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53)
2023(19441)
2022(16602)
2021(15272)
2020(13040)
2019(29356)
2018(29007)
2017(55551)
2016(30298)
2015(33694)
2014(32715)
2013(32225)
2012(29272)
2011(26041)
2010(25741)
2009(23608)
2008(23156)
2007(20351)
2006(17632)
2005(15194)
作者
(87409)
(72897)
(72438)
(68554)
(46177)
(34991)
(32664)
(28640)
(27569)
(25784)
(24625)
(24565)
(23066)
(22952)
(22364)
(22342)
(21832)
(21782)
(20914)
(20864)
(18222)
(17745)
(17628)
(16631)
(16242)
(16155)
(16129)
(16036)
(14552)
(14384)
学科
(120466)
经济(120338)
(106391)
管理(97357)
(94662)
企业(94662)
方法(57019)
数学(46865)
数学方法(46259)
(36181)
业经(35494)
(35323)
中国(29773)
(25477)
技术(25410)
财务(25403)
财务管理(25369)
农业(25321)
企业财务(24068)
(23933)
理论(22572)
(22032)
地方(21765)
(21598)
贸易(21587)
(20984)
(20537)
(19370)
环境(18118)
(18047)
机构
学院(423898)
大学(420204)
管理(171014)
(167671)
经济(164311)
理学(148597)
理学院(147024)
管理学(144412)
管理学院(143654)
研究(136137)
中国(102126)
(88783)
科学(87411)
(77458)
(75158)
业大(68868)
(68111)
中心(62430)
研究所(62411)
(62112)
农业(61245)
财经(60949)
(55700)
北京(54906)
(52134)
师范(51492)
经济学(49764)
(49753)
(49633)
技术(47106)
基金
项目(295549)
科学(232418)
基金(214532)
研究(210781)
(189177)
国家(187557)
科学基金(161672)
社会(133039)
社会科(126208)
社会科学(126174)
(117366)
基金项目(114153)
自然(107597)
自然科(105185)
自然科学(105154)
自然科学基金(103307)
(98146)
教育(96887)
资助(87714)
编号(84598)
重点(66286)
成果(65719)
(64904)
(63812)
(62893)
创新(60100)
课题(57853)
科研(56947)
(55266)
计划(54845)
期刊
(179494)
经济(179494)
研究(116200)
中国(78033)
学报(71713)
(70305)
管理(66317)
科学(64666)
(60137)
大学(54185)
学学(51604)
农业(48704)
教育(43617)
技术(40218)
(32631)
金融(32631)
业经(31958)
财经(29654)
经济研究(28324)
(28032)
(25561)
问题(23440)
技术经济(23052)
科技(22800)
(21069)
现代(19610)
商业(19417)
图书(19109)
业大(19059)
理论(18617)
共检索到606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立杰  郭佳  汪文生  
在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了15个影响煤炭技术创新的因素,采用ISM建立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并结合MICMAC分析法对技术创新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即宏观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微观影响因素是煤炭技术创新的管控重点,并要发挥研发资金、企业家精神对其他微观影响因素的推动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昕  马紫微  
通过分析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影响因素,结合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现状,本文利用结构化演算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及权重;运用BP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构建了适用于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并以龙煤集团双鸭山分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探求增强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果的有效途径,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家臣  冯士伟  洪华斌  朱春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曦  赵国浩  
本文采用DEA模型,在投入指标中加入技术因素,测算了1996~2008年我国大中型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且对2009年、2010年的各项科技投入要素做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只有1996年、1997年、2003年、2008年4个年度达到DEA有效,平均效率为0.83,低于平均值的年度占50%以上,整体来说科技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不高,有待提高。本文进一步将整个时间段分为1996~2002年与2003~2008年2个时间段,经比较,综合效率平均上升了8.65%,纯技术效率平均下降了4.52%,规模效率平均上升了13.32%,但规模收益由递增变为递减,所以在增加各项科技要素投入时更要注重资源的有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红梅  刘丹琪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创新联盟网络对煤炭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验证创新联盟网络对煤炭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假设。运用SPSS16.0软件对问卷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受到网络规模、关系多样性、结构洞数量、中心度的正向作用和影响,网络密度与关系强度与煤炭企业创新能力呈倒U型关系。基于创新联盟网络对煤炭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假设验证,以及煤炭企业创新联盟的实际情况,给出煤炭企业利用创新联盟网络提升创新能力的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平  王学评  郝晓蒙  
1998年以来我国不同所有制煤炭企业的资本结构走势截然对立,当国有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路上扬时,非国有煤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却进入了稳定的下降通道。根据权衡理论和顺序融资理论,文章采用1998—2009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微观的数据样本,对影响煤炭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展开了动态面板实证研究回归,并基于回归结果对企业资本结构演变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企业资本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广受关注的所有制差异确实对煤炭企业资本结构的差异性变动有影响,但是程度很有限。对不同所有制煤炭企业资本结构差异造成最大影响的因素是企业的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晓玲  李凯  
基于低碳生态的视角,将能源、经济和环境因素纳入煤炭企业低碳经济效率评价体系中,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我国11家煤炭上市公司2008—2015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及其分解因素,并通过构建Tobit模型对煤炭上市公司低碳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投入产出效率角度来看,我国煤炭上市公司低碳经济效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驱动,而规模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且有待提升。从影响因素角度来看,企业规模和环保投入力度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有正向促进作用,企业内部管理费用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企业发展低碳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晓玲  李凯  
基于低碳生态的视角,将能源、经济和环境因素纳入煤炭企业低碳经济效率评价体系中,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我国11家煤炭上市公司2008—2015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及其分解因素,并通过构建Tobit模型对煤炭上市公司低碳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投入产出效率角度来看,我国煤炭上市公司低碳经济效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驱动,而规模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且有待提升。从影响因素角度来看,企业规模和环保投入力度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有正向促进作用,企业内部管理费用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效率起负向作用,企业研发水平和市场势力对低碳经济发展无显著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建红  费玉婷  陈怀超  
以煤炭企业产学研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煤炭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大创新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0—2016年的数据,运用协同度模型计算三大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并分析煤炭企业产学研创新系统的协同度。研究结果表明,煤炭企业产学研创新系统的协同度处于中等水平;高校与科研机构创新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呈线性增加,而煤炭企业与高校创新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煤炭企业与科研机构创新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以及系统整体的协同度呈现倒"U"型。研究结果以期为煤炭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对策,推动煤炭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佩枫  周德群  张浩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影响外部企业跨区投资进入模式选择主要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煤炭行业的特征,以我国东中部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的实践为例,分析影响煤炭企业跨区投资进入模式的关键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秀娟  侯贵生  
在中国政府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通过转变管理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技术创新等实现转型升级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这些属于煤炭企业战略层面,对整个企业高管团队的转型文化重塑能力、转型战略规划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管理控制与创新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等提出了挑战。文章从高管团队结构、企业内部与外部制度环境三个角度,对高管团队带领煤炭企业转型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学历水平、团队规模、平均任期及任期异质性程度、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管团队平均薪酬水平、区域市场化指数都对高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娟  王锋  
文章从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视角,以位于轮轴式煤炭产业集群"轴心"位置的煤炭企业为研究对象,以Robert Solow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函数模型和研究假设的调整,提取了影响核心企业经济增长的要素,即投资数量和比例、技术创新水平、煤炭资源投入速度以及无形资产的价值,其中前两者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但其发生作用的方式不同,投资的作用是短期的、外部的,而技术的作用是长期的、内源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有俊  
国情要求煤炭工业必须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煤炭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急需提高创新能力。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关系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价值分析被认为是普通技术 ,但它开辟了创新捷径的珍贵之处还没有被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煤炭企业应用价值分析 ,能提高创新能力 ,进入创新的广阔天地 ,不断创新 ,保持持久的竞争力。提高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 ,不仅是当务之急 ,而且具有深远广泛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