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9)
2023(9264)
2022(7917)
2021(7354)
2020(6372)
2019(14606)
2018(14383)
2017(28241)
2016(14790)
2015(16191)
2014(15900)
2013(15381)
2012(13585)
2011(11800)
2010(11333)
2009(10165)
2008(9450)
2007(7706)
2006(6271)
2005(5058)
作者
(37387)
(31322)
(30955)
(29594)
(19702)
(14938)
(14160)
(12498)
(11982)
(10867)
(10617)
(10470)
(9663)
(9651)
(9397)
(9315)
(9294)
(9127)
(8791)
(8789)
(7452)
(7423)
(7376)
(7254)
(7073)
(6977)
(6650)
(6596)
(6145)
(6118)
学科
(60896)
经济(60832)
管理(48179)
(40852)
(34694)
企业(34694)
方法(32234)
数学(29127)
数学方法(28780)
(18664)
(15038)
中国(13452)
环境(13168)
地方(12151)
业经(12076)
(10662)
(10498)
财务(10463)
(10462)
贸易(10461)
财务管理(10436)
(10146)
企业财务(9994)
(9955)
农业(9886)
(9850)
技术(9456)
(9256)
理论(8414)
(7935)
机构
大学(194356)
学院(194298)
管理(83894)
(82347)
经济(80874)
理学(74476)
理学院(73771)
管理学(72595)
管理学院(72225)
研究(57406)
中国(43462)
(38384)
(38265)
科学(33987)
财经(31313)
(28840)
中心(28343)
业大(27848)
(26367)
(26180)
经济学(25806)
(25794)
财经大学(23806)
研究所(23612)
经济学院(23500)
(23202)
师范(22998)
北京(22788)
经济管理(22266)
商学(21974)
基金
项目(145541)
科学(117727)
基金(109960)
研究(106310)
(94859)
国家(94146)
科学基金(83474)
社会(71225)
社会科(67757)
社会科学(67740)
基金项目(59151)
(55892)
自然(54082)
自然科(52811)
自然科学(52798)
自然科学基金(51848)
教育(48696)
(47063)
资助(43698)
编号(41160)
(33097)
重点(32366)
(31242)
成果(30827)
(30727)
国家社会(30401)
创新(29231)
教育部(29212)
人文(28896)
科研(28398)
期刊
(80280)
经济(80280)
研究(49638)
中国(31651)
(30967)
管理(29044)
学报(25968)
科学(25924)
(22021)
大学(21131)
学学(20296)
技术(17469)
农业(15293)
财经(15015)
教育(14330)
(13939)
金融(13939)
业经(13458)
(12772)
经济研究(12641)
问题(10873)
资源(9637)
技术经济(9501)
统计(9403)
财会(9073)
理论(9062)
(9000)
科技(8963)
(8616)
商业(8526)
共检索到260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雨蓉  龙开胜  
基于制度分析和发展框架,对政府付费生态补偿利益关系进行系统逻辑整合,分析利益冲突原因并提出协调对策。研究表明,政府付费生态补偿利益关系受到付费者与提供者之间的激励—约束机制、生态—社会系统与行动者之间的投入—产出机制的影响,利益关系具体表现为付费者和提供者地位和行动体现的利益分配关系、信息和支付体现的利益获取关系以及控制和潜在结果体现的利益保障关系,其利益冲突及原因为:一是行动边界的模糊和地位不平等导致利益分配失衡;二是信息不对称和支付不匹配容易造成利益获取不当;三是控制水平过于集中和潜在结果难以度量使得利益保障困难。据此,提出改进规则或合同激励生态服务提供者、促进信息共享提高行动者的信任水平...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家合  
当前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主体的识别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尚不清晰,影响了购买行为的成效。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本质上是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过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识别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九类利益相关者,并通过对专家的结构性访谈界定地方政府、用人单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四类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各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参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利益要求和利益冲突。最后以用人单位为中心提出协调各方利益的策略:地方政府应完善监督评估机制,承担公共责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应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坚持专业价值观;服务对象应充分运用监督权和知情权,主动参与其中。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文聪  马永喜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分配利用的不均衡和不平等性所导致的水资源利用的地区性利益冲突与结构性矛盾、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研究水资源协调利用的利益补偿问题,对实现水利工程的长期运行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和梳理水资源利用利益补偿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水资源协调利用的利益补偿机制框架,并用实例来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水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水资源的生态价值论和水资源利用的公平正义伦理观,从补偿原则、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等方面来构建水资源协调利用的利益补偿机制在实践上具备可行性,能够有效地实现水资源与水利工程效益的合理配置、公平共享和可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纪昌品  欧名豪  
区域协调与利益补偿是实现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经济发展带来的耕地面积减少、区域间耕地保护压力与机会成本差异、区域间耕地保护责任与义务不对等等方面阐述了耕地保护区域协调的客观性与必要性,提出了耕地保护利益补偿区域协调的基本思路,并从补偿/受偿区域确定、补偿途径选择、补偿标准测算、补偿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对区域间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的具体运作做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区域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有较强的现实必要性,各区域的实际情况也具备了进行协作的基础,同时需要在制度层面为耕地保护利益补偿的区域协调提供必要的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彬彬  李晓燕  
新形势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除了秉承一般意义上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基本内容、实施层次以外,还需要顺应新形势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发展要求,从农业生态环境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入手,破解现有制度实施中遇到的难题。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有机统筹起来,这就要求进一步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构建多方主体参与,政府市场互补,市场供求、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与政策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立安  孟兆娟  乔俊果  
海岛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海洋生态系统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社会公平性考虑,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ES)是目前解决此类生态环境中有关公共物品外部性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内化手段。文章以海岛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资料,并结合生态经济学和海洋生态学等多学科的方法,阐明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概念,揭示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机理,初步构建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研究框架。文章将为健全海岛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海岛地区制定发展战略及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付费项目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莹  
兼顾各利益相关者及利益联盟的利益诉求是激励相容性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以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矛盾为目标,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同时进行规范,解决好利益相关者及利益联盟间的利益再分配问题,政府主导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才能起到激励流域生态服务供给、提高流域生态质量的作用。激励相容性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设计要点在于将收益与履责状况挂钩,使用成本加利法测算补偿标准,在上一级政府、上、下游各利益相关者和后代人之间合理分摊补偿费用,激励监管者承担监管责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徐中民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作为一种将外在的、非市场环境价值转化为当地参与者提供生态服务(ES)的财政激励机制而备受世界关注,目前已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概括介绍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内涵,阐释其基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研究框架,指出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研究应关注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外溢影响范围、利益攸关方、支付系统、项目效率等维度,其中确定所提供的生态服务是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基础和前提,外部性的溢出范围是确定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成本的最重要变量,支付系统是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机制的关键。利用国内外案例,对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研究的主要维度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比分析了使用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官华  李静  蔡静雯  
通过对港珠澳大桥协调机制变迁过程的梳理,可以发现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模式:项目意向阶段出现"香港撬动、中央主导"模式;前期工作阶段前期是三地区域协调模式;进入前期工作阶段后期,中央权威依托专设机构深度介入项目决策;进入建设阶段,基本上是"中央权威淡出、区域协调强化"。对比上述四种模式,可以发现:央地关系不对等、中央权威适时介入和区域协调主导权趋势性变动构成了管理架构变迁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景宁  郭华平  
风险分担和政府付费既是公益性水利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政府和项目公司利益实现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调查问卷法相结合的方法识别了影响公益性水利PPP项目政府付费的22项关键风险,确定了关键风险的分担框架,引入风险分担比例向量,表示关键风险在政府和项目公司之间的风险分担比例;分析了决定政府付费的五个关键影响因素;以建立的政府付费基本模型为基础,综合关键风险影响政府付费的传导路径分析和关键风险分担对政府付费的影响机理分析,构建了基于风险分担的公益性水利PPP项目政府付费优化模型;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术环  
征地补偿安置中的不公平是新农村利益协调的主要障碍,从征地补偿项目、标准、方式、程序以及失地农民安置等方面加以完善,是新农村建设中利益协调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类型的失地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偿安置,是协调利益关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条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峰  
产权由权能和利益构成,产权的残缺会导致利益受损。当发生利益受损时,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存在着自动的均衡机制,而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导致的利益受损来说,则需要外力的作用,促进对利益受损者的补偿。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市场体制,促进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的形成,以减少社会福利的损失;另一方面对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导致的利益受损,则需要政府发挥作用,进行以政府为中介的公共补偿,这样可以减少补偿的成本,促进补偿的顺利实施。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婉玲  曹书  
PPP利益关系的协调既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与社会资本长期稳定合作的基础。面对PPP模式所蕴含的利益关系多元化与动态化问题,需要从具体的PPP利益形态中抽象出"基本利益关系类型",即公私利益竞合关系、契约与非契约利益互补关系和多层次利益共生关系,正视基本利益关系存在由竞争性合作异化为破裂、互补关系异化为互斥、共生关系异化为疏离的风险并设计出防范的制度措施。文章以"基本利益关系类型"的正反两面为分析框架,指出PPP基本利益关系异化的根源及危害,提出"阻却异化是PPP利益协调机制价值所在"的观点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婉玲  曹书  
PPP利益关系的协调既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与社会资本长期稳定合作的基础。面对PPP模式所蕴含的利益关系多元化与动态化问题,需要从具体的PPP利益形态中抽象出"基本利益关系类型",即公私利益竞合关系、契约与非契约利益互补关系和多层次利益共生关系,正视基本利益关系存在由竞争性合作异化为破裂、互补关系异化为互斥、共生关系异化为疏离的风险并设计出防范的制度措施。文章以"基本利益关系类型"的正反两面为分析框架,指出PPP基本利益关系异化的根源及危害,提出"阻却异化是PPP利益协调机制价值所在"的观点。基于"基本利益关系"的竞合、互补与共生的逻辑思路,建构以制度保障、契约与非契约约束和自我控制为核心的"三位一体"PPP利益协调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余敏江  
鉴于已有的命令—控制、互动—妥协、政治动员模式之积弊,以及生态治理中地方机会主义和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或隐或现的共容性利益的存在,有必要从结构—行为互动的视角,将协调结构作为自变量、协调行为作为中间变量、协调结果作为因变量,以考察生态治理中影响中央与地方关系各因素之间的关联,从而建构一个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调的理论框架。文章提出,"协调结构—协调行为—协调结果"分析框架对于透视和理解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相关政治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