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3)
- 2023(14661)
- 2022(12369)
- 2021(11243)
- 2020(9750)
- 2019(22244)
- 2018(21914)
- 2017(41482)
- 2016(22637)
- 2015(25473)
- 2014(25339)
- 2013(24778)
- 2012(22857)
- 2011(20536)
- 2010(20186)
- 2009(18462)
- 2008(18203)
- 2007(16452)
- 2006(13972)
- 2005(11742)
- 学科
- 济(90644)
- 经济(90544)
- 管理(64459)
- 业(60704)
- 企(49678)
- 企业(49678)
- 方法(45560)
- 数学(40629)
- 数学方法(40132)
- 农(24959)
- 财(24305)
- 中国(23145)
- 学(20326)
- 业经(19549)
- 贸(17842)
- 贸易(17839)
- 地方(17653)
- 易(17366)
- 农业(16609)
- 务(15444)
- 制(15408)
- 财务(15393)
- 财务管理(15355)
- 企业财务(14558)
- 技术(14027)
- 环境(13960)
- 理论(13789)
- 和(13721)
- 银(12868)
- 银行(12799)
- 机构
- 大学(322702)
- 学院(321465)
- 济(127394)
- 经济(124812)
- 管理(123167)
- 研究(107767)
- 理学(107484)
- 理学院(106265)
- 管理学(104131)
- 管理学院(103567)
- 中国(79316)
- 科学(71092)
- 京(67530)
- 农(65164)
- 财(56221)
- 业大(56196)
- 所(55397)
- 农业(52181)
- 研究所(51058)
- 中心(50976)
- 江(47924)
- 财经(45546)
- 经(41516)
- 北京(41294)
- 范(40433)
- 师范(39786)
- 院(39162)
- 经济学(38961)
- 州(37639)
- 技术(36207)
- 基金
- 项目(227330)
- 科学(177377)
- 基金(165021)
- 研究(156444)
- 家(148080)
- 国家(146880)
- 科学基金(124534)
- 社会(98539)
- 社会科(93375)
- 社会科学(93345)
- 省(90287)
- 基金项目(87967)
- 自然(84869)
- 自然科(82938)
- 自然科学(82908)
- 自然科学基金(81444)
- 划(76825)
- 教育(73301)
- 资助(67400)
- 编号(61548)
- 重点(52149)
- 部(49610)
- 成果(48322)
- 发(48229)
- 创(47596)
- 科研(45395)
- 计划(45038)
- 创新(44576)
- 课题(43036)
- 大学(41882)
- 期刊
- 济(130116)
- 经济(130116)
- 研究(83910)
- 学报(61453)
- 中国(60166)
- 农(57312)
- 科学(52445)
- 大学(45260)
- 财(44591)
- 管理(43122)
- 学学(42880)
- 农业(38896)
- 教育(32038)
- 技术(28659)
- 融(24583)
- 金融(24583)
- 财经(22159)
- 业经(21936)
- 经济研究(21357)
- 业(21204)
- 经(19023)
- 问题(17645)
- 版(17500)
- 业大(16386)
- 技术经济(15751)
- 科技(15733)
- 图书(15715)
- 统计(15496)
- 策(14298)
- 商业(14285)
共检索到456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丽丽 吕靖 艾云飞
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涉及领域广泛且关系复杂。为厘清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和影响力排序,为决策者有重点地制定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从基础条件、政治外交条件、经济条件、安全条件、保障条件等7个方面构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得到由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中间层间接影响因素和深层根本影响因素组成的3级多层递阶ISM,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表层影响因素的权重排序。结果表明:ISM能有效地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影响因素层级结构,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因素间的层次关系;AHP法可以识别影响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关键和重点因素,包括专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许培源 陈乘风
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和我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有重叠和合作空间,也存在竞争。印尼一方面乐于通过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其"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提升其国际地位,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印尼国内也存在反对的声音。中国可将印尼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示范、中介和重要市场,并注意从印尼最为关心的海上互联互通和出口型制造业两大方面与该国战略对接,注重形成"点、线、面"的一体化协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明辉
海上丝绸之路是岭南音乐文化海外传播和内陆拓展创新的主要途径,与岭南移民、海外留学、宗教传播紧密相关。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还促进了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也促进了岭南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本文通过对岭南音乐文化的特点与内涵进行分析,探究了海上丝绸之路对岭南音乐文化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对岭南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中国新时期的音乐变革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岭南音乐 音乐文化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祥乾 吴建军 朱清华 胡甚平 朱鎏
为了量化研究风浪因素对航行船舶横摇风险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面向航行环境的船舶稳性安全分析方法。基于Kriging插值与自适应加权平均方法,建立了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风浪环境数据处理框架。结合历时22 a的海区气象资料,绘制了海上丝绸之路关键水域的船舶航行风险图,通过风浪环境要素对船舶横倾影响的定量分析,提出了评估船舶稳性安全的横倾风险指数。基于对典型船舶倾覆事故案例的分析模型重构,揭示了外部风浪环境对船舶稳性安全的影响。进一步开展同类货物运输案例的对照分析,发现了船舶内部环境对船舶稳性安全的影响,验证了船舶属性和货物性态在保证船舶稳性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船载货物性态的稳定性与船舶航行环境同等重要,应纳入船舶稳性安全影响体系。该研究对于建立以船舶航行安全为核心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交通韧性治理体系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郑军 张永庆 黄霞
中国倡导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诸多外部不确定因素。为了判别海上丝绸之路合作的演化方向及其实现条件,构建三元策略博弈支付矩阵,以改进复制动态方程模拟有限理性条件下合作的博弈过程,分析博弈均衡点稳定性及其参数条件。模型数值仿真验证了动态方程分析结果,根据仿真图直观给出中方策略建议:大力推进合作示范项目,突破初始不合作均衡;短期内补贴吸引合作,以达成长期公平互利局面;不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容许对方项目收益高于已方;根据博弈地位相对优势,选择有利合作对象与领域;寻找彼此战略利益交汇点,确保长期协同合作绩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郑军 张永庆 黄霞
中国倡导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诸多外部不确定因素。为了判别海上丝绸之路合作的演化方向及其实现条件,构建三元策略博弈支付矩阵,以改进复制动态方程模拟有限理性条件下合作的博弈过程,分析博弈均衡点稳定性及其参数条件。模型数值仿真验证了动态方程分析结果,根据仿真图直观给出中方策略建议:大力推进合作示范项目,突破初始不合作均衡;短期内补贴吸引合作,以达成长期公平互利局面;不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容许对方项目收益高于已方;根据博弈地位相对优势,选择有利合作对象与领域;寻找彼此战略利益交汇点,确保长期协同合作绩效;关注国际环境扰动,抓住机遇引导有利演化方向。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林春培 刘佳 田帅
[目的/意义]挖掘国内海上丝绸之路理论研究的热点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对于贯彻落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提升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的跨领域协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计量挖掘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热点,并通过绘制战略坐标图来分析各热点领域的内部研究结构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内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机遇和挑战下海洋经济与海洋强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及对南海区域的影响、沿海城市和港口的发展、以互联互通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这四大研究领域,各领
关键词:
文献计量 海上丝绸之路 战略坐标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范月娇 王金燕
建设完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运输通道是实现互联互通的关键,而运输通道海运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沿线国家贸易的绩效。基于SBM模型和DEA窗口分析方法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五条主要运输通道(分别是中国—南太平洋、中国—东北亚、中国—东非—地中海、中国—波斯湾以及中国—东南亚)2010—2017年的海运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南太平洋运输通道的海运效率最高,其次是中国—东北亚运输通道,中国—东非—地中海运输通道的海运效率最低;五条运输通道均存在产出不足与投入冗余问题,其中中国—东北亚运输通道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而中国—东非—地中海运输通道货物吞吐量产出严重不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波斯湾和中国—东非—地中海运输通道海运效率有所提高,中国—东北亚和中国—东南亚运输通道海运效率趋于平缓,中国—南太平洋运输通道海运效率近年略有下降,但整体上仍然高于其他四条运输通道。而运输通道为避免资源浪费及效率低下等问题,一要优化港口资源配置,二要提高与全球航运网络的连通度,三要缩小同一运输通道沿线各国海运效率的差距。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缀桥 杨逢珉
本文基于中国由农产品贸易顺差国变为逆差国、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较为稳定和中国输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结构相对稳定等3大现状,对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也即通过一定的实证研究研判不同因素的影响深度和广度。研究发现,"结构效应"与"竞争力效应"对中国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农产品的影响较大。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的出口,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完善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加强双方政治和经贸的友好合作和充分发挥两国资源禀赋,深入促进合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继勇 卢世杰
本文采用2000—2015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出口数据,测算了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Rev.3)的二位数代码分类的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出口相似度指数。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东南亚八国和南亚四国与中国贸易竞争性强于西亚七国和非洲四国与中国的贸易竞争性;东南亚八国与中国在低、中、高附加值商品领域上竞争性依次递增,南亚四国与中国在低附加值商品领域上竞争性最强,而西亚七国和非洲四国与中国在各类商品领域中的贸易竞争性均较弱。贸易竞争性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明:"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FDI和双边需求结构相似度的提高增强了双边各类商品的贸易竞争性,"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完善增强了双边低、高附加值商品和整体商品的贸易竞争性;而中国FDI的提高降低了双边中附加值商品和整体商品的贸易竞争性,对于双边低、中附加值商品和整体商品的贸易竞争性,中国基础设施的完善有正向影响,中国金融水平的提升有负向影响。基于这些结论,推进产融结合、发展互联网经济模式和建设纠纷解决机制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和产能合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继勇 卢世杰
本文采用2000—2015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出口数据,测算了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Rev.3)的二位数代码分类的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出口相似度指数。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东南亚八国和南亚四国与中国贸易竞争性强于西亚七国和非洲四国与中国的贸易竞争性;东南亚八国与中国在低、中、高附加值商品领域上竞争性依次递增,南亚四国与中国在低附加值商品领域上竞争性最强,而西亚七国和非洲四国与中国在各类商品领域中的贸易竞争性均较弱。贸易竞争性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