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8)
- 2023(14947)
- 2022(13017)
- 2021(12041)
- 2020(10080)
- 2019(23275)
- 2018(23108)
- 2017(45230)
- 2016(24267)
- 2015(27322)
- 2014(27214)
- 2013(26948)
- 2012(24503)
- 2011(21842)
- 2010(21449)
- 2009(19446)
- 2008(18456)
- 2007(16000)
- 2006(13939)
- 2005(11506)
- 学科
- 济(100204)
- 经济(100096)
- 业(71472)
- 管理(64971)
- 企(49659)
- 企业(49659)
- 农(49132)
- 方法(46506)
- 数学(41455)
- 数学方法(40916)
- 农业(32671)
- 财(25434)
- 业经(25046)
- 中国(24442)
- 地方(22053)
- 学(19638)
- 制(17167)
- 贸(16350)
- 贸易(16341)
- 易(15890)
- 技术(15418)
- 环境(15309)
- 理论(14415)
- 务(14030)
- 财务(13962)
- 财务管理(13930)
- 发(13843)
- 和(13785)
- 策(13205)
- 企业财务(13173)
- 机构
- 学院(338520)
- 大学(335303)
- 管理(138836)
- 济(136381)
- 经济(133522)
- 理学(122449)
- 理学院(121179)
- 管理学(118912)
- 管理学院(118324)
- 研究(108199)
- 中国(80013)
- 农(70514)
- 京(69014)
- 科学(68924)
- 财(58159)
- 业大(57378)
- 农业(54159)
- 所(52778)
- 中心(51359)
- 研究所(48563)
- 江(48153)
- 财经(47470)
- 范(44428)
- 师范(44064)
- 经(43591)
- 北京(42103)
- 经济学(40019)
- 院(38888)
- 州(38701)
- 经济管理(38531)
- 基金
- 项目(244168)
- 科学(193053)
- 研究(178658)
- 基金(178009)
- 家(154420)
- 国家(153121)
- 科学基金(133052)
- 社会(113324)
- 社会科(107160)
- 社会科学(107130)
- 省(97475)
- 基金项目(95753)
- 自然(87004)
- 自然科(84971)
- 自然科学(84950)
- 自然科学基金(83399)
- 教育(81039)
- 划(79868)
- 编号(73773)
- 资助(72252)
- 成果(57159)
- 重点(53915)
- 部(53697)
- 发(52408)
- 创(50537)
- 课题(49194)
- 创新(47169)
- 科研(46967)
- 国家社会(46422)
- 教育部(45810)
- 期刊
- 济(145466)
- 经济(145466)
- 研究(92658)
- 农(70792)
- 中国(59666)
- 学报(53815)
- 科学(50148)
- 农业(48616)
- 管理(45310)
- 大学(41967)
- 财(41830)
- 学学(39937)
- 教育(33191)
- 业经(30022)
- 技术(29749)
- 融(26912)
- 金融(26912)
- 业(22509)
- 财经(21507)
- 经济研究(20970)
- 问题(20356)
- 经(18232)
- 版(17434)
- 科技(16779)
- 资源(16734)
- 技术经济(16350)
- 理论(15943)
- 图书(15848)
- 业大(15182)
- 现代(14876)
共检索到472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平波 赵华
在GIS的支持下,文章运用重心迁移、空间自相关以及表面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1997~2006年山东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县域农民收入水平整体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空间自相关性显著,形成沿海和沿胶济铁路的高值聚集区和鲁东南、鲁西南、鲁西北低值聚集区。从农民收入的年均递增情况来看,1997~2001年递增速率较低且呈"极化"增长模式,2001~2001年递增速率较高且较为均衡。但受到基数高低的影响,农民人均收入重心不断东移,区域差异有扩大的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中楷 沈露威
选取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有效专利数据,借助GeoDA和GIS(Greographic Informaion System)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有效专利区域分布进行可视化描述,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有效专利数量地区不均衡特征明显;结构特征表现为发明和外观设计专利布局系数的空间分布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实用新型专利相对较小;有效专利的高高区域为山东、江苏、上海、浙江4个地区,且上海是高高聚集的中心;高低区域为北京、辽宁、广东、四川4个地区,其中四川省最为显著;低高与低低区域在空间位置上普遍呈现相邻关系。
关键词:
有效专利 空间分异 布局系数 空间自相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穆久顺,周慧秋,王积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健元 李刚 王森
本文利用中美两国人均收入、中产阶层规模与股票市场发展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美国中产阶层规模与收入增长是美国股票市场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而美国股票市场发展又是其人均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本文同时发现,中国人均收入的增长、中产阶层规模和收入的增长与中国股市发展与波动没有明显的长期稳定关系和因果关系。由此,本文认为,一国中产阶层规模持续增长和收入不断提高是股票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基础之一。
关键词:
人均收入 中产阶层 股票市场 格兰杰原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勤
扩大内需的突出问题是农村有效需求不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是由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不合理负担过重、农村资金不足,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及农民自身文化科技素质低等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为了加快启动农村居民消费,不能单纯依靠消费刺激政策,而应该切实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使其形成有效需求,从而保障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步的增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燕 邵会婷 张冬梅
职业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形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职业农民收入水平与培训需求关联密切,不同收入水平的职业农民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地点需求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实施职业农民培训,应根据不同收入水平职业农民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通过优化培训环境、加强培训管理等措施,提升培训的效果与效益。
关键词:
职业农民 收入水平 培训需求 关联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梅 田志宏
农机装备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工具。研究农机装备的需求问题对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微观农户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利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分析了收入水平对农户农机装备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对农机装备的需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对农机装备的需求相对较多。这表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机会将有利于中国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户收入水平 农机装备 需求 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白彩全 张蓉 宋伟轩 姚旭悦
本文通过ESDA空间分析,研究1989年以来长三角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格局的时空演变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1989年以来长三角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差异逐渐拉大,而相对差异呈阶段性波动降低态势;(2)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呈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收入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格局表现为更多的不稳定性,增长热点和冷点区存在跃迁现象,地理位置切换较为频繁,除收入增长次冷区外,各增长类型区的空间集聚趋势增强,随机分布态势减弱。最后,文章得出结论并进行了相应讨论,给出了缩小长三角区域差异,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燕
[目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解决农民增收有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法了解中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及构成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而结合定量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从区域角度和时间角度对中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及构成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差异特征及形成的原因。[结果]中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及构成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整体上看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水平,其中江西省和湖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持平,高于河南省和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比重随时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海云
大力发展农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我国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长期处于较低状态,有必要对其进行评价。文章采用金融计量分析中的回测检验法,对相应模型进行修正改进,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单指标评价方法,在对西部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农民收入进行数据描述统计的基础上,运用回测技术进行评价实证,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回测检验 农民收入水平 评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耿明斋 邓淑斌
我国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原因在于:农业的弱质性决定农民增收的艰难性;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存在弊端;以及农业资源约束加剧、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尤其是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使得农民相对收入逐年下滑。因此本文提出,改善农民收入状况要有新思路。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水平变动 趋势分析 改革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兰英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钟国辉
通过考虑空间溢出性,构建固定效应空间滞后模型,并利用200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农地征收、农地流转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征收面积每提高1%,农民人均收入将会降低0.039%,表明农地征收会降低农民人均收入;农地流转面积每提高1%,农民人均收入将会提高0.011%,表明农地流转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农地在征收过程中,应提高土地补偿费及农民就业能力,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农地有序流转,形成规模经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新 孟晓
[目的]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特征以利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法]文章构建包含农业物质装备、科技信息、产业建设、经营管理建设、绿色发展、产出效益和农村现代化7个方面的指标体系,运用TOPSIS-ESDA方法,基于山东省2010—2019年数据,研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以下特征:[结果]时间维度上,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数高值地区波动性较大,低值地区则陷入“低水平陷阱”;空间层面上,呈现从高值向低值地区梯次转移,低值地区长期处于锁定状态;时空角度上,整体呈现显著的同类集聚,但高值和低值接壤区域存在“空心”和“极化”现象。[结论]因此,可以在高值地区发展资金和技术集约化、信息化、知识化农业;低值地区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同时,增强区域间交流合作,积极培育低值集聚区域增长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玲玲 王金霞 黄季焜
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及其对适应措施采用的影响可能会有差异,但相关实证研究很少。为此,本文基于全国9省3000多户农户的大规模实地调查开展了统计分析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低收入农民对极端干旱事件更敏感;认为干旱更严重的农民更有可能采用相关的适应措施。在认为干旱更严重的情况下,富有农户更倾向于采用投资成本较高的工程性适应措施;而贫困农民更倾向于采用投资成本较低的农田管理措施。这说明政府在加强农业部门适应能力方面要针对不同收入群体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尤其要关注贫困农民适应能力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