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1)
- 2023(14312)
- 2022(12301)
- 2021(11748)
- 2020(9948)
- 2019(22791)
- 2018(22774)
- 2017(43270)
- 2016(23761)
- 2015(27253)
- 2014(27077)
- 2013(26294)
- 2012(23942)
- 2011(21306)
- 2010(21364)
- 2009(19241)
- 2008(18769)
- 2007(16910)
- 2006(14713)
- 2005(12652)
- 学科
- 济(92547)
- 经济(92441)
- 业(72084)
- 管理(69093)
- 企(51498)
- 企业(51498)
- 农(48296)
- 方法(40237)
- 数学(35058)
- 数学方法(34449)
- 农业(31995)
- 财(24876)
- 业经(23766)
- 中国(23669)
- 地方(20223)
- 制(20152)
- 学(17318)
- 理论(17250)
- 务(15512)
- 财务(15443)
- 财务管理(15398)
- 策(15219)
- 体(14968)
- 技术(14879)
- 银(14781)
- 银行(14745)
- 企业财务(14499)
- 贸(14371)
- 贸易(14361)
- 行(13928)
- 机构
- 学院(319826)
- 大学(313107)
- 管理(125467)
- 济(125070)
- 经济(122143)
- 理学(106894)
- 理学院(105757)
- 管理学(103807)
- 管理学院(103191)
- 研究(102207)
- 中国(80399)
- 农(67713)
- 京(65766)
- 科学(63006)
- 财(57888)
- 业大(52327)
- 农业(51983)
- 江(50764)
- 中心(50536)
- 所(50383)
- 研究所(45687)
- 财经(44894)
- 范(43211)
- 师范(42753)
- 经(40837)
- 北京(40075)
- 州(39966)
- 技术(37618)
- 院(37184)
- 经济学(36317)
- 基金
- 项目(216746)
- 科学(170347)
- 研究(163341)
- 基金(153999)
- 家(133524)
- 国家(132261)
- 科学基金(114126)
- 社会(100967)
- 社会科(95202)
- 社会科学(95177)
- 省(88426)
- 基金项目(81858)
- 教育(77336)
- 自然(73238)
- 划(72701)
- 自然科(71541)
- 自然科学(71521)
- 自然科学基金(70208)
- 编号(69458)
- 资助(62513)
- 成果(55767)
- 重点(48511)
- 课题(48089)
- 部(47916)
- 发(46765)
- 创(45747)
- 创新(42677)
- 科研(41249)
- 教育部(41011)
- 国家社会(40989)
- 期刊
- 济(144027)
- 经济(144027)
- 研究(89715)
- 中国(72477)
- 农(68511)
- 学报(48996)
- 财(47253)
- 管理(46389)
- 农业(46090)
- 教育(45190)
- 科学(44980)
- 大学(38733)
- 学学(36380)
- 技术(33738)
- 融(31020)
- 金融(31020)
- 业经(29248)
- 业(24034)
- 财经(21467)
- 问题(19877)
- 经济研究(19356)
- 经(18557)
- 版(17414)
- 技术经济(15777)
- 农村(15515)
- 村(15515)
- 图书(15297)
- 统计(15057)
- 职业(14901)
- 资源(14637)
共检索到485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钱淼 马龙波
培训是在短时间内提高农民素质的最有效方式,但教学质量取决于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与否。培训班受众的文化基础和学习目的具有特殊性,课程体系设置首先要了解农民真正需求的知识和能力是什么,用什么样的培训课程和方式才能让农民在学习中有所收获。重要性——绩效程度分析法的引入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到培训班受众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效果,为构建和改进一个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程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农民培训 IPA分析法 课程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细云 王礼力 刘婧
基于运城市100家合作社的调查数据,确定测度合作社理事长能力的9个维度:政府关系能力、社会关系能力、管理能力、战略能力、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和机会能力,并对理事长能力的差异性之根源以及理事长能力的培育进行探讨。实证结果表明:在理事长能力的结构中,政府关系能力贡献最多,其次是创新能力,再次是资源整合能力,其他依次为社会关系能力、管理能力、战略能力、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和机会能力。理事长能力主要受合作社组建方式、合作社产品类型、理事长受教育程度和担任理事长的时间影响。合作社理事长能力的培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湧 冯进展 杜艳艳
新型职业农民是未来农业主要的生产经营者,培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新型职业农民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分析在农业现代化中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拥有的经营管理能力,阐述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中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师资、组织结构、培训模式、培训资金等,对培训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经营管理能力 培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天合 马彦丽 孙永珍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推动社员参与合作社事务源于理事长的分享行为意向。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的动机阶段机制,基于对334个合作社理事长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理事长的行为目标、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其提高社员有效参与合作社事务的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合作社理事长的行为目标、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均对其分享合作社事务参与权有正向影响,知觉行为控制还可通过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产生间接正效应;由于现实中政策、法规等指令性规范的实施力度对理事长的约束力较弱,理事长的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没有显著效应。此外,以上影响机制因理事长政治身份、与社员联系紧密度以及所在合作社民主运行程度而存在异质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底玉丹 王利宾 宋效中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许多问题随之凸显,资金需求过多而筹资能力不足是制约大多数合作社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因此,确定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合作社的筹资能力,对于解决资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沧州市肃宁县为例,基于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一个可以量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筹资能力的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马太超 邓宏图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而合作社理事长的行为对合作社发展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理事长会带来差异化的合作绩效。本文结合田野调查与理论分析,探讨了合作社理事长的产生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产生涉及经济逻辑和政治逻辑两个维度,企业家才能和政治身份是这两个维度的具体体现;两个维度的不同占比及其组合会衍生出四种合作社组织模式,每种模式对应一种理事长发挥作用的方式;随着约束条件的变化,组织模式会发生动态演进。研究启示:中国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政治色彩鲜明,将政治逻辑和经济逻辑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运行过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新宝 范在源 张楠
分析了韩国和日本农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总结了其在农民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实践经验,强调其成功的关键在于高度重视农民的教育工作,并形成了完备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结合中国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体系构建的实际情况,探究韩日新农村建设中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韩日教育 农民 合作组织 教育培训 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程克群 孟令杰
"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用指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绩效进行评价,是评价其适宜性、成功性的关键,也可以提高政府扶持资金的导向性和使用效率。本文提出了评价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绩效的指标,并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冗余度分析,研究评价指标的权重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出综合绩效评价数值并进行评价,从而构建适宜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共荣 沈玉萍 刘颖
为使绩效评价体系有效传递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战略目标,运用BSC的基本原理,构建包括4个目标层、10个准则层共25个指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指标进行赋权,按各指标的得分与赋予权重计算分值,综合全部得分判断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高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嶺 欧璟华 洪涛 姚树洁
本文基于重庆市开州区4个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田野调查案例,对理事长利他精神影响合作社发展的机制进行了理论与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的“精英俘获”和“空壳社”现象与理事长的个人能力和利己行为密切相关。当理事长利己思想严重、个人能力较弱时,容易出现“空壳社”现象;当理事长利己思想严重、个人能力较强时,容易发生“精英俘获”问题;但如果理事长只具有利他精神而个人能力不足,就容易产生“低效合作社”;只有当理事长同时具有较强的个人能力和利他精神,能够有效平衡公平与效率时,才可能形成“理想合作社”。本文研究结果为我国完善理事长选拔、评价和监管机制,通过激发集体主义与利他精神,突破“委托-代理”问题,推动合作社产业稳定发展,带动广大农户增收致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柯丽菲
本文介绍了G公司在企业培训学习中较有成效的实践经验,即采用学习路径图对员工的培训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帮助员工进行能力提升,有效缩短了员工从新手到业务专家的成长时间,为企业赢得了人才优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欢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对个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学生的工作,也是全体社会大众的重要职责。因此,成人继续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由于在职成人与普通全日制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重要区别,因此,在职成人教育不能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出现与发展为在职成人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我国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以及我国成人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高校要制定完善的教学体系,构建一个良好的在职成人网络培训课程体系,提升成人教育的质量。由此可见,基于工作情境的在职成人网络培训课程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工作情境 在职成人 网络培训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姜绍静 罗泮
为弥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缺位,本文提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为完善的地区,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可以整合各种科技资源,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充分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利用一切乡土资源进行内部技术创新;可以建立有效的科技推广机制,提高科技推广效果;可以放大农民科技需求,提供部分科技推广资金;能够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转变产业结构。但是在商品化程度不高、更具"公共品"特色的农业生产领域,仍然需要政府公益性科技服务的介入。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构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磊 唐露菲 乔大宽 刘宇荧 傅新红
[目的]基于四川省538份社员微观调查数据,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教育对社员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机制,并分析社员认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运用Oprobit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并利用工具变量法(IV-Oprobit)进行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检验。[结果](1)合作社培训频度整体一般,提高培训次数,可显著提升社员绿色生产意愿。具体而言,合作社培训每增加1次,社员“非常愿意”参与绿色生产的概率提升3.6%。(2)合作社培训能够显著增强社员绿色生产认知,从而提升其绿色生产意愿,即社员认知是这一影响的重要传导中介,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为9.85%。(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年轻或者年老社员,合作社培训对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均正向显著。[结论]农民合作社培训教育对社员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显著,社员认知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提出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社绿色生产培训教育体系、多渠道全方位提升社员认知水平、持续增强社员参与绿色生产的内在动力、优化农业绿色生产的支撑保障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驰 张春霞
在对农村电商培训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基于福建省134个样本的调查,分析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社员电商培训的需求,探讨电商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应对策建议包括:分层次开展培训,强化师生互动和实践;优化培训内容设计,合理安排培训规模;高度重视培训后跟进回访,强化效果评估;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师资水平考核。
关键词:
林业专业合作社 社员 电商培训 福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