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5)
- 2023(10191)
- 2022(8852)
- 2021(8333)
- 2020(7352)
- 2019(17133)
- 2018(17040)
- 2017(32995)
- 2016(17739)
- 2015(20104)
- 2014(20123)
- 2013(19714)
- 2012(18143)
- 2011(16171)
- 2010(15764)
- 2009(14564)
- 2008(14246)
- 2007(12636)
- 2006(10467)
- 2005(9073)
- 学科
- 济(74486)
- 经济(74417)
- 管理(52366)
- 业(48492)
- 企(39866)
- 企业(39866)
- 方法(39602)
- 数学(35679)
- 数学方法(35242)
- 财(19548)
- 农(19319)
- 中国(16605)
- 学(14964)
- 地方(14912)
- 业经(14872)
- 环境(14749)
- 贸(14081)
- 贸易(14080)
- 易(13685)
- 务(13125)
- 财务(13083)
- 财务管理(13053)
- 农业(12679)
- 企业财务(12384)
- 制(11550)
- 和(11358)
- 划(11141)
- 技术(10592)
- 理论(10395)
- 银(9589)
- 机构
- 学院(249538)
- 大学(249507)
- 济(101059)
- 管理(100650)
- 经济(99045)
- 理学(88006)
- 理学院(87082)
- 管理学(85437)
- 管理学院(84985)
- 研究(77320)
- 中国(58481)
- 京(51678)
- 科学(49371)
- 财(44818)
- 农(42100)
- 业大(39171)
- 中心(38879)
- 所(37961)
- 财经(36860)
- 江(36211)
- 研究所(34909)
- 经(33552)
- 农业(33448)
- 北京(31494)
- 范(31335)
- 经济学(31211)
- 师范(30985)
- 州(28960)
- 经济学院(28539)
- 院(27957)
- 基金
- 项目(176041)
- 科学(138893)
- 基金(129157)
- 研究(125121)
- 家(112573)
- 国家(111685)
- 科学基金(96939)
- 社会(79548)
- 社会科(75531)
- 社会科学(75506)
- 基金项目(69381)
- 省(68925)
- 自然(64713)
- 自然科(63243)
- 自然科学(63224)
- 自然科学基金(62065)
- 划(58347)
- 教育(57994)
- 资助(53032)
- 编号(50841)
- 成果(39513)
- 重点(39434)
- 部(39050)
- 发(37175)
- 创(36749)
- 科研(35049)
- 创新(34422)
- 课题(33608)
- 教育部(33485)
- 大学(33088)
- 期刊
- 济(101078)
- 经济(101078)
- 研究(63323)
- 中国(42113)
- 学报(39636)
- 财(36309)
- 农(36261)
- 科学(35895)
- 管理(33378)
- 大学(29855)
- 学学(28333)
- 农业(24680)
- 技术(22832)
- 教育(20487)
- 融(18923)
- 金融(18923)
- 财经(17659)
- 业经(17100)
- 经济研究(16116)
- 经(15094)
- 问题(14194)
- 统计(13796)
- 业(13385)
- 图书(12935)
- 技术经济(12630)
- 资源(12478)
- 理论(12471)
- 策(12388)
- 版(12349)
- 财会(11581)
共检索到345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玉安 唐志勇 程涛 易成功 锻炼
以HJ-1BCCD/IRS4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单窗算法,反演了武汉市夏季高温代表日的地表温度,并用MODIS地表温度产品对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取热场变异复合指数来分析城市热岛空间分布特征,给出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定量化描述,并就不同下垫面对热岛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武汉城市热岛呈现整体上交错分布而局部小聚集的不规则特点,大热岛之中存在一些温度更高的小热岛;(2)武汉市2009~2012年夏季高温日平均LST为306.11K,多数城区温度达到309~317K;(3)主城区热场变异复合指数均超过了0.015,表现为较强-极强的热岛效应;6个等级的热岛效应强度的面积比例依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旭 唐宏 赵祥 周廷刚
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经济对雪盖监测产品的需求,亚像元雪盖制图逐渐成为积雪监测研究的重点。以环境与减灾卫星(HJ-1-B)数据作为地面真值计算MODIS数据中每个像元的积雪覆盖率,并与归一化雪被指数(NDSI)建立回归模型,从亚像元尺度反演MODIS数据的积雪覆盖率。以青海省玉树州作为研究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反演的雪覆盖率平均绝对误差均在0.2以内,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之内,说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此外,在积雪覆盖率反演基础上,提出了与积雪覆盖率相关的另外两个相关因子:地表温度(LST)和植被指数(NDSI),分析表明:这两个因子与积雪覆盖率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为基于多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庆 周敬宣 李湘梅 肖人彬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要了解导致环境问题的各种驱动力,更应建立模型来精确描述环境影响与驱动力之间的关系。以武汉市为例,应用SPSS软件、以STIRPAT模型为依据,建立了描述环境影响与各驱动力之间精确关系的数个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人口总量的增长和人类发展指数的上升是最主要的环境影响驱动力,城市化率、人均GDP等因素对环境也有影响;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有助于减小环境影响;基尼系数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以此为据,就如何改变这些影响因素,以减小环境影响提出了建议。除了人口总量等常规指标,还分析了人类发展指数、城市化率、基尼系数等指标,充实了环境影响驱动力指标体系,更客观反映了造成武汉市环境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华 周田原 张贵科 刘学军 邓韶辉
随着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行,城市内迁居行为日趋频繁。洞悉不同年龄段居民迁居内在驱动力,能为城市居住环境规划与建设改善提供依据。论文利用2019年与2021年武汉市手机信令等多源数据,以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视角,识别武汉市四环内不同年龄段居民交通小区迁居强度,并提出建成环境因子特性与迁居强度关系模型,探讨居民生活圈内各建成环境因子对多年龄段居民迁居影响的特性差异。研究发现:(1)不同年龄居民的迁入与迁出强度在不同城市区位上存在分异,19~39岁居民相较于40岁以上居民迁居更频繁;总体呈现内环线的交通小区迁入与迁出强度表征偏高,且均大于外环线的交通小区。(2)公共服务设施、交通便利度和居住环境维度内相关指标是影响居民迁居决策的重要因素,由于不同年龄段居民居住需求不同,部分变量因子在不同年龄段下特性分异明显。考虑到各年龄段居民迁居强度及因子特性不一,相关规划决策需采取差异化的建成环境改善措施,科学引导不同年龄居民迁居,优化城市人口分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亚东 何报寅 寇杰锋 粱胜文 胡世祥 胡柯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评价是湖泊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基于GF-1号WFV遥感影像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通过82个站点实测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和RBF神经网络模型,对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主要湖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进行了反演。反演的结果显示,武汉市及周边大部分湖泊水域处于轻度富营养和中营养状态,局部湖区为中度富营养状态。验证结果表明:GF-1号WFV多光谱数据用于监测大面积湖群水质变化是可行的;两种模型都可以建立实测数据与遥感信息的函数关系,根据函数可以反演湖泊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进而实现大面积湖泊水质动态监测;而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R2为0.742 3,均方根误差为3.72,其反演精度更高,更适合于监测内陆湖泊水质变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小青 黄晶晶
论文基于PSR(压力—状态—反应)模型构建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城市创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预测城市创业环境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优化创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具备有效性、时滞性和积累效应,其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平台期,其正面效果逐步显现,政策红利逐步释放,预计城市创业环境将持续改善。最后指出优化城市创业环境应该从创新引领、聚集人才优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创新、完善创业教育指导以及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形成创业型经济方面着手。
关键词:
PSR模型 创业环境 城市创业 评价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小青 黄晶晶
论文基于PSR(压力—状态—反应)模型构建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城市创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预测城市创业环境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优化创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具备有效性、时滞性和积累效应,其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平台期,其正面效果逐步显现,政策红利逐步释放,预计城市创业环境将持续改善。最后指出优化城市创业环境应该从创新引领、聚集人才优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创新、完善创业教育指导以及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形成创业型经济方面着手。
关键词:
PSR模型 创业环境 城市创业 评价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悦 成金华 席皛
文章运用基于熵值权重的GAR-TOPSIS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采用2003~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武汉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表明,在考察期内武汉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上呈现先稳后升逐渐增强的趋势。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法律法规引导正确、配套设施构建完善、社会总体素质大幅提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壮志
城市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公租房的供应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公租房的需求也成为各地普遍关注的问题。利用对武汉市611名潜在需求人群的调查数据,从他们对公租房及其政策的认可与接受程度、公租房的需求意愿、租金水平、租金年增长幅度、公租房居住面积、公租房的处置等方面分析了公租房的需求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公租房的需求较高,居民希望公租房使用功能强、交通生活方便、租金水平合理且租金年涨幅不超过7%,五年后可以续租或者购买。
关键词:
公租房 租金水平 需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永亮 党东宁 边家文
近年来,水价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在制定水价政策时处于两难境地,既要满足成本恢复,也要考虑居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本文的研究焦点是居民水价承受能力。首先,在了解国外对城镇居民水价承受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释了反映居民承受能力指标的支付意愿,总结了衡量支付意愿的方法。然后,以武汉市城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数据,运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分析居民水价的承受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武汉市居民用水的临界水价。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水价调整的政策建议和武汉市水价调整的方向。
关键词:
承受能力 支付意愿 临界水价 武汉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驰 钟水映 李先玲
本文根据武汉市1989~2008年相关数据,选取非农人口比重(即城市化率)作为城市化指标;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等作为环境污染指标,运用回归模型对城市化率和环境污染指标分别进行耦合分析并建模,探究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基于研究结果分析,提出了促进武汉市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武汉市 回归分析 城市化 环境污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立志 顾晓鹤 胡圣武 杨贵军 王磊 范友波 王艳杰
【目的】通过对倒伏发生前后的多时相HJ-1B卫星CCD多光谱影像植被指数的变化分析,实现区域尺度下的玉米倒伏受灾范围监测和灾情评估。【方法】以2015年8月3日因大风暴雨导致大面积玉米倒伏的河北省藁城市为研究区,提取HJ-1B CCD多光谱影像的多种植被指数,根据多时相植被指数变化量与实测倒伏样本的关联分析,筛选玉米倒伏敏感植被指数,采用正态(偏正态)统计理论的双阈值划分策略划定阈值,构建基于植被指数变化分析的玉米倒伏灾情遥感监测模型,评价玉米倒伏灾情严重程度,并基于野外实测样本进行精度评价。【结果】基于城镇、水体、倒伏与未倒伏玉米的HJ-1B CCD2多光谱反射率曲线可得,玉米与城镇建筑物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伟 严思湘 田家华
文章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武汉市的实际情况,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口与土地利用、生活保障、统筹协调五个层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武汉市2010—2106年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并给出了每一年度综合评分。结果显示,武汉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在时间维度上存在着动态的增长趋势,以2012年和2014年为转折点先增长迅速后趋于平缓随后又再次加速提升。最后,从提取出的三个公共因子的角度对造成此种特征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给出了优化武汉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
因子分析 新型城镇化 质量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改凤 刘艳中 朱晓南 陈勇 张祚
传统的生态效率测度方法存在经济指标体系选取不全面和环境状况反映不真实的问题。文章基于WBCSD界定的生态效率的概念及核算方法,利用能值化的GGDP和EF改进生态效率度量模型。以武汉市为例,对其2002—2016年的生态效率动态变化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1)武汉市的生态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从增长幅度来看,生态效率增幅最小值出现在2003—2004年,而在2007—2008年和2011—2012年间大幅上升,但GGDP增幅总体上明显高于生态效率和总生态足迹;(2)武汉市传统GDP、GGDP、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损耗对应的"能值-货币"价值总体上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环境损耗是GGDP变化态势的主要决定性因素;(3)从时间维度看,武汉市总能值生态足迹不断增加,从构成来看,武汉市能值生态足迹的主要类型为化石能源用地和牧草地能值生态足迹,建设用地能值生态足迹占比最小;(4)采用基于能值理论的生态效率度量模型,能够更准确、科学地评价区域生态效率状况。最后对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促进该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敬宣 李湘梅 陈雷 李勇
自然生态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生态足迹作为生态环境承载状态测度的指标,受到社会、经济、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时空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特征。鉴于集对分析(SPA)在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优势,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将城市总生态足迹与其相关影响因子联系起来考虑,融合集对分析中的同异反模式识别的“择近原则”和聚类分析思想构造集对分析动态模型,模型精度较高,验证误差均小于0.3%。并对武汉市2005年~2020年总生态足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2020年总生态足迹将由1 784.662×104hm2增长到2 781.388×104hm2,呈现出低于GD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