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6)
- 2023(8510)
- 2022(7308)
- 2021(6749)
- 2020(5778)
- 2019(13264)
- 2018(13052)
- 2017(24970)
- 2016(13020)
- 2015(14429)
- 2014(14201)
- 2013(13768)
- 2012(12380)
- 2011(10615)
- 2010(10497)
- 2009(9208)
- 2008(8145)
- 2007(6499)
- 2006(5117)
- 2005(4208)
- 学科
- 济(52685)
- 经济(52639)
- 管理(40643)
- 业(40373)
- 企(34755)
- 企业(34755)
- 方法(29359)
- 数学(25751)
- 数学方法(25384)
- 技术(15314)
- 财(14150)
- 中国(12935)
- 农(12391)
- 审计(12115)
- 业经(10883)
- 务(9718)
- 财务(9669)
- 财务管理(9604)
- 企业财务(9207)
- 学(9005)
- 贸(8841)
- 贸易(8831)
- 农业(8681)
- 易(8629)
- 技术管理(8545)
- 理论(8384)
- 地方(8170)
- 环境(7847)
- 和(7568)
- 制(7548)
- 机构
- 大学(172940)
- 学院(172108)
- 管理(74835)
- 济(73480)
- 经济(72213)
- 理学(66595)
- 理学院(66006)
- 管理学(64944)
- 管理学院(64609)
- 研究(50759)
- 中国(38320)
- 京(35133)
- 财(32355)
- 科学(29450)
- 财经(27237)
- 中心(25368)
- 经(25187)
- 业大(24436)
- 江(23571)
- 所(23033)
- 农(22990)
- 经济学(22724)
- 财经大学(20848)
- 经济学院(20805)
- 研究所(20771)
- 范(20447)
- 商学(20405)
- 北京(20373)
- 商学院(20236)
- 师范(20232)
- 基金
- 项目(128002)
- 科学(103480)
- 基金(96366)
- 研究(93706)
- 家(83344)
- 国家(82701)
- 科学基金(73568)
- 社会(61844)
- 社会科(58986)
- 社会科学(58968)
- 基金项目(51944)
- 省(49133)
- 自然(48237)
- 自然科(47146)
- 自然科学(47137)
- 自然科学基金(46285)
- 教育(44020)
- 划(41280)
- 资助(38267)
- 编号(37016)
- 部(29626)
- 重点(28710)
- 创(28541)
- 成果(27369)
- 创新(26694)
- 发(26626)
- 国家社会(26464)
- 教育部(26254)
- 人文(25716)
- 科研(25285)
共检索到235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娟 廖洪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管理决策对信息实时性需求的日益增强,传统审计模式面临挑战,基于IT的连续审计(ContinuousAuditing,CA)模式应运而生。随着SOX法案的颁布和相关监管部门的推动,普及CA的时代即将到来。有鉴于此,本文通过阐述基于IT的连续审计模式的发展过程、实施步骤及运用现状和前景,分析其对我国的启示,为加快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连续审计 信息化 SOX法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薇 金治中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发现,连续审计实施的内在动因主要表现在为风险控制提供支持,控制日常经营活动,增加企业价值等方面。连续审计实施的外在动因主要表现在外部披露的要求,提高审计效率,遵循法律和管制等方面。对连续审计实施动因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实施连续审计的要义,为其实施提供指导。
关键词:
连续审计 实施 内在动因 外在动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阳秋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之一,生态审计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将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文章运用归纳整理法和内容分析法,首先界定了生态审计的内涵;其次对生态审计的目标、主体、客体与对象、内容、程序、方法、报告等一系列理论进行了探讨;再次对生态审计的实践现状进行探索;最后结合二十大报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规划,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生态审计未来研究与发展创新性地提出构建生态审计理论体系、制定生态审计准则指南、推动生态审计实施进展、培养生态审计专业人才等建议。通过开展生态审计理论相关研究,可以明晰国内外关于生态审计理论研究前沿及其发展趋势,促进生态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统一,推动绿色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的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审计 生态审计实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苟爱萍 赵瑾瑾 王江波
CA模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具有时空计算特征的时间、空间、状态都离散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具有模拟复杂系统时空动态演化过程的能力,常用于自组织系统演变过程的模拟研究。自产生以来,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军事和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在综合分析CA模型基本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对CA模型在城市空间规划相关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类研究,包括城市土地利用演变、交通流、生态系统演化、景观格局演变、城市灾害和人流疏散等仿真模拟等。
关键词:
CA模型 城市空间规划 仿真 综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雪荣 侯伟龙
大数据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应用已成为国内外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大数据与审计的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两者之长,加速实现审计全覆盖,更好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文章选取2012—2020年2 768篇CNKI期刊论文作为样本,利用Citespace对论文进行分析,绘制出大数据审计知识图谱,就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突显、时区、聚类进行分析,从不同维度细致描绘了大数据审计研究现状。最后就大数据审计的优劣、大数据审计适用范围、大数据审计平台构建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和展望,并指出大数据审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盛庆辉
外部独立审计治理在投资者保护中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投资者保护视角对外部审计治理效应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评述,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并探讨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审计治理 治理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姗
本文系统回顾和评述了国外自2000年以来关于离岸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和技术扩散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包括研究内容的丰富化、研究思路的动态化、指标选择的统一化以及研究视角的多元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奇杰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的关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阐明受托责任观是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复合型审计类型,是集合规审计和绩效审计为一体。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不同类别的被审计对象的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疏理和评述,指出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和侧重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慧 李凤琼
一、引言本世纪初,随着国内外一系列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的相继曝光,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公司治理改革的新浪潮,内部审计被推向公司治理的舞台中心。有效的内部审计是最佳公司治理的基本要求,它在健全公司治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瞬息万变,公司治理进程的节奏在不断加快,内部审计不再局限于单纯为企业管理层服务,其职能范围开始向公司治理问题拓展,需要满足广大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内部审计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袁庆宏 钱珊珊 王春艳
员工离职是指从组织中获取物质利益的个体终止其组织成员关系的过程,长期以来的离职研究主要从个体层面探究员工主动离职的决定因素和决策过程。本文在梳理以往离职研究在个体离职模型、群体离职和离职后果等方面进展的基础上,识别了离职研究的多学科背景及其对管理学视角下离职理论的启示,最后分析了离职研究未来可能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应用领域,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蓉丽 江纳 刘梦瑶
近年来,ESG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关注热点。ESG是未来世界重要的发展战略内容,而当前对ESG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梳理了ESG的内涵、测量方法、理论基础以及有关ESG行为、ESG信息披露和ESG投资的研究。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已有研究存在ESG内涵不明确、ESG测量方法未达成统一、ESG相关研究深度广度不够等问题,并对ESG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袁庆宏 钱珊珊 王春艳
员工离职是指从组织中获取物质利益的个体终止其组织成员关系的过程,长期以来的离职研究主要从个体层面探究员工主动离职的决定因素和决策过程。本文在梳理以往离职研究在个体离职模型、群体离职和离职后果等方面进展的基础上,识别了离职研究的多学科背景及其对管理学视角下离职理论的启示,最后分析了离职研究未来可能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应用领域,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宝山
近年来,技术并购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获取创新技术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从理论上来看,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技术并购与创新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中国技术并购的独特特征还缺乏充分的了解。为此,本文基于事前因素、事后效应、边界条件的理论框架,对国内外技术并购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中西方的研究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有关中国情境下的技术并购的研究结论,既有与西方相一致之处,也有与西方相区别之处。第一,中国企业技术并购在创新特征上与西方企业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中国的企业技术并购都起到了促进创新的作用,呈现出了单一正面效应,不同于西方的"技术并购效应悖论";第二,制度激励和脱离制度约束是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并购行为的重要动机,而国外企业没有这类动机。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情境,本文探讨了技术并购与创新关系相关研究的未来选题方向,并呼吁加强对中国独特制度环境的研究。
关键词:
技术并购 创新 中国制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郁培丽 冷丽婧
创新主体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存在多样性、共生性、适应性、动态演化性以及价值共创,数字技术范式下技术转移价值创造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基于此,本文从技术转移价值创造理论内涵、影响因素以及结果出发,系统回顾职能创新、创新系统、三螺旋以及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下技术转移价值创造研究发展历程,总结技术转移价值创造研究理论来源和前沿动态;构建基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的技术转移价值创造理论分析框架,重点关注公共研发组织与企业之间的知识互动及其价值共创和价值协同,分析隐性知识和生态系统领导者的策略与领导的重要影响。最后,本文提出四个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创新主体之间互利共生的管理研究、学术企业家在技术转移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研究、面对面交流和在线交流的相对重要性研究以及多元化技术转移价值目标和表现研究。本文重新界定了数字技术范式下技术转移价值创造理论内涵,揭示了数字技术范式下技术转移价值创造机制,以期推动技术转移价值创造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由雷
在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中国经济快速复苏,企业技术创新愈加重要,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愈加迫切。文章梳理了近年来中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制约与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四大因素,即根本因素、直接因素、关键因素和调节因素,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系统梳理,预测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厘清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逐层突破壁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路径选择。研究有助于提升企业化解重大危机、技术封锁等一系列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夯实企业作为科技与经济重要力量,打通经济双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