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6)
- 2023(15306)
- 2022(12854)
- 2021(11915)
- 2020(9869)
- 2019(22764)
- 2018(22588)
- 2017(42795)
- 2016(23243)
- 2015(26152)
- 2014(25951)
- 2013(25334)
- 2012(23200)
- 2011(20870)
- 2010(21158)
- 2009(19154)
- 2008(18687)
- 2007(16613)
- 2006(14696)
- 2005(12994)
- 学科
- 济(98560)
- 经济(98469)
- 管理(73994)
- 业(66797)
- 企(55991)
- 企业(55991)
- 方法(42191)
- 数学(36779)
- 数学方法(36123)
- 中国(29028)
- 农(25883)
- 地方(25571)
- 财(24652)
- 业经(22744)
- 学(18242)
- 环境(18166)
- 农业(17705)
- 制(17196)
- 务(16433)
- 财务(16354)
- 财务管理(16313)
- 理论(16312)
- 贸(15719)
- 贸易(15705)
- 和(15556)
- 银(15543)
- 银行(15526)
- 企业财务(15510)
- 易(15148)
- 技术(15096)
- 机构
- 学院(320125)
- 大学(315754)
- 管理(128525)
- 济(127018)
- 经济(124032)
- 理学(108992)
- 理学院(107756)
- 管理学(105658)
- 研究(105397)
- 管理学院(105038)
- 中国(82019)
- 京(68296)
- 科学(65530)
- 财(59181)
- 所(52105)
- 农(51214)
- 中心(50295)
- 江(49544)
- 研究所(47156)
- 业大(46818)
- 财经(45962)
- 北京(42974)
- 范(42472)
- 师范(42038)
- 经(41710)
- 州(39970)
- 农业(39602)
- 院(39089)
- 经济学(37431)
- 技术(35275)
- 基金
- 项目(216978)
- 科学(171941)
- 研究(158573)
- 基金(156257)
- 家(136088)
- 国家(134952)
- 科学基金(117326)
- 社会(100048)
- 社会科(94993)
- 社会科学(94964)
- 省(87157)
- 基金项目(82713)
- 自然(76520)
- 自然科(74730)
- 自然科学(74717)
- 教育(73575)
- 自然科学基金(73317)
- 划(72783)
- 编号(64539)
- 资助(63777)
- 发(50562)
- 成果(50500)
- 重点(49163)
- 部(46759)
- 创(45789)
- 课题(45093)
- 创新(42746)
- 科研(41330)
- 国家社会(41124)
- 教育部(40114)
- 期刊
- 济(144992)
- 经济(144992)
- 研究(90926)
- 中国(68120)
- 管理(50970)
- 财(47614)
- 农(46380)
- 学报(45817)
- 科学(45229)
- 教育(36707)
- 大学(35865)
- 学学(33752)
- 技术(32630)
- 农业(31951)
- 融(29940)
- 金融(29940)
- 业经(25505)
- 财经(22089)
- 经济研究(21783)
- 问题(19462)
- 业(19093)
- 经(19047)
- 技术经济(16675)
- 资源(16464)
- 统计(16148)
- 策(15127)
- 现代(15101)
- 图书(15065)
- 科技(15047)
- 发(14750)
共检索到484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文辉
以生态城市的发展管理评价作为研究对象,界定了发展管理评价的内涵,认为其具有相互作用和对称破缺等非线性特征,适宜于采用G1赋权模型,以崇明生态岛为例做出了应用研究,初步实现了生态城市发展管理的非线性评价。结果显示,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能力指数达到67.81,管理机制指数只有52.39,公众参与指数是59.91,综合管理指数是59.65,表明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接近于良好可持续性。鉴于"投资力度超强,管理深度不够"的失衡特征,亟待管理改进。为此,给出主要建议如下:明确综合管理定位,大力推进管理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强化社会参与机制;明确行动方略,改变投资扩张型的建设体制模式和运作机制;明确政策重点,推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刚
通过科技投入与产出、科技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等评价准则构建科技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熵值修正的G1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组合赋权,建立了基于熵值修正G1组合赋权的科技评价模型,并对北京、上海等14个省级行政区的科技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文章的特色与创新首先是通过科技对经济的影响等4个评价准则建立了反映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是通过熵值修正G1法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使得权重反映了专家意见和数据信息,避免了G1主观赋权中的指标重要性比值人为主观确定,缺少客观依据的问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迟国泰 齐菲 张楠
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的典型、高频率的指标为基础,并根据中国统计数据不全的现状,根据可观测性原则,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构建了适用于地级市行政区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最优组合赋权建立了生态评价模型,并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生态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把人均绿色GDP、单位水资源工业废水负荷等指标纳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框架来构建适用于地级市行政区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二是通过最优组合赋权,实现了各评价对象加权得分与理想点广义距离最小,体现了距理想点越近、得分越高的原理。三是引入Jaynes最大熵原理,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艳春 王嘉策 马文卿 祝志川
为了实现综合评价结果既可反映主观意图又可反映数据客观信息,文章构造了改进CRITIC修正G1的新赋权方法,并对中国"五化"协调发展进行了测度分析。利用相邻两个指标的信息量之比代替人为主观给出的重要性程度之比,构造了改进CRITIC修正G1的新赋权方法,使得权重既反映了专家意见,又避免了主观赋权的G1法缺少客观依据的问题;通过计算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发展指数和协调发展指数,构造了我国"五化"协调发展测度模型,并对我国2006—2015年"五化"发展水平和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改进CRITIC G1法 “五化”协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迟国泰 程砚秋 曹勇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内涵,以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从经济、生态、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科学技术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地级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聚类赋权的科学发展评价模型,并采用辽宁省地级市2007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创新及特色一是根据有、无特定指标两种状态对评价对象聚类结果影响的大小来确定这个指标的权重。反映了对评价结果影响越大的指标、其权重应该越大的思路,改变了现有研究在确定权重时忽略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程度大小的问题。二是影响地级市科学发展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科技进步贡献率、人均公园...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迪云 李莎
在科学、合理地评价区域生态效率中,由于传统序关系分析法(G1)在确定指标权重时主观性过强,导致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出现偏差。鉴于此,有必要通过融合主观经验与客观观察数据的组合G1法重新确定权重,在考察指标数据增长程度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考虑了动态激励因素的G1-TOPSIS法,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进行区域生态效率的动态评价,以获得更加科学的评价结果,更好地指导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运用新的评价方法对东部11个省市区域生态效率的动态评价和分析表明,11个省市的区域生态效率存在明显差异,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亮 张海涛 魏明珠 李题印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建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的评价,计算各智慧城市发展排名,对各城市智慧化发展过程中的优势经验、特征进行总结,了解总体发展现状。[方法/过程]构建智慧城市运行模型,从5个维度出发,构建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在案例研究中,通过实地调研以及查阅权威统计资料,收集各指标下的原始数据,应用熵权TOPSIS模型计算。[结果/结论]首先计算得出城市间各个维度排名,再计算出城市间综合排名,其次根据排名划分为三个层次,最后归纳总结每一座城市的优势经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战江 李楚瑛 陶华
文章在对主观赋权的三角模糊法以及客观赋权的熵值法、标准离差贡献率法、变异系数法这组合赋权评价模型并选取了内蒙古4种评价方法集对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法的优势,克服了主观评价法易造1成2个盟市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在集对分析中融合了主客观评价方评价结果偏离客观实际以及客观评价法无法体现专家意见的双向弊端。根据特定盟市在各个名次下的隶属程度来确定特定盟市的最终排名次序,解决了不同单项评价方法对特定盟市排名不一致、评价结果难统一的问题。
关键词:
评价模型 集对分析 组合赋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为忠 徐丽君
本文借助熵值修正G1法进行指标赋权,利用TOPSIS和灰色关联度改进距离协调度模型,构造发展成熟度指数(DMI)、协调成熟度指数(CMI)和协调发展成熟度指数(CDMI)3个成熟度测度指数,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6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的成熟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10年间长江经济带DMI和CDMI持续增长,CMI呈波动式增长态势;部分省市工业绿色发展存在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不同步现象;中三角发展迅速,与长三角地区差距不断缩小,泛成渝地区与长三角的差距无明显缩小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志川 周兰兰 张国超
文章从指标分类性能的角度引入信息增益比确定指标重要性排序,并利用系统聚类法将系统和子系统进行聚类得到各系统对应的分类数据集计算各指标的信息增益比,采用信息增益比大小修正G1法构造了新的权重计算方法,并以中国31个省份"五化"系统协调发展现状为例进行了实证。
关键词:
系统聚类 信息增益比 G1法 耦合协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志川 翁新新 张国超
"五化"同步发展是联合国提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中国的具体表现,是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文章通过构建"五化"同步发展测度指标体系,采用指标特征创新赋权方法计算权重对中国"五化"同步发展现状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五化"发展水平远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且呈东→中→西部递减趋势,中、西部地区"五化"发展水平虽然有限但发展速度高于东部地区,体现了中国"五化"同步发展潜力西移倾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昱汐 门贵斌 赵雪凌 奚秀岩
根据产业集群内涵,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值最小差距最大化组合赋权方法计算多种权重的组合权重,并对我国五个典型集群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不同产业集群发展差距较大,根据实证结果提取了产业集群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最小差距最大化组合赋权模型,消除了不同赋权方法下评价排序不一致问题,并最大程度地区分了评价结果之间的差距。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潇 陈绍志 赵荣
为探究未来5年中国油茶产业发展趋势,判断其优势,利用2007—2014年中国总油料、木本油料及油茶籽油料产量的数据,采用GM(1,1)预测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实现了预测算法并进行了精度检验,对2015—2020年中国总油料、木本油料及油茶籽油料产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油茶籽产量未来5年增幅明显,始终占木本油料总产量中主要地位,油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有较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油茶 MATLAB 灰色预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潇 陈绍志 赵荣
为探究未来5年中国油茶产业发展趋势,判断其优势,利用2007—2014年中国总油料、木本油料及油茶籽油料产量的数据,采用GM(1,1)预测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实现了预测算法并进行了精度检验,对2015—2020年中国总油料、木本油料及油茶籽油料产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油茶籽产量未来5年增幅明显,始终占木本油料总产量中主要地位,油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有较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油茶 MATLAB 灰色预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婷
依据京津冀城市群10年的相关数据指标,结合京津冀城市群实际发展状况,基于DPSIR-TOPSIS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障碍度进行综合评价。通过DPSIR模型分析环境承载力各项指标,并利用TOPSIS法评析生态环境承载力障碍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处于向好态势,但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力指标仍有提升空间。通过驱动力指标、压力指标和状态指标的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继续走“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资源节约”之路。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并拓宽投融资渠道,进一步缩小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差异化水平,重点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减少城市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极差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