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8)
- 2023(17200)
- 2022(14794)
- 2021(13963)
- 2020(11667)
- 2019(26749)
- 2018(26563)
- 2017(50755)
- 2016(27958)
- 2015(31721)
- 2014(31593)
- 2013(30218)
- 2012(27483)
- 2011(24451)
- 2010(24361)
- 2009(22170)
- 2008(21607)
- 2007(19049)
- 2006(16525)
- 2005(14330)
- 学科
- 济(101581)
- 经济(101432)
- 管理(84876)
- 业(75542)
- 企(64802)
- 企业(64802)
- 方法(47761)
- 数学(41305)
- 数学方法(40721)
- 财(30288)
- 农(27516)
- 中国(27231)
- 业经(23745)
- 制(23661)
- 学(22580)
- 务(19514)
- 财务(19428)
- 财务管理(19381)
- 地方(19076)
- 理论(19050)
- 企业财务(18412)
- 农业(17672)
- 体(17354)
- 贸(16878)
- 贸易(16867)
- 和(16790)
- 环境(16632)
- 银(16625)
- 技术(16585)
- 银行(16574)
- 机构
- 大学(384663)
- 学院(381306)
- 管理(150339)
- 济(145344)
- 经济(142022)
- 理学(130466)
- 理学院(129049)
- 管理学(126559)
- 管理学院(125872)
- 研究(122681)
- 中国(91203)
- 京(80962)
- 科学(76377)
- 财(70879)
- 农(60698)
- 所(60023)
- 业大(57936)
- 中心(56621)
- 财经(56260)
- 江(55942)
- 研究所(54666)
- 经(51137)
- 范(50845)
- 师范(50302)
- 北京(50296)
- 农业(47500)
- 院(45585)
- 州(45284)
- 经济学(43722)
- 财经大学(42090)
- 基金
- 项目(266489)
- 科学(209307)
- 研究(196684)
- 基金(192129)
- 家(167030)
- 国家(165631)
- 科学基金(142804)
- 社会(122568)
- 社会科(115937)
- 社会科学(115907)
- 省(105067)
- 基金项目(101889)
- 自然(92917)
- 教育(92329)
- 自然科(90748)
- 自然科学(90722)
- 自然科学基金(89061)
- 划(88064)
- 编号(81103)
- 资助(78439)
- 成果(66672)
- 重点(59498)
- 部(58767)
- 课题(56276)
- 创(55732)
- 发(55451)
- 创新(51946)
- 制(51002)
- 科研(50954)
- 教育部(50752)
- 期刊
- 济(155704)
- 经济(155704)
- 研究(109954)
- 中国(76299)
- 学报(62145)
- 财(56532)
- 管理(55510)
- 科学(54976)
- 农(54642)
- 教育(49757)
- 大学(48157)
- 学学(44693)
- 农业(37620)
- 技术(34055)
- 融(30685)
- 金融(30685)
- 财经(27450)
- 业经(25890)
- 经济研究(24165)
- 经(23403)
- 图书(21711)
- 问题(20023)
- 版(18878)
- 业(18851)
- 科技(18332)
- 理论(18088)
- 技术经济(16856)
- 实践(16573)
- 践(16573)
- 财会(16524)
共检索到552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莹 李强 陶元磊
高校内部控制失效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的产生是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和信息处理能力不强。IT治理的引入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困境,是高校内部控制在实施层面打破治理碎片化的有力工具。本文认为,应通过IT治理整合相对松散和低效的信息化中心,将IT治理嵌入高校内部控制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IT治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该框架包括计划与组织、获取与实施、运行与支持以及监控与评价四个域,能够为实现"合作性牵制"提供可靠的信息平台。
关键词:
IT治理 高校 内部控制 框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万明 孙亚军
一、高校内部控制目标在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的目标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法令的遵循性。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将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总结为: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邱玉兴 解玮 王卓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教育经费支出呈现多元化趋势。高校内部控制在这种背景下凸显其重要性。文章以某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阐述某高校内部控制的影响要素,构建合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高校内部控制给予综合分析评价,旨在使研究内容更切合实际。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评价体系 模糊层次分析法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郑萍
在高校中实施内部控制,对提高高校经营管理效率以及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有着重要作用;对开展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构建严密而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具有指导高校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丰富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理论、完善管理学科建设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高校 内部控制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翟志华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构成如下:一、控制环境建设控制环境是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控制环境是推动控制工作的"发动机",是所有其他控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高校领导层及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职业道德和能力、校园文化、财务组织、员工素质等。概括起来,高校控制环境建设的关键点包括以下方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蓉
一、引言目前,学术界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标准和指标体系已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为不断促进我国内控制规范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已经为理论和实务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众多学者的不断努力下,高校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王卫星、赵刚2008)初步构建了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评价高校内部控制情况。朱波强、林宗兵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陆文斌 颜端阳 吴杰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彼此之间密不可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是内部控制达到既定目标必不可少的前提,其中内部控制评价起着关键作用,对强化高校内部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文章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基础上,借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分析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从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原则、评价方法和评价等级分类几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关键词:
高校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构建 实证研究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卫星 赵刚
内部控制评价对于强化高校内部控制是十分重要的,而进行内部控制评价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则是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要建立科学的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从高校内部控制的要素入手;再根据高校内部控制要素,构建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对高校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
关键词:
高校内部控制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成银 丁鸿利 鲁忆
我国各高校为促进内涵建设的需要,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其原有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筹资渠道以及组织架构等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管理模式的市场化、筹资渠道多样化、教育教学配套设施的精细高端化和经济业务多样化对各高校原有管理体制尤其是在内部控制方面提出新挑战。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现状,从治理层面与业务层面对我国高校的内部控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治理层面 业务层面 高校 内部控制 构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延平 郑晓东 李晨如
高校有必要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进一步提升高校内部管理水平。通过实行内部控制,能够保证高校各项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保证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提高学校管理服务效率和效果。高校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大学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的一个突出特征。近年来,随着财政资金投入、科研收入的不断增加,高校各项经济活动的管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我国高校经济活动的管理水平及其合规合法性较过去总体上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卓宝光
一、概述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是高校为了实现管理目标,保证各项管理工作和业务活动有效进行,控制各种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经费来源多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高校自主权逐步扩大,高校日益成为一个经营办学的实体,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办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坤顺 翟华云
高校内部治理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基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和完善的基础上,旨在促进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高校内部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201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则将北京大学等26所部属高校作为"推动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完善高等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乔春华 范晨诚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高校作为教育和科研的核心场所,正经历着管理模式的变革以及效率的显著提升。这一背景下,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深入分析数字时代的特点及其对高校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了高校内部控制体系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剖析了构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要素,以及如何实现这些要素之间的有效协同,提出了一系列实践性探索,包括管理流程优化、信息化建设及评价机制创新,旨在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指导高校管理体系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高校治理水平,保障高校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乾梅
一、引言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010年的24.2%。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也产生了高校巨额债务。巨额债务背后彰显着高校内部控制缺失并隐藏着财务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从2009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化解部分部属高校债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指南把学校财务安全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段旭龙
一、理论基础预防腐败是要把具体防腐败工作向前推移,强调"以人为本",从可能会引起腐败情况的行为开始实施预防。从廉政风险防控理论的观点出发,防范管理应该以年度为一个工作周期,在全年内再细分为"前期、中间段、后期"三个阶段重点预警、预防和考核修正。(一)预警阶段该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全面准确地查找廉政风险点,具体主管部门应该从实际工作内容和性质出发,组织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