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74)
- 2023(2757)
- 2022(2423)
- 2021(2441)
- 2020(2102)
- 2019(4950)
- 2018(5008)
- 2017(9870)
- 2016(5137)
- 2015(5644)
- 2014(5405)
- 2013(5274)
- 2012(4598)
- 2011(3853)
- 2010(3416)
- 2009(2873)
- 2008(2378)
- 2007(1624)
- 2006(1059)
- 2005(684)
- 学科
- 济(20543)
- 经济(20526)
- 管理(14554)
- 业(13986)
- 方法(12608)
- 企(11716)
- 企业(11716)
- 数学(11630)
- 数学方法(11543)
- 财(4829)
- 农(4610)
- 中国(3985)
- 地方(3726)
- 业经(3676)
- 技术(3382)
- 贸(3379)
- 贸易(3378)
- 务(3332)
- 财务(3313)
- 财务管理(3311)
- 易(3304)
- 和(3251)
- 环境(3217)
- 企业财务(3175)
- 农业(3111)
- 划(2706)
- 理论(2544)
- 学(2533)
- 制(2335)
- 技术管理(2174)
- 机构
- 大学(62880)
- 学院(62397)
- 管理(30259)
- 理学(27218)
- 济(27134)
- 理学院(27002)
- 经济(26761)
- 管理学(26741)
- 管理学院(26614)
- 研究(16189)
- 中国(11928)
- 京(11772)
- 财(10979)
- 财经(9558)
- 科学(9240)
- 业大(9080)
- 经(8839)
- 中心(8758)
- 经济学(8248)
- 经济管理(8067)
- 商学(7858)
- 商学院(7783)
- 经济学院(7597)
- 江(7552)
- 财经大学(7372)
- 农(7265)
- 范(7085)
- 师范(7029)
- 北京(6625)
- 所(6274)
- 基金
- 项目(50281)
- 科学(41265)
- 基金(38588)
- 研究(37633)
- 家(32901)
- 国家(32649)
- 科学基金(29587)
- 社会(25039)
- 社会科(23884)
- 社会科学(23879)
- 基金项目(21694)
- 自然(19526)
- 省(19334)
- 自然科(19099)
- 自然科学(19096)
- 自然科学基金(18756)
- 教育(17147)
- 划(16310)
- 编号(14832)
- 资助(14599)
- 部(11723)
- 创(11375)
- 重点(10970)
- 发(10703)
- 国家社会(10618)
- 创新(10579)
- 人文(10573)
- 成果(10518)
- 教育部(10475)
- 科研(10157)
共检索到76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洋 麻馨月 何春阳
研究目的:认识和理解耕地资源损失过程。研究方法:基于中国成功研制出的世界上首套30 m分辨率2000—2010年Globeland 30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综合分析环渤海地区耕地资源损失流向、质量和空间特征。研究结果:2000—2010年,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剧烈,耕地资源明显减少,主要损失流向为人造覆盖、草地、水体和森林;耕地资源损失区域主要位于降水量较少、海拔较高等耕作条件较差的地区;耕地资源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移动,破碎化程度日趋严重。研究结论:基于Globeland30数据的耕地资源损失过程研究能有效揭示耕地资源损失流向、质量和空间特征,为区域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了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隽隽 吴文斌 刘逸竹 胡琼 陈迪 项铭涛 周清波
【目的】大洋洲区域气候差异明显,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类型多样,耕地变化较为剧烈。分析大洋洲耕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科学把握其特征及规律,为耕地集约利用和粮食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最新研制的2000年和2010年全球30 m地表覆盖遥感数据产品(GlobeLand30),建立耕地面积数量、利用强度和转换特征3个指标群,在国家尺度、10 km网格和30 m像元尺度综合分析大洋洲2000—2010年耕地利用格局变化特征。【结果】(1)2000—2010年大洋洲耕地面积总体增加约3.79%,耕地面积增幅最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宇硕 陈军 陈利军 李然 张委伟 鲁楠 刘吉羽
西伯利亚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敏感性区域,但以往缺乏该区域中高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对其地表覆盖的整体分布与变化缺乏深入的认识。本文利用中国新近研制的2000、2010年两期30 m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产品Globe Land30,对2000-2010年西伯利亚地表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幅度、区域差异及主要地类的变化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1西伯利亚地表覆盖的空间分布现状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210年间,西伯利亚地区地表覆盖整体变化幅度较大,其中林地及草地呈显著缩减、湿地呈较大幅度增加、耕地呈微弱减少、人造地表呈增加态势。310年间,西伯利亚地表覆盖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变化最显著的为西西伯利亚地区,其中以湿地增加最明显,主要分布于鄂毕河—叶尼塞河流域,林地、草地及耕地减少集中于西伯利亚西南部。4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是引发西伯利亚地表覆盖变化的主要原因。大规模林地砍伐导致林地减少;冰冻层消融,林地、草地和水体向湿地的转化是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耕地的人为废弃和撂荒导致耕地面积有所减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高辉 杨钢桥 赵微 吴诗
从耕地资源价值出发,测算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额度,并基于湖北省孝感市和潜江市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的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基于耕地资源价值体系,测算得到孝感市和潜江市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额度分别为1 449 695.76、1 784 296.17元/hm~2;农户所期望得到的耕地损失补偿标准远低于耕地资源价值体系测算出来的理论值,两市农户对耕地损失的平均受偿意愿额度为336 197.95元/hm~2,可以农户受偿意愿为主、耕地农业生产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为辅,制定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标准;受教育程度对补偿标准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文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其对农地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孔祥斌 李翠珍 梁颖 王洪雨
国内外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研究较多关注耕地生产能力及其耕地生产能力刚性损失的研究,而缺乏对耕地生产能力隐性损失的深入研究。本文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与粮食生产能力的区域尺度和时间尺度的层次性,以及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对粮食生产能力隐性损失的关系进行表述,而后从农户土地利用、耕地集约利用和耕地生产能力3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而将耕地生产潜力的实现差异性和农户土地利用差异有机结合,构建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耕地生产能力研究的框架体系、探讨相关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在研究内容上,要从农户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规律入手,分析集约利用差异对耕地生产能力及其实现程度的影响,分析不同区域耕地生产能力的隐性损失强度及其时间空间差异特征,并构建基于农户土地利用-作物生长-生产能力影响的模型。此外,基于农户土地利用的耕地生产能力研究,不仅要借助传统的学科方法,还要结合应用遥感信息识别技术、地理空间分析技术、空间定位技术等,在研究方法和数据采集技术方面实现突破。
关键词:
农户 土地利用 耕地 粮食生产能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治会 李全新
提高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以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依据,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基于粮食安全的角度,从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消费量和常住人口数,确定耕地保护补偿的支付地区和受偿地区。该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将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治会 李全新
提高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以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依据,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基于粮食安全的角度,从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消费量和常住人口数,确定耕地保护补偿的支付地区和受偿地区。该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将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效顺 曲福田 姜海 蒋冬梅
研究目的:计量耕地过度性损失,界定耕地保护理性目标,破解耕地保护指标分配难题。研究方法:函数模拟法,模型计量法,多方案比较法和情景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1989—2006年之间耕地资源过度性损失达1930742.27hm2。研究结论:其一,倘若延续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态势,即使土地管理部门压减耕地过度性损失,2020年的耕地红线1.20×108hm2必将在2009年年底突破;其二,倘若国家暂缓生态退耕,经济发展即使延续过去占用耕地的态势,2020年以前中国的耕地资源保护处于安全状态;其三,在国家暂缓生态退耕的前提下,从土地管理的首要使命判断,2020年全国耕地资源至少保有1.21×108h...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保护 过度性损失 理性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洋 黄庆旭 章立玲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发展出一种基于长时间序列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土地城镇化水平测度方法,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进行1992—2010逐年土地城镇化水平时空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1992—2010年间:1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的城镇用地信息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平均值分别达到了88.11%和0.61,能较好地反映区域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可信度;2从总体上看,环渤海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增长迅速,由1992年的0.82%增至2010年的3.20%,年均增长率指数为7.80%;3从区域差异上看,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之间、滨海城市与非滨海城市之间、距海岸线不同距离的区域之间土地城镇化水平差异显著并呈进一步扩大趋势;4从空间特征上看,土地城镇化水平高值区呈现出一定的向海性。本研究可为快速有效地测度分析区域土地城镇化水平,进而调整和优化区域城镇化格局,推进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钰 李新刚
归纳出了影响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3个主要因素;并对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增强,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优化,土地经济、社会承载力的拉动,能够提升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②人口因素、资源环境因素对土地综合承载力影响的平均空间回归系数均从山东半岛城市群开始沿顺时针方向递增,经济社会因素对土地综合承载力影响的平均空间回归系数则从京津冀城市群开始沿逆时针方向递减。③这3个主要因素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影响敏感程度都存在较为明显的"高低区域地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洋 梅洁 何春阳 黄聪
可持续性评价是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HDI和HSDI的基础上,构建对环境重视程度不同的弱HSDI与强HSDI评价指数,以中国环渤海地区为例,揭示区域2000-2015年可持续性基本状态与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从基本状态来看,环渤海地区各市可持续性水平等级结构失衡,弱HSDI与强HSDI水平均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形等级结构,但弱HSDI的等级结构失衡比强HSDI更严重,且弱、强HSDI空间格局差异较大;从变化过程来看,环渤海地区各市可持续发展步调不一致,弱HSDI与强HSDI均以显著增长趋势为主,但弱HSDI主要呈中高速增长,强HSDI主要呈中低速增长。结合评价结果,划分可持续性状态与过程矩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策略,可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玉领 吴克宁 程锋 张洪春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的核心应该是保护其粮食生产能力。耕地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即视为负债是普遍共识,而耕地不合理利用、占优补劣致使耕地质量下降也应该视为一种负债,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的基础上兼顾耕地质量情况,根据耕地分等结果开展耕地资源的粮食生产能力核算及资源压力指数测算,探索以耕地资源粮食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负债表编制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开展试算,结果反映依据耕地数量和质量为基础数据测算得出的耕地压力指数更能科学反映区域内耕地资源的承压状况及负债情况,更能科学量化区域内现有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能力的变化情况,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双益 胡非
高山风电场具有多方面复杂特性,因此有必要开展精细化风能资源评估。本文创新性地引入了中国自主制作的全球首套30m分辨率地表覆盖产品Globe Land30,制作高精度地表粗糙度资料,并应用于精细化风能资源评估。该方法在云南大团山风电场案例进行了尝试实施,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式Meteodyn WT获得了30m分辨率的平均风速和平均风功率密度图谱。采用风电场内测风塔的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观测期6个月平均风速的模拟误差在1%以内,平均风功率密度的模拟误差在4%以内。模拟与实测的风速频率分布和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双益 胡非
高山风电场具有多方面复杂特性,因此有必要开展精细化风能资源评估。本文创新性地引入了中国自主制作的全球首套30m分辨率地表覆盖产品Globe Land30,制作高精度地表粗糙度资料,并应用于精细化风能资源评估。该方法在云南大团山风电场案例进行了尝试实施,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式Meteodyn WT获得了30m分辨率的平均风速和平均风功率密度图谱。采用风电场内测风塔的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观测期6个月平均风速的模拟误差在1%以内,平均风功率密度的模拟误差在4%以内。模拟与实测的风速频率分布和风向玫瑰均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采用模拟数据计算了两种典型风电机组的发电量,观测期的总发电量误差低于1%。利用欧洲空间局地表覆盖产品开展了对照实验,其模拟结果的误差水平显著高于上述结果。本文研究成果基本满足风电场预测长期发电量水平的业务需求,具备应用与推广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