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0)
2023(15263)
2022(13327)
2021(12533)
2020(10553)
2019(24439)
2018(24367)
2017(46943)
2016(25357)
2015(28788)
2014(28573)
2013(27799)
2012(25290)
2011(22150)
2010(22573)
2009(20344)
2008(19294)
2007(16713)
2006(14160)
2005(11974)
作者
(71251)
(59193)
(58768)
(55870)
(37758)
(28288)
(26775)
(23518)
(22446)
(21094)
(20239)
(19712)
(18583)
(18509)
(18252)
(17960)
(17773)
(17700)
(16918)
(16849)
(14634)
(14439)
(14399)
(13554)
(13209)
(13160)
(13069)
(12967)
(11923)
(11716)
学科
(97965)
经济(97864)
管理(75408)
(71790)
(61213)
企业(61213)
方法(51241)
数学(44561)
数学方法(43765)
(25216)
(24736)
中国(24608)
业经(21765)
(21075)
技术(20688)
理论(18471)
地方(18278)
农业(17111)
(16637)
财务(16544)
(16525)
贸易(16512)
财务管理(16470)
(16054)
(15702)
(15663)
企业财务(15533)
环境(15208)
(13996)
(12850)
机构
学院(350888)
大学(349247)
管理(143545)
(133205)
经济(130209)
理学(125947)
理学院(124612)
管理学(121962)
管理学院(121334)
研究(107785)
中国(79031)
(73934)
科学(69382)
(59745)
(54130)
业大(53989)
(52835)
中心(50489)
(49670)
财经(49266)
研究所(48265)
北京(45498)
(45200)
(44931)
师范(44757)
农业(42478)
(40756)
技术(40170)
(39915)
经济学(39299)
基金
项目(249676)
科学(196689)
研究(181588)
基金(180503)
(157227)
国家(155946)
科学基金(135423)
社会(112497)
社会科(106706)
社会科学(106671)
(99026)
基金项目(95967)
自然(90101)
自然科(88040)
自然科学(88021)
自然科学基金(86379)
教育(85573)
(82647)
资助(75149)
编号(75095)
成果(58867)
重点(55586)
(54511)
(52595)
(51921)
课题(51251)
创新(48993)
科研(48071)
教育部(46999)
大学(46760)
期刊
(135299)
经济(135299)
研究(95186)
中国(66401)
学报(54640)
管理(51293)
科学(50290)
(47510)
(46717)
大学(41884)
教育(41651)
学学(39546)
技术(36343)
农业(33716)
业经(23127)
(22821)
金融(22821)
财经(22547)
经济研究(22174)
(19164)
技术经济(18577)
图书(18563)
科技(18154)
(17734)
问题(17178)
统计(16903)
(16354)
理论(16043)
(15618)
财会(15580)
共检索到488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江其玟   关心  
数智时代下,“科技强审”成为审计行业的显著特征。日趋增加的数据数量和日益复杂的数据结构催生审计技术和模型创新。IPA有机结合了RPA、AI等新兴技术,符合以人为本和人机协同理念,可据此构建审计认知模型。IPA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合并财务报表审计及个性化审计。应用该技术有助于实现人机协同的审计新模式,从而提升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避免审计失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乔雅婷  时现  
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审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审计机关亟须通过强化绩效管理,提高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现有绩效管理举措以成果数量与投入产出效率为导向,对成果质量关注不足;已有研究大多借鉴营利组织的缋效评价方法,但又在"本土化"应用中观点不一。本文基于SSM的国家审计机关绩效评价模型,将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并重,应用其评价2010~2015年审计署绩效。评价结果与审计署绩效管理进程相符,2010~2015年审计署总体绩效逐年提高,效率性绩效从2011年起逐年提高,经济性和效果性绩效波动中向好。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戚振东  
审计风险模型是指导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理论分析出发点。国家审计风险与社会审计风险存在实质性差异。国家审计风险具有风险评估外在压力不足、经济业务活动微观查处责任等特征。从舞弊动因出发,国家审计风险由错误风险、舞弊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应用国家审计风险模型,审计人员应在分析建设项目参与各方舞弊可能性的基础上,从审计成本、审计效率的综合角度考虑确定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庞继英  耿金岭  李春友  
审计是评价公益性项目效益的有效手段。定性评价的主观性强,评价结果说服力弱。定量评价,通过数理模型将评价要素有效量化,能大大提高评价的客观性。问题是,在公益性项目效益审计中,使用何种定量评价方法最佳?本文先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了构建公益性项目效益审计评价模型应当考虑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层次分析方法构建公益性项目效益审计评价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公益性项目效益审计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通常情形下无法定量评价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可以通过模型演算出量化的评价结论。最后,在结论部分,评价了模型的优缺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晓林  
专利技术情报研究对于战略决策、科技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能够提高图情分析人员情报研究的质量和效果,论文构建了专利技术情报的分析模型,即从用户需求出发,将专利技术情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不同的层次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计量指标。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开展专利技术情报研究的规律和方法,并通过具体的研究实例,对专利技术情报分析的重点、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后续工作的思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巍洁  穆晓敏  王琰  杜婉盈  王伟  
[目的/意义]对已有的技术功效矩阵进行优化,弥补专利分析的不足,全面科学地分析产业技术主题的分布及应用情况。[方法/过程]根据专利发明创新的特征和技术术语的特征,从构成要素、技术工艺和功能效果三个角度确定产业专利技术的评估维度,将构成要素引入传统的技术功效矩阵中,构建多维专利技术功效分析模型,并选以吉林省人参产业为应用对象进行研究。[结果/结论]吉林省人参产业技术主题的热点研究方向为利用粉碎与干燥等方法,将叶、根、人参总皂苷与人参多糖应用于抗肿瘤与保健等领域。通过优化的模型,解决了技术功效矩阵在医药领域内专利分析的不足,从而验证该模型可全面地分析产业当前技术主题的研究热点与空白,为决策者制定产业发展策略提供支持,促进产业发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智能审计成为审计信息化领域研究与应用的前沿和热点。目前大模型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热点,研究如何应用大模型开展智能审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模型的概念与优缺点,对大模型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目前常见的大模型工具。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大模型在智能审计中可行的应用场景。最后结合案例分析了大模型在智能审计中的具体应用。研究内容为应用大模型开展智能审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应用经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素梅  陈桂香  
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是生态文明审计的重要内容。针对效率性评价指标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中的难点问题,引入了非期望产出SBM模型。首先,介绍了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的适用性,其次,构建了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的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性评价指标,最后,选取2013—2017年中国除西藏及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其他30个省份对构建的指标进行了应用研究,测算了其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值,分析了无效率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素梅  陈桂香  
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是生态文明审计的重要内容。针对效率性评价指标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中的难点问题,引入了非期望产出SBM模型。首先,介绍了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的适用性,其次,构建了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的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性评价指标,最后,选取2013—2017年中国除西藏及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其他30个省份对构建的指标进行了应用研究,测算了其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值,分析了无效率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沈国强  
<正>电化学试题涉及的化学电池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在提高多碳产物的生成率,制造低成本、高能量的能源存储系统,降低氯碱工业能源消耗,实现电镀废液的浓缩再生,回收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_2和SO_2,实现无隔膜流动海水电解法制,实现海水直接制备氢气技术的绿色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一、运用化学电池提高多碳产物的生成率例1.(2023年全国甲卷)用可再生能源电还原CO_2时,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菲菲   韩磊  
现阶段,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基于百度的文心大模型,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并总结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审计领域应用的风险,提出如何规避风险的建议,最后对构建审计行业大模型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林斌  林红  孟小涵  严韶俊  陈乔  
政策跟踪审计在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面临大数据效能受限、使能不足、技术相对滞后等问题,需要从一个整体框架加以系统研究。本文基于大数据驱动范式的政策跟踪审计模型以外部嵌入、技术增强、使能创新为基本框架,以面审计、点审计、审计结果利用为应用思路,旨在一体推进数据、分析技术、审计目标实现等方面问题的解决。该模型的应用研究以某省高新技术企业补助资金审计项目为例,运用大数据采集、Gephi网络可视化分析、疑点特征提取与计分等多项技术,能够促进既定审计目标的实现。提出扩大数据集合、采用有效技术、提炼经验模式等政策建议,拓展了审计理论模型和大数据审计相关研究,对推进政策跟踪审计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亚盛   蒋礼蔚   单敏   庄平  
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提高内部审计质效带来了契机。本文设计基于“提示工程+检索增强生成+超参数调整”的审计大模型构建框架,并以员工违规经商办企业专项审计为例,在贯穿审计全流程的九个审计工作场景中,探索并实现了大语言模型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构建框架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在实务中构建与应用审计大模型,为将大语言模型应用于审计工作提供实现路径的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颖  史胜安  
高校绩效评价为高等教育公共投资的投入与产出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对合理配置高校资源、推动高校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国家进行财政拨款提供重要指导。文章在科学性、可比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的指导下,探讨了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为重点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高校绩效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三所同类型高校作为实例进行分析,以推动高校绩效评价工作从理论走向应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淑英  张艳花  山洁  姜继红  
本文以"图书足迹"概念和建立"图书足迹"的功能维度、用户维度及时间维度的三维空间模型为研究基础,构建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模型,并应用精准服务模型开展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以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和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