
- 经济(129123)
- 理学(121323)
- 理学院(119931)
- 管理学(117602)
- 管理学院(116970)
- 研究(113045)
- 中国(82953)
- 京(73052)
- 科学(72385)
- 财(59883)
- 农(57060)
- 所(55360)
- 业大(53808)
- 中心(52599)
- 研究所(50847)
- 江(49968)
- 财经(48668)
- 范(47257)
- 师范(46822)
- 北京(45234)
- 经(44379)
- 农业(44240)
- 院(42386)
- 州(40187)
- 经济学(39204)
- 师范大学(38112)
- 基金
- 项目(249280)
- 科学(195875)
- 研究(181005)
- 基金(180996)
- 家(158081)
- 国家(156772)
- 科学基金(135133)
- 社会(113034)
- 社会科(106920)
- 社会科学(106892)
- 省(97555)
- 基金项目(97417)
- 自然(89511)
- 自然科(87391)
- 自然科学(87371)
- 自然科学基金(85736)
- 教育(83060)
- 划(82502)
- 编号(74235)
- 资助(73534)
- 成果(58455)
- 重点(55762)
- 部(54372)
- 发(52924)
- 创(51584)
- 课题(50278)
- 科研(48225)
- 创新(48071)
- 教育部(46541)
- 大学(46509)
- 期刊
- 济(139762)
- 经济(139762)
- 研究(97777)
- 中国(62858)
- 学报(56399)
- 农(52520)
- 科学(52449)
- 管理(48463)
- 财(45736)
- 大学(43060)
- 学学(40473)
- 教育(38004)
- 农业(36301)
- 技术(30461)
- 融(25275)
- 金融(25275)
- 业经(24355)
- 财经(22362)
- 经济研究(21233)
- 图书(19063)
- 经(19020)
- 问题(18805)
- 业(18267)
- 资源(17507)
- 版(17283)
- 科技(17088)
- 理论(16129)
- 技术经济(15769)
- 现代(15080)
- 实践(14984)
共检索到490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果 王沛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诞生于灾后重建这一特殊背景之下,与常规规划相比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本文以汶川县12个乡镇的灾后重建规划为研究对象,引入系统分析中的KJ法,逐步解析KJ法应用步骤,得到灾后重建规划的整体结构图。通过将其与常规规划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灾后重建规划在规划内容和应对上位规划方式两方面的特征,并对未来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提出借鉴性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振之 马琳 胡海霞
现有国家规划体系在定位、内容和行政监管等方面制约旅游资源优势区域发展统筹和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以汶川5.12灾后重建为例,探讨了建设旅游功能区以引导旅游资源密集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空间形态升级的可能性。通过战略层面的旅游功能区规划,协助统筹区域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协调城乡发展的空间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乡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达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标。
关键词:
旅游功能区 规划 灾后重建 大邑起步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9月2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全文,指出中国将用3年左右时间,耗资1万亿元,完成四川、甘肃、陕西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广大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规划》全文约25000字,15章,涉及重建基础、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城乡住房、城镇建设、农村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重建、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精神家园、政策措施、重建资金、规划实施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伟元
研究目的:分析汶川县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特点、基本做法,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考。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研究结论: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规划有以人为本、应急性、科学性、超前性、协调性等特点,在做法上突出前期调查分析和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提出重建用地安排和布局意见、落实有关用地政策,规划要科学理性等思考。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汶川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迅 卢华翔 黄继军 殷会良 贺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里氏8级特大地震举世震惊,全国哀悼。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城乡建设遭受严重破坏,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和复杂。地震灾后城乡恢复重建规划选址既是重建工作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更是影响重建工作成败的关键。本文是对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几点浅思,在对国内外地震灾害(包括汶川"5.12"特大地震)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对于灾后重建规划选址的技术原则与相关政策建议,对未来地震灾后城乡重建规划选址等提供有益经验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地震灾害 重建规划 科学选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振之 叶红
5·12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地震造成了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上的众多旅游景区遭受严重破坏。有的景区的旅游资源在地震中消失殆尽。此外,地震造成的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景区的重新运营。游客对于地震后灾区旅游业的形象和旅游信心也遭受严重打击。伴随着一些道路、城镇、旅游景区在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灾区旅游生产能力和旅游消费需求遭受重创,原有的生产力受损,原有旅游产业结构被破坏。因此,有必要站在生产力布局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重新审视灾后四川旅游业的恢复重建问题。从空间布局、产业调整、项目建设、市场营销等多角度去重新规划灾后旅游业的发展蓝图,共建灾区旅游业的美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灾后重建规划组 李双成 赵志强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对成都市域文化旅游资源及设施等造成严重破坏,尤以位于龙门山地震带附近的四市一县灾损最甚。受灾损失的重点文化旅游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刻不容缓。论文首先对成都文化旅游设施的损毁程度进行评估,分析成都市文化旅游设施灾后重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恢复重建战略进行思考,提出恢复重建工作的保障措施,以期为尽快有序恢复成都市文化与旅游产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文化旅游设施 灾后重建 成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兰生
5·12四川大地震的重灾区汶川县城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作者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次生地质灾害严重,但是可以治理,治理之后,从地质灾害影响角度而言,汶川县城完全可以在原址重建。重建规划定位为地震地质公园和旅游山水城市。汶川县城的重建应与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应尽早启动应急防治工程,防止城市继续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
关键词:
汶川县城 地震灾后重建 可能性 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志强
"地震发生后,我们就在思考,能为灾区做点什么?抗震救灾不是我们的长项,但灾后重建我们肯定会有所作为。如果说抗震救灾更多地是带着感情色彩,那么灾后规划则更强调理性和科学。"在《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完成后,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朱留华对记者说,这是一个超常规的规划,它既要解决好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问题,又要考虑灾区的长远发展;它不仅是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的依据,更要让灾后的重建比以前提高一个档次,要让灾区群众看到美好的未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运哲
一、背景介绍汶川因汶水得名。汶川县城所在地威州镇,位于川西北高山河谷地区,汶川县岷江河谷两岸,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与川西北高原的商贸、交通、旅游重要节点,阿坝州的副中心、教育科研基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升 毛咪 刘泽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已基本完成,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投资1万亿元,灾后重建绩效即各项重建目标完成的究竟如何?哪些政府能力制约重建绩效的提高?研究以上问题,有利于科学评估地震灾后重建绩效,并为之后的灾后重建提供重要借鉴。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政府重建能力及重建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在六个重灾县市收集的近1 000个受灾家庭样本的问卷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就业外,各项重建目标完成情况较好;相对其他能力来说,重建资源运用能力对重建绩效影响最大,其次是重建资源配置能力,重建资源获取能力和重建资源整合能力对重建绩效无显著影响。因此,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要高度重视重建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和资源...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受灾县 政府能力 重建绩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倪锋
汶川地震灾后,为解决临时过渡性居住问题,政府组织建造了大量的板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规划布局、面积指标、社会心理和经济成本等方面,将汶川地震板房与国外临时过渡安置房相关案例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板房居住区的容积率在0.4左右,配套用房约占总套数的20%,户均建筑面积约25m2左右,占地60m2左右,人均规划建筑面积约7m2,远高于国际推荐最低标准3.5m2,如将居住、学校和医院等板房区用地统一核算,人均规划占地面积也大于国际推荐最低标准30m2。认为我国已具备了较强的板房物质空间规划建设能力,但整体理念和系统性安排水平还需提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广京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灾害。据中国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公布,截至5月21日12时地震已直接造成41353人遇难、274683人受伤、累积失踪32666人、(截至20日24时)累计解救和转移被困人员396811人、公路受损里程28829公里、桥梁损毁3053座共计135162延米、9个县市形成33处堰塞湖的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四川特大地震已造成41353人遇难。人民日报,2008年5月22日第2版)。而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中央企业初步估算就在300亿元人民币以上(央企损失估算300多亿元受灾企业已开始重建工作。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舒建平 张林玲 何芝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绵竹旅游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在2008年至今两年多的时间里,绵竹市旅游业进行了积极恢复重建,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后,应着力从平复资金缺口、调整产业结构、突出文化亮点、深化旅游体验、恢复旅游市场人气、完善旅游救援等方面做好工作,实现绵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震灾 旅游业 绵竹市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燕
村镇空间布局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重点,它可以实现灾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基本思路是村镇合并与易地重建相结合,集约居住与适度分散相结合,生活、生产、生态、安全空间均衡发展,依托大中型城市、交通要道实施"点线布局"。具体措施:一是积极引导移民自发地融入新的环境;二是重视重建过程中利益补偿的问题;三是以市场化手段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四是适当保持农村血缘、亲缘、地缘格局;五是找寻农民参与平台,创新村镇重建规划的编制模式。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村镇重建 空间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