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85)
- 2023(6411)
- 2022(5502)
- 2021(5234)
- 2020(4454)
- 2019(10328)
- 2018(10100)
- 2017(19808)
- 2016(10225)
- 2015(11358)
- 2014(10948)
- 2013(10419)
- 2012(9098)
- 2011(7812)
- 2010(7131)
- 2009(6102)
- 2008(5346)
- 2007(3963)
- 2006(2773)
- 2005(1897)
- 学科
- 济(40546)
- 经济(40509)
- 管理(29747)
- 业(28777)
- 方法(24253)
- 企(24140)
- 企业(24140)
- 数学(22428)
- 数学方法(22118)
- 财(10879)
- 农(9751)
- 中国(8723)
- 业经(8100)
- 务(7556)
- 财务(7526)
- 财务管理(7511)
- 企业财务(7146)
- 贸(7087)
- 贸易(7085)
- 易(6928)
- 技术(6835)
- 农业(6550)
- 地方(6329)
- 环境(6012)
- 学(5861)
- 和(5758)
- 理论(5463)
- 制(5432)
- 划(5370)
- 融(4584)
- 机构
- 学院(129990)
- 大学(129591)
- 管理(57339)
- 济(55603)
- 经济(54802)
- 理学(51545)
- 理学院(51112)
- 管理学(50276)
- 管理学院(50025)
- 研究(35809)
- 中国(26235)
- 京(24325)
- 财(23532)
- 科学(21387)
- 财经(20309)
- 业大(19789)
- 经(18853)
- 中心(18434)
- 农(18401)
- 经济学(17827)
- 江(16446)
- 经济学院(16382)
- 财经大学(15701)
- 经济管理(15653)
- 商学(15297)
- 商学院(15173)
- 所(15031)
- 范(14678)
- 师范(14504)
- 农业(14442)
- 基金
- 项目(102919)
- 科学(83244)
- 基金(78099)
- 研究(74242)
- 家(67846)
- 国家(67335)
- 科学基金(60022)
- 社会(49431)
- 社会科(47114)
- 社会科学(47104)
- 基金项目(42221)
- 自然(39708)
- 省(39677)
- 自然科(38886)
- 自然科学(38875)
- 自然科学基金(38181)
- 教育(34730)
- 划(33491)
- 资助(30936)
- 编号(28866)
- 部(23550)
- 重点(22819)
- 创(22630)
- 发(21559)
- 国家社会(21346)
- 创新(21158)
- 教育部(20843)
- 科研(20580)
- 成果(20565)
- 人文(20561)
共检索到162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鲁振华 牛良 张南南 崔国朝 潘磊 曾文芳 王志强
【目的】植物中,SNP标记具有分布广泛、分辨率高、共显性和多态性高等特点,是遗传研究的常用分子标记。桃全基因组测序完成,获得了大量SNP位点。利用现有的SNP数据进行简单、快速的SNP基因分型是基因定位、品种鉴定和图谱构建等后续研究的基础。文章拟建立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进行不同类型SNP的基因分型方法,以获得与桃温度敏感半矮生型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方法】以普通生长型(ST)单株97-32-46为母本,温度敏感半矮生型单株03-94-2(Tssd)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利用其分离群体96个后代单株为研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晓芬 王军 李云飞 王智兰 袁国保 杜国华 韩芳 彭建祥 张文娜 蔡伟 袁峰 崔巨多 郭二虎 邹洪锋 张林义 彭书忠
分蘖是与农作物产量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分蘖对于谷子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谷子分蘖遗传分子机制还不清楚。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RAD-seq),以2个F2群体(命名为Cross AJ和Cross HC)为研究对象,分别对2个F2群体的543个和131个单株及其亲本进行RAD-seq,利用MSTmap和Win QTLCart 2. 5软件进行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分析,结果共鉴定出8个控制分蘖相关的QTL。其中,利用Cross AJ共鉴定了6个QTL,分别为qAJTN1、qAJTN5、qAJTN7-1、qAJTN7-2、qAJTN7-3和qAJTN9,可解释表型变异0. 7%~9. 8%;利用Cross HC群体共鉴定了2个QTL,分别为qHCTN5和qHCTN7,可解释表型变异1. 4%~8. 3%。在这8个QTL中,qAJTN1、qAJTN5、qAJTN7-2、qAJTN9和qHCTN5为该研究新鉴定的位点,其余3个QTL(qAJTN7-1、qAJTN7-3和qHCTN7)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另外,通过将亲本的测序结果与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搜索插入缺失位点InDel(Insertion-deletion),新开发了谷子分蘖相关QTL(qAJTN7-3和qHCTN7)紧密相关的InDel标记。结果为谷子分蘖机制的研究奠定一定基础,所开发的分子标记对于分蘖型谷子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谷子 分蘖 QTL定位 连锁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惠哲 李淑菊 杨瑞环 管炜
以有毛亲本F80为母本,无毛突变体F80WM为父本杂交,配制F1、F2、BC1群体,通过对6世代群体有无刚毛特征的观察和统计分析,研究有刚毛性状的遗传规律,并利用BSA法、SSR技术筛选与刚毛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黄瓜无毛性状是由1对核基因控制的稳定遗传的隐性性状,有刚毛相对于无毛为完全显性。通过BSA法和SSR分子标记,应用1 193对引物组合对无毛、有毛亲本进行筛选,筛选到了1个与黄瓜有毛性状相关的显性标记SSR01647。测序结果表明,片段长度为164 bp,在有毛个体中扩增出了164 bp的特异片段,具有13个TC重复序列,无毛个体中未扩增出条带。经组外其他F2单株验证...
关键词:
黄瓜 刚毛 无毛 分子标记 SSR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瑞莲 朱四元 陈金湘 张德胜 刘爱玉 刘海荷
以无蜜腺棉(97014)×TM-1的正、反交后代F1、F2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SSR标记技术,结合集群分类分析法(BSA)进行了棉花无蜜腺性状基因分子标记的筛选。通过对203对SSR引物的筛选,获得1个与蜜腺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BNL1673,连锁距离为1.33cM。对该标记片段进行序列测定,根据序列特点设计2对特异引物。PCR结果显示,只有1组特异引物能扩增出有、无蜜腺性状的特征带。将这1组SCAR引物进行群体上的分析,结果表明,该SCAR标记特征带和无蜜腺性状的共分离行为与原SSR标记表现一致,此组合的引物可以作为该SCAR标记的特异引物。
关键词:
棉花 无蜜腺性状 分子标记 转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新梅 武剑 郭蔼光 张慧 方智远 王晓武
【目的】筛选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CDMs399-3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方法】以甘蓝显性核不育为不育源转育获得的芥蓝BC4分离群体226个单株为试材,利用SRAP、SSR技术结合集群分析法筛选与CDMs399-3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获得8个SRAP、1个SSR和1个SCAR标记与不育基因连锁,最近的双侧翼标记ENA14F-CoEm7R和8C0909,连锁距离分别为0.53和2.55cM,并将侧翼标记ENA14F-CoEm7R转化为SCAR标记。【结论】本研究丰富了与CDMs399-3连锁的分子标记,获得多个紧密连锁的标记为该不育基因标记辅助转育和进一步精细定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海英 王振国 毛爱军 张峰 王永健 许勇
黄瓜白粉病是影响黄瓜生产的主要病害,为建立黄瓜抗白粉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我们以黄瓜抗白粉病亲本WIS2757和感白粉病亲本19032以及它们的F2群体为试材,采用SSR分析技术,对相关抗性基因的连锁分子标记进行了研究。获得了2个与黄瓜白粉病主效抗病基因连锁的SSR分子标记SSR97-200,SSR273-300,连锁距离分别为5,13 cM,这些SSR标记可以作为黄瓜抗白粉病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
关键词:
黄瓜 白粉病 SS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慧慧 张腾 梁珊 陈兵 张椿雨 朴钟云
【目的】筛选与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CRb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并检测所筛选出标记的通用性。【方法】以含有抗根肿病基因CRb的大白菜‘CR Shinkii DH’系为父本,以感病大白菜自交系‘07Q69’为母本杂交构建F2代作图群体。根据CRb基因连锁标记TCR01、TCR05和TCR09序列锁定的芸薹种A3染色体的目标序列,开发与CRb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并进行精细定位。以芸薹种不同亚种为材料,验证CRb基因紧密连锁标记的通用性。【结果】获得了与CRb连锁的1个显性和4个共显性标记。TCR25和TCR74位于CRb的一侧,TCR13、TCR42和TCR34位于另一侧。最近的2个侧翼标记TCR74和T...
关键词:
大白菜 根肿病 CRb基因 分子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涛 李治 蒋庆 陈姝霖 欧霞 陈永艳 任天恒
【目的】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和籽粒粒长是小麦产量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对其进行遗传改良有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通过对前期QTL定位鉴定到的提高单位面积穗数的主效QTL位点QSn.sau-2D.2和提高籽粒粒长的主效QTL位点QKl.sau-3D.2开发相应的KASP分子标记,并在川农18和T1208构建的RILs群体中进行验证及评价,为更好地利用这两个QTL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前期在川农18和T1208构建的高代自交群体中鉴定到的控制小麦单位面积穗数主效QTL位点QSn.sau-2D.2和控制籽粒粒长主效QTL位点QKl.sau-3D.2,结合在这两个QTL区间内的55K SNP分子标记序列,开发设计KASP分子标记,并在亲本间筛选具有多态性的KASP分子标记。将筛选到的KASP分子标记在川农18×T1208的RILs群体中分别进行基因分型和鉴定相应表型性状的高低,并分析这两个主效QTL对于其他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KASP-AX-111151907和KASP-AX-109962767在亲本中具有多态性,KASP-AX-111151907和KASP-AX-109962767在群体中的验证表明这两个分子标记分别与QSn.sau-2D.2和QKl.sau-3D.2连锁。KASP-AX-111151907和KASP-AX-10996276能将群体材料的基因型分为2类,按照表型划分,在3年试验中,KASP-AX-111151907对多穗材料的平均选择率均达到72.58%,对少穗材料的平均选择率达到71.68%;KASP-AX-10996276对长粒材料的平均选择率达到69.86%,对短粒基因型的平均选择率可达61.52%,表明这两个标记的可靠性。基于KASP分子标记的基因分型结果表明,这两个QTL对于株高、千粒重、粒长、粒宽、粒径比、单位面积穗数、穗粒重均具有显著性影响。在川农17×川农11的RILs群体中进行验证也表明这两个分子标记对相应性状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作用。【结论】针对单位面积穗数主效QTL位点QSn.sau-2D.2和籽粒粒长主效QTL位点QKl.sau-3D.2分别开发了1对与之连锁的KASP分子标记,可用于相应性状的选择,与KASP标记连锁的QTL分别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和籽粒粒长。QSn.sau-2D.2对株高、千粒重、粒长、粒宽、粒径比、穗粒重是负向影响,QKl.sau-3D.2对株高、千粒重、粒宽、粒径比和穗粒重是正向影响,但对单位面积穗数是负向影响,这两个QTL及开发的KASP标记可应用于小麦高产育种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严慧玲 范妍芹 严立斌 赵付江 周龙海
以甜椒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为材料,采用混合集群分析法(BSA)构建了不育池与可育池。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筛选了225对SRAP引物组合及1 393对EcoRⅠ和MseⅠ引物组合,获得了与隐性核不育基因连锁的2个SRAP标记:E37M39、E44M93,片段长度约为200 bp和500 bp,与育性基因的遗传距离为6 cm和12 cm。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元 刘大钧 陈佩度 齐莉莉 程顺和 高德荣 吴荣林
以当地育成的小麦抗白粉病材料,对国外筛选到的与白粉病抗性基因Pm2及Pm4a紧密连锁的RFLP标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RFLP标记即使在遗传背景不同的情况下仍可用于对Pm2及Pm4a基因的检测及鉴定。研究还表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不仅可行,而且还可对育成的抗病品系所携具体抗性基因进行精确鉴定,并可大量减少分菌系或小种接种鉴定时的冗繁程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吉山 郑磊 王保勤 常阳 沈天民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系‘兰考906’携带一个小种专化的隐性抗白粉病新基因,暂称为PmLK906.用‘中国春’ב兰考906’F2:3纯合抗、感家系构建抗、感cDNA池.以此抗、感cDNA池为探针筛选小麦基因芯片,获得了可能与PmLK906基因连锁的EST(expression sequencetag)信息.其中感病池表达量高8倍以上的34个,抗病池表达量高8倍以上的28个,排除假阳性结果,这些信息可能代表了与PmLK906紧密连锁的基因.从抗病池表达量高的28个EST中选择2个EST序列信息,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在抗、感亲本cDNA和抗、感cDNA池中扩增,...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基因芯片 EST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鲁振华 牛良 张南南 姚家龙 崔国朝 曾文芳 潘磊 王志强
【目的】矮化型桃树体矮小、节间短,是盆栽观赏和砧木育种的重要遗传资源。明确矮化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并对桃矮化基因进行精细定位,是建立目标性状分子辅助选种体系和遗传改良的前提,可为有目标的选育矮化观赏桃和砧木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05-2-144’(‘97矮’ב鸳鸯垂枝’桃)套袋自交获得的395个后代单株构建的分离群体为材料。参考桃基因组信息并基于Sanger技术开发的SNP标记对亲本和后代单株进行分析,在扩大群体单株中进行连锁关系分析,确定连锁的SNP标记,初步定位目标基因。在定位区域内基于二代测序技
关键词:
桃 矮化基因 SNP 精细定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锋 黄梦璐 李家乐 沈玉帮
为探究草鱼nlrc3基因的多态性和抗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病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多子小瓜虫感染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筛选出易感群体和抗病群体,并分析比较两个群体nlrc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使用高分辨率熔解(HRM)和Sanger测序技术验证SNP位点基因型,并将获得的SNP位点与草鱼抗病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从草鱼nlrc3基因中筛选得到了4个SNPs位点,有3个SNPs位点(SNP1、SNP3和SNP4)成功分型,其中SNP1和SNP3中分别含有AA、AG和AA、GG两种基因型,且与抗多子小瓜虫性状显著相关;倍型组合及其与抗病能力相关性分析显示,与其他二倍型相比,由SNP1 AG和SNP3 AA组成的二倍型(D1)中100%为抗病个体,由SNP1的AG与SNP3的GG基因型组成的二倍型(D2)中95%为抗病个体,均为抗病优势基因型。研究表明,抗小瓜虫的草鱼全体中存在nlrc3基因多态性现象,并且不同分型与抗多子小瓜虫感染的能力显著相关(P < 0.05),其中SNP1 AG与SNP3 AA组合的D1基因型为最强基因型。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草鱼抗小瓜虫病的育种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草鱼 多子小瓜虫 HRM SN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莹莹 孟宪红 孔杰 王清印 栾生 罗坤
利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HRM),结合非标记探针技术,对中国对虾转录组EST测序序列中的118个候选SNP位点进行了位点多态性检测,获得了39个具有二等位基因多态性的SNP位点,占总候选位点的比例为33.1%。对这些SNP位点在一个48尾中国对虾群体中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000~0.947和0.049~0.506,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布范围为1.051~1.999,平均为1.574;多态信息含量分析显示39个位点的PIC值范围为0.0476~0.375,平均为0.272。另外,基因功能注释表明,3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盼盼 樊红科 雷玉山 王飞
【目的】研究与猕猴桃抗溃疡病基因连锁的SSR分子标记,为猕猴桃抗病育种提供早期分子筛选标记。【方法】以易感病的雌株西选二号和抗病的雄株SX45872杂交F1代的198株群体以及40份猕猴桃材料为试材,利用离体接种法进行抗性鉴定。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技术,结合集群分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BSA)进行猕猴桃抗溃疡病基因(PR)分子标记筛选。【结果】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猕猴桃溃疡病抗/感病分离比符合由1对主效基因控制的1∶1分离比例。通过对51对SSR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与抗溃疡病基因连锁的SSR分子标记UDK97-42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