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81)
- 2023(20530)
- 2022(17720)
- 2021(16328)
- 2020(13938)
- 2019(31927)
- 2018(31579)
- 2017(60229)
- 2016(33257)
- 2015(37441)
- 2014(37404)
- 2013(37201)
- 2012(34380)
- 2011(30904)
- 2010(30813)
- 2009(28528)
- 2008(28091)
- 2007(25049)
- 2006(22008)
- 2005(18905)
- 学科
- 济(134468)
- 经济(134321)
- 业(92586)
- 管理(89810)
- 企(69646)
- 企业(69646)
- 方法(61663)
- 数学(53869)
- 农(53801)
- 数学方法(53196)
- 农业(35498)
- 财(35141)
- 中国(33722)
- 业经(32202)
- 地方(30078)
- 学(30072)
- 贸(24487)
- 贸易(24478)
- 制(24138)
- 易(23704)
- 务(20893)
- 财务(20813)
- 财务管理(20766)
- 理论(20541)
- 环境(20259)
- 技术(20081)
- 企业财务(19580)
- 和(19092)
- 银(18721)
- 银行(18636)
- 机构
- 学院(475137)
- 大学(472438)
- 济(183896)
- 管理(182948)
- 经济(179795)
- 研究(159215)
- 理学(159166)
- 理学院(157305)
- 管理学(154267)
- 管理学院(153419)
- 中国(117851)
- 科学(104692)
- 农(100690)
- 京(99862)
- 财(82597)
- 所(81959)
- 业大(81066)
- 农业(78558)
- 研究所(75166)
- 中心(74371)
- 江(72805)
- 财经(66456)
- 范(62817)
- 师范(62035)
- 北京(62014)
- 经(60581)
- 州(57401)
- 院(57039)
- 经济学(54581)
- 省(53251)
- 基金
- 项目(330305)
- 科学(256568)
- 基金(237479)
- 研究(233105)
- 家(210078)
- 国家(208316)
- 科学基金(177000)
- 社会(145176)
- 社会科(137192)
- 社会科学(137153)
- 省(131862)
- 基金项目(126754)
- 自然(118305)
- 自然科(115502)
- 自然科学(115464)
- 自然科学基金(113374)
- 划(110169)
- 教育(106624)
- 资助(97911)
- 编号(94762)
- 成果(75346)
- 重点(74370)
- 部(71307)
- 发(70826)
- 创(67670)
- 课题(65306)
- 科研(64172)
- 创新(63257)
- 计划(62243)
- 大学(60369)
- 期刊
- 济(201059)
- 经济(201059)
- 研究(129256)
- 农(96985)
- 中国(88222)
- 学报(86719)
- 科学(75541)
- 农业(65578)
- 大学(64226)
- 财(62711)
- 学学(61168)
- 管理(61137)
- 教育(46333)
- 融(40358)
- 金融(40358)
- 技术(39774)
- 业经(38319)
- 业(32317)
- 财经(31230)
- 经济研究(30165)
- 问题(27852)
- 经(26635)
- 版(26534)
- 业大(23762)
- 科技(23718)
- 图书(23078)
- 资源(22488)
- 技术经济(22203)
- 统计(21608)
- 理论(21352)
共检索到685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荣华 向银 张学兵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对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影响特别突出。因为当地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程度不同,所以他们对自身经济收入影响因素的感知也就不同。本文运用IPA分析法,分别从乡村旅游影响当地农民增收的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着手,进一步地明确乡村旅游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因素,并且提出大力扶持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雨行
依据航片判读、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和水文数据,利用流域自身对比法,得出森林变化对河川径流泥沙的定量关系。文中还阐明本方法的技术关键——消除降雨量不同对水沙的影响.该方法具有适合我国国情、费小效宏、精度较高、简捷易行等优点,值得推广提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云华
在我国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的法律法规中存在一个费解的现象,就是一方面明确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但另一方面却未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义、具体形式、如何成立、如何运作、如何管理、如何参与经济活动、法人地位等内容,以致现实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无名无实。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保护农民集体利益、适应农村社会变革,当前需要制定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立法 都江堰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中共都江堰市委党校课题组 郑文静
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从法律、政策制度层面解决好他们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对稳定大局和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都江堰市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及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其中的“难点”提出对应措施,以推进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征地补偿 完善政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舸,保继刚
都江堰市旅游区位分析及旅游发展研究刘舸保继刚(广东省环境保护学校,广州)(中山大学地理系,广州)1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地位分析1.1旅游资源现状都江堰市旅游资源数量多,质量高,融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于一体,发展潜力大。其中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有青城山和都江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跃 易声宇 王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逐步缩减征地范围,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但截至目前,关于征地制度改革的问题大都停留在中央文件精神层面,很多实际操作性问题在国家政策中还未有明确规定。比如说,到底该怎么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搭建合法的交易平台?如何平衡原有征地体制下各相关方的既得利益,从而为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找到一条长期可持续的路径?如何确保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侵犯农民利益?这些制度性问题,不能通过空想设计来解决,只能从地方实践中寻找答案。近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调研人员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天马镇,对金陵二组以农民为主体自主整理集体土地、跨县出让用地指标、直接拍卖集体建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施鉴钊 廖民生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对精神文化追求的逐渐高涨。对于以旅游业为重要经济支柱产业的都江堰市来说,如何做到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旅游吸引力提升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符合我国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方针,也有利于推动都江堰市经济的蓬勃发展。本文通过对旅游吸引力的相关文献分析,找出旅游吸引力的具体要素和影响因素,再结合都江堰市的旅游产业实际情况,基于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分析都江堰旅游产业,并尝试提出一些用于提升旅游吸引力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松睿 曹迎
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乡村生态宜居问题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四川都江堰精华灌区103个林盘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川西林盘生态宜居性的评价体系和模型,通过构建由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和居住条件4个维度、16个指标因子组成的判断矩阵,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并排序。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振兴"视角下,在农村生态宜居性评价要素中,生态价值(0.3945)>居住条件(0.3671)>美学价值(0.1354)>社会价值(0.1029)。具体而言,植物多样性、森林覆盖率、生活垃圾处理、景观破碎化程度在川西林盘生态宜居评价中占据首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从新型乡村功能拓展、乡村多元功能协同和乡村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三个方面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生活垃圾和生活燃料污染治理、防止水体质量恶化、保持景观的自然性以及林盘民居的乡土特色、发展庭园经济、推进林盘旅游产业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课题组 刘玉琼
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是以乡村为载体、资源为依托、以人为本,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乡村发展路径。其路径内涵丰富,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内江市作为欠发达地区,应从农村实际出发,搞好统筹规划;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记忆的时针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距离"5.12"汶川大地震震中最近的城市——四川省都江堰市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山崩地裂、江河改道、城镇夷平、村庄毁灭……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多年发展改革成果毁于一瞬。但市财政局的干部职工并没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玲玲 张文秀 冯颖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作为地震灾区重建中土地使用制度的一项突破性改革,对灾区农村住房重建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都江堰市农户的问卷调查,采用Log 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灾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农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5%的农户表示愿意流转宅基地;影响农户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按作用程度依次为是否参保、是否具有流转平台、流转价格是否合理、对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的认知、对宅基地流转政策的了解度、是否确权颁证和农户家庭人口数。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宅基地流转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宅基地流转 农户意愿 影响因素 地震灾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启智 向银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由于自身素质不同,他们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对旅游发展的认识都有所不同,并且从中获得的收益也有差异。通过利用对应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中,打工获得的薪金对农民增收影响显著,为农家乐提供农产品获得的收入对农民增收影响有限。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民收入 贡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冬梅 方纲
本文根据实证调查的结果,探讨了失地农民的就业意向、就业选择和社会支持网情况,并提出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转变就业观念、培养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强化就业培训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交往范围、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支持网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就业意向 就业选择 社会支持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永海 孙垚
生态旅游就是将生态文明理念与旅游业相结合,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对第三产业的内涵式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有助于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我国生态旅游的一种形式,内蕴丰富的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它既汲取了我国"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精髓,亦借鉴了国外生态旅游的新经验,是在结合我国地区特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就其乡村生态旅游实际提出了应加强其资源规划与保护、着重挖掘其文化内涵、打造其旅游品牌、实施其管理与引导相结合等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繁荣。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乡村旅游 对策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巧 黄萍
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业服务于"三农"的切入点,是以旅助农,促进广大"离土不离乡"的近郊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宜宾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通过实地调研,对宜宾"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和现状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立足于宜宾独具特色的乡村风情、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从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角度,提出了加快宜宾"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农家乐” 乡村旅游 发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