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33)
- 2023(19417)
- 2022(16716)
- 2021(15456)
- 2020(12956)
- 2019(29781)
- 2018(29503)
- 2017(56490)
- 2016(30879)
- 2015(34653)
- 2014(34425)
- 2013(33840)
- 2012(30819)
- 2011(27583)
- 2010(27557)
- 2009(25114)
- 2008(24218)
- 2007(21256)
- 2006(18561)
- 2005(15530)
- 学科
- 济(123408)
- 经济(123278)
- 业(86939)
- 管理(82948)
- 企(64547)
- 企业(64547)
- 方法(57041)
- 农(52676)
- 数学(50551)
- 数学方法(49741)
- 农业(35012)
- 业经(30739)
- 财(30607)
- 中国(30565)
- 地方(26393)
- 学(26203)
- 贸(21657)
- 贸易(21647)
- 制(21554)
- 易(21034)
- 理论(19668)
- 技术(19317)
- 环境(18407)
- 务(17935)
- 财务(17851)
- 财务管理(17810)
- 和(17316)
- 企业财务(16773)
- 银(16767)
- 银行(16694)
- 机构
- 学院(434316)
- 大学(430378)
- 管理(169223)
- 济(167852)
- 经济(164299)
- 理学(148691)
- 理学院(146994)
- 管理学(143848)
- 管理学院(143087)
- 研究(142426)
- 中国(104914)
- 科学(93665)
- 农(92498)
- 京(90222)
- 业大(75435)
- 财(72512)
- 所(72030)
- 农业(71947)
- 中心(66486)
- 研究所(66429)
- 江(62654)
- 财经(59198)
- 范(56913)
- 师范(56239)
- 北京(55534)
- 经(54189)
- 院(51233)
- 州(50691)
- 经济学(49775)
- 技术(47113)
- 基金
- 项目(309479)
- 科学(241684)
- 基金(223352)
- 研究(219697)
- 家(197664)
- 国家(195997)
- 科学基金(167344)
- 社会(137332)
- 社会科(129827)
- 社会科学(129788)
- 省(122906)
- 基金项目(118866)
- 自然(111641)
- 自然科(109074)
- 自然科学(109044)
- 自然科学基金(107064)
- 划(102975)
- 教育(101340)
- 资助(91829)
- 编号(89743)
- 成果(70528)
- 重点(69553)
- 部(66817)
- 发(66221)
- 创(64163)
- 课题(61397)
- 创新(59882)
- 科研(59848)
- 计划(57844)
- 大学(56777)
- 期刊
- 济(178482)
- 经济(178482)
- 研究(116490)
- 农(90390)
- 中国(79050)
- 学报(78055)
- 科学(68683)
- 农业(61558)
- 大学(58930)
- 管理(57006)
- 学学(56089)
- 财(53647)
- 教育(45572)
- 技术(37878)
- 业经(35361)
- 融(34350)
- 金融(34350)
- 业(30056)
- 经济研究(27195)
- 财经(27149)
- 问题(24741)
- 版(24129)
- 经(23242)
- 业大(22433)
- 科技(22302)
- 图书(20877)
- 技术经济(20312)
- 资源(20134)
- 统计(20107)
- 策(18710)
共检索到610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彤 杨海娟 鲜晓军 陶小芳 曹晓丽
[目的]从农户和村庄两个层面剖析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对促进农户增收和推动村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原理和方法,以大西安地区城郊地带1 441户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从农户和村庄两个层次对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1)农户和村庄对农户收入差异的解释程度分别为79.89%和20.11%,表明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层级特征。(2)在农户层次,农户生计资本和生产经营结构各因子对农户收入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非农收入占比(0.638)、务工人数占比(0.433)、劳动力数量(0.388)和种植结构(0.333)等8个因子对收入具有正向作用,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0.336)和土地经营规模平方(-0.000 1)起负向作用。(3)在村庄层次,村庄的产业类型、区位条件和土地流转等对农户收入产生直接影响,诸多因子又通过影响农户层面变量的收入回报率对收入起间接调整作用。[结论]农户收入差异问题作用途径复杂,对于农户增收,应从农户及村庄环境等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入手共同解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吴华安
调查城乡户籍统筹下重庆城郊农户市民化意愿发现,"农转城式"市民化向人口城市化的客观规律回归,乡—城"举家迁徙"移民模式成为城市化的常态,中小城市及小城镇成为大多数转户群体的首选。同时,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农村土地处置及其补偿方式是影响"农转城式"市民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程度是影响户改成败的关键。本文在总结重庆户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序脱下农村"三件衣服"与逐渐穿上穿全城市"五件衣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户籍统筹 城郊农户 市民化 影响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国平 刘黎明 付永虎 袁承程
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具有空间非平稳性,因此一般以"平稳性假设嵌入"为基础的普通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因素空间差异分析的精确性不高。本文应用地理加权(GWR)回归模型对上海市青浦区182个行政村进行农户生计资本总量的空间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青浦区各行政村农户生计资本总量和类型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生计资本总量在空间上由西向东逐渐递增;其中,农业生计资本类型由西向东逐渐减少,非农类型则由东部向西逐渐减少;经济发展因素和社会发展因素对行政村农户生计资本总量影响强于自然地理空间因素,其中与生计资本变化呈正相关的因素依次为工业化程度、到城镇中心距离、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海源
本文对广西百色市12县(区)农村信用社307户农户贷款进行抽样调查,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对影响农户贷款质量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其结论是农户贷款质量与农户家庭人口、收入水平及社会声誉等因素关系密切,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农户信用信息库、制定统一的农户评价指标体系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盖梦迪 杨海娟 李飞 刘玉芳
[目的]探究农户生计资本如何作用于家庭主导生计产出,为合理配置特定资源、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建议。[方法]以西安市所辖的23个具有特色产业的村庄为例,参考村庄主导产业划分农户生计策略类型,在通过离差最大化法对农户的生计资本指数确权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借助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了农户生计资本与其家庭主导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区内人力资本处在最高水平,自然资本处在最低水平;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均值处于最高水平的农户分别为村办工业型(0.394)、特色种植型(0.070)、旅游型(0.166)、村办工业型(0.181)和旅游型(0.127);农户的生计资本对农户收入的作用及作用力大小会随着农户生计策略和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结论]针对家庭收入水平处在不同阶段的农户,村庄可根据自身主导产业类型实施相应政策进行引导,从而推进村庄整体的产业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皖东 田双清 陈宇阳 陈文宽
[目的]通过选取自然情况整治满意度、社会情况整治满意度和经济情况整治满意度3个方面12个满意度指标,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进行绩效评价,对其整治满意度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以及规律研究。[方法]文章基于成都市17个典型村庄419户农户问卷调查,采用CSI评价法,从农户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总体绩效评价值为4.03,处于"优秀"水平等级;满意度指标绩效评价显示,目前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中,农田设施建设和村庄产业发展情况满意度程度最高,道路质量和生态环境满意度程度最低,在整治过程中,未有效处理好发展与生态和谐问题;农户特征差异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有一定影响。由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年收入不同,农户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存在主观认识差异,且具有一定的规律。[结论]通过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村庄空心化程度明显降低,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地区经济结构从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村庄综合整治效果良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皖东 田双清 陈宇阳 陈文宽
[目的]通过选取自然情况整治满意度、社会情况整治满意度和经济情况整治满意度3个方面12个满意度指标,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进行绩效评价,对其整治满意度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以及规律研究。[方法]文章基于成都市17个典型村庄419户农户问卷调查,采用CSI评价法,从农户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总体绩效评价值为4.03,处于"优秀"水平等级;满意度指标绩效评价显示,目前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中,农田设施建设和村庄产业发展情况满意度程度最高,道路质量和生态环境满意度程度最低,在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薛彩霞 姚顺波 于金娜
以四川省雅安市3县的246户农户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经营非木质林产品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外部环境特征对农户经营非木质林产品行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林地禀赋特征,农户家庭特征的影响最小;外部环境特征的测量变量中,农户对政府扶持林业经济发展政策的了解程度、外部培训、农户间的影响、经营林地的机会成本对农户经营非木质林产品的行为均有显著影响;林地禀赋特征的测量变量中,林地的细碎化程度、肥沃程度、离家距离影响显著;林业收入占农户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是农户家庭特征测量变量中最显著的影响因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宗义
采用大样本数据可使得对我国农户借贷行为的分析更加稳健。截至目前,对山东省223个行政村8119户的抽样调查数据规模在相关研究中最大,为适应相关数据结构特征,利用零膨胀负二项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注重自身积累的传统投资观念、具有较高学历水平两个因素会对农户借贷行为产生显著性影响,而正规金融体系却未对其产生显著性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发展农村金融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借贷 零膨胀负二项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施慧洪
本文依据经济学理论,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京郊农户收入,考察京郊财政支农资金、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最后得出三条启示。
关键词:
农户收入 计量 共线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怡平 蔡银莺 谢晋 田霞 杨青
农民盼征地是城市郊区突出的社会现象,从生计角度探究影响城郊农户征地预期的因素,为改进和完善现行征地制度提供参考。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武汉市蔡甸区562户村民调查数据,分析城郊农户在渐进城市化过程中的生计模式和征地预期,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探讨不同生计模式下农户征地预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郊农户的生计模式以农工型和非农型为主,分别占55.2%和36.5%;有60.7%的受访农户盼望政府征地,近郊农户征地期望明显高于远郊家庭,农地生计依赖弱化的农工型和非农型家庭希望征地的意愿更为强烈。非农劳动力占比和承包地数量是影响城郊农户征地预期的主要因素,其中非农务工劳动力比例正向影响农工型和非农型农户的征地预期,承包地面积负向影响非农型农户的征地预期。因此,应充分考虑城郊农户的征地期望,满足其在非农就业和承包地退出补偿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农户非农就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完善征地补偿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芳 罗剑朝 Yvon Martel
以陕西省铜川市286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Probit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户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收支情况及农村金融供给市场特征等因素对农户的金融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特征组农户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差异性显著。论文认为:应鼓励社会资本向农村金融市场转移,充分调动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的积极性;在农村金融供给上,要针对不同特征农户金融需求特点,优化供给资源,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陶娅 康晓虹 郭巧莉
当前我国已进入乡村振兴时期,但因病致贫返贫的风险仍然较高,成为阻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大障碍,也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严重问题。农户的短期健康投资是农户遭遇健康风险冲击后的有效风险缓解策略,分析其影响因素尤为必要。基于此,以内蒙古自治区农户的调研样本为例,运用Andersen健康行为模型,探究农户短期健康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使能因素和需求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目前居住现状、经济状况、医疗保障、代际支持、医疗服务可及性呈显著正相关,而前倾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小。最后从使能因素和需求因素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议,以期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公共卫生及社会保障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叶琴丽 王成
研究目的:探讨对集聚农户共生、集聚区土地利用率提高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农户共生的认知水平、优化农户共生关系及促进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有效路径及理论指导。研究方法:参与式农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户主自身特征、农户家庭特征、集聚共生效益特征及外部环境与政策特征这4类外源潜变量对农户共生认知产生重要影响且影响程度大小不同,其中,集聚共生效益特征的影响最为显著,外部环境与政策特征、户主自身特征和农户家庭特征的影响依次减弱;(2)是否为干部、对原集聚模式的满意度、是否促进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和政府对集聚区的补贴力度分别对这4类外源潜变量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研究结论:显化农户共生效益、增强"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孟俊杰 田建民 王静 杜涛 上官彩霞
[目的]探究农户种植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主要影响因素,为决策部门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进行小麦供给侧改革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文章运用农户调查问卷和Logistic模型,以农户是否种植优质专用小麦为因变量,用反映农户户主特征和家庭情况、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产业化组织情况、区域政策支持情况的10个变量为自变量,对农户种植优质专用小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是否与企业或者合作社签订协议、是否统一供种、所在地区是否享受价格补贴政策等自变量具有正向影响,达到1%显著水平。农户家庭劳动力个数、农户文化程度等自变量具有正向影响,达到5%显著水平,农户非农收入比例具有负向影响,达到10%显著水平。[结论]农户是否与企业或者合作社签订协议、是否统一供种、所在地区是否享受价格补贴政策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扩大统一供种力度、加大价格补贴,是加快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的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农户视角的洪灾社会脆弱度及影响因素——以安康市4个滨河村庄为例
基于推拉理论的城郊农民市民化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西部地区城郊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影响因素——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中国村庄数量演变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9)
基于“四化同步”背景的城郊型小城镇发展动力、模式研究——以武汉市五里界为例
典型城郊县域乡村土地非农化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省湘潭县为例
城郊型乡村反向吸引城市人才发展模式——以大激店村为例
基于多层次模型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为例
基于HLM模型的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影响因素研究——以国内51座城市的1020家景区为例
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农户收入:一个中国村庄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