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7)
- 2023(16445)
- 2022(13977)
- 2021(13098)
- 2020(10991)
- 2019(25535)
- 2018(25422)
- 2017(48634)
- 2016(26214)
- 2015(29787)
- 2014(29905)
- 2013(29454)
- 2012(27508)
- 2011(24893)
- 2010(25292)
- 2009(23391)
- 2008(23112)
- 2007(20938)
- 2006(18351)
- 2005(16451)
- 学科
- 济(116614)
- 经济(116492)
- 业(78661)
- 管理(70141)
- 企(55855)
- 企业(55855)
- 农(49789)
- 方法(49314)
- 数学(43707)
- 数学方法(42986)
- 农业(33103)
- 中国(32476)
- 地方(27630)
- 业经(27535)
- 财(26068)
- 学(21659)
- 制(21163)
- 贸(20597)
- 贸易(20582)
- 易(19944)
- 银(17977)
- 银行(17943)
- 技术(17574)
- 融(17382)
- 金融(17379)
- 理论(17367)
- 行(17261)
- 发(17044)
- 环境(16531)
- 和(16271)
- 机构
- 学院(378732)
- 大学(372997)
- 济(156299)
- 经济(153040)
- 管理(146321)
- 研究(128017)
- 理学(125977)
- 理学院(124592)
- 管理学(122071)
- 管理学院(121385)
- 中国(97896)
- 科学(79163)
- 京(78894)
- 农(77393)
- 财(69229)
- 所(65257)
- 中心(60735)
- 业大(60669)
- 农业(59834)
- 研究所(59086)
- 江(58401)
- 财经(54617)
- 范(50137)
- 师范(49612)
- 经(49567)
- 北京(49555)
- 经济学(46591)
- 州(46456)
- 院(45324)
- 经济学院(41947)
- 基金
- 项目(251826)
- 科学(198063)
- 研究(184360)
- 基金(180939)
- 家(158201)
- 国家(156575)
- 科学基金(134150)
- 社会(115872)
- 社会科(109530)
- 社会科学(109497)
- 省(101316)
- 基金项目(95375)
- 自然(86802)
- 教育(85241)
- 自然科(84770)
- 自然科学(84748)
- 划(84009)
- 自然科学基金(83193)
- 编号(76692)
- 资助(74608)
- 成果(61428)
- 发(58360)
- 重点(56744)
- 部(55257)
- 课题(52847)
- 创(52641)
- 创新(49061)
- 科研(48173)
- 国家社会(47395)
- 教育部(46965)
- 期刊
- 济(177769)
- 经济(177769)
- 研究(107139)
- 中国(78576)
- 农(76942)
- 学报(59012)
- 科学(55216)
- 财(53031)
- 管理(52235)
- 农业(52209)
- 大学(45552)
- 学学(43087)
- 教育(42447)
- 融(36964)
- 金融(36964)
- 技术(36378)
- 业经(34530)
- 经济研究(26779)
- 业(26682)
- 财经(26219)
- 问题(24262)
- 经(22511)
- 统计(19763)
- 版(19642)
- 技术经济(19635)
- 世界(18243)
- 策(17967)
- 科技(17487)
- 资源(17459)
- 商业(17421)
共检索到568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明月 薛兴利
本文运用ISM模型解析了约束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分析表明,农场带头人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弱是约束家庭农场发展的表层直接因素,农民培训滞后、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流转障碍多、农场融资困难等因素是中层间接因素,政府组织指导不当、配套扶持政策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不够、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等是深层根源因素。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约束因素 ISM模型 递阶结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妮笛 纪丽彤 舒澍成 杨菲
为探究家庭农场数字农业技术采纳作用机制,通过构建技术采纳影响因素体系,利用ISM-MICMAC模型得出各层次因素、驱动力-依赖性矩阵。ISM层次模型表明,技术安全性感知是直接表层因素,社会网络、设备操作能力、家庭收入、耕地面积、组织化程度、土地细碎化程度、是否参加培训、技术有用性感知和技术易用性感知是中层间接因素,家庭农场主的政治身份、受教育程度、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居住地理位置、政府宣传引导、政府经济补贴和基础设施是深层本质因素,对技术采纳起决定性作用;驱动力-依赖性矩阵表明,家庭农场主政治身份、受教育程度属高驱动力、低依赖性独立因素。据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强化宣传推广、开展教育培训和增加政策扶持等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茜 徐勇 郭恒 李文娇
在对河南省舞钢市21个家庭农场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以SWOT为分析模型,分别对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和外部威胁进行统筹分析,认为家庭农场发展目前仍处在"幼年"阶段,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探索合理的发展策略尤为重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土地流转、多元化服务、信贷扶持、保险引导、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创优品牌诸方面在内的提升家庭农场发展的6项战略对策。
关键词:
家庭农场 SWOT模型 农业经营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开昌 房芬 万桃 姚译然 罗娟
家庭农场在创新农业产业发展和优化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市作为家庭农场经营的先行试点地区,其经营模式日渐成熟与完善。为更好地了解上海市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在对395户家庭农场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土地经营规模、平均每年投入成本、农业机械数量、家庭农场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等微观因素指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测算出各指标对家庭农场年收入的相关系数。同时,对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土地流转因素、社会保障制度、农业风险分散机制、农场发展融资环境等宏观因素也作了相应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家庭经营 适度规模 职业农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园圆 杨晨钰婧 耿丽丽 薛永基
家庭农场作为推进农业低碳转型的关键主体,探索其低碳生产行为的内在逻辑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江苏省472户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和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BN),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析了环境价值观对家庭农场低碳生产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环境价值观对家庭农场低碳生产行为不存在直接的显著影响,前者对后者具有完全中介效应;(2)环境价值观与家庭农场低碳生产行为之间受到环境身份认同、个体规范、主观规范等多个中介变量的共同影响;(3)环境价值观对家庭农场低碳生产行为的作用机理可以通过TPB-VBN整合模型有效揭示;(4)环境价值观对家庭农场低碳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因农场目标导向不同而存在差异,环境身份认同、知觉行为控制和环境价值观分别在以声誉建设、经济利益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家庭农场中发挥主要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园圆 杨晨钰婧 耿丽丽 薛永基
家庭农场作为推进农业低碳转型的关键主体,探索其低碳生产行为的内在逻辑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江苏省472户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和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BN),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析了环境价值观对家庭农场低碳生产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环境价值观对家庭农场低碳生产行为不存在直接的显著影响,前者对后者具有完全中介效应;(2)环境价值观与家庭农场低碳生产行为之间受到环境身份认同、个体规范、主观规范等多个中介变量的共同影响;(3)环境价值观对家庭农场低碳生产行为的作用机理可以通过TPB-VBN整合模型有效揭示;(4)环境价值观对家庭农场低碳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因农场目标导向不同而存在差异,环境身份认同、知觉行为控制和环境价值观分别在以声誉建设、经济利益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家庭农场中发挥主要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汪恭礼
家庭农场模式为农业农村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据农业部调查,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符合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全部家庭农场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与普通农户相比,家庭农场的增收效果十分明显。2012年全国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为1620亿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为18.47万元。(一)发展家庭农场模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尽管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自身实力弱、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偏低等问题,更面临土地流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屈学书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农业生产二重性理论、制度变迁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对家庭农场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是与当前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一种生产关系,是符合农业生产二重性特点要求的农业生产方式。家庭农场适应当前的制度环境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增加农业收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雷
基于政府、市场和农民家庭的综合分析视角,考察了家庭农场兴起的过程,系统揭示了家庭农场发展的多重动力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推动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实践及市场化条件下农业规模效益的增长,构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两个重要外部动力。但家庭农场的兴起和发展更是农民家庭借助政府和市场等外部条件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其家庭劳动力的配置方式,从而最大化家庭收入以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家庭消费需求的结果。农民家庭构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内在动力。家庭农场是农民家庭同政府和市场"互构"的结果,这也充分显示出了农民家庭经济组织的发展活力和发展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厦 王丹
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构建了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现有指标体系不同,该指标体系突显家庭农场本质属性、资源禀赋状况等特征。同时,基于2017-2019年三轮家庭农场问卷调查得到的1242个家庭农场样本数据,并使用AHP-熵值法计算指标综合权重,分总体、经营类型和地区三个维度对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89%的家庭农场发展质量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总体情况尚可,但离高质量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2)从农场经营类型来看,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养殖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低。(3)分地区评价结果来看,武汉和郎溪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麻城和武穴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较低。由此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出发,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家庭农场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家庭农场注册登记与完善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以提高家庭农场发展质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剑
当前,需对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扶植政策、运行效率及资金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进而通过规范土地流转过程,加速家庭农场规模化进程;拓宽贷款融资渠道,丰富抵押担保方式,突破资金瓶颈;加强政策扶持力度,营造家庭农场良好的发展环境;引进农业技能人才,做好农场科学管理,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推动家庭农场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发展探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厦 王丹
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构建了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现有指标体系不同,该指标体系突显家庭农场本质属性、资源禀赋状况等特征。同时,基于2017-2019年三轮家庭农场问卷调查得到的1242个家庭农场样本数据,并使用AHP-熵值法计算指标综合权重,分总体、经营类型和地区三个维度对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89%的家庭农场发展质量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总体情况尚可,但离高质量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2)从农场经营类型来看,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养殖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低。(3)分地区评价结果来看,武汉和郎溪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麻城和武穴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较低。由此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出发,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家庭农场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家庭农场注册登记与完善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以提高家庭农场发展质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丽丽 仝爱华
论文实地调查了宿迁市宿城区家庭农场,采用Probit模型对306家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及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正影响,专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正影响。家庭农场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正规信贷约束。最后提出适当增加农机补贴、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优化正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引导规范民间借贷发展等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丽丽 仝爱华
论文实地调查了宿迁市宿城区家庭农场,采用Probit模型对306家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及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正影响,专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正影响。家庭农场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正规信贷约束。最后提出适当增加农机补贴、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