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29)
2023(2670)
2022(2318)
2021(2260)
2020(1806)
2019(4312)
2018(4136)
2017(8306)
2016(4240)
2015(4570)
2014(4115)
2013(3850)
2012(3468)
2011(2951)
2010(2513)
2009(1998)
2008(1633)
2007(1099)
2006(665)
2005(403)
作者
(9284)
(8208)
(7956)
(7483)
(5051)
(3793)
(3567)
(3246)
(3173)
(2845)
(2697)
(2610)
(2504)
(2482)
(2397)
(2381)
(2362)
(2262)
(2212)
(2164)
(1965)
(1913)
(1908)
(1851)
(1826)
(1752)
(1649)
(1598)
(1597)
(1579)
学科
(18163)
经济(18152)
(11444)
方法(10101)
管理(9928)
数学(9524)
数学方法(9458)
(8145)
(6850)
企业(6850)
农业(5634)
(4005)
业经(3776)
地方(3770)
中国(3748)
(3374)
贸易(3374)
(3282)
环境(2934)
技术(2737)
收入(2323)
产业(2250)
(2218)
财务(2215)
财务管理(2211)
企业财务(2110)
(2035)
(2021)
(2016)
(1962)
机构
学院(51288)
大学(51277)
(24968)
经济(24723)
管理(23297)
理学(21227)
理学院(21044)
管理学(20787)
管理学院(20690)
研究(14730)
中国(10687)
(9655)
(9513)
(9461)
业大(9120)
财经(8427)
经济学(8268)
科学(8193)
(7840)
经济学院(7747)
中心(7735)
农业(7544)
经济管理(7541)
(6587)
财经大学(6508)
(6124)
商学(6108)
师范(6074)
商学院(6067)
(5814)
基金
项目(42663)
科学(35086)
基金(33095)
研究(31865)
(28568)
国家(28321)
科学基金(25377)
社会(22494)
社会科(21426)
社会科学(21422)
基金项目(18789)
(16471)
自然(15901)
自然科(15547)
自然科学(15542)
自然科学基金(15249)
教育(13941)
(13636)
编号(12440)
资助(12006)
(10156)
国家社会(10038)
(9733)
(9615)
重点(9294)
人文(9062)
创新(8980)
教育部(8974)
(8855)
科研(8510)
期刊
(21642)
经济(21642)
研究(12075)
(8406)
科学(7250)
学报(6899)
(6680)
管理(6375)
中国(6244)
农业(5951)
大学(5946)
学学(5787)
业经(4302)
技术(4224)
财经(3956)
经济研究(3531)
问题(3507)
(3376)
(3275)
金融(3275)
资源(3171)
(3044)
技术经济(2817)
(2459)
理论(2451)
经济问题(2351)
商业(2287)
教育(2232)
实践(2230)
(2230)
共检索到61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彩杉  曾刚  张丽娟  张学珍  
揭示耕地与林地转换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对于认识人类活动的气候与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统计分析是揭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地表温度影响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景观破碎度较高地区,混合像元问题成为使用这一技术手段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中国南方长江流域尤为典型。为突破这一限制,论文基于Google Earth高清影像,在1 km尺度上辨识了200对耕地与林地纯像元,进而利用MODIS陆地数据产品,对比分析了耕地与林地的地表温度(LST)、叶面积指数(LAI)、地表反照率(Albedo)之差。结果表明:耕地的LST高于林地,白天和夜间温度分别约偏高2.75℃和1.15℃,并且温差因季节而异,白昼温差呈双峰(分别是5月和10月,温差约3.18℃和3.33℃),夜间温差为单峰(7月,约2.46℃)。同时,温差因地而异,总体表现为西高东低,陕甘交界处的白昼温差最大,年平均约为3.83℃;安徽中南部温差最小,约为1.1℃。耕地与林地的LST之差主要由蒸散发的差异所致。林地的LAI较大,蒸散发较强,地表向大气的潜热通量较大,用于直接加热地表的感热相对偏少,因而LST相对偏低。上述结果表明近年来长江流域及毗邻地区的耕地转为林地通过增加蒸发产生了一定的致冷效应。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琳  景元书  张悦  
基于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产品,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探讨了气候和土地覆被变化对它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001-2010年间,研究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数值主要集中在420~670 g·m-2·a-1(以碳计),平均值为562 g·m-2·a-1(以碳计)。从时间角度来看,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年际波动大,且大部分地区的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呈现随时间逐渐降低趋势。从空间角度看,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呈南高北低、沿海高于内陆的分布规律。研究区内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变化受到了气候因子的综合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平元  杨武年  
Google Earth图像以精度高、信息丰富和免费使用等特点,正逐步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如何将Google Earth图像制作成地图、提取感兴趣的信息,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探讨了利用Google Earth图像,结合AutoCAD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进行信息提取及应用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图像获取、图像尺寸校正、图像数字化、图形整饰、信息提取及应用等。针对如何提取Google Earth图像上被阴影遮挡的图形信息,提出了图像量测与地面丈量相结合的解决办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实现了低成本、高精度和高效益,解决了人们日常用图的需要。最后指出了这种方法的适用领域,并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益同  夏智宏  柳晶辉  黄靖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气候事件,造成了特大积雪灾害。以湖北省为例,基于RS和GIS技术对这次雪灾进行了动态的监测评估。利用连续多天的卫星遥感资料和积雪深度观测资料,在GIS的支持下,计算归一化差分积雪指数(NDSI),提取积雪分布信息,并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确定了积雪深度的NDSI分层阈值,实现了3层积雪深度(0~10、10~20和20~30 cm)的判识。针对积雪区内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统计了不同深度的积雪面积。结果表明:湖北省近90%面积被雪覆盖,其中江汉平原、鄂东北和鄂东南等地雪灾最为严重,部分地区积雪深度在20 cm以上;水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陈捷  刘振华  胡月明  彭一平  
【目的】为了更好地进行耕地监测和保护,从而实现对耕地进行高效、准确的识别,针对目前利用光学数据进行耕地提取以及单机遥感图像处理的不足,本研究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引入雷达数据结合光学数据用于耕地提取。【方法】首先,利用GEE平台获取研究区的sentinel-1和sentinel-2影像进行预处理,提取sentienel-1的VV、VH通道信息和sentinel-2的NDVI、NDWI、NDBI,同时使用灰度共生矩阵(GLCM)提取研究区的纹理信息,然后使用最小距离、支持向量机及随机森林3种机器学习算法对研究区进行耕地识别提取,最后通过开运算的形态学处理对耕地提取的结果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以广东省广州市为例,结果表明,与仅用光学数据相比,雷达数据的引入提高了耕地提取的精度,基于最小距离、支持向量机及随机森林3种算法的耕地提取总体精度分别提高了0.05、0.09和0.10,其中随机森林算法提取效果最佳,总体精度达到了0.85。形态学处理去除了耕地提取中提取错误的细小图斑,进一步提高了耕地提取的精度,总体精度达到了0.91,Kappa为0.83。【结论】本研究基于GEE平台,引入了雷达数据并对耕地提取结果进行形态学处理,显著提高了提取精度,为大范围耕地提取提供了有效手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玉婷  黄贤金  於冉  周艳  徐国良  
随着三权分置农地制度改革的深入,更多的非集体成员可以进入到农业生产行业,农业经营主体正在经历着剧烈的转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表现值得关注。本文基于三权分置农地制度改革背景,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617个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数据,从农地利用方式、农地投入配置和农地生产率3个方面分析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农地利用行为,探讨其行为特征与逻辑。结果表明,从农地利用方式上来看,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显著扩张,且存在非粮化的趋势;从农地投入来看,生产资料、雇工工资和土地租金已经成了各经营主体最重要的三大成本;从农地产出来看,土地生产率最高的是种田大户、劳动生产率最高的是资本农场,而资本生产率最高的是传统农户。三权分置下各经营主体的农地利用逻辑是传统农户将土地作为生计保障,获得一些安全的农产品供自家消费并实现自我价值;种田大户利用耕作技术、地方性知识不断提高劳动质量,以此提高产出和每个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家庭农场主从追求土地生产率向劳动生产率转变,通过合理利用劳动力达到最佳经营规模,降低单位成本、取得更多收入;资本农场使生产要素聚集产生规模效应以获取更多利润,向生产的上游科技化、下游品牌化方向延伸。因此,未来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应该是依靠广泛的农业技术进步,适度扩大农场规模,稳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玉婷  黄贤金  於冉  周艳  徐国良  
随着三权分置农地制度改革的深入,更多的非集体成员可以进入到农业生产行业,农业经营主体正在经历着剧烈的转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表现值得关注。本文基于三权分置农地制度改革背景,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617个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数据,从农地利用方式、农地投入配置和农地生产率3个方面分析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农地利用行为,探讨其行为特征与逻辑。结果表明,从农地利用方式上来看,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显著扩张,且存在非粮化的趋势;从农地投入来看,生产资料、雇工工资和土地租金已经成了各经营主体最重要的三大成本;从农地产出来看,土地生产率最高的是种田大户、劳动生产率最高的是资本农场,而资本生产率最高的是传统农户。三权分置下各经营主体的农地利用逻辑是传统农户将土地作为生计保障,获得一些安全的农产品供自家消费并实现自我价值;种田大户利用耕作技术、地方性知识不断提高劳动质量,以此提高产出和每个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家庭农场主从追求土地生产率向劳动生产率转变,通过合理利用劳动力达到最佳经营规模,降低单位成本、取得更多收入;资本农场使生产要素聚集产生规模效应以获取更多利润,向生产的上游科技化、下游品牌化方向延伸。因此,未来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应该是依靠广泛的农业技术进步,适度扩大农场规模,稳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德仙  胡浩  黄中伟  戈阳  
家庭农场本质上是家庭农业企业,是中国着力培育的农业经营组织,也是一种有效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经典农户模型,选取长江中下游地区家庭农场2014—2017年的监测数据,基于净买和净卖视角分析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总体具有"高度的要素净买和产品净卖"特征,家庭农场高度参与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交易,而不完全的市场环境因素致使其面临较高的总交易成本。因此,需要营造有利于降低家庭农场总交易成本的市场环境,包括减少家庭农场的雇佣交易成本、降低家庭农场的土地交易成本、整合家庭农场的产品交易渠道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连芬  张敏  
虚拟水是凝结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资源量。通过组合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与水足迹法,对长江中下游五省41个部门的虚拟水贸易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五省中的四省以虚拟水贸易形式向其它地区输出了大量水资源,其中农林牧渔业是生产和输出水资源量最大的部门;并且省份间农畜产品的虚拟水流动存在较大差异,据此,各省份应调整进出口策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综合实施虚拟水贸易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雷顺利  
被引用与否以及引用量的高低是图书发挥影响力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Google Scholar,获取1995~2005年之间出版的教育类(G4-G7)学术图书的引文量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教育学领域高影响力著作、出版社和作者,由此分析其在学科领域的影响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韦朝忠  
运用Google Earth系统提供的功能,实施土地执法监察的巡查、调查取证工作,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取代了传统、落后、低效的执法方式,实现了执法监察特别是巡查手段的现代化,改变了执法思维、思路和模式,实现了科学执法。同时减少了巡查车辆和人力,节约了能源,减少了车辆耗损,降低了执法成本。二是可以不受天气、环境、季节、地势、地点的影响,对各区、县、街镇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定点巡查与调查,也不受地形、地貌、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曾建光  王立彦  
我国Internet普及率近年来得到迅速提升,影响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Internet成为企业利益相关者,特别是股东,能够有效形成合力,对管理层可能存在的代理问题产生治理效应,即构成Internet治理。Internet治理为改进我国弱投资者保护下的公司治理成为可能。但由于我国各地Internet普及率和投资者保护程度存在差异,Internet治理在我国具有空间特质。基于此,本文研究Internet治理对我国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Internet治理越好的地区,代理成本越低;对于负债治理较好的上市公司而言,其代理成本降幅度则较低。Internet治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曾建光  王立彦  
我国Internet普及率近年来得到迅速提升,影响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Internet成为企业利益相关者,特别是股东,能够有效形成合力,对管理层可能存在的代理问题产生治理效应,即构成Internet治理。Internet治理为改进我国弱投资者保护下的公司治理成为可能。但由于我国各地Internet普及率和投资者保护程度存在差异,Internet治理在我国具有空间特质。基于此,本文研究Internet治理对我国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Internet治理越好的地区,代理成本越低;对于负债治理较好的上市公司而言,其代理成本降幅度则较低。Internet治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利群  王春杰  杨曼君  李静  陈利根  
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农业温室气体是气候暖化的重要排放源。目前许多学者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下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但实验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综合评价区域内不同施肥措施(单施无机氮(N)、无机氮磷钾(NPK)和有机无机配施(OF))下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及其净减排潜力,本文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40篇关于施肥对稻田温室气体CH_4和N_2O排放的文献,筛选出339组样本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从施肥类型、施肥时间和施肥水平三个方面定量研究了3种施肥措施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并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利群  王春杰  杨曼君  李静  陈利根  
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农业温室气体是气候暖化的重要排放源。目前许多学者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下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但实验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综合评价区域内不同施肥措施(单施无机氮(N)、无机氮磷钾(NPK)和有机无机配施(OF))下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及其净减排潜力,本文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40篇关于施肥对稻田温室气体CH_4和N_2O排放的文献,筛选出339组样本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从施肥类型、施肥时间和施肥水平三个方面定量研究了3种施肥措施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估算了各个施肥处理下的综合增温潜势、净增温潜势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结果表明:N、NPK和OF处理下CH_4周年排放的效应值分别为0.24、0.27和0.63,N_2O周年排放的效应值分别为1.25、1.26和1.41。随着施肥次数的增加,N、NPK和OF处理下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值均逐渐增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N处理表现为增加的趋势,NPK处理表现为减少的趋势,OF处理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对于3种施肥处理下的净增温潜势大小为OF>NPK>N,其中CH_4排放对温室气体的贡献最大;3种施肥处理下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大小为OF>NPK>N。从粮食增产和温室气体减排两方面综合考虑,施用氮磷钾(NPK)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较适宜的施肥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