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9)
- 2023(12929)
- 2022(11419)
- 2021(10798)
- 2020(9075)
- 2019(21029)
- 2018(20847)
- 2017(40284)
- 2016(21772)
- 2015(24434)
- 2014(24187)
- 2013(23696)
- 2012(21544)
- 2011(19036)
- 2010(18647)
- 2009(16558)
- 2008(15610)
- 2007(13059)
- 2006(10892)
- 2005(8899)
- 学科
- 济(80720)
- 经济(80633)
- 管理(61116)
- 业(57430)
- 企(48155)
- 企业(48155)
- 方法(42410)
- 数学(37494)
- 数学方法(36965)
- 农(21336)
- 财(20871)
- 中国(19593)
- 学(18200)
- 业经(17929)
- 制(16372)
- 地方(15529)
- 贸(14764)
- 贸易(14759)
- 易(14351)
- 农业(14261)
- 务(13862)
- 理论(13832)
- 财务(13793)
- 财务管理(13755)
- 技术(13413)
- 企业财务(13038)
- 和(13034)
- 环境(12962)
- 银(12893)
- 银行(12837)
- 机构
- 大学(297405)
- 学院(296065)
- 管理(121477)
- 济(112059)
- 经济(109451)
- 理学(106853)
- 理学院(105690)
- 管理学(103593)
- 管理学院(103074)
- 研究(94349)
- 中国(68604)
- 京(62123)
- 科学(62066)
- 农(51014)
- 财(49692)
- 业大(49276)
- 所(46600)
- 中心(44105)
- 研究所(43258)
- 财经(41212)
- 江(40654)
- 农业(40385)
- 北京(38227)
- 经(37800)
- 范(37676)
- 师范(37281)
- 院(35010)
- 州(33304)
- 经济学(33193)
- 技术(32318)
- 基金
- 项目(219035)
- 科学(171616)
- 基金(159430)
- 研究(155835)
- 家(140534)
- 国家(139411)
- 科学基金(119919)
- 社会(96588)
- 社会科(91510)
- 社会科学(91484)
- 省(86192)
- 基金项目(85724)
- 自然(81098)
- 自然科(79241)
- 自然科学(79218)
- 自然科学基金(77764)
- 划(72846)
- 教育(71906)
- 资助(65383)
- 编号(63075)
- 成果(48923)
- 重点(48659)
- 部(47737)
- 创(45849)
- 发(45612)
- 创新(42797)
- 科研(42784)
- 课题(42718)
- 计划(41104)
- 大学(40796)
- 期刊
- 济(113290)
- 经济(113290)
- 研究(78452)
- 学报(51932)
- 中国(51931)
- 科学(46119)
- 农(45394)
- 管理(42158)
- 大学(38824)
- 学学(36910)
- 财(36890)
- 农业(31761)
- 教育(30015)
- 技术(26077)
- 融(21595)
- 金融(21595)
- 业经(19037)
- 财经(18942)
- 经济研究(17552)
- 业(16330)
- 经(16006)
- 科技(15347)
- 图书(15074)
- 理论(14650)
- 版(14532)
- 问题(14428)
- 业大(14006)
- 实践(13717)
- 践(13717)
- 技术经济(13576)
共检索到403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夏天 周清波 陈仲新 周勇 于雷
SPAD能够反映植株叶绿素含量,而植株叶绿素的含量及动态变化,对评价作物生产能力、预测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湖北省潜江市后湖管理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观测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叶片SPAD变化情况,结合我国自主研发的HJ-1卫星对研究区域进行同步监测,选取并计算RVI、DVI、NDVI、GRVI四种植被指数,通过对4种植被指数与冬小麦叶片SPAD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构建植被指数与冬小麦叶片SPAD回归反演模型,结果显示相关性均较高。通过对比四种植被指数模型反演精度,NDVI-SPAD对数模型预测精度较高,精度检验表明平均相对误差为-2.34,均方根误差(RMSE)为5.65,能够较好的...
关键词:
HJ-1卫星 冬小麦 SPAD 监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天 周勇 周清波 吴文斌
冬小麦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是评价其健康状况的重要农学参数,传统监测方法效率较低,旨在将田间监测和遥感技术相结合,探讨我国江汉平原地区冬小麦SPAD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选取湖北省潜江市后湖管理区为研究区域,利用ASD Fieldspec 3地物光谱仪和SPAD-502叶绿素仪在田间采集冬小麦冠层光谱和叶片SPAD,选取4种植被指数与叶片SPAD进行回归分析并构建预测模型。经模型精度检验,NDVI较适合对该地区冬小麦SPAD反演。然后将NDVI-SPAD反演模型与HJ-1卫星影像相结合,进行研究区域的冬小麦SPAD反演,通过比较HJ-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伟 姚霞 田永超 朱艳 李映雪 曹卫星
【目的】碳氮代谢反映植株生理状况和生长活力,是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因而叶片糖氮比的实时无损监测对小麦生长诊断和氮素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小麦叶片糖氮比与冠层高光谱参数的定量关系,确立小麦叶片糖氮比的定量监测模型。【方法】采用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小麦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进行了连续3年大田试验,于小麦不同生育期采集田间冠层高光谱数据并测定叶片糖氮比值,进而分析建立冠层高光谱参数与叶片糖氮比的回归模型。【结果】小麦叶片糖氮比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下降,随生育进程呈"高-低-高"动态变化模式。利用高光谱对叶片糖氮比进行监测的适宜时期为拔节期至灌浆中期,其中开花期最好。水分特...
关键词:
小麦 高光谱遥感 糖氮比 监测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锦水 申克建 潘耀忠 李苓苓 侯东
【目的】探讨利用HJ-1号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冬小麦种植面积测量的可行性,并进一步结合统计抽样的方法,估算区域冬小麦种植面积,解决单靠遥感进行冬小麦种植面积测量时多期影像信息误差积累和生长差异性影响的问题。【方法】以北京市为研究区,采用多时相HJ-1号卫星遥感数据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冬小麦种植面积测量:利用多时相HJ-1号卫星遥感数据获取冬小麦遥感识别结果(56506.67hm2),结合耕地地块数据建立入样总体,以耕地地块内冬小麦遥感识别面积作为分层标志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反推得到北京市冬小麦面积总量(59680hm2)。【结果】多时相冬小麦遥感识别结果MAE为0.17,bias为-0.05,...
关键词:
冬小麦 面积估算 分层抽样 遥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振国#研究实习员 陈仲新#室主任、研究员 刘芳清 刘军
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进行蔬菜种植,一直是我国北方蔬菜种植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及时、准确地获取大棚菜地的面积及分布状况,是确保政府"菜篮子"工程顺利实施的需要,也是关系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探索及时准确提取大棚菜地信息的技术方法。该研究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采用HJ-1卫星图像,在分析各主要地物光谱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背景资料以及专家知识,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准确提取了大棚菜地的信息。通过在影像上随机抽取样本点,结合RGB假彩色合成影像及部分实地调查资料进行精度分析,得出样本点总体精度为92.01%。该研究表明,在HJ-1影像中大棚菜地光谱特征明显,易于同其他地类区别,利用遥感影像提取大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安周 朱秀芳 李天祺
粮食产量的估测对制定粮食政策和调整种植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利用2013年4月30日、5月12日和5月29日三期冬小麦抽穗、灌浆时期的HJ小卫星NDVI数据,结合北京市实产地块数据建立了北京市冬小麦估产回归模型,并对北京市各区县和北京全市的冬小麦单产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分区县地块回归的北京市冬小麦主产区大兴、房山、通州和顺义的小麦单产分别为5148.96 kg/hm2、4849.30 kg/hm2、5350.64kg/hm2和5108.84 kg/hm2,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和0.001;北京市全市的冬小麦单产为5049.24 kg/hm2,精度验证...
关键词:
NDVI 冬小麦 遥感估产 北京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海峰 周伯燕 陈燕芬 邬明权 牛铮
为探究县域尺度上基于高分一号卫星(GF-1)PMS影像进行冬小麦遥感监测的可行性及精准性,以河南省滑县为研究区,遴选2015年2月上旬GF-1 PMS影像6景,对影像进行辐射定标、FLAASH大气校正、NNDiffuse融合、几何精校正、地图投影转换等预处理后,在外业调查和样本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冬小麦决策树分类模型,模型第1层决策方案中NDVI>0.311的像元为冬小麦,得到冬小麦的粗分类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第2层决策分类,以进一步提高冬小麦的分类精度,分类方案为第1波段地表反射率<0.146、第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珍 陈晓玲 刘海 田礼乔 吴玮
积雪分布与变化是标示气候变化的敏感因子,采用具有长时间序列的大范围同步获取信息优势的卫星遥感数据进行积雪识别提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针对HJ-1A/1B卫星数据,结合积雪遥感监测的理论方法,在分析HJ-1A/1B卫星CCD和IRS传感器光谱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将应用较广的归一化差分积雪指数(NDSI)引入到HJ-1A/1B卫星中,得到了基于CCD和IRS两个传感器数据的HJ-NDSI积雪识别方法。为避免由幅宽、扫描区域等因素的差异引起的两种不同传感器同时相数据难获取的问题,对HJ-NDSI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仅利用IRS传感器数据的HJ-MNDSI积雪识别方法。通过对HJ卫...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靳海霞 潘健
为研究通过卫星遥感手段监测城镇黑臭水体位置分布的可行性,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数据对北京市城镇水体进行水体岸线提取和水质参数反演。水质参数包括叶绿素a、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化指数。基于水体岸线提取结果和反演的各类水质参数的指数分布图,结合预先设定的水体黑臭程度遥感判别指标,对北京市9处水体河段水质进行综合遥感判读,辅以实地调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能够很好的识别城镇区域内宽度较窄的河道岸线,并判定水面浮萍的存在,定量反演出的水体单位面积内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状态指数能够反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靳海霞 潘健
为研究通过卫星遥感手段监测城镇黑臭水体位置分布的可行性,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数据对北京市城镇水体进行水体岸线提取和水质参数反演。水质参数包括叶绿素a、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化指数。基于水体岸线提取结果和反演的各类水质参数的指数分布图,结合预先设定的水体黑臭程度遥感判别指标,对北京市9处水体河段水质进行综合遥感判读,辅以实地调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能够很好的识别城镇区域内宽度较窄的河道岸线,并判定水面浮萍的存在,定量反演出的水体单位面积内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状态指数能够反映水体的黑臭程度,各河段水体黑臭程度的遥感判别结果与官方公布的结果基本一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昌伟 罗明 杨昕 马昌 严翔 周健 杜颖 王雅楠
【目的】作物遥感估产是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研究与应用的重点领域,能够向大田区域生产提供及时可靠的产量信息,准确地估测作物产量,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制定社会发展规划,指导和调控宏观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涉农企业与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遥感估产精度,显示国产影像在农业估产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筛选冬小麦理论产量的敏感遥感变量,构建基于国产影像的理论产量遥感估测模型,实现区域冬小麦理论产量遥感估测,为及时了解不同生态区域冬小麦产量丰欠变化趋势提供参考。【方法】以2010年4月26日、2011年4月28日、2012年4月28日和2013年5月2日冬小麦开花期四景HJ-1A/1B影像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力华 楼玫娟 肖金香 冯敏玉 王保生
利用NOAA极轨卫星AVHRR第3通道资料,结合地面森林分布状况及当时天气条件能有效监测森林火灾,并通过AVHRR3,4通道辐射温度的差异计算森林火灾面积,监测面积与实测面积吻合。在监测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江西省全年均应为森林防火期。
关键词:
气象卫星 森林防火 遥感监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卓 龙慧灵 王崇倡 杨贵军
【目的】光合作用是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基础,农作物光合参数的准确定量遥感反演不仅能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有机物累积状况,还能为基于遥感的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提供参考。为快速准确的估算光合特征参量,本研究综合原始光谱、3种传统光谱变换技术和4种模拟方法构建冬小麦3种光合参数的高光谱反演模型,探讨高光谱反演冬小麦光合参数的可行性,对比不同类别光谱和模拟方法的适用性。【方法】本研究基于氮肥施用条件冬小麦气体交换和高光谱田间试验,获取不同叶位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高光谱反射率,并对原始高光谱进行倒数、对数和一阶微分变换。根据3种光合参数和4种光谱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筛选显著性水平优于0.01的波段作为输入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支持向量机(SVM)、多元线性回归(MLR)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等方法建立冬小麦叶片光合参量反演模型,以建模和验证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为依据,对不同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3种光合参数和4种光谱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原始、倒数和对数光谱对3种光合参数(Amax、Fv′/Fm′和qP)的敏感谱区均集中在400—750 nm波谱区间,一阶导数光谱对3个光合参数的敏感谱区为470—560、630—700和700—770 nm波谱区间。(2)Amax、Fv′/Fm′和qP的最优反演模型组合分别为基于倒数光谱的MLR模型、基于一阶导数光谱的MLR模型和基于原始光谱的MLR模型。模型的建模R2分别为0.75、0.65和0.65,验证R2分别为0.73、0.59和0.44,表明基于高光谱模拟Amax和Fv′/Fm′切实可行,模拟qP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验证。(3)不同变换的光谱表现能力不同,以PLS模拟Amax为例,光谱的表现能力顺序为原始光谱>倒数光谱>对数光谱>一阶导数光谱。(4)不同模型的估算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以基于原始光谱的Amax模拟为例,不同模型的估算能力顺序为MLR>PLS>ANN>SVM。【结论】通过对比分析4种光谱和4种模拟方法对3种冬小麦光合参数的高光谱反演结果发现,Amax和Fv′/Fm′可以很好通过高光谱进行模拟,而高光谱对qP解释能力偏低,有待进一步研究。高光谱信息对冬小麦光合参量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同时受光谱类型和模拟方法的影响,可以用来监测冬小麦光合能力的动态变化,为把握农作物生长状况提供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华茂 曾良修 喻歌农 刘鼎昌 张驰
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区的分层技术、卫星遥感抽样技术、样方调查方法、数据库建立、数据汇总与外推方法、数理统计分析与精度评估等6个专题的重点研究,探索出一套四川省农用土地利用现状卫星遥感抽样调查与监测的技术方法。该技术方法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已在四川省实施应用,完成了1∶10万农用土地利用现状抽样调查。土地利用类型区分为7个层25个亚层,抽样数为118个,样方大小为10km×10km(即100km2),实际抽样率为2.0%。应用结果表明:在合理分层的基础上,采用卫星遥感抽样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能满足土地利用现状宏观调查与监测的精度要求。
关键词:
农用土地,宏观监测,卫星遥感,抽样技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继龙 杨文波 李小恕 王琳 曹坤 李应仁
回顾了卫星遥感监测近海栖息地的总体发展趋势,归纳了影响生物栖息的近海地理环境要素、生物环境要素和理化环境要素,并结合当前运行的卫星遥感传感器性能特征,介绍了生境各要素的卫星遥感监测方法。同时,本文还回顾了大型漂浮性藻类、赤潮、游泳生物个体以及生物多样性等大尺度生物现象的综合遥感监测方法,并从生物环境适应性出发,围绕生境要素变化对生态的影响,赤潮与大型藻类的发生与分布,以及珊瑚礁、红树林分布与健康状况等监测应用,介绍了近期典型案例,以供相关领域的学者借鉴。
关键词:
卫星遥感 近海栖息地 生境要素 生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