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2)
2023(9255)
2022(7894)
2021(7381)
2020(6311)
2019(14371)
2018(14037)
2017(27725)
2016(14577)
2015(16426)
2014(16130)
2013(15554)
2012(14135)
2011(12492)
2010(12147)
2009(10935)
2008(10491)
2007(8862)
2006(7120)
2005(5857)
作者
(37638)
(31610)
(31535)
(29977)
(20147)
(15090)
(14321)
(12383)
(12143)
(11033)
(10924)
(10519)
(9966)
(9627)
(9613)
(9602)
(9291)
(9231)
(9095)
(8965)
(7678)
(7590)
(7477)
(7264)
(7092)
(7083)
(6843)
(6659)
(6371)
(6180)
学科
(66334)
经济(66269)
管理(44682)
(42026)
方法(39304)
(36303)
企业(36303)
数学(35236)
数学方法(34861)
(17497)
中国(14095)
(14079)
业经(12630)
(11773)
财务(11738)
财务管理(11709)
理论(11265)
企业财务(11227)
(10990)
(10609)
贸易(10606)
(10278)
地方(9844)
(9486)
农业(9413)
技术(9313)
环境(9261)
(9217)
(8689)
金融(8687)
机构
大学(203658)
学院(202369)
(87256)
经济(85856)
管理(85520)
理学(76022)
理学院(75376)
管理学(74175)
管理学院(73796)
研究(56197)
中国(42341)
(40129)
(39182)
财经(33773)
科学(31705)
(31021)
经济学(28931)
中心(28143)
业大(27448)
(27023)
经济学院(26371)
财经大学(25716)
(25378)
(24244)
(24057)
师范(23824)
商学(23579)
商学院(23388)
北京(23176)
经济管理(22744)
基金
项目(145925)
科学(117858)
基金(109738)
研究(107751)
(93514)
国家(92782)
科学基金(82894)
社会(72129)
社会科(68653)
社会科学(68637)
基金项目(57979)
(55986)
自然(52805)
自然科(51662)
自然科学(51653)
教育(51573)
自然科学基金(50753)
(46795)
资助(45206)
编号(42632)
(33907)
成果(33193)
重点(32269)
(31230)
国家社会(30751)
教育部(30441)
(29754)
人文(29675)
创新(29132)
大学(28782)
期刊
(80930)
经济(80930)
研究(52718)
(31849)
管理(29872)
中国(29512)
学报(27203)
科学(25424)
大学(22311)
学学(21125)
(20675)
技术(18948)
教育(18890)
财经(17145)
(15306)
金融(15306)
(14623)
农业(14150)
经济研究(14012)
业经(12776)
统计(12237)
问题(11068)
(11011)
决策(10056)
理论(9958)
技术经济(9906)
商业(9482)
财会(9114)
实践(9022)
(9022)
共检索到268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成全  汪毅霖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仅用三个指标难以完整地表现人类发展的全部内涵,尤其无法体现治理和制度层面所代表的政治文明的程度,而政治文明对于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无疑兼具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本文引入政治稳定、政治参与、法治程度和执政能力四个维度,来刻画政治文明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政治文明程度虽然在不断进步,但整体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未来,通过提升政治文明促进人类发展的潜力十分巨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于鸿君  王震  
庄家做庄、股评荐庄、散户跟庄近年来在国内股票市场愈演愈烈。本文系统分析了做庄的类型和操作手法,结合国内股票市场的交易制度,总结出做庄的两个主要特征——股权集中度增加和价格上升,进一步构造了识别庄股的适宜指标——人均市值。本文以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证明人均市值高的股票组合存在显著的异常收益,因此人均市值可以有效识别庄股,为监管部门提高监管效率,预防股价操纵提供新的监测指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静婷  何平  孟繁旺  
2011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议各国构建宏观审慎监管预警系统。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中国宏观审慎监管预警指标的选取和模型构建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亚洲开发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宏观审慎监管预警指标集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对国外金融危机起到良好预警作用的指标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中国经济体系中反映银行业内部、外部各方面风险来源的指标作为预警指标集,建立线性概率模型,用历史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对宏观审慎监管指标集中的指标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中国监管当局宏观审慎监管预警模型的基本设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菊仙  徐瑞遥  王慧敏  高芸芃  
基金的投资和持股行为是基于对公司基本面信息深入挖掘后的"知情交易"还是追逐资本市场热点的"跟风炒作",仍然存在较多争议。本文通过考察社会公众(非基金投资)对公司的前期关注是否影响基金持股行为,为这一争议提供新的经验证据。以"雪球财经"舆情指标体系中的关注人数、讨论次数和交易分享次数增长率作为资本市场前期关注度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资本市场对公司的前期关注度提高,基金持股比例会显著上升;上述结果在分析师跟踪较少的公司更明显。这些结果表明,基金的持股决策行为的确参考了资本市场对公司的前期关注度,存在一定的"跟风炒作"。本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基金的信息挖掘和持股决策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艾慧  张艺馨  
通胀预期的重要性在于它会改变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形成非均衡力量推动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未来CPI的信息极有可能在某些活跃的市场中预先表现出来,黄金价格和M1适用于短期预测,而原材料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综合指数适用于长期预测。同时,根据检验结果,央行的货币政策对于治理通胀效果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昕  
文章以我国ETF市场的实际日内交易数据为实证样本,在对ETF二级市场日内收益率波动率及限价交易指令进行建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检验ETF市场日内供求关系失衡性的存在与否来论证我国ETF市场是否应当引入做市商制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ETF市场有必要引入做市商作为补充流动性的提供者,从而促进我国ETF市场的创新与发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峥  李怡宗  张玉龙  刘翔  
本文应用1999—2009年中国股市交易数据,研究了买卖价差间接指标的适用性,反映了中国股市流动性的历史与现状。通过考察横截面和时间序列相关性,以及与信息不对称指标的相关性,本文发现:收盘前报价价差和有效价差优于其他间接指标;Amihud指标优于其他低频指标。一些间接指标的表现异于国外文献,这表明买卖价差的间接指标在中国市场的应用需要更为谨慎。本文还发现流动性对收益率具有明显的解释作用,是影响股票收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宇  蒋殿春  
本文基于FDI的环境效应这一基本问题,以大气污染为切入点构造污染强度指标,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产业结构、总体技术进步与地区相对技术进步指标;以此为基础对外资进入与政府监管在地区大气污染强度变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外资进入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相互反馈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的进入同时具备"污染避难所"论和"污染光环"论的双重特征,在引起我国产业结构向高污染行业转移的同时显著促进了当地和其他地区的环保技术应用;同时FDI的存在在弱化邻近地区的环境监管同时对当地的环境监管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如何规避和限制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污染性产业转移是发挥FDI在环境保护方面积极作用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宇  蒋殿春  
本文以我国的水污染为切入点构造污染强度指标,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产业结构、总体与地区相对技术进步三个基本因素,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外资进入和政府监管对水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进入在引起产业结构向污染性行业转移的同时没有产生显著的技术促进效应,同时FDI的增加会引起本地环境监管的加强和其他地区环境监管的恶化,总体上对我国的环境状况形成负面影响。而在地区协调行动的基础上加强监管是发挥FDI积极环境效应的关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震  
从Holmstrom的标准委托—代理模型出发,可以得出高管人员报酬仅仅是业绩的函数,非业绩指标在契约中的存在只会增加代理成本;而从经理主义的经理人自利角度出发,可以对非业绩指标存在性给予充分解释。但在现实中,几乎所有国家上市公司的高管报酬契约中都存在非业绩指标,很难用这些公司股东都没有发现或者没有能力遏制经理的自利行为来进行解释。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非业绩指标在契约中的存在性进行探讨,阐述规模指标的存在,同样也是符合代理理论和股东利益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韬  李文勇  刘清海  
文章运用SEM技术,建构了动态能力、核心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模型,以中国企业为样本,对复杂多变环境下动态能力如何克服核心能力刚性进而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梅青  武勇杰  
基于就业供需和地区基本特征,结合外部性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了包含本地效应、邻近效应、滞后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地区就业集聚经济效应的综合分析框架及计量模型,采用面板IV-GMM探讨了2004-2014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多维集聚效应对地区就业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本地效应和邻近效应共同决定了本地外部性规模;多样化产业结构效应和恶化的就业基础环境抑制了地区就业增长,而高质化人力资本和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则促进了地区就业增长;显著的滞后效应表明空间目标和区域协调促进了就业增长政策的效用最大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梅青  武勇杰  
基于就业供需和地区基本特征,结合外部性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了包含本地效应、邻近效应、滞后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地区就业集聚经济效应的综合分析框架及计量模型,采用面板IV-GMM探讨了2004-2014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多维集聚效应对地区就业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本地效应和邻近效应共同决定了本地外部性规模;多样化产业结构效应和恶化的就业基础环境抑制了地区就业增长,而高质化人力资本和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则促进了地区就业增长;显著的滞后效应表明空间目标和区域协调促进了就业增长政策的效用最大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梅青  武勇杰  
基于就业供需和地区基本特征,结合外部性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了包含本地效应、邻近效应、滞后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地区就业集聚经济效应的综合分析框架及计量模型,采用面板IV-GMM探讨了2004-2014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多维集聚效应对地区就业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本地效应和邻近效应共同决定了本地外部性规模;多样化产业结构效应和恶化的就业基础环境抑制了地区就业增长,而高质化人力资本和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则促进了地区就业增长;显著的滞后效应表明空间目标和区域协调促进了就业增长政策的效用最大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雅炯  幸丽霞  
融资满足率是客观反映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实施效果的有效指标。本文一改以往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统计方法,以当前我国小企业融资市场结构为基础,从宏观角度建立小企业融资满足率模型,并利用1998-2009年的数据进行测算,结合我国现状,检验分析此期间的小企业融资政策有效性,从而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