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0)
2023(16115)
2022(13701)
2021(12558)
2020(10514)
2019(24572)
2018(24447)
2017(46737)
2016(25370)
2015(28815)
2014(28956)
2013(28374)
2012(26477)
2011(23949)
2010(24208)
2009(22021)
2008(21588)
2007(19333)
2006(16715)
2005(14922)
作者
(73789)
(61686)
(61355)
(58185)
(38979)
(29599)
(28305)
(24246)
(23290)
(22025)
(21027)
(20925)
(19558)
(19354)
(18954)
(18924)
(18648)
(18378)
(17738)
(17536)
(15288)
(15274)
(15154)
(14035)
(13984)
(13842)
(13737)
(13567)
(12481)
(12303)
学科
(109928)
经济(109815)
管理(69005)
(67878)
(54180)
企业(54180)
方法(49347)
数学(43753)
数学方法(43021)
中国(30281)
(30216)
地方(25113)
(24549)
业经(24003)
(21879)
农业(20407)
(19945)
贸易(19931)
环境(19332)
(19304)
(18244)
理论(17421)
(16923)
银行(16877)
(16849)
金融(16846)
(16843)
(16197)
技术(15455)
(14884)
机构
学院(363221)
大学(361397)
(148541)
经济(145444)
管理(139592)
研究(123020)
理学(120373)
理学院(118980)
管理学(116490)
管理学院(115815)
中国(91844)
(76677)
科学(76181)
(66133)
(62360)
(62312)
中心(57179)
研究所(56825)
业大(55124)
(54547)
财经(52729)
(49185)
农业(49013)
师范(48684)
北京(48252)
(47772)
经济学(45218)
(44231)
(43499)
经济学院(40784)
基金
项目(243838)
科学(192033)
研究(177453)
基金(175600)
(153893)
国家(152359)
科学基金(130459)
社会(111243)
社会科(105474)
社会科学(105440)
(97125)
基金项目(92516)
自然(84936)
教育(83517)
自然科(82966)
自然科学(82945)
(81762)
自然科学基金(81436)
编号(72794)
资助(72516)
成果(58782)
(55442)
重点(55441)
(53550)
(51138)
课题(50790)
创新(47715)
科研(47058)
教育部(45894)
国家社会(45630)
期刊
(162499)
经济(162499)
研究(102512)
中国(71886)
(56948)
学报(56098)
科学(52102)
管理(51249)
(50658)
教育(43733)
大学(42939)
学学(40218)
农业(39318)
技术(34837)
(32002)
金融(32002)
业经(27633)
经济研究(26078)
财经(25097)
(22029)
(21583)
问题(21181)
统计(19368)
技术经济(18486)
图书(17754)
(17527)
(17278)
商业(16915)
(16549)
科技(16535)
共检索到535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振  何晶晶  王玥  
日本是世界上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少子老龄化人口特征明显,资源相对匮乏,家庭崇尚低碳生活理念。中国已逐渐迈入快速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均资源占有量也并不高,因此,日本家庭碳排放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经验对于中国节能减排对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以日本2001—2011年数据为样本,基于IPAT-LMDI扩展模型,构建一个包括家庭规模、住宅利用率、经济发展水平、碳排放率、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耗强度的日本家庭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并就各因素变动对日本户均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日本户均碳排放对因素变动的敏感程度进行双向分析。结果表明,日本户均碳排放波动上升趋势是正向驱动因素和抑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碳排放率、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是正向驱动因素,能源消耗强度、家庭规模和住宅利用率是抑制因素;不同时期日本户均碳排放对抑制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总体来看对家庭规模的敏感程度较高,对经济发展水平的敏感程度较低。日本家庭碳排放的因素分析启示我们,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应转变家庭能源控制视角,优化家庭能源结构,合理控制住宅增速、规模和节能标准,提高家庭低碳生活意识和水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国志  
气候变暖对日本的冲击非常大,因此日本政府一直非常重视碳减排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法规,如环保积分制度、阳光计划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极大地推动了该国的低碳经济进程,这非常值得世界各国借鉴。本文基于日本的1966-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对日本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日本碳排放总量呈现波动式上升的趋势,人口规模、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是日本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弹性为负值,这主要归功于人均生活耗能的下降,从而抑制了碳排放,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抑制效应越来越明显;经济增长是日本碳排...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想  吉敏全  
运用IPCC碳排放测算方法,通过"自下而上"的交通碳排放计算方式,测算2008—2017年三江源地区交通碳排放总量。采用LMDI法,从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经济产出效应、人口规模效应等对三江源地区交通碳排放进行因素分析,表明从平均贡献率来看经济产出效应最为显著,从变化趋势来看能源结构效应已逐渐替代人口规模效应成为影响三江源地区交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胜  温作民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与能源消耗的增长,以及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导致了长三角地区碳排放的不断增加。文章以人口增长率、GDP增长率、能源消耗量、能源技术进步率、能源结构优化系数变动率为影响因素在对IPAT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对2006-2011年间长三角地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主要结论是长三角地区能源技术进步率与能源结构优化的减排作用还不能抵消人口与GDP的快速增长的影响,受能源结构优化系数变动比率逐步增加的影响,碳排放量受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影响呈逐年减小趋势,能源技术进步率与能源结构优化的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爽  陶东  夏青  
利用扩展的Kaya恒等式分解出五个具体指标,运用STIRPAT模型框架作为基础,选择岭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了各解释变量对于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五种变量均对建筑业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因素弹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建筑产业规模、城市化水平、人均GDP、建筑能源强度和建筑能源消费碳强度。结论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加强建筑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宏观调控房地产政策,以及对于居民消费行为的引导,对建筑业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爽  陶东  夏青  
利用扩展的Kaya恒等式分解出五个具体指标,运用STIRPAT模型框架作为基础,选择岭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了各解释变量对于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五种变量均对建筑业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因素弹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建筑产业规模、城市化水平、人均GDP、建筑能源强度和建筑能源消费碳强度。结论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加强建筑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宏观调控房地产政策,以及对于居民消费行为的引导,对建筑业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月菊  陈文江  李勇进  王娜  
人口因素一直被认为是影响资源消耗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往研究以人口规模、人口增速等宏观人口学统计指标测量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度,忽视了家庭资源消费并非简单的个人消费之和。文章基于IPAT等式,分别构建了家庭户数模型和人口规模模型,并运用"修正后的Laspeyres"指数分解法,比较分析了家庭规模、家庭户数和人口规模对能源和水资源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户数增长和人口规模扩大都会刺激能源和水资源消费的进一步增长,但前者的刺激作用大于后者,且两者的作用差距不断扩大。家庭户数的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能源、水资源消耗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顺成  肖卫东  王志宝  
以山东省57个城市单元为分析对象,分别从家庭、住宅、城市和区域等多样化的视角对家庭部门的能源消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剖析,构建了家庭部门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结构模型,探索性地分析了相关要素对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有关能源消费的各个影响要素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别是某些影响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抵作用。实证研究证实,所选定的城市类型、城市特性、住宅特征、家庭属性、私家车使用形态、交通基础设施等6类影响因素对家庭部门的碳排放产生着显著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庞军  张浚哲  
文章基于GTAP8构建MRIO模型,计算了中国和欧盟基于生产端和消费端的CO2排放量,以及中国和欧盟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及行业分布,并采用LMDI方法将2004~2007年中欧双边贸易中隐含碳变化的影响因素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基于生产端的CO2排放量明显高于消费端,欧盟则相反;中国是典型的隐含碳排放净出口国,欧盟则是典型的隐含碳排放净进口地区。2004~2007年,中国对欧盟出口隐含碳排放总量增加显著,其中出口规模的扩大是导致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起着削减作用,结构效应总体为增加作用但程度很小;同期欧盟对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总量的增幅较小,其中规模效应起着增加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红娟  李明云  刘红琴  
基于LMDI模型,分别研究碳排放系数、经济发展、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人口六个因素对云南省生产活动的碳排放的贡献量和贡献率。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驱动云南省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也是碳排放量增加的驱动因素;能源强度则是抑制碳排量增加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碳排放系数和能源消费结构因素也对减少碳排放起着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很明显。说明云南省由于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工业发展对能源的消费需求大,影响因素中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量的贡献率大于抑制因素,在短时期内云南省的碳排放仍将持续增长。因此,云南省需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与能源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中秋  胡宝清  韦金洪  
运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广西2006—2015年土地整治碳排放量,运用LMDI模型分解土地整治碳排放影响因素,并结合脱钩弹性量化模型对经济增长和土地整治碳排放的脱钩效应进行分析。结果为:(1)2006—2015年广西土地整治碳排放量呈递增趋势,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8.12%。(2)能耗强度、工料碳排放强度、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对土地整治碳排放增加起促进作用,其累计效应值分别为31.616万吨、13.469万吨、4.855万吨和2.023万吨;工料强度和耕地规模对土地整治碳排放增加起抑制作用,其累计效应值分别为-11.412万吨和-4.384万吨。(3)工料碳排放强度脱钩弹性、能源强度脱钩弹性和经济规模脱钩弹性是影响广西经济增长与土地整治碳排放脱钩的重要因素,其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7.67%、16.0%和6.19%。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土地整治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波动幅度较大,尚不稳定,不利于二者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国志  李宗植  
本文对中国农业1981—2007年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LMDI模型对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农业碳排放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技术进步对农业碳减排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具有一定随机性,能源消费结构的不断恶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碳排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淑娟  颛慧玲  武汉祥  
基于2015年山西省流动人口监测数据,通过构建Order Probit模型分析影响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个体特征、流动及经济特征、家庭特征及流动意愿均对家庭化流动产生深刻影响。其中,女性、年青人、已婚者更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流动范围越小、流动时间越长、就业自由度越高、经济收入越普通越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子女数量越少、在农村中有兄弟姐妹、家庭生活水平越高越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同时流动意愿越强越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建议不断完善家庭政策和社会政策以鼓励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淑娟  颛慧玲  武汉祥  
基于2015年山西省流动人口监测数据,通过构建Order Probit模型分析影响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个体特征、流动及经济特征、家庭特征及流动意愿均对家庭化流动产生深刻影响。其中,女性、年青人、已婚者更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流动范围越小、流动时间越长、就业自由度越高、经济收入越普通越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子女数量越少、在农村中有兄弟姐妹、家庭生活水平越高越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同时流动意愿越强越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建议不断完善家庭政策和社会政策以鼓励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曼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起点,日本历来重视家庭与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能力下降、社会不平等加剧、未来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日本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支持。日本家庭教育采取了国家立法在先、地方立法在后的自上而下的立法路径。近年来蓬勃开展的日本家庭教育专项地方立法,全面规定了父母、政府、社会三方面对家庭教育的责任。在立法过程中,日本社会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有担心认为这会造成公共权力对家庭私领域的过度干预。正确处理家庭教育权与国家教育权、儿童权利的关系,注重政府对家庭教育的帮扶,相关法律要互相衔接配合是日本家庭教育法律规制对我国的主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