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13)
- 2023(18765)
- 2022(15994)
- 2021(14931)
- 2020(12372)
- 2019(28452)
- 2018(28127)
- 2017(53735)
- 2016(29124)
- 2015(32766)
- 2014(32777)
- 2013(31963)
- 2012(29689)
- 2011(26656)
- 2010(26966)
- 2009(24670)
- 2008(23182)
- 2007(20265)
- 2006(17816)
- 2005(15759)
- 学科
- 济(116294)
- 经济(116162)
- 管理(80369)
- 业(77744)
- 企(63457)
- 企业(63457)
- 方法(49097)
- 数学(42248)
- 数学方法(41666)
- 中国(37828)
- 农(32007)
- 财(29919)
- 融(29647)
- 金融(29639)
- 地方(29512)
- 银(28295)
- 银行(28243)
- 行(27243)
- 业经(26873)
- 学(24785)
- 制(24298)
- 农业(21723)
- 贸(21582)
- 贸易(21564)
- 易(20893)
- 理论(20489)
- 务(18939)
- 财务(18848)
- 财务管理(18808)
- 技术(18366)
- 机构
- 学院(400494)
- 大学(400428)
- 济(159515)
- 经济(155896)
- 管理(155471)
- 研究(138113)
- 理学(133485)
- 理学院(131988)
- 管理学(129560)
- 管理学院(128848)
- 中国(108220)
- 京(86228)
- 科学(84953)
- 财(74260)
- 所(69149)
- 农(67294)
- 中心(64477)
- 研究所(62934)
- 业大(59918)
- 江(59618)
- 财经(58699)
- 北京(54654)
- 范(53972)
- 经(53378)
- 师范(53371)
- 农业(52513)
- 院(50884)
- 州(48946)
- 经济学(47547)
- 技术(44010)
- 基金
- 项目(273396)
- 科学(213952)
- 研究(200951)
- 基金(196008)
- 家(171062)
- 国家(169591)
- 科学基金(145099)
- 社会(124895)
- 社会科(118336)
- 社会科学(118305)
- 省(107933)
- 基金项目(103621)
- 自然(94059)
- 教育(92835)
- 自然科(91888)
- 自然科学(91862)
- 划(90758)
- 自然科学基金(90149)
- 编号(82848)
- 资助(80984)
- 成果(67350)
- 重点(61341)
- 发(61162)
- 部(59629)
- 课题(57869)
- 创(56843)
- 创新(53032)
- 科研(52113)
- 教育部(51045)
- 项目编号(50939)
- 期刊
- 济(176550)
- 经济(176550)
- 研究(120437)
- 中国(82863)
- 学报(63993)
- 农(61260)
- 科学(58060)
- 管理(57921)
- 财(56033)
- 教育(49303)
- 大学(48753)
- 融(47511)
- 金融(47511)
- 学学(45743)
- 农业(41943)
- 技术(36477)
- 业经(29825)
- 经济研究(28153)
- 财经(28101)
- 经(24044)
- 问题(22854)
- 业(21474)
- 图书(21147)
- 理论(19411)
- 科技(19095)
- 技术经济(18406)
- 版(18397)
- 贸(17987)
- 实践(17753)
- 践(17753)
共检索到606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贺瑛
IFCD指标体系是全面、综合、科学分析金融中心排名的指标体系。通过运用IFCD指标体系,我们可以比较不同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预测金融中心的发展潜力,规划金融中心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距离成熟发达金融中心,上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GFCI IFCD 金融中心 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坚
建立国际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设想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胡坚一、文献回顾建立国际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度量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水平、评估和比较国际金融中心的运作效率、预测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潜力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目前这方面的文献资料国内比较少见。从现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于国栋
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形成分工合理的国际金融中心体系,既是统筹国内外两大金融市场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金融空间布局和提升金融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我国已有14座城市入选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国际金融中心体系建设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美国现代金融发展的历史早于我国,通过对比分析能够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比较研究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蔡真
关于国际金融中心尚无客观、明确且单一的衡量标准,大都来自第三方综合评价。本文首先对两个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评价指数即IFCD指数和GFCI指数进行对比,然后分别从指标体系、方法论以及受访者样本三个方面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结合两种方法的共性和优点,提出一套新的国际金融中心评价框架。该评价框架的核心要素包括金融中心的市场性和国际性,环境因素考虑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以及其他一般因素,评价过程完全采用客观数据或相对权威的第三方评价。最后文章还指出,考虑社会网络分析的国际金融中心评价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IFCD指数 GFCI指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宁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全面贯彻《意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望
本文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初步分析研究了上海与中西部金融发展的比较优势,以及存在合作联动发展的机遇与潜力,对如何促进中西部金融发展并为上海创造更广阔的发展腹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海 中西部 金融 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红军
金融主导全球化的趋势表明,国际金融中心的博弈历来是大国崛起与博弈的制高点。全球化战略新思维应成为我国发展国际金融中心首先必须明确的定位思路,同时,借助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抓紧构建主动金融战略与策略,尽快完成从被动金融向主动金融的转型;最后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中心网络体系。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主动金融 网络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谌斌
中国发展国际金融中心,不仅具备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目前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金融、经济、城市、科技进步等一系列因素制约。我们应坚持整体发展、重点倾斜的基本思路,改善和强化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又好又快地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增强中国金融竞争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和金融监管水平、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以促进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早日形成。
关键词:
金融中心 制约因素 金融市场 金融环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坚
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规律与上海的选择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胡坚如何将上海建成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问题。在邓小平同志“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精神的指引下,上海正迈开大步,促进金融走向国际化。本文拟就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冶
本文对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纽约、东京及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香港,在区位优势、形成发展、政府监管及业务类型上进行总体的比较分析,论证了拥有好的区位优势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及发展的基础,揭示了在发展形成上,各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都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剧烈变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各国政府也在其发展过程中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政策调整,以促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在比较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在业务类型上都有自己的强势方面。同时,对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可以总结出这些城市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中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发展 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江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举措,是向全世界展示金融改革开放"中国经验"的重要窗口。大型银行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面临紧迫而严峻的形势,必须主动作为、敢为人先,加快自身转型创新发展,尽快实现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品牌形象的全面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给银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晓昀
开放发展是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具体落实到"引进来"与"走出去"两个层面的法律机制。通过制度比较,我国金融中心城市建设大致以开放发展金融政策为先导,以地方金融立法进行特色促进,加以国家性金融立法的普遍适用。上海立足建设国际大都市,必须秉承开放发展理念,引导开放发展的机制设计。"引进来"要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人才、金融监管五个层面展开,"走出去"要加强与我国港澳台地区、其他国家金融中心城市、国际金融组织等层面的金融合作。未来的《金融中心城市促进法》要明确"开放发展"的立法宗旨,纳入开放发展的特色机制,实现从上海特色到全国统一立法的"自下而上"制度变迁。
关键词:
金融中心城市 促进法 自下而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晓昀
开放发展是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具体落实到"引进来"与"走出去"两个层面的法律机制。通过制度比较,我国金融中心城市建设大致以开放发展金融政策为先导,以地方金融立法进行特色促进,加以国家性金融立法的普遍适用。上海立足建设国际大都市,必须秉承开放发展理念,引导开放发展的机制设计。"引进来"要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人才、金融监管五个层面展开,"走出去"要加强与我国港澳台地区、其他国家金融中心城市、国际金融组织等层面的金融合作。未来的《金融中心城市促进法》要明确"开放发展"的立法宗旨,纳入开放发展的特
关键词:
金融中心城市 促进法 自下而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咸月
经过“八五”和“九五”两个五年的发展 ,上海国内金融中心的框架基本形成 ,一个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这表明上海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已走在全国的前列。展望未来 ,上海如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已为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认为 ,切实可行的战略是“国内金融中心发展 +离岸金融中心的前期” :发展国内金融中心是为了增强它的筹资功能 ;建立名义隔离性金融中心是为了突出上海的国际资金交易功能。
关键词:
金融中心 离岸金融 发展战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彤
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都是亚洲区域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二者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定位和发展战略,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刻的借鉴性。
关键词:
香港 新加坡 国际金融中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