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13)
2023(19839)
2022(17143)
2021(16086)
2020(13516)
2019(31446)
2018(31159)
2017(59123)
2016(32114)
2015(36523)
2014(36747)
2013(36345)
2012(33951)
2011(30837)
2010(30848)
2009(28390)
2008(28057)
2007(24742)
2006(21598)
2005(19301)
作者
(94493)
(79015)
(78421)
(74669)
(50170)
(37989)
(35857)
(30930)
(29956)
(28216)
(26805)
(26794)
(25084)
(25066)
(24441)
(24258)
(23806)
(23353)
(22603)
(22582)
(19578)
(19537)
(19152)
(17950)
(17717)
(17639)
(17542)
(17448)
(15945)
(15740)
学科
(136991)
经济(136852)
管理(88152)
(85066)
(68172)
企业(68172)
方法(60489)
数学(52430)
数学方法(51780)
中国(38918)
(37592)
(31933)
地方(31423)
业经(29603)
(29385)
(26607)
贸易(26589)
(25791)
农业(25312)
(23887)
理论(21302)
环境(21075)
(21003)
(20955)
银行(20944)
(20296)
金融(20292)
(20100)
技术(19818)
(19675)
机构
大学(462596)
学院(462013)
(187115)
经济(183082)
管理(178059)
研究(161624)
理学(153274)
理学院(151476)
管理学(148714)
管理学院(147880)
中国(121405)
科学(101249)
(100065)
(83874)
(82556)
(78740)
研究所(75356)
中心(72984)
业大(69735)
(67970)
财经(67027)
北京(64119)
(62979)
师范(62342)
农业(61766)
(60901)
(58740)
经济学(56167)
(55167)
经济学院(50639)
基金
项目(311469)
科学(243434)
研究(225737)
基金(224402)
(196612)
国家(194998)
科学基金(165988)
社会(140828)
社会科(133349)
社会科学(133315)
(121231)
基金项目(118813)
自然(108511)
自然科(105944)
自然科学(105912)
自然科学基金(103968)
教育(103935)
(102701)
资助(93675)
编号(92199)
成果(74965)
重点(70207)
(69128)
(68490)
课题(64115)
(63700)
科研(59725)
创新(59531)
教育部(58220)
大学(57767)
期刊
(206878)
经济(206878)
研究(135294)
中国(89466)
学报(74662)
(71772)
科学(68962)
管理(64116)
(63050)
大学(55950)
学学(52529)
教育(51714)
农业(49781)
技术(40671)
(40026)
金融(40026)
业经(34443)
经济研究(33395)
财经(31996)
(27404)
问题(27224)
(26517)
图书(24381)
技术经济(22479)
(22189)
资源(21635)
(21632)
科技(21506)
理论(21283)
统计(20901)
共检索到685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栎娜  董晓莉  邵隽  
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旅游网站的功能以及旅游者对于旅游网站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把握这一变化趋势对于旅游网站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在2005年和2010年对100名旅游者和75个中国5A级旅游景区网站进行调查,获得在5年的时间里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网站评价指标的变化和旅游景区网站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网站需求的变化以及中国旅游景区网站对互联网技术运用的变化。同时,文章通过重要值—表现值(IPA)方法对两者进行关联比较,分析了中国旅游景区网站发展过程中与旅游者期望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欣  
资源吸引力是旅游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了解旅游景区资源吸引力状况对景区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景区的长期发展。以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和IPA分析方法,研究著名旅游目的地——海南的总体旅游景区资源吸引力和分类型旅游景区资源吸引力状况。结果表明:海南旅游景区资源吸引力中游客的实际感知程度均低于游客认为的重要性,且存在显著性差异;自然风光是游客相对满意之处,景区知名度建设需要加强。因此,在旅游消费升级背景下,应从加强旅游景区建设的角度提升景区知名度;从细节入手,增加旅游景区的旅游舒适度;通过"旅游+"战略丰富景区文化元素,建设差异化景区文化并增加文化交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桥兴  张婷  
本文以西北某旅游景区为例,通过分析该旅游景区资源环境条件及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从景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着手,制定相应的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物元和条件物元,得出景区可持续发展中的矛盾问题的可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散分析、相关分析、蕴含分析和共轭分析等四种可拓分析方法,进而得出相应的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姚军  
"人民幸福生活""美好生活需求"等关键词在十九大报告中被多次提及。从人民的需求来看,旅游是国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人民对幸福生活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旅游当之无愧是幸福中国、美丽中国的最好代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莉娜  吴必虎  俞曦  
中国中部地区是中华民族多元文明的核心。适时推出中部崛起战略,是国家整体利益驱动的必然。在中部崛起整体战略下,作为旅游业发展之依托的旅游景区的发展状况和战略至关重要。通过对中部地区旅游景区统计资料整理和文献综述分析,比照东西部地区,分别从旅游景区数量、质量等级、接待能力和水平、经营管理状况、空间分布特征、景区类型等方面比较分析,得出结论:1A-4A级景区质量等级分布均衡,但总体占有率低;接待游客总量居中,但接待入境游客少;接待收入和利润总额高,但人均创利和营业利润率低;地区分布不均衡,景区类型上以自然山水和文物古迹观光为主,娱乐型、度假型景区开发较少。据此,推出了景区升级与扩增、文化品牌、区域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文斌  谢爱华  张彤  张小花  钟诚  
旅游用地研究对于促进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土地利用社会效益最大化意义重大。文章以中国知网期刊和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8-2011年)中的139篇文献作为研究数据,运用文献检索法、分类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旅游用地研究发展阶段特征及其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24年来的旅游用地研究发展过程可划分为起步和快速发展两个历史阶段,各个阶段研究发展特征差异明显;(2)旅游用地研究发展整体特征主要表现为:1旅游用地研究的文献总数呈上升趋势、2文献质量在不断提高、3发表研究文献的刊物数量逐年增多、4高等院校始终是研究主力军,说明旅游用地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学术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龚勤林  邹冬寒  周沂  朱晟君  
打造高品质旅游集聚地并构建多站点景区游览环线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论文基于2006—2018年288个城市评选的最高级别景区——“5A”景区的数据,将“5A”景区划分为自然类、人文类、综合类3类,借助ArcGIS、Stata等工具探索了“5A”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定量探讨了高级别景区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首先,中国“5A”景区存在“东中集聚、区域失衡、禀赋不一”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类景区数量严重不足。其次,高级别景区能显著推动本城市的旅游发展,并存在显著的空间合作与空间竞争效应。其中,同省邻近城市的高级别景区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表现为空间竞争效应,且主要表现为对同类型景区间的竞争,竞争范围为0~400 km;跨省邻近城市的高级别景区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表现为空间合作效应,且主要表现为不同类型景区间的合作与互补,最优合作范围为200~400 km。最后,对比各省域内部景区空间分布发现,同一省域内城市多以自然类或人文类“5A”景区中的某一类景区为主,即同一省域内部可能存在针对同类景区的同质化竞争问题。研究结论将为旅游资源的空间配置和空间优化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晓燕  
旅游景区是旅游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商品又是景区中不可或缺的形象代言品。北京是国内外旅游者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应该是游客争相购买的商品。但是,2006年3月北京市旅游局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在北京旅游景区购买旅游商品的消费额却非常低。在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廖治学  骆毓燕  戈鹏  任佩瑜  郑伟民  
在对游客满意度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游客满意度各指标赋权,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九寨沟景区的特征及游客满意度理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了能反映游客满意度的相关样本数据对九寨沟景区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果:九寨景区游客综合满意度处于比较满意的层面上,但在各个维度上的游客满意度水平差异比较大,其中景区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游客满意度水平高,而景区餐饮住宿游客满意度水平很低。最后基于IPA法为游客满意度提升提出相关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延平  
通过综述生态位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研究,在分析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生态位概念、旅游生态位态势内涵和模型,进而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分析武陵源风景区与张家界市旅游收入生态位、旅游流生态位变化情况,得出武陵源风景区旅游与张家界市旅游之间存在依附、联动和共生发展关系的结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维祝  于伟  
旅游景区网站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在旅游者决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景区网站能够提供展示、沟通和交易3种功能。其中,展示和沟通功能能够通过信息受众的感知价值和网站体验对其行为倾向产生影响,但是交易功能对信息受众认知的影响并不显著。为此,景区网站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和服务要素,合理安排网站的交易模块,目的在于增加信息受众的理性感知和感性体验,从而产生有利于景区的各种行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健平  
开放式生态景区具有开放性、公共性、原生性、共享性、公益性、自治性等景区特殊内涵,其在边界形式、区位条件、治理模式、社区融合、环境和安全压力等方面特征鲜明,并应用了多元发展模式。作为全域旅游实施的有效载体平潭国际旅游岛开放式生态景区发展基础良好、业态体系丰富,基于对景区全域旅游系统的构建,应用了基本原则:即生态引领、以人为本、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等,运作了主要机制:全空间规划机制、全资源开发机制、全部门管理机制、全产业联带机制、全市场开放机制,全产品供给机制、全民众分享机制、全环境治理机制等,形成了全域旅游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旺兵,申玉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国际旅游稳中有升,国内旅游持续增长,旅游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突出。文章对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宇娜  梅林  陈妍  
基于在线游客体验的视角,从用户体验性、技术支撑性、内容完备性和效应功能性四个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旅游景区网站效用指数,用以反映网站建设水平的高低。通过对我国5A级旅游景区的官方网站效用指数的测度,结果显示:我国5A级景区网站建设和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呈现出明显的"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态势;为了提升旅游景区网站效应,必须以在线游客需求为导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宁志中  王婷  崔明川  
研究目的:基于中国旅游景区功能演变、用地特征及问题分析,构建旅游景区用地分类体系,以期为旅游景区用地纳入区域土地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为旅游景区规划的深度编制提供实践依据。研究方法:通过调研和问卷厘清现状景区用地情况,对比借鉴相关用地分类体系,基于此构建旅游景区用地分类方案。研究结果:分析并阐明了旅游景区的功能演变、用地特征和现状问题,构建了2大类、9中类、28小类的景区用地分类体系,并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进行衔接。研究结论:建立可衔接且具可操作性的旅游景区用地分类体系,是实现旅游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与用地规范化管控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