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36)
- 2023(20333)
- 2022(17398)
- 2021(16174)
- 2020(13674)
- 2019(31593)
- 2018(31362)
- 2017(60425)
- 2016(32814)
- 2015(37239)
- 2014(37470)
- 2013(37214)
- 2012(34690)
- 2011(31458)
- 2010(31963)
- 2009(29931)
- 2008(29060)
- 2007(26033)
- 2006(22922)
- 2005(20793)
- 学科
- 济(139587)
- 经济(139438)
- 管理(92739)
- 业(90804)
- 企(73380)
- 企业(73380)
- 方法(60377)
- 数学(52498)
- 数学方法(51853)
- 中国(42313)
- 农(38842)
- 财(35122)
- 地方(33757)
- 业经(31329)
- 融(30538)
- 金融(30534)
- 银(30390)
- 银行(30330)
- 行(29186)
- 学(28966)
- 制(28449)
- 农业(26050)
- 贸(25735)
- 贸易(25715)
- 易(24919)
- 理论(22196)
- 务(22125)
- 财务(22034)
- 财务管理(21982)
- 环境(21293)
- 机构
- 大学(474665)
- 学院(474540)
- 济(192185)
- 经济(187862)
- 管理(183105)
- 研究(162070)
- 理学(157124)
- 理学院(155320)
- 管理学(152561)
- 管理学院(151700)
- 中国(126087)
- 京(102074)
- 科学(100236)
- 财(89984)
- 所(82684)
- 农(79370)
- 研究所(74947)
- 中心(74919)
- 财经(71390)
- 江(71166)
- 业大(70275)
- 北京(65085)
- 经(64604)
- 范(63298)
- 师范(62677)
- 农业(62137)
- 院(58673)
- 州(58243)
- 经济学(58045)
- 财经大学(52884)
- 基金
- 项目(314232)
- 科学(245583)
- 研究(229782)
- 基金(225199)
- 家(196071)
- 国家(194408)
- 科学基金(165851)
- 社会(142893)
- 社会科(135416)
- 社会科学(135379)
- 省(123919)
- 基金项目(119181)
- 自然(107525)
- 教育(105866)
- 自然科(104934)
- 自然科学(104905)
- 划(104210)
- 自然科学基金(102987)
- 编号(95137)
- 资助(93662)
- 成果(77745)
- 重点(70857)
- 发(69890)
- 部(68947)
- 课题(65987)
- 创(64692)
- 创新(60447)
- 科研(59980)
- 教育部(58672)
- 大学(58087)
- 期刊
- 济(213519)
- 经济(213519)
- 研究(140980)
- 中国(93069)
- 学报(74331)
- 农(72349)
- 财(68368)
- 科学(68035)
- 管理(66656)
- 大学(55908)
- 融(53088)
- 金融(53088)
- 教育(52852)
- 学学(52553)
- 农业(49204)
- 技术(42268)
- 业经(36043)
- 财经(34655)
- 经济研究(33711)
- 经(29692)
- 问题(28505)
- 业(25204)
- 图书(24333)
- 技术经济(23459)
- 理论(23354)
- 统计(22219)
- 贸(22076)
- 商业(22026)
- 科技(21736)
- 版(21478)
共检索到711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晓华 姜博 马胜利
基于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在借鉴中外经验及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围绕投入信息化、产出服务化、流程低碳化、组织网络化、融资多元化以及创新集成化,本文通过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的ISCNFI分析框架,对我国30个地区2012年度产业融合情况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产业融合程度差异性显著,多数地区融合程度与理想状态差距较大,但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着较高的一致性。这意味着产业融合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较为显著,其原因可部分归结于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基础及政府干预强度等影响因素的差异。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天帷 高帆
城乡融合发展对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出发,提出“基础—过程—绩效”的分析框架,据此明确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并尝试从学理层面构建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对我国1990—2022年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先平缓后上升”态势,四大区域间的差异持续增大且呈现俱乐部趋同特征,城乡融合发展的地理空间溢出效应普遍大于经济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议:强化城乡融合发展内涵研究,提升乡村振兴水平和促进城乡制度融合,坚持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以点带面”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晨竹
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是紧密联系区域产业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枢纽。文章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的昌吉州为研究样本,提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战略导向:主攻领军队伍建设,主办优势高水平专业,主谋技术技能培养,培育创新创业精神。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玲 丁利杰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步入了新常态化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国物流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基于此,文章探讨了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交互性关联,并找出了两者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效果,最后得出结论: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打造信息化与标准化的物流系统,能在很大程度上会推进我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共同稳定发展。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对有关方面的发展有所帮助。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丽纳 李玉山
利用2008—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综合测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数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中国各地区农民收入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引入虚拟变量探究区域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对农民收入的提升效应也较强,其收入效应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呈现递减趋势。各地区要继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重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收入效应的区域差异,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收入效应实现最大化。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农民收入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军民 段宜嘉
有效提升农户多维生计水平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然要求。文章在建构政策势能集聚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典型样态和相关假设,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并应用二元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加以检验。结果表明:(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对农户多维生计提升作用限于一般农户和建档立卡脱贫经营户,而在脱贫非经营户中并没有发现其显著作用。(2)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组织化联结者多为脱贫户或脱贫非经营户,建立要素化联结者多为一般农户或脱贫经营户,并且不论是组织化还是要素化集聚都向一般农户或脱贫经营户倾斜。(3)相较于组织化政策势能联结,要素化政策势能联结对脱贫户多维生计提升有着更为一致的效应。(4)多维生计剥夺指数与组织化势能联结指向性成正比,而与要素化势能集聚性成反比。研究认为,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进程中尽管可能存在路径依赖式的政策对象选择倾向,但通过提升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势能联结的组织化、要素化水平,可以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与农户多维生计提升的理想格局。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九霞 张凌媛
当前,乡—城流动和城—乡流动并行发生,县域成为不确定性环境和流动性背景下人们的新型居留地和城乡连续体的关键集聚区。面对以往囿于城乡二元对立的固化思维,需要从“县域”与城、与乡的纵深关联理解城乡融合式发展。通过对“乡土中国—城乡中国—县域中国”的理论演进以及中国城乡变迁中人民生产生活的已有研究加以梳理和研判,提出“县域城乡双生融合发展”的“双生论”理论框架,认为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置于生产视角和生活视角下予以阐释,能够形成适用于县域社会构建、统筹城乡融合和归纳城乡关系新形态的指导性理论。未来的研究议题可围绕“实证研究—典型经验—治理启示”的思路纵深展开,包括探讨县域城乡生产融合、县域城乡生活融合的形成机制,挖掘县域城乡“双生”融合发展的典型模式,归纳总结中国县域城乡关系的发展规律和新形态,深化乡村振兴战略下县域城乡融合的治理启示和制度设计,以此拓展中国县域研究和中国城乡关系的本土化理论内涵。
关键词:
县域 城乡融合 双生论 城乡共同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晓龙 冉光和
在当前全社会高度重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厘清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金融深化理论,利用2008—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测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深化程度的基础上,采用FGLS方法和SYS-GMM方法,系统考察了农村金融深化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由2008年的1.029 5和1.039 3上升到2017年的2.717 4和2.604 8,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39%和10.75%。农村金融深化显著促进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相比于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加显著。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发现,地区之间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同,是造成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出不断增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供给,因地制宜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政策等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同山 晋燕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党中央多次对其作出部署。城乡融合发展既是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也是工业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优势互补,可以从多个角度衡量其进展。从理论上看,仅靠政府作用、市场功能或制度引导都存在不足,统筹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优势、用好制度的支持引导作用,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可行选择。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增加农民福祉、实现乡村振兴。因此,农民富、农业强和农村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多措并举,把零星分散的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集聚连片,发展现代规模农业、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和建设美丽村庄,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最后,提出一个“人—地—产业”协同推进框架,整体阐释了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改革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红玲 郑馨
基于201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产业融合视角构建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文旅融合水平时空演变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2010—2018年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水平偏低但呈上升趋势,其特征为东高西低。(2)从全国范围看,我国城镇化与文旅融合都存在依赖自身发展惯性的现象;城镇化对文旅融合具有正向影响,文旅融合对城镇化有负向影响。(3)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看,三大地区城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具有地区差异,东部、西部地区为城镇化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惯性区,中部地区为惰性区;三大地区文旅融合对城镇化均呈负向影响;中部地区城镇化对文旅融合的影响最大,而东部地区最小。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城镇化 PVAR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红玲 郑馨
基于201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产业融合视角构建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文旅融合水平时空演变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2010—2018年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水平偏低但呈上升趋势,其特征为东高西低。(2)从全国范围看,我国城镇化与文旅融合都存在依赖自身发展惯性的现象;城镇化对文旅融合具有正向影响,文旅融合对城镇化有负向影响。(3)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看,三大地区城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具有地区差异,东部、西部地区为城镇化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惯性区,中部地区为惰性区;三大地区文旅融合对城镇化均呈负向影响;中部地区城镇化对文旅融合的影响最大,而东部地区最小。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城镇化 PVAR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红梅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理论角度探讨了文旅融合的理论基础,接着通过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型,以及运用中国2004~2013年数据,对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业下几个细分行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文化产业细分行业相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程度最高,艺术与旅游业融合程度最低。因此,应通过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特色产品,加强市场营销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产业融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仲伟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文章主要以信息化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信息化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现状为主要依据,从信息化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要点、信息化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思路、信息化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途径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信息化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水平。
关键词:
信息化 区域经济 融合发展 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健
2010年7月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名单的公布,标志着三网融合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监管改革开始成为新课题。利用社会—物理网络二维框架分析了三网融合需要解决的生成性复杂性问题,关系复杂性问题和演进性复杂性问题。系统的变化要求对系统现行的组织结构做一定的调整,通过探讨相关的产业发展策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规制体系,可以有效地处理新组合环境下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问题,促进三网融合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三网融合 社会—物理网络 监管融合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朝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相应地,旅游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根据文旅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产业产值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比为11.05%。随着人们精神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对旅游产品也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由于传统旅游模式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在下降。与传统旅游模式不同,文化旅游能让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人文风光的同时也能充分体验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