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9)
- 2023(12472)
- 2022(10802)
- 2021(10331)
- 2020(8898)
- 2019(20802)
- 2018(20852)
- 2017(40891)
- 2016(22285)
- 2015(25320)
- 2014(25399)
- 2013(24742)
- 2012(22892)
- 2011(20541)
- 2010(20718)
- 2009(19219)
- 2008(18887)
- 2007(16877)
- 2006(14431)
- 2005(12526)
- 学科
- 济(90067)
- 经济(89976)
- 管理(64958)
- 业(63060)
- 企(51970)
- 企业(51970)
- 方法(46143)
- 数学(41448)
- 数学方法(40736)
- 农(25253)
- 财(24323)
- 中国(21946)
- 业经(18344)
- 贸(17651)
- 贸易(17645)
- 易(17189)
- 地方(16955)
- 学(16661)
- 农业(16359)
- 制(16128)
- 务(15457)
- 财务(15389)
- 财务管理(15354)
- 理论(15139)
- 企业财务(14515)
- 策(13774)
- 和(13593)
- 技术(13563)
- 银(13416)
- 银行(13391)
- 机构
- 学院(315384)
- 大学(311634)
- 济(128624)
- 经济(125900)
- 管理(125585)
- 理学(108888)
- 理学院(107772)
- 管理学(105591)
- 管理学院(105007)
- 研究(100118)
- 中国(75772)
- 京(64155)
- 科学(61561)
- 财(59100)
- 农(51887)
- 所(50039)
- 中心(48043)
- 江(47462)
- 业大(47176)
- 财经(47071)
- 研究所(45472)
- 经(42652)
- 农业(40973)
- 北京(39760)
- 范(39635)
- 师范(39222)
- 经济学(38741)
- 州(37439)
- 院(36239)
- 经济学院(35116)
- 基金
- 项目(212377)
- 科学(167322)
- 研究(154639)
- 基金(153481)
- 家(133155)
- 国家(132058)
- 科学基金(114224)
- 社会(96017)
- 社会科(91081)
- 社会科学(91055)
- 省(84497)
- 基金项目(80722)
- 自然(75659)
- 自然科(73949)
- 自然科学(73928)
- 教育(73498)
- 自然科学基金(72587)
- 划(70971)
- 资助(64755)
- 编号(64405)
- 成果(51760)
- 重点(47806)
- 部(47274)
- 发(45358)
- 创(44523)
- 课题(44174)
- 创新(41511)
- 科研(41263)
- 教育部(40622)
- 大学(40059)
共检索到450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晓莲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我国政府从2008年11月份开始实施"双管齐下"的救市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包括4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的十项财政政策措施和连续大幅度"双率"下调的货币政策。以宏观经济学的IS-LM模型为工具,在探讨当前我国IS曲线与LM曲线形状的基础上,对上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效果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我国当前的救市政策短期很难取得有效效果,不但会遭遇外部时滞,而且受制于偏低的边际消费倾向,甚至有可能陷入"流动偏好陷阱";要实现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的,不能单纯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必须配合使用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和就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段宗志
Based on IS-LM model,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ffect of current microeconomic policies in China.Factors which restrict the efficiency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also analyed.
关键词:
IS-LM模型 宏观经济政策 政策效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苏剑
IS┐LM模型中的政策效果分析:一个重新表述苏剑(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一、问题的提出就IS和LM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西方标准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是这样说明的(见Hal和Taylor,1993,第191-198页;Do...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勤星 罗希
统一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在不同地区有不同效果。本文运用IS-LM模型检验2003~2005三年紧货币松财政和2006上半年以来紧货币紧财政政策组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就业状况的影响,以期找出不同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与地区差异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增进货币政策效应的工作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晓莲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此轮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对中国经济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应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我国政府从2008年11月份开始实施了包括4万亿拉动内需的十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连续大幅度"双率"下调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文章以宏观经济学的IS-LM模型为分析工具,对上述经济政策进行了效果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的救市政策短期内很难取得成果,现行的政策实施不仅会遭遇外部时滞,而且受制于偏低的边际消费倾向,甚至有可能陷入"流动偏好陷阱",要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配合使用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就业政策等一系列宏观的综合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宝贵 刘东
严格的数理分析表明:LM曲线余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应越小;IS曲线的斜率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却未必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分析财政政策效应的正确方法是,直接采用分析影响政策效应的各参数的方法。
关键词:
IS曲线 LM曲线 相关性分析 参数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华妤
运用四部门经济的IS-LM模型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和政策的传导机制,特别是财政政策乘数的变形,给出了挤出效应的衡量。在中国当前的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结构参数一直在明显变化。通过详细讨论结构参数变动对政策效果的影响,得出当前投资对利率不敏感有利于财政政策效果的发挥、货币需求对收入的高度敏感降低了货币政策效果的结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青龙
本文以开放经济的IS-LM模型为分析框架,将人民币国际化因子融入到该模型中,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程度的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会对货币政策的利率、汇率、消费、收入和经常项目收支效应,以及货币流通速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分析表明在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执行的复杂性和难度有所增加。为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建议加快利率市场化,增强利率与汇率的联动,加快人民币资产市场、国债市场的建设步伐,同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政策 IS-LM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建军
本文通过IS-LM模型的四个参数对中国M_2/GDP过高这一现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M_2/GDP过高并非是简单的货币现象,而是体制缺陷的外在表现。收入分配体制不合理、投资体制不健全与金融体系不完善导致了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传导机制发生断裂,进而带来M_2/GDP逐年攀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哲敏
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救市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的搭配使用使得以IS-LM-BP模型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大显神威。尽管中美两国的救市政策无一例外地反映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路径和政府干预的反自由主义理念,但依然存在不同之处。IS-LM-BP模型并没有过时,运用该模型分析两国救市政策的异同对于我国早日走出经济危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梅
现实经济一般由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所构成。利用IS-LM模型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政府的重要手段。在现实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调控总是显得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乃是对IS-LM模型还不够熟悉,还不能灵活地加以正确运用。因此,文章针对IS-LM模型的变动状况将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细分化,是当前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伟 朴明根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日益加深,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重重压力将加深全球增长下滑的风险。为了防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美国政府采取了包括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的救市措施来应对危机。本文在对美国救市措施进行简要概览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前情况下财政政策更为有效的结论,并对美国未来救市政策的走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救市政策 经济学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仲常 谢小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并超过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本文尝试用货币政策乘数效应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①,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了变参数IS-LM模型来估计中国的动态货币政策乘数,并证明了中国货币政策乘数效应的不断下降是导致M2/GDP不断攀升的原因。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货币政策乘数下降的原因,发现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边际进口倾向上升、税率的提高使经济体中的漏出倾向增加,货币交易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增加、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增加共同作用使我国的货币政策乘数呈下降趋势。研究结论说明中国M2/GDP居于高位,并不是中国金融深化或金融体系发展成熟的结果,而是由于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永友
文章通过借助传统IS-LM模型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平滑经济波动的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1)财政政策对经济波动的整体平滑能力较低,平均只有6.35%,财政政策的平滑能力在经济波动的不同状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2)财政政策工具之间的平滑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财政购买性支出能平滑掉经济初始冲击的11.48%,而财政转移性支出和收入政策整体上反而使经济波动上升近3%;(3)内生性检验表明,中国只有相机性支出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不仅如此,相机性支出政策的内外时滞都较短。文章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提高中国财政政策稳定效果的关键在于提高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与相互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