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2)
- 2023(12630)
- 2022(10842)
- 2021(10206)
- 2020(8838)
- 2019(20492)
- 2018(20843)
- 2017(40978)
- 2016(22199)
- 2015(25340)
- 2014(25388)
- 2013(24956)
- 2012(23068)
- 2011(20765)
- 2010(20931)
- 2009(19381)
- 2008(18896)
- 2007(16899)
- 2006(14423)
- 2005(12656)
- 学科
- 济(91756)
- 经济(91668)
- 管理(64727)
- 业(60822)
- 企(49349)
- 企业(49349)
- 方法(47387)
- 数学(42788)
- 数学方法(42100)
- 农(24873)
- 中国(24069)
- 财(23415)
- 业经(18423)
- 贸(18186)
- 贸易(18177)
- 学(18077)
- 易(17728)
- 制(17068)
- 环境(16516)
- 农业(16025)
- 地方(15722)
- 务(14954)
- 财务(14892)
- 财务管理(14853)
- 理论(14597)
- 和(14473)
- 银(14398)
- 银行(14369)
- 企业财务(14000)
- 行(13675)
- 机构
- 学院(320113)
- 大学(317665)
- 济(130268)
- 经济(127551)
- 管理(125855)
- 理学(109137)
- 理学院(108021)
- 管理学(105858)
- 管理学院(105279)
- 研究(100115)
- 中国(76190)
- 京(66017)
- 科学(61798)
- 财(60051)
- 农(50962)
- 所(50023)
- 财经(48632)
- 业大(47918)
- 中心(47444)
- 江(46510)
- 研究所(45468)
- 经(43984)
- 北京(41251)
- 农业(40401)
- 范(40044)
- 经济学(39855)
- 师范(39615)
- 州(37268)
- 院(36319)
- 经济学院(36302)
- 基金
- 项目(213891)
- 科学(167972)
- 研究(155308)
- 基金(154568)
- 家(134393)
- 国家(133326)
- 科学基金(114682)
- 社会(96600)
- 社会科(91618)
- 社会科学(91591)
- 省(84973)
- 基金项目(81730)
- 自然(75644)
- 自然科(73866)
- 自然科学(73847)
- 教育(73577)
- 自然科学基金(72466)
- 划(71455)
- 资助(64736)
- 编号(64601)
- 成果(51134)
- 重点(48408)
- 部(47522)
- 发(45930)
- 创(44782)
- 课题(43898)
- 创新(41844)
- 科研(41756)
- 教育部(40812)
- 大学(40199)
共检索到451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韶华 于维洋 张伟
引入能源结构优化系数和产业结构优化系数改进了传统的环境负荷模型,构建IIPAT模型,设定了三种情景分析我国未来低碳发展情况。其中,基准情景无法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也不能完成2020年减排承诺,且能源消费量较大,产生的碳排放较多;政策情景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比较现实、且能完成减排承诺的情景,但也不能实现碳强度降低50%的目标;强化低碳情景能够较理想的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目标,需要低碳技术创新得到突破。
关键词:
改进环境负荷模型 情景 低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倩倩 黄贤金 陈志刚
文章基于环境负荷模型,在绝对减排和相对减排条件下分别设定了不同的情景,分析各情景下中国碳排放的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中国应对碳减排压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钟少芬 郭晓娟 刘煜平 莫健文
科学合理预测碳排放发展对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东莞市为例,采用基于扩展STIRPAT模型,通过岭回归拟合得到碳排放量与地区生产总值、人口、城市化、人均消费支出、工业化及能源利用效率的多元线性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低碳社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设定基准情景、低碳情景、节能情景对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及减排潜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大,城市化率影响最小;碳排放量在基准情景下预计2020年达到8 246 t,2025年达到8 177 t,而在节能情景、低碳情景下碳排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低碳发展政策措施及一系列低碳发展行动与技术支撑下,东莞市碳排放仍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江琴
为争夺未来发展至高点,全球掀起了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特征的新一轮绿色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浪潮。本文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到202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基准情景、目标情景和低碳情景下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为40亿吨、36亿吨和33亿吨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诸多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情景 碳税 碳捕获与封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雅雅 李欣欣 余向克 黄中杰
本研究基于成都市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应用CA-Markov模型和情景预测模型,通过设置3种土地利用变化情景预测2030年成都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并对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效应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成都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总体呈现耕地和草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的趋势。2005—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耕地面积减少最多。(2)3种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都出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少的趋势。自然发展情景建设用地增加3.39×104hm~2,城市发展情景建设用地增加5.66×104hm~2,生态保护情景建设用地增加1.67×104hm~2,生态保护情景建设用地增速明显低于自然发展情景和城市发展情景。(3)城市发展情景下的总碳效应是自然发展情景的1.62倍,是生态保护情景的3.76倍。建设用地扩张是影响碳效应的主要因素,在城市建设中严格限制建设用地过度扩张,是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碳吸收 低碳 土地利用变化 情景模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韶华 于维洋 张伟 范德成
本文利用目标规划方法构建了能源消耗结构优化模型,对我国2020年的能源消耗结构优化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1政策情景下,能耗结构优化并不能实现2020年碳减排承诺,其贡献潜力为80.87%,只是增加电力供给量并不能实现减排承诺,其贡献潜力为88.74%;2低碳情景下,2020年碳强度将降至0.3916728吨碳/万元,低于减排承诺目标水平;3能耗结构在短期内仍呈现以煤炭消耗为主的特征;4能耗结构优化很难同时兼顾节能和减排。
关键词:
能耗结构优化 碳强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某承 王斌 李文华
生态足迹是近年来国际上一种重要的判别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量方法。本文对1949年-2008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使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建立一个非线性的动态预测模型,并进行长时间的模拟验证,后又分"惯性发展"和"稳步调整"两个情景对中国未来20年发展的生态潜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建国60年以来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在小幅波动中不断上升,同时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降低,从1985年起中国整体上处于生态赤字期;②若按照惯性发展,则2030年人均生态赤字将达到3.9024hm2/cap,可持续发展形势非常严峻;③若按照"稳步调整"情景,则2030年人均生态赤字为1.5217h...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毕清华 范英 蔡圣华 夏炎
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出发,根据不同的政策目标设定了3种经济发展情景:基准情景、强化低碳情景和粗放型情景。分析了3种情景下我国未来的一次能源需求量、能源消费结构及CO2排放趋势,为把握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形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分析工具。研究方法是在Monash模型的基础上构造的我国能源经济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DECGE)。结果显示,按照现在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率预期,如果没有额外的政策措施,2020年之前我国能源需求仍将快速增长,但在适度的低碳政策引导下,我国2020年的能源需求将控制在45.52亿t标煤,CO2排放强度将达到1.635 t/万元,相对2005年下降45...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宇恩 李丽芬 贺思思 李华 王云
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中国前列,减排压力巨大,合理预测碳排放峰值年,有助于明晰减排目标,为有效设计减排路径提供帮助。本文采用IPAT模型,对山西省中长期能源碳排放量以及峰值年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在山西省当前能源与结构状态下,相较于可再生能源年替代率,年GDP增速和年节能率对山西省中长期碳排放影响更为显著,是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年的关键控制指标。在GDP低速和中速发展情景下,山西省碳排放量均可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碳排放最大峰值量分别为6.6亿T和7.1亿T;在GDP高速发展情景下,预测结果显示,2015-2040年碳排放量一直增长,无法达到峰值年,上调年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顺顺
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分区域碳排放LEAP模型,核算了现状排放量,并对2015—2030年碳排放变化进行了情景分析。结果表明:(1)2015年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总量为41.61亿吨CO_2,空间上东部区域排放占比最高,贡献源上以终端能耗碳排放为主。2030年左右碳排放将达到峰值,基准情景峰值约为57亿吨CO_2,碳排放强度较2015年累计下降46.83%,中部区域将成为碳排放最高板块。(2)终端能耗部门中工业、第三产业,能源加工转换部门中火力发电,涉工业过程排放的水泥和钢铁产业是碳减排的关键部门。(3)随着发电结构的变化,能源加工转换碳排放有可能在2025年前达到峰值,工业过程碳排放控制将逐渐成为碳减排面临的新挑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顺顺
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分区域碳排放LEAP模型,核算了现状排放量,并对2015—2030年碳排放变化进行了情景分析。结果表明:(1)2015年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总量为41.61亿吨CO_2,空间上东部区域排放占比最高,贡献源上以终端能耗碳排放为主。2030年左右碳排放将达到峰值,基准情景峰值约为57亿吨CO_2,碳排放强度较2015年累计下降46.83%,中部区域将成为碳排放最高板块。(2)终端能耗部门中工业、第三产业,能源加工转换部门中火力发电,涉工业过程排放的水泥和钢铁产业是碳减排的关键部门。(3)随着发电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勇 王恩东 毕莹
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既是中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的国际承诺,也是中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政策约束下的碳排放达峰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程度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包含气候保护函数的七部门CGE模型,模拟评估中国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的经济影响,包括对综合经济的影响和对各部门进出口及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对中国造成的经济影响越大;三种碳排放达峰情景下,政府收入及储蓄均有明显下降,对其余经济指标基本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碳排放达峰对建筑业产出影响较小,其他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勇 王恩东 毕莹
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既是中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的国际承诺,也是中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政策约束下的碳排放达峰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程度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包含气候保护函数的七部门CGE模型,模拟评估中国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的经济影响,包括对综合经济的影响和对各部门进出口及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对中国造成的经济影响越大;三种碳排放达峰情景下,政府收入及储蓄均有明显下降,对其余经济指标基本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碳排放达峰对建筑业产出影响较小,其他部门产出略有增长。综合来看,2030年是中国碳排放达峰的最佳时间点。文章最后提出了应对碳排放达峰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枫 徐晓宁 王学艳 魏文耀
文章借助长期能源规划软件LEAP软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四种基本情景下我国钢铁产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模拟结果表明,第一,在影响碳排放的诸因素中,粗钢产量的增加是导致CO2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而能源效率的提高是CO2排放强度降低的重要因素;第二,中长期来看,我国钢铁产业仍然有相当的碳减排潜力,且实现钢铁产业减排的主要途径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这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我国钢铁产业未来节能减排的方向,同时可以为我国相关政策部门制定钢铁产业的相关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关键词:
钢铁产业 LEAP模型 碳减排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苗 甘臣林 陈银蓉
研究目的:寻找以碳排放作为成本的适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低碳优化策略。研究方法:模型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在空间分布上,东、中部地区具有较高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碳排放效率值;(2)在省际分布上,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其碳排放效率值高低并不一致,仅有14%的省份处于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高碳排放效率的理想状态;(3)技术效率不足是造成东、中部地区总效率低下的原因,技术效率不足和规模效率不足是西部地区总效率低下的原因。研究结论:全国29个省份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碳排放效率存在差异,需结合东、中、西地区区域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特点,差别化地构建低碳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