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4)
2023(7772)
2022(6627)
2021(6251)
2020(5265)
2019(12160)
2018(11901)
2017(22782)
2016(12114)
2015(13221)
2014(12710)
2013(12061)
2012(10671)
2011(9241)
2010(8515)
2009(7342)
2008(6588)
2007(5057)
2006(3885)
2005(2820)
作者
(31537)
(27054)
(26594)
(25294)
(16685)
(12993)
(12012)
(10686)
(10328)
(9257)
(9145)
(9134)
(8339)
(8276)
(8078)
(8014)
(8006)
(7966)
(7829)
(7577)
(6525)
(6372)
(6172)
(6107)
(6084)
(5992)
(5630)
(5616)
(5466)
(5304)
学科
(45265)
经济(45226)
管理(32502)
(30801)
方法(26229)
(25215)
企业(25215)
数学(24027)
数学方法(23687)
(11775)
(11686)
中国(9900)
(9627)
业经(9542)
(8080)
财务(8049)
财务管理(8034)
农业(7958)
企业财务(7667)
(7640)
贸易(7639)
(7477)
技术(7404)
环境(7087)
地方(6962)
(6416)
理论(6337)
土地(5872)
(5856)
(5706)
机构
学院(155159)
大学(154946)
管理(64470)
(61210)
经济(60221)
理学(57493)
理学院(56936)
管理学(55765)
管理学院(55489)
研究(47372)
中国(34787)
科学(31131)
(30847)
(28482)
业大(27404)
(26083)
中心(23704)
农业(22647)
财经(22407)
(22012)
研究所(20829)
(20793)
(20476)
经济学(19454)
(18472)
师范(18243)
(18007)
北京(17915)
经济学院(17851)
经济管理(17303)
基金
项目(123237)
科学(98221)
基金(92390)
研究(85782)
(82604)
国家(82021)
科学基金(71182)
社会(55463)
社会科(52762)
社会科学(52751)
基金项目(49723)
自然(48423)
(47358)
自然科(47354)
自然科学(47344)
自然科学基金(46471)
(40911)
教育(39497)
资助(36626)
编号(33460)
重点(28099)
(27258)
(26440)
(25853)
科研(24837)
创新(24828)
成果(24267)
国家社会(24168)
计划(23985)
教育部(23435)
期刊
(52845)
经济(52845)
研究(35165)
学报(28143)
科学(24887)
(24443)
中国(23909)
管理(21626)
大学(21485)
学学(20644)
(20339)
农业(17079)
技术(14123)
教育(11439)
财经(10439)
(9686)
业经(9376)
(9211)
金融(9211)
(8968)
经济研究(8581)
资源(8350)
(8053)
科技(7989)
业大(7780)
问题(7486)
统计(7477)
理论(7227)
技术经济(6985)
图书(6960)
共检索到198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壑  陈瀚阅  邢世和  张黎明  董新宇  
为了探究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卫星影像光谱间的关系,确定土壤有机质的光谱特征,构建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模型.利用Hyperion高光谱卫星影像和福建省三明市80个土壤调查样点分析数据,对土壤有机质与光谱指数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提取特征光谱指数的基础上,分别基于敏感波段和特征指数建立线性模型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Hyperion高光谱782.95813.48 nm波段具有良好的响应能力;反射率的一阶导数所建立的模型拟合效果最优,其R2为0.777,RMSE为5.31,验证模型有机质实测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贺军亮  蒋建军  周生路  徐军  蔡海良  张春耀  
目的应用高光谱技术阐释土壤有机质光谱规律及对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为土壤肥力测定和评价提供指导。方法利用ASD FieldSpec Pro地物光谱仪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样本进行光谱测量。通过对获取的土壤样品高光谱反射率进行倒数、导数、对数和标准化比值变换,运用统计单相关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511 nm波长为诊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敏感波段,采用450~750 nm可见光波段反射率均值对507~516 nm敏感范围反射率均值进行标准化比值处理后获得的有机质诊断指数(OII)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估算精度较高,它们存在着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土壤有机质诊断指数(OII)...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文锡梅  兰安军  易兴松  张吟  李洋  秦志佳  
【目的】利用高光谱数据定量反演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喀斯特地区快速、大范围、实时地监测土壤有机质含量提供更多的技术手段。【方法】利用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和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分别获取土壤光谱数据,基于原始光谱反射率和不同光谱变换数据,分析其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以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结果】2种数据源都可以用于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其中,基于ASD光谱一阶微分变换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验证集决定系数(Rv~2)为0.910,相对分析误差(RPD)为2.68;基于GS光谱二阶微分变换建立的模型预测效果较好,验证集Rv~2为0.772,RPD为1.49。【结论】ASD光谱与GS光谱建模预测精度相差较大,ASD光谱客观条件影响较小、光谱波段更宽、光谱分辨率更高,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低空无人机获取的GS光谱也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威  郜允兵  刘玉  邢世和  
基于测土配方采样点调查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构建常规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面状数据;基于此,采用面克里格法和序贯高斯条件模拟法估测北京大兴区南部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采用验证图斑的点数据和面数据形式进行精度评价,进而探寻基于面数据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优估测方法。结果表明,面克里格法和序贯高斯条件模拟法对研究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的估测效果具有一致性,但序贯高斯条件模拟法的平滑作用较弱,且单次随机模拟的局部特征变化更突出;点验证和面验证的相关系数与一致性系数表明,面克里格法和序贯高斯条件模拟法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艳丽  白由路  杨俐苹  王红娟  
【目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反映土壤肥力的重要特征,利用高光谱技术对有机质(OM)含量进行定量化反演为土壤信息化管理和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方法】利用ASD2500高光谱仪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风干土壤样品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了不同区域范围土壤光谱反射率曲线形状变化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特点,并针对东北地区以黑土为主的土样光谱反射率不同变换形式与有机质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黑土的光谱曲线与其它土壤类型的光谱曲线在形状上有很大差异,即在600~900nm附近,以黑龙江土样为代表的东北黑土表现为直缓上升,而河南和山东的潮土则表现为曲陡上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萍  王润生  阎柏琨  杨苏明  王青华  
土壤反射光谱特征分析是反演土壤信息参量的基础资料。本文阐述了使用航空成像光谱仪OMIS-Ⅰ数据并结合ASD FieldSpec FR(350~2500nm)便携式光谱仪获取野外光谱数据,对山东省烟台市招远东良乡原状农用土有机质含量进行反演,从而实现有机质填图。通过对土壤原反射率对数一阶微分变换并确定其与SOM的相关性,最终建立相应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认为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选用762nm、874nm及1667nm波段在本次研究中效果最佳。该模型也可作为土壤有机质估测和评价的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齐雁冰  王茵茵  陈洋  刘姣姣  张亮亮  
遥感数据作为反映土壤组成结构及植被生长状况的数据源,借助辅助环境因子的土壤属性预测在数字土壤制图中日益受到重视。论文运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基于AWIFS(分辨率56 m)和MODIS(分辨率250 m)遥感数据及501个实测样点数据对陕西省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精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南部的秦岭山地区和大巴山区为最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25 g·kg~(-1),黄土高原南部处于中等水平,大部分在16~25 g·kg~(-1)之间,关中平原和汉中低山丘陵区含量偏低,大部分在13~25 g·kg~(-1),而黄土高原北部和风沙滩区含量大部分低于10 g·kg~(-1)。基于AWIFS影像的预测效果要优于MODIS影像,成像日期对有机质预测的影响不大。基于RF模型的土壤有机质预测精度在设定的不同抽样百分比条件下,独立验证数据集的平均误差大部分不超过3 g·kg~(-1),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在0.7以上。高程是影响土壤有机质预测的最重要因子,当影像的分辨率降低时,样点分布的地理经纬度和坡度对土壤有机质预测的影响上升,植被因子的影响程度下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齐雁冰  王茵茵  陈洋  刘姣姣  张亮亮  
遥感数据作为反映土壤组成结构及植被生长状况的数据源,借助辅助环境因子的土壤属性预测在数字土壤制图中日益受到重视。论文运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基于AWIFS(分辨率56 m)和MODIS(分辨率250 m)遥感数据及501个实测样点数据对陕西省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精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南部的秦岭山地区和大巴山区为最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25 g·kg(-1),黄土高原南部处于中等水平,大部分在1625 g·kg(-1)之间,关中平原和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班松涛  常庆瑞  赵业婷  姜悦  
【目的】研究汉中盆地耕地土壤有机质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特征以及空间分布规律。【方法】根据地貌特征,以位于汉中盆地中部的平坝区作为研究区,于2010-2011年共采集土样3 568个,测定土样有机质含量,对获得的有机质含量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后,综合运用传统统计、地统计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汉中盆地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特征。【结果】研究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7.20~38.00g/kg,平均值为21.53g/kg,变异系数为24.48%,属中等强度变异;研究区耕地土壤有机质为空间聚集式分布,呈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尺度为4.70km;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块金系数为0.55,表现为中等强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薇  李军  岳志芳  陈宁宁  王淑兰  
【目的】研究由秸秆覆盖免耕、秸秆覆盖深松和秸秆还田翻耕组成的不同保护性轮耕模式对渭北旱塬连作麦田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2007—2014年在陕西合阳实施夏闲期免耕/深松轮耕(NT/ST)、深松/翻耕轮耕(ST/CT)、翻耕/免耕轮耕(CT/NT)、连续免耕(NT/NT)和连续翻耕(CT/CT)5种不同耕作模式定位试验,测定并分析2011—2014年小麦收获后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变化规律及产量差异。【结果】与连续翻耕相比,连续免耕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积累,而免耕、深松和翻耕组成的3种轮耕处理更有利于提高20—40和4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其中随着耕作年限延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硕桐  夏鑫  丁元君  冯潇  刘晓雨  Marios Drosos  李恋卿  潘根兴  
【目的】基于田间试验,探讨不同形态秸秆还于稻田后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分子组成的动态变化,为秸秆资源化利用和稻田土壤固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江苏省常熟市某村的乌栅土稻田,选用新鲜未处理(CS)、过腹处理(CM)和炭化处理(CB)的玉米秸秆,于2015年6月以等碳量(10 t C·hm-2)一次性还田,并以未还田处理作为对照(CK),分别于2015、2017和2019年水稻收获时采集耕层(0—15 cm)土样测定有机碳含量,并采用13C同位素丰度和生物标志物提取-GC/MS鉴定探析有机质组成变化。【结果】与CK相比,还田当年和2年后所有还田处理都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8%—36%),但还田4年后,仅CB处理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24%),且增加的碳来源于施入的生物质炭。还田2年后,CS和CM处理土壤有机质中木质素酚丰度达到峰值,分别比CK增加了115%和66%;还田4年后,所有还田处理的植物源脂类的丰度均显著提高,相应地,植物源与微生物源脂类的丰度比(PL/ML)和生物标志物组分的多样性指数(H’)也显著提升。【结论】分子组成的变化可以用来判明不同形式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质质量的变化;秸秆炭化还田比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有利于稻田土壤固碳,且增强了植物源有机组分在土壤中的持留,提升了土壤有机质的分子多样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郑国华  李丽  陈洁  胡飞飞  
结合新疆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壤类型,首次在本科生的教学实验环节中引入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颗粒度以及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分析实验的综合设计,有助于学生建立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壤的思想意识,同时学会和掌握利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简易比重计法表征土壤颗粒、用乙酸铵缓冲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方法和原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志   谭光万   王文韬   李辛一  
[目的] 中国耕地质量下降和土地污染日益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藏粮于地”战略下保护耕地地力迫在眉睫,探寻农地流转非正式契约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方法] 采用Tobit模型对2017—2018年的地块调查数据样本进行了实证估计。[结果] 实证结果表明:(1)相比短期契约期限,达成农地流转的长期契约期限将提高转入地块的有机肥施用量;相比非正式的人情租流转形态,货币租流转也提高了转入地块的有机肥施用量;(2)在转入地块上签订的流转时限越长,越有利于农户增加自家承包地地块的秸秆还田量。[结论] 地块产权归属越清晰越有利于耕地质量保护。为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目标,在未来农地流转契约形式选择中,建议选择货币租流转形态和长期流转契约协议,能够改变农户的“掠夺式经营”模式,促进耕地的营养平衡,保护耕地地力可持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雪梅  章海亮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和不同建模方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方法】分别采集江西不同地区的土样240个,采集土壤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以对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前6个主成分(PCs)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模得到的6个潜在变量(LVs),分别作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和偏最小支持向量机(LS-SVM)的输入变量,共建立6个模型,分别为主成分回归(PCR)、PLSR、BPNN-PCs、BPNN-LVs、LS-SVM-PCs和LS-SVM-LVs,并对这些建模方法预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的结果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最佳模型。【结果】在预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时,L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