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93)
- 2023(15215)
- 2022(12882)
- 2021(11914)
- 2020(9919)
- 2019(22889)
- 2018(22616)
- 2017(42734)
- 2016(22953)
- 2015(25848)
- 2014(25313)
- 2013(24875)
- 2012(23359)
- 2011(20985)
- 2010(20532)
- 2009(18459)
- 2008(17784)
- 2007(15374)
- 2006(13666)
- 2005(12045)
- 学科
- 济(97327)
- 经济(97234)
- 管理(62779)
- 业(60183)
- 企(47460)
- 企业(47460)
- 方法(39252)
- 数学(34121)
- 数学方法(33619)
- 农(28827)
- 地方(28430)
- 中国(27701)
- 业经(23034)
- 财(22549)
- 学(19855)
- 农业(19834)
- 贸(16102)
- 贸易(16089)
- 制(16067)
- 环境(15974)
- 易(15490)
- 技术(14990)
- 理论(14970)
- 和(14888)
- 地方经济(14556)
- 融(14268)
- 金融(14266)
- 银(14078)
- 发(14064)
- 银行(14043)
- 机构
- 学院(314608)
- 大学(313374)
- 济(125343)
- 经济(122618)
- 管理(121899)
- 研究(110881)
- 理学(104409)
- 理学院(103197)
- 管理学(101267)
- 管理学院(100686)
- 中国(83873)
- 科学(70454)
- 京(67885)
- 农(58597)
- 财(56284)
- 所(55920)
- 中心(52617)
- 江(51092)
- 研究所(50977)
- 业大(49863)
- 农业(45840)
- 财经(44144)
- 范(43673)
- 师范(43116)
- 北京(41930)
- 院(41085)
- 经(40122)
- 州(39368)
- 经济学(36885)
- 省(36707)
- 基金
- 项目(219136)
- 科学(172249)
- 研究(158995)
- 基金(156939)
- 家(138252)
- 国家(137061)
- 科学基金(117454)
- 社会(99475)
- 社会科(94106)
- 社会科学(94078)
- 省(89045)
- 基金项目(83705)
- 自然(77196)
- 自然科(75326)
- 自然科学(75304)
- 划(74050)
- 自然科学基金(73899)
- 教育(72547)
- 编号(65048)
- 资助(63621)
- 发(51874)
- 成果(51591)
- 重点(49937)
- 部(47265)
- 创(45710)
- 课题(45111)
- 创新(42790)
- 科研(42287)
- 国家社会(40759)
- 计划(40658)
- 期刊
- 济(141078)
- 经济(141078)
- 研究(89254)
- 中国(68122)
- 农(52782)
- 学报(51381)
- 科学(46855)
- 管理(44790)
- 财(43664)
- 大学(38602)
- 农业(36934)
- 学学(36048)
- 教育(35848)
- 技术(30312)
- 融(28031)
- 金融(28031)
- 业经(24858)
- 经济研究(21586)
- 财经(20558)
- 业(20197)
- 图书(19648)
- 问题(18469)
- 经(17735)
- 资源(16911)
- 技术经济(15312)
- 版(15053)
- 科技(14922)
- 理论(14800)
- 统计(13964)
- 现代(13720)
共检索到477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索瑞霞 王福林 朱会霞
本文基于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我国粮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主观的区间层次分析法与客观的信息熵法相结合,建立了综合确权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黑龙江省不同时期的粮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对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其组成部分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粮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韦福雷 王攀 李天苗
构建了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专家打分确定指标权重。利用2002—2008年黑龙江省的相关数据计算评价指标分值,进而得出黑龙江省能源可持续发展度评价值,并从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4个层面探究了黑龙江省能源可持续发展态势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能源消费 可持续发展 能源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博 郭红阳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目前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等均居全国第一,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压舱石”。但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农业自然灾害频发、种粮收益下降和粮食物流体系不健全等仍是威胁可持续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黑龙江省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的作用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为黑龙江省进一步发挥粮食安全保障作用、破除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困境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锋 谭清美 周德群 龙如银 朱佳翔
在资源型城市发展水平评价中,传统GDP方法没有考虑环境污染、资源损耗等因素,没有考虑可持续发展。本文尝试在可操作性和全面性前提下对绿色GDP和真实储蓄率评价方法进行改进,重点探讨固定资本折旧、资源变化和污染损失的计算,同时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系统分析与模糊分析相结合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用此评价体系本文对大庆市2003年-2007年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发现:①从2003年到2007年,大庆市GDP年均增长12.8%,绿色GDP年均增长13.3%,真实储蓄年均增长15.7%,从数字上来看,绿色GDP比GDP要少近1/6,真实储蓄比绿色GDP略少;②2003年-2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胜 冯仲科
为了使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纳入量化过程,该文首先确定出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根据社会--经济--资源--自然复合系统的原理构造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结构,然后建立了3个层次、4个系统、13个指标要素的黑龙江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国有林区36个林业局进行了计算,根据综合指数评价指数的大小分为非可持续、基本可持续和可持续3类.其中10个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9个处于非持续发展状态,17个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状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波涛
本文对生态足迹理论进行了综述,并测度了黑龙江省2000~2005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而得到了该省近几年的生态赤字和盈余状况,在此基础之上对黑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从2000~2005年以来,从具有弱可持续发展力逐渐演变弱不可持续发展力,可持续发展力整体上呈现恶化的趋势。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力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正林 贾琳 焦晋鹏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时象,根据黑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现况,运用主成分分析分析黑龙江省13个地市统筹城乡的发展类型,总结出黑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黑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统筹城乡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学文,叶元煦
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区域资源、经济、环境、生态、人口、社会和管理子系统以及区域关系、世代关系的实际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关系—功能状态—发展能力”概念模型,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并对黑龙江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评价 区域 黑龙江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汝成 黄贤金 李衡
借助系统论中的信息论思想,运用信息熵方法,计算分析黑龙江省近年来建设用地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揭示黑龙江省建设用地结构的熵值特征和演化规律。利用主因子分析方法,对驱动黑龙江省建设用地演化的人文机制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驱动黑龙江省建设用地演化的因子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因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庆莉 徐小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瑜 徐向峰 杨广林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根本,黑龙江是农业大省,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因此,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加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了多目标评价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适合我省发展特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德胜
从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角度,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依据,从黑龙江省开展森林旅游研究现状出发,通过对黑龙江省森林旅游现状、优势和影响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建立起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全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黑龙江省的森林旅游工作,实现全省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森林公园 资源评价 旅游市场 开发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璐 孙榆棋 张晶
结合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现状,深入剖析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强调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强化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体系、全面实施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并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层面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焦红 孙燕敏
[目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当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情况,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评价,探讨多种农业发展的模式,为加快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提供助力,为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法和文献查阅法对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汇总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基础资源设施、科技应用、生态建设、经济效益、政府管理、农村发展6个方面23个指标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评价,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黑龙江省农业业态配置情况,为黑龙江省未来农业发展模式提出建议。[结果]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权重值比较大,均为0.281 6;而农村发展、基础资源设施和政府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综合来看,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整体较好,但是在其他方面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结论]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程良好,在农业发展中,基础资源设施、政府管理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都有待提高。今后,政府应该加强管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产业"等多种农业综合发展模式,促进黑龙江省农业更快速地发展,进而提升黑龙江省整体的城镇化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壬午 计文瑛 张彤 王树清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试验区实践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的内涵、特征及其构成,并介绍了该技术体系在黑龙江省拜泉县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